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生與死》只與生有關

2020-10-12 蛋泥耳鹿
忙碌的六月總也不希望錯過的無非就是電影節了,想來也已經是第七個年頭投入其中了,多少有些老友相見的意味。哪怕因為奔波激情不如往昔,但心底泛起的情感依舊未變就好。酒不溢杯,香自沁人。
       每年的固定動作無非就是日影系列必看,今年第一部是《海邊的生與死》,滿島光與永山緒鬥飾演一對戰爭末期的戀人,在遠離主戰場的小島上,為著不知何時要出發的敢死隊整日擔心。兩人面對著戰爭無奈又厭惡,期盼著在戰爭的陰影下能夠在島上尋得一片世外桃源,哪怕求而不得,撕心裂肺,卻失而復得。
       這部影片在節奏上著實是緩慢,往往用固定的長鏡頭交代一個場景內所有事情,不做剪輯也不加快表演節奏,這可能是導演的堅持。觀看時身邊很多人已經坐立不安受困於這緩慢的劇情,然而這的確契合著這個戰爭末期小島的氣質,這裡安靜的可怕,在前半部影片中幾乎感受不到戰爭給這裡帶來的陰霾,孩子依舊掛著質樸的笑臉,村民依舊圍圈跳著舞蹈,海風吹過樹葉沙沙的也只是愜意。只有駐紮在這裡的敢死隊員自己喝酒激勵自己要為國捐軀時,才恍惚間想起這根本不是世外桃源,戰爭的陰霾早就籠罩著整個日本島,東京淪陷,廣島被炸。這個小島不過矗在陰雲的邊界而已。
       一介書生轉身化為敢死隊隊長,戀上了一個教書姑娘,愛慕著對方,在戰爭之下談著風花雪月。永山緒鬥的角色作為敢死隊隊長實則一直圍繞著「生」,保護著孩子,夢想著去蒙古、大亞洲,帶來山中的百合,為滿島光扮演的戶枝老師帶來愛的希望,最後企圖用敢死的使命壯舉換來島民的生,船未出發戰爭就已結束,在毫無戰爭灰色調的烈陽海邊脫下了制服。
       小島教書姑娘卻演繹著無畏生死,戶枝老師活著,卻時刻可以為了愛人赴「死」,面對著躲進山裡的通知,毅然獨自面對空襲留在了村中,面臨著頭頂戰機的恐懼卻因為孩子消散,大喊著蹲下躲過機關槍,與死擦肩而過。面對隊長簡短的毫無說明的信,並無猶豫的在午夜冒險遊過礁石,渾身溼透在木屋等待,哪怕第一次隊長的爽約,依然執著等待。即使在敢死隊即將出發之際,獨自沐浴淨身後再度來到木屋前,在痛苦的撕扯中送走了隊長,打算在跳崖入海伴隨隊長而去,卻在迎來朝霞的那刻,向死而生了。
       這個故事到這裡似乎迎來了反戰成功的美好結局,是這樣麼?
       隊長與老師並無做任何事,在這個因為戰爭無甚影響的小島上捱著日子,戰爭並不因他們改變,時間也並無因他們駐足,他們操著他們自己細碎的心,日子就這樣流淌過,他們只是因頭頂那朵不知何時會下雨的烏雲擔心而已,況且最終,歷史的大風吹走了那朵雲,在這個導演構築的烏託邦小島上,滿眼都是關於書生氣濃濃的小情懷,花草芳芳,讀書朗朗,哪怕唱著敵人的歌《long long ago》又如何?因此滿島光與永山緒鬥的愛情在這裡也成了小情小感,並無時代寄託。戰爭結束抹乾淚花接著戀愛,士兵也不過回鄉再見父母,日子照常過。
       反戰?根本不是導演著眼的,戰爭不過是個虛無的背景。離開影院的我只想著,如果這是一對住在東京的愛人,故事是不是就截然不同了呢?或許《東京的生與死》只關乎死,而在這裡,《海邊的生與死》只與生有關。

相關焦點

  • 《海邊的生與死》全面設定解析
    —— 摘自 琉球群島 維基百科從地圖上琉球的位置,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樣一片孤島,懸在太平洋上,離大陸、臺灣、日本相近的距離,卻它很難界定隸屬於誰,也許,它只屬於大海。八月初,廣島與長崎遭到了原子彈轟炸,戰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朔隊長接到了準備襲擊的指令,卻因為船隻受潮損壞,最終沒有出海,迎來了第二天8月15日的投降宣告,倖存下來,向死而生。
  • 《海邊的生與死》一些隨意的過度解讀(完全劇透)
