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壇除了一眾詩人,還有一位愛寫寓言的柳宗元

2020-12-21 薩培喇談藝錄

寓言是指通過簡短故事給人啟迪的一種文體,寓言中的主角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果是物常常採用擬人的手法進行創作。寓言這種文學體裁出現的歷史十分久遠,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作品中就包含很多寓言故事。但自秦漢時期起,文人學者創作的寓言就越來越少了。直到唐代,出現了一位愛寫寓言的文學家柳宗元。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學家,他在文壇上和韓愈起名,後人歷數唐宋時期的著名文人,歸納總結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位列其中。柳宗元一共有600多篇文章傳世,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寓言。捕蛇者、郭橐駝、黔之驢都是他寓言中的主角。

柳宗元出生之時,大唐王朝已經顯露出衰敗的徵兆。安史之亂後,外有藩鎮割據,內有宦官幹政,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官員,柳宗元想要掃除朝堂積弊,讓大唐恢復往昔的榮光。他積極參與「永貞革新」,對惡勢力開戰,無奈革新失敗,他過上了被流放的生活。仕途上沒有施展才華的空間,那就在創作上盡情釋放。正好當時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他們二人志趣相投,開始了一系列的文學創作。

寫寓言,通俗易懂,又可以針砭時弊,包含為人處世的大道理,於是這種文體成了柳宗元的首選。在這個階段他寫了《三戒》、《蝜蝂傳》、《罵屍蟲文》等作品。《三戒》中共有三個故事,大家熟知的《黔之驢》就是其中之一。柳宗元之前的寓言故事往往只有一個寓意,到了柳宗元這裡,由於他文採出眾,一篇寓言站在不同的立場解讀,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以《黔之驢》為例,從驢的角度看這個故事,說明了沒有真才實學是不行的。中看不中用的驢,最後命喪虎口。從老虎的角度看這個故事,說明了貌似強大的東西未必就是可怕的,要用心觀察,敢於鬥爭。這才是寫作高手,一件事得出兩個結論。

柳宗元自己也十分喜歡他寫的寓言故事,他曾經給朋友寫信說,「我擅長寫有故事的文章。」通過生動的故事,講述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其實也包含柳宗元的創作態度。古代文人有個不好的傾向,總以為「曲高和寡」才絕妙文章。殊不知,文學創作來源於生活積累,生活是每個人都要參與的,一味地拔高藝術性,那就是死路一條。

