德邦2000萬重獎快遞員;菜鳥電子面單日均使用1.2億;順豐大型無人機...

2020-12-24 騰訊網

| 焦點 1

德邦重獎五星快遞員每人10萬金磚

在8月21日舉辦的德邦快遞2020快遞員大會現場,德邦董事長崔維星為207位「金星快遞員」每人頒發了價值10萬元的金磚年終獎,共計2070萬元,這是德邦連續三年以金磚的形式激勵快遞員提升服務品質。

億豹網了解到,「金星快遞員」獎授予「最優秀的快遞員」,從任意月開始,只要快遞員連續12個月績效都獲得五星級,即可獲獎。

作為大會的「重頭戲」,9位來自不同地區的快遞員,分別以「金磚快遞員」、「晉升快遞員」、「網紅快遞員」和「勇擔社會責任快遞員」的身份登臺接受嘉獎。

他們當中有業績斐然的優秀員工,有靠直播幫客戶帶貨的網紅快遞員,也有為武漢運輸抗疫物資的貨車司機等,崔維星親手將金磚送到他們手中。此次頒獎現場,疫情期間堅持在武漢運輸物資的「熱血司機」張林,不久前擋刀救下小女孩的快遞員黎志偉,都獲得了德邦快遞「特別貢獻」獎。

大件快遞是德邦快遞的命,送貨上樓是大件快遞的命根子。末端客戶體驗,之於德邦快遞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而快遞員是德邦快遞與客戶接觸的第一道門檻,客戶體驗有九成以上都來自快遞員。崔維星在致辭中表示,快遞員們是德邦的現在,更是我們的未來。

為了提升員工歸屬感,德邦快遞建立「3+1」的模式,即三大福利集體婚禮、金星勳章獎、親情1+1,加一項晉升機制等激勵一線快遞員。

| 焦點 2

菜鳥Q1營收77億增長54%

8月20日,阿里巴巴發布的2021財年第一季度(2020年4月1日-6月30日)財報顯示,本季度,扣除公司內部間交易影響後,菜鳥網絡的物流服務收入為77.13億元人民幣(合10.92億美元),相較於2019年同期的50.05億元,增長54%。

在消費者服務方面,菜鳥本季度在城鄉末端快速推進。在全國100多個城市,菜鳥驛站繼續通過數位技術和網點建設,提升中國快遞物流業的運轉效率。今年6月,菜鳥驛站處理的包裹量同比增長100%。

在鄉村地區,菜鳥本季度與通達快遞一道,率先在全國21個省市500多個縣實現共配升級,幫助快遞包裹以更低的成本下鄉進村。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日前也稱讚菜鳥鄉村共配是「共同合作,共享市場」,做到了物流資源最大化的複合使用。

除了城鄉末端,菜鳥裹裹創新的寄件模式也得到更廣泛消費者歡迎。已經有超過2億人通過菜鳥裹裹一鍵下單,進行個人日常寄件、商務寄件、閒置交換、退換貨等操作。到本季度,菜鳥裹裹智能寄件櫃已經在全國25省開始陸續落地,進一步用技術提升了寄快遞體驗。

商家服務方面,菜鳥的商家服務以供應鏈網絡和全球包裹網絡為支撐。本季度菜鳥著力於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菜鳥在國內產業帶加快了C2M供應鏈和物流建設,工廠貨也能進倉全託管,加快讓80%的訂單可以在72小時內送到消費者手中。

在物流企業服務方面,菜鳥的物流科技本季度繼續推動「通達系」快遞公司降本增效。截至今年7月,菜鳥升級推出的快遞一聯單已經全面被「通達系」快遞公司採納使用,對二聯單的更新替換率已接近90%。數據顯示,新型電子面單直接帶來了物流成本的直接下降。以中通快遞為例,菜鳥一聯單在本季度幫助中通節約單票物料成本近60%。

| 焦點 3

順豐大型無人機首次投入業務場景

8月21日上午8點,一架大型無人機出現在西北的上空。這架無人機從寧夏起飛,近一個小時後飛機抵達內蒙古目的地機場。這標誌著,順豐大型無人機基於業務場景下,首次載貨飛行取得了圓滿成功,這也是國內首次將大型無人機用於物流場景。