    看了電影,想寫點自己關於這部電影的人物,以及究竟是什麼地方體現了「生與死」等方面做一點自己的(過度)解讀和感受。撿我認為重要的先寫,沒有順序,沒有邏輯。1.生與死電影裡出現過三次呼喚,第一次是戶枝收到信去海邊見中尉的晚上,林子中有人對貓頭鷹說,「快回去,快回去! 」他說,生靈正在趕往墓地,我想讓它們回到原來的地方。第二次是戶枝穿上喪服決心赴死的時候。
  • 滿島光·永山絢鬥共演《海邊的生與死》飾情侶
    人民網東京3月29日電 日本女演員滿島光主演的電影《海邊的生與死》28日公布了新的演員名單,與滿島光交往之事去年正式對外公開的男演員永山絢鬥也將參演該片,並在片中飾演滿島光的戀人。 《海邊的生與死》改編自島尾敏雄同名作品,講述了他與妻子從相識到相戀的故事。該片在奄美大島·加計呂麻島進行拍攝,滿島光飾演女主人公大平戶惠、永山絢鬥飾演她的戀人、以島尾敏雄為原型的朔中尉。 滿島光與永山絢鬥曾在NHK晨間劇《太陽公公》、TBS電視劇《對不起青春!》等作品中合作出演,去年5月被曝出正在交往。之後雙方事務所也均承認了兩人的戀人關係。
  • 《1917》生、死、生、死、生or死
    穿過無人區,又是草原,以及正在盛開的櫻桃花,只可惜已經被砍下。然後是已經成為廢墟的Ecouste村莊、落英繽紛如桃花源一樣的河流森林。最後是碧綠的草原上新挖出來的戰壕。這一個個場景的轉換,就像是生、死、生、死、生與死的轉換。Blake救下德軍飛行員,卻被刺傷身亡。也是極大的悲哀。作為人的第一反應是救人,作為士兵的第一反應是殺死敵人。
  • 生在海邊,靠海為生,他們就是南澳「討海人」
    有這樣一群人,生在海邊,靠海為生,他們就是南澳「討海人」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大海塑就了每一個漁民兄弟,個個都具備勇士般的精神。沒出過海的人,你永遠理解不了海上,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惡劣環境?沒出過海的人,你永遠理解不了嘹望四周,那不是海洋和濤聲,而且無盡的孤獨與寂寞。
  • 《海邊的生與死》生死之戀(影評,海辺の生と死)
    ——琉球兒歌日本電影《海邊的生與死》作品類型:劇情IV,生與死的遐想影片以「生死」為題,意欲何為?太過明顯!
  • 不生不死,不是生,也不是死!
    不生不死,不是生,也不是死!已經打破了生死的局限、界限!生和死已經沒有距離,沒有界限了;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如果我們不再執著,那麼我們就完成了解脫!當然,完成這個解脫的過程是漫長的!但是我們必須堅信,完成這個解脫是可能的!只要我們願意,自己鍛鍊自己,自己訓練自己,使自己能夠擁有足夠的慈悲、智慧和定力,那麼就應該相信:我們就一定能夠解脫和自在!
  • 雖生猶死,向死而生——死亡的意義,《生之欲》
    未到將死之日,必死之凡人何必自苦?——《生之欲》將給出答案。他撂給橋本忍一句話:「一個關於不久人世之人的故事」,於是,橋本忍寫出了劇本《活下去》,也即本片《生之欲》。這是一部關於人生和人性的集大成之作。片中對於生死的界定、對於官僚主義的諷刺、對於人性的深剖、對於人生的徹底反思,深入人心又淋漓盡致。主演志村喬的表演無關技巧,走心又深沉。這部電影第一次看便撼動我心、以及之後的生活。
  • 向死而生的詠嘆
    即便它的起源只是對死的恐懼,以及對生的留戀。很小的時候,被母親帶著去參加她的外婆的葬禮。也就是說,去世的是我的太外婆,我把她叫「外太太」。「外太太」小腳,年輕時過的是體面的生活,家裡有傭人,還有每天早上起床後專門的梳頭娘姨。她去世的那一年,我大概四歲,照理不記事,可不知道為什麼,我腦中,總有那場葬禮的記憶。
  • 生命之光|生有時,死有時
    生有時,死有時孔子的學生季路有一次向學問淵博的老師請教有關「死是怎麼回事」的問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生的道理還搞不清楚,怎麼知道死的道理呢?」)也許他的意思是君子仁人,當致力於「生」,完成其應負責任,而不必關切那冥冥不可測的「死」。也許這位「老夫子」對死的問題真的一無所知,所以只好詭辯,答非所問。