後人稱讚柳宗元寫的寓言豐富了唐代文學創作的體裁,讓大家知道除了唐詩以外,唐代的文章同樣精彩非凡。

拓展閱讀

濃濃思鄉情,落在畫紙上,就有了這幅《望雲樓》

寫作需要在實踐中摸索,這個道理千年之前就有人提出來了

春秋末年吳越爭霸,臥薪嘗膽,西施入吳,都不如真實的歷史精彩

天才戲曲家,人稱「最會玩的李十郎」

相關焦點

  • 唐人警世的寓言故事——讀柳宗元《蝜蝂傳》
    中國古代雖然沒有寓言專著,但我們還是可以在類似於《莊子》、《孟子》、《韓非子》及《戰國策》等文獻中發現許多有文學價值、有哲理品思的寓言故事,而且很多也為我們所熟知,例如《扁鵲見齊桓公》、《鄭人買履》、《狐假虎威》等等。散落的文學佳作即使未單列成集,但並不妨礙它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更無法阻擋它在中國古代文學體系中的地位和價值。
  • 詩壇知己:柳宗元·劉禹錫·韓愈
    重別夢得(唐)柳宗元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歧路忽西東。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送別好友劉禹錫的贈別詩《重別夢得》,詩題中的夢得是劉禹錫的字。「今朝歧路忽西東」,「今朝」二字寫出了詩人對最後一刻相聚的留戀,「忽」字又點出了詩人對光陰飛逝、轉瞬別離的驚心。「西東」也並非隨意代指,而是指他們分別被貶去廣東連州和廣西柳州,用得正切實事。
  • 柳宗元在「古文運動」中有著怎樣的作用,他的散文有著怎樣的特點
    「唐宋八大家」中的前兩位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倆都是唐代人,而且兩人都是中唐文壇上「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倡導的文學革新,其實就是散文復興運動,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個名詞,歷史上也稱稱「古文運動」。「古文運動」之所以由韓愈和柳宗元倡導,並能得到廣泛的支持和認可,是由於唐代文學自身的發展和社會歷史條件的。
  • 王維是佛,李白是道,杜甫是儒,還有哪些唐代詩人是儒道佛?
    儒家經典是唐代詩人學習的主要內容,但道佛的廣泛弘揚傳播對唐代詩人也是有著深刻的影響的,其中道士身份的詩人有一百多人,比較著名的有魚玄機、李冶、司馬承幀、範堯佐、吳筠、張果、韓湘等,而僧人身份的詩人則更多一些,大約兩三百人,其中包括王梵志、豐幹、寒山、懷素、護國、清江、靈澈、皎然等人。
  • 為什麼唐朝詩人大多做官出身?白居易柳宗元,各個職位不低
    我們就先來看看這些常見的詩人都是做什麼的。第一個自然是李白,他曾經做過翰林待詔,負責每天給皇帝寫詩,哄皇帝高興。第二個白居易,退休前還做著太子少傅,負責教天子。第三個柳宗元,曾被貶任柳州刺史,一生鬱郁不得志,在四十七歲那年終於被大赦天下的唐憲宗調回京,還沒離開柳州就病死過去。
  •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今天,由資深播音指導陳志峰老師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江雪》。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唐代詩人、文學家、思想家。參加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
  •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之韓愈、柳宗元(合集)
    在唐宋文壇,有這樣八位獨具特色的文學家,他們用筆墨名傳千古,他們的人生跌宕傳奇,他們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對中國文壇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這就是為後世文人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那麼,是誰首先把他們組合在一起,合稱為「唐宋八大家」的,這八個人入選「唐宋八大家」的理由到底會是什麼呢?
  • 柳宗元《鶻說》| 過盡千帆,夢回長安
    文|高寶寶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才華出眾,20歲就中了進士, 31歲開始擔任監察御史,從此走進權力決策中心。 但後來因為政治鬥爭而遭到迫害,被流放到永州10年,後來又被流放到柳州4年。
  • 8位最負盛名的唐代詩人,72句流傳千古的詩詞名句!
    在唐朝近300年的歷史中,湧現的詩人有2000多位,流傳下來的詩作近五萬首,下面給大家分享唐代最負盛名的8位詩人創作的72句千古名句。1、杜牧,唐代詩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柳宗元的詩有哪些?柳宗元的詩詞全集118首
    唐代詩人柳宗元,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
  • 唐代柳宗元《田家三首》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蓉生認為,此詩從內容看當作於永州時期,因為柳宗元於公元80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被貶永州後,才有更多機會接觸社會下層,寫出農民遭受封建統治階級橫徵暴斂的痛苦。也有人認為這三首詩的柳宗元的柳州時在農民家裡投宿後所寫的。
  • 中國八大詩人≠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我們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看,唐宋八大家分別有「韓愈、柳宗元、曾鞏、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其中的蘇門三父子,也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中國這麼多非常有名的詩人,為什麼是他們八位上榜?帶著跟大家同樣的疑問,曉堃讀完胡懷琛教授所寫的《中國八大詩人》這本書之後,也得到了答案。那就是他們八位都開創了一派之先河,接下來跟隨曉堃進行一一解讀。上榜第一位詩人,屈原
  • 唐代詩人題材戲曲與元明清詩壇
    元明清時期有更多作家以雜劇、戲文、傳奇的形式摹寫唐代詩人及其作品,從已知戲曲文本可以判斷,幾乎重要的唐代詩人都經過了戲曲重構,如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賀知章、李賀、陳子昂、杜牧、岑參、高適、王昌齡、元結等,關涉白居易、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偏多,顯示出唐詩三大家的歷史地位藉助於戲曲文體亦可以描述、確認。戲曲家偏愛結撰唐代詩人故事,以詩人寫詩人的方式進行藝術表達,構成了一個話題性的戲曲史現象。
  • 唐朝時,除了李白杜甫等男詩人名垂千古,還有哪些女詩人芳名永存
    魚玄機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魚玄機是她出家後的名字,她的本名叫做魚幼微。 李治也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幼年早慧,六歲時就寫出了「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這樣的詩句。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想要弄清楚詩人所思所想,往往就需要了解詩人的遭遇。如柳宗元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從永州司馬改貶柳州刺史期間。因此這首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被貶謫的憤慨不平之意。
  • 走近四川歷史名人|唐代詩人陳子昂——寫出千古名句 開初唐詩歌...
    這句朗朗上口的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近日,我省公布了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陳子昂入選其中。「談詩歌,離不開大唐詩歌。談大唐詩歌,離不開四川詩人。」西南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何開四介紹,作為一名四川詩人,陳子昂勇開初唐詩歌革新風氣之先,以鮮明的詩歌理論實踐,開創了唐代詩文的創新發展先河,對後來眾多大詩人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 文起八代之衰,唐代文壇大神韓愈
    韓愈是唐代著名文學家,他一生致力於「古文運動」,倡導務實質樸的文風。韓愈不但研究創作理論,他還在寫作實踐中貫徹自己的理念,成為唐代文壇上鼎鼎有名的大神。韓愈祖籍在昌黎,於是他喜歡自稱「昌黎韓愈」。韓愈出生不久母親病逝,他三歲時父親病逝,他的兄嫂擔負起撫養他的責任。
  • 一位唐代詩人寫下一首詠柳詩,因為詩作太有名,而被人們傳唱千年
    當柳樹垂下一條條嫩綠的枝條,腦海中自然而然的會浮現出一首讚美柳樹的詩歌,一位唐代詩人寫的詠柳詩。我潛意識裡產生一個想法:對於眼前的美景,一定要好好的再去解讀這首詠柳詩。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或許是一種親切感吧,因為我是一名小學教師,一直以來從事語文教學工作。
  • 柳宗元《江雪》別解
    試看:千山萬徑,白雪茫茫,飛鳥絕跡,行人無蹤;如此天寒地凍,令人望之而心驚,哪裡還有什麼垂釣的漁翁呢?青壯年恐怕都不耐其寒,何況還是一個「翁」.雖然,南方的江水冬天不結冰,但在這種情況下,照樣會「凍的個寒江上魚沉雁杳」.
  •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什麼都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文化雜感文|褚延鋒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詩人,他們取得的詩歌成就是我國古代不可逾越的高峰。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人們稱為「詩魔」,他的代表作《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通俗易懂,影響深遠,白居易的詩反映了唐中期的社會生活,其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更是讓無數文人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