據了解,當天試運營的大型無人機為順豐聯合航天時代電子研發的FH-98。最大起飛重量達到5.25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無人機之一,具有適合貨運的大業載和大貨艙。FH-98同時具有起降距離短、巡航速度快等優勢,可以輕鬆輻射區域樞紐至周邊城市,大幅度提升支線物流效率。

截至目前,順豐旗下豐鳥航空已成功獲批9條航線用於科研試飛和業務測試,在本次場景飛行首飛地點的選擇上也是大有講究。

在業務場景上,寧夏正快速增漲的牛羊肉、鮮棗、鮮枸杞等大量高價值且時效敏感的產品也十分契合大型無人機的目標市場。

此前,順豐就已經通過末端配送的小型無人機小試牛刀。

通過「會飛的快遞員」,成功為甘孜松茸、溫州楊梅等多個農業項目的採摘運輸注入巨大勢能;尤其是在疫情特殊時期,順豐無人機運營32天,飛行超3000架次,飛行裡程近13000公裡,運送超11噸物資,為物資運輸保駕護航發揮了巨大作用。

| 焦點 4

圓通上線四層交叉帶每小時處理8萬票

近日,圓通速遞成都轉運中心(智創園)新場地正式啟用,該場地佔地201畝,並引入圓智自動化公司自主研發的4層自動化分揀設備,為四川省快遞行業首套,日均處理快件量每小時最高可達19萬票,為即將來到的快遞業務旺季加足馬力。

據介紹,該4層分揀設備長236米,寬4米,高5米,共396個格口。每層各有12個供包臺、394個託盤、分揀速度2米/秒。4層分揀線同時操作的情況下,1小時可分揀達7.6萬票。

此外,由於新場地面積大、高度高的優勢,除了一套4層的,同時還容納了兩套3層自動化分揀設備分別用於進出港操作。3臺設備同時開工,1小時理論上可操作19萬票。

據四川省區營運管理部負責人楊軍介紹,自動化設備上線後,同樣的進港件量,可節約5-6小時的操作時間。在業務旺季期間,人均效能可達到1500票/人。不僅如此,該設備的分揀準確率接近99.9%,大大降低了差錯率和人工成本,提高了快件運轉時效。

「要全面提升轉運中心的自動化水平,要在兩年內實現中心自動化應用全覆蓋。」「進一步提升場地的綜合利用率,科學、合理、集約地利用場地的每一平方米空間。」在圓通成立20周年的大會現場,喻渭蛟董事長對全網轉運中心能力建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目前,圓通全網各轉運中心的自動化分揀設備均由圓智自動化公司自主研發。2017年初,在圓通牽頭承建物流行業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後,圓通特聘請一批具有長期從事郵政物流自動化設備的專家團隊參與實驗室工作並成立圓智自動化公司。

據了解,圓智自動化公司成立三年來,已申請批准多項專利與軟體著作權,並研發出了一系列技術先進、性能優良的快遞實用設備,承接全網60多個快遞轉運中心近200套自動線建設任務。

圓通表示,下半年還將繼續對廣東、重慶、山東等地的多個轉運中心進行升級擴建,不斷夯實轉運中心能力建設,全面提升中心自動化水平,為業務旺季作保障。

來源丨億豹網

版式丨可可

獲取「億豹網」更多爆料!