  • 生與死的區別
    空氣的哀嚎活生生的教育生與死的區別追尋系鈴人人為什麼會感冒
  • &滿島光·永山絢鬥共演《海邊的生與死》飾情侶
    據日本媒體報導,女星滿島光時隔四年單獨主演的電影《海邊的生與死》確定上映日期為7月29日,與滿島光交往之事去年正式對外公開的男演員永山絢鬥也將參演該片,並在片中飾演滿島光的戀人。《海邊的生與死》改編自島尾敏雄同名作品,講述了他與妻子從相識到相戀的故事。該片在奄美大島·加計呂麻島進行拍攝,滿島光飾演女主人公大平戶惠、永山絢鬥飾演她的戀人、以島尾敏雄為原型的朔中尉。
  • 《挪威的森林》:向死而生,才是真正的生
    死不是生的終結,而是生的一部分,向死而生,才是真正的生。這本書始終瀰漫著孤獨和寂寞,也不乏對性的描寫和解讀,但我並不認為這很低俗。書中人物依舊純潔,每一個人就像是深陷死亡泥沼的孤獨貴族,頭頂孤獨的王冠在跋涉前行,當然有人就此沉淪,有人卻抵達了彼岸。
  • 《海邊的生與死》願明天不再為生死彷徨
    很多人被兩個半小時磨光了耐心,但比起陷入生與死的愛戀裡痛苦又無盡的等待,比起戸枝的肝腸寸斷,我的愛人或許明天來見我,或許再也不會來了…那兩個半小時也就不算什麼了,也可能是導演想讓大家明白等待的滋味(亂猜)啟用沖繩長大的滿島光飾演海的孩子再合適不過,擊鼓唱歌好聽極了,痛苦和惜別的宣洩光妹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演技真的很棒,但是最近接的角色都不免讓人悲從中來,希望下次可以接到幸福的角色。
  • 棄黑擇明,向死而生
    黑澤明的電影多描繪人性,生與死的意義。林夕把導演名字轉化為一首講及珍惜生命的非主流歌曲,向這位昔日的大師致敬。用了「擇」而非「澤」,意為黑暗中也要仰望光明,在最苦楚的時候也要懷有美好的憧憬。詞中,以黑白兩色來代表生與死的抗爭,因為黑澤明非常迷戀黑白這兩種強烈對立的顏色,如同徘徊在生與死之間的人。
  • 《七日生》:向死而生關乎人性!臺詞經典難出其右
    因為母親之死,女醫生簡妮是帶著對父親洪銀河的仇恨和報復登上開往大峽谷的旅遊大巴的。面對父親的示好,簡妮內心更多的漠然和厭棄。直到父親年輕的太太替簡妮擋下劫匪射來的子彈將死時說出那句:「對洪銀河來說,我是他的親人。你對他來說,你是他的命啊!」這句臺詞,亦恰到好處地和前文那句經典臺詞「仇恨不能永遠化解仇恨,但是善良可以」所詮釋的精神命題不謀而合。
  • 向死而生
    孔子說過一句話: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活人的事情還沒有弄清楚,怎麼去探討死亡。我覺得這隻說對了一半,還有另一個角度:未知死,怎知生?人若預見自己將來會怎麼死,就會知道今天該怎麼活,只有對死亡有真實而深刻的思考,活著的每一天才會那麼地珍惜和寶貴。若能了解永世的價值,就更知道如何投資自己的一生。
  • 生 死 事 大
    鑑班院長慈訓生 死 事  大知道生死二字,非是空洞洞之說詞,生死二字,乃是活生生的大 事,弟妹可聽懂拿起筆各在左手心寫上『生』字,寫成否,弟妹呀換手筆, 在右手心上寫上『死』一字,寫成否『弟妹雙手合什』為兄再示『弟妹同時張手一看』再一遍『弟妹雙手合什』乾坤同時張手一看,賢弟妹,賢弟妹,生死就在自個掌握之中呀。
  • 《海邊的生與死》我以為是在探討戰爭,卻其實在敘說死亡
    在得知朔將會迎來的自殺式襲擊後,甚至做好了一起殉情而死的準備。以上的劇情,被導演拍成了「活不了」也「死不掉」的兩個多小時。甚至把花錢買票的觀眾提前」趕出「了戲院,殘念~~言歸正傳,無論你還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我都想分享一下我最愛的幾個場景,不知道會不會有共鳴。
  • 《海邊的生與死》與海沒關係的生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