相關焦點

  • 【今日看點】德邦快遞開通臺灣線路;順豐航空與安徽民航合作;菜鳥使用機器人揀貨
    物流時代周刊獲悉,德邦宣布,正式開通大陸至臺灣的快遞,德邦表示,繼拉薩空運業務開通後,德邦快遞再度將線路延伸到寶島臺灣,實現臺灣全省覆蓋,同時海空線路的雙向開通,為兩岸的快遞業務往來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渠道。
  • 日均快遞最高5億件,順豐三通一達百世極兔眾郵如何應戰?
    11月1日開始,快遞行業將迎來一年一度的雙11物流大戰。與往年不同,今年快遞企業將從11月3日開始迎來兩波快件高峰,高位運行將持續一月時間。雙11戰役對通達百快遞來說,峰值日均業務量將超過平時的3倍。頭部企業動輒日均超億件的攬收量,對於中轉與末端來說都是一場戰爭。
  • 職場百科:德邦順豐快遞員月薪是多少?新手快遞學習的送貨技巧!
    對常用收件人,收件地址,聯繫方式及時保存在手機通訊錄裡,方便下次工作使用。對於收件地址有誤,聯繫不上收件人及時記錄下來,妥善處理,避免多次派送無人收件情況反覆出現。快遞員薪酬結構美不美?德邦快遞員薪資:依照新疆烏魯木齊為例,新人入職:底薪1300+油補1000-1500/月+餐補+住宿700+話費補貼60.+提成底薪加起來有3600左右。
  • 菜鳥裹裹2020年帶動3萬快遞員就業 日均寄快遞量增長20%
    這是數十萬菜鳥裹裹快遞員中的一例。在線寄快遞平臺菜鳥裹裹今日(1月8日)發布2020年快遞員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已新增3萬專職快遞員就業,快遞員日均服務寄件量增長20%,每月平均增收超3000元。2020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830億件。隨著生活快進、空間相隔成常態,寄快遞成為新的生活方式。
  • 菜鳥上線用戶評價功能將與快遞員待遇掛鈎
    11月5日,菜鳥網絡宣布,「快遞員星計劃」已於近期上線感謝快遞員功能,用戶在物流詳情就能對快遞員表達謝意。數據顯示,3天來,已有近萬名快遞員收到用戶金額不等的感謝紅包,其中,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是汕頭、北京、深圳、杭州和廣州。
  • 劍指京東快遞?菜鳥網絡這次是動真格了!
    >2013年「雙11」前攬收率、在途率、籤收率等一目了然,預測爆倉情況 「雙11」等高峰期預測訂單流量流向電子面單2014 年5 月提升快遞發貨速度30%,面單列印速度提升4-6倍串聯商家數據,提升發貨速度四級地址庫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73期:寒冬送溫暖菜鳥裹裹向快遞員發放百萬...
    寒冬送溫暖,菜鳥裹裹向快遞員發放百萬元專項補貼近期,全國多地大幅度降溫,在線寄快遞平臺菜鳥裹裹宣布拿出百萬元專項補貼,直接發給北京、上海、杭州、天津、濟南、武漢、長沙等38個受寒潮影響城市的菜鳥裹裹快遞員。關於快遞員的福利措施方面,據了解,在去年8月,菜鳥裹裹宣布已正式上線快遞員專屬的天氣補貼,並覆蓋了全國300多個城市菜鳥裹裹快遞員。
  • 快遞業大戰!韻達6億入股德邦阿里集齊「四通一達」順豐急了
    快遞業務的蛋糕越來越小,面對「四通一達」的圍剿,留給順豐的時間不多了。5月24日傍晚,韻達旗下子公司福杉資本攜6億入股德邦物流。6億,對於普通人是天文數字,但對於韻達來說,6億的「小水花」僅僅只是見面禮。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70期:菜鳥、順豐等被擬認定為2020年度郵政...
    順豐大型無人機首載1.5噸牛羊肉順利起航12月8日,在內蒙古鄂託克前旗,順豐聯合內蒙古政府及航天九院進行大型無人機運輸牛羊肉試航儀式,鄂託克前旗當地的阿爾巴斯羊肉搭載順豐FH-98大型無人機飛往寧夏銀川附近,根據目的地的距離不同,採用冷鏈直發和航空貨運等模式,運輸到全國各地。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1分鐘!菜鳥11.1當天物流訂單超1億...
    江西郵管局:雙11全省郵件快件處理量將超過1億件近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20年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新聞發布會。江西郵政管理局預計「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將出現旺季峰值,全省郵件快件處理量將超過1億件,同比增長36%。其中,單日最大快件投遞量峰值約1200萬件,是日常投遞量的2.5倍。
  • 郵政、順豐、申通、韻達、百世、德邦、京東被「點名」!最新快遞...
    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在9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 「雙12」旺季對快遞市場拉動明顯。各大電商平臺為在年內進行最後大促,紛紛推出多樣優惠活動,在短視頻種草、直播帶貨等疊加推動下,線上交易如火如荼,拉動快遞業務量大幅增長,跨過800億大關,日均快件處理量近3億件。
  • 菜鳥兇猛,快遞噩夢
    來源:一點財經(yidiancaijing)作者:方 文菜鳥要和快遞企業共建10萬個驛站,這對快遞企業來說可能是噩夢的開始。5月28日,菜鳥總裁萬霖宣布:未來3年菜鳥裹裹將和合作夥伴每年為超過10億人次提供全新寄件服務,菜鳥驛站共建10萬個社區級站點,菜鳥IoT技術和快遞行業共同連接智能物流終端1億個。
  • 菜鳥裹裹2020快遞員報告:月均增收3000元 女快遞員增加20%
    來源:金融界網北京朝陽,90後菜鳥裹裹快遞員程楠楠是當地「單王」,他每天的工作是2小時內上門為大家寄快遞。2020年雙11期間他每天要寄出300件,當月收入近3萬元。靠著好服務,這位甘肅小夥已經在河北廊坊買了新房,「添置一輛小車」也列入了新年計劃。
  • 菜鳥裹裹2020年新增3萬快遞員就業 平均每月增收3000元
    原標題:菜鳥裹裹2020年新增3萬快遞員就業 平均每月增收3000元   北京朝陽,90後菜鳥裹裹快遞員程楠楠是當地「單王」,他每天的工作是2小時內上門為大家寄快遞
  • 德邦快遞海外件初現成效,臺灣線路日均收入破萬
    據悉,德邦自8月6日正式開通大陸至臺灣業務以來,截至到目前,快遞臺灣線路從上線最初的單日開單金額600餘元,到現如今日均收入近萬元,數據增長的背後,是德邦在不斷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同時也是德邦海外戰略布局的進一步凸顯。
  • 超2245億!王衛身家腰斬又V型反轉背後 順豐的突圍與進攻
    通達系平均派費為1.35元,而順豐要求送貨上門,成本在2元以上,如果能夠廣泛使用快遞櫃,在派件時不必挨護進行,人均效能將進一步提升,單票派費成本可以降至1.5-1.6元,已與通達系十分接近。順豐屬於自營物流,使用的是自有運力與倉庫;而菜鳥做的是物流平臺,在供應端整合包括快遞、物流、倉庫等資源,向客戶提供物流服務,通過對合作的物流商抽成,以及向物流商提供倉庫租賃、數據分析等服務、和參股的物流公司利潤分成實現盈利(圖16)。2019年末,菜鳥物流收入75.2億元。相比2017年末接近40億,幾乎翻了一番。   圖16:菜鳥網絡的物流體系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2020年第500億件快遞誕生!僅用時8個...
    進入第二季度,隨著復工復產復市持續推進,快遞業務增速明顯加快,重回30%以上。特別是5月份全國快遞業務量增速超四成,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當前,郵政快遞業日均2億多件已成常態,日均服務用戶近4億多人次,服務民生作用更加凸顯。
  • 菜鳥裹裹,不做下一個順豐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線上快遞寄件用戶規模較2017年增長97.9% ,2019年用戶數量突破1.63億。雙壹諮詢研究表明,散件市場體量可觀,2019年日均單量達2000萬單;隨著網民數量持續增長,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為消費者實現線上寄遞快遞提供了土壤,線上寄件比例已達到43%。、個人業務上新場景的出現,給快遞企業帶來了新的思路。
  • 運聯研究|菜鳥裹裹能否撼動順豐的地位?
    2019年10月份以後,菜鳥裹裹的日均業務量達到近500萬單,每年增長率達80%~100%,預計今年整體規模將達到十幾億單。阿里財報顯示,2020年6月,菜鳥裹裹的寄件用戶已超過了2億人,菜鳥裹裹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在線寄件平臺,也成為阿里巴巴集團新一款年用戶量過億的國民級應用。
  • 不招一個快遞員,雙11菜鳥裹裹如何幫上億人寄快遞?
    短短5年,不招一個快遞員的菜鳥裹裹,就獲得了超2億線上寄件用戶,藉助高效的算法,每天調度上萬網點與50萬快遞員。雖然「算法」一詞在近期備受爭議。但算法善用,將得到改善社會運行效率、提升服務體驗的一面。從創新視角來看,當線下業務走向平臺化,匹配算法和運力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