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以貌取人,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2021-01-11 百聞教育科普

1.以貌取人 [yǐ mào qǔ rén]

基本釋義:根據外貌來判別一個的的品質才能。

出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澹臺滅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典故:

出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來,子羽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相關成語:表裡如一 量才錄用 任人唯賢 量材錄用 量才錄用

2.奉公守法 [fèng gōng shǒu fǎ]

基本釋義:奉:奉行;公:公務。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辦事守規矩。

出處:元·關漢卿《山神廟裴度還帶》:「韓公平昔奉公守法;廉於公謹。」

典故:

春秋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他英勇善戰,屢戰屢勝,建立了顯赫的功勳。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官列上卿。趙奢原來是一個普通的收取田稅的官吏。他對趙王一片忠心,收稅時大公無私,一視同仁。有一次,他來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趙勝家收取田稅,但是趙勝的管家仗勢欺人,戲弄趙奢,拒付稅款。趙奢並不怕趙勝的權勢,他毫不客氣地,果斷地處理了這件事,且依照趙國法令殺了那些無事生非的鬧事者。趙勝聽說後,怒氣衝天,一定要趙奢抵命,以顯示他的權勢。趙奢得知趙勝的想法後,馬上去找了趙勝,真心誠意的對他說:「您是趙國棟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應該遵守國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現在您的管家卻依靠您的權勢,公然違反國家法令。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稅,那麼天下還會太平嗎?國家還會富強嗎?到那時候,您還會有現在這樣顯赫的地位?但是,您要是能夠奉公守法,那麼百姓也會以您為榜樣,天下就會穩定,國家就會富強,您怎麼能輕視呢?」,趙勝聽了這番話,慚愧萬分。繼而轉怒為喜,將趙奢保舉給趙惠文王,趙王封了他一個掌管整個趙國稅收的官。趙奢上任後,沒有仗著權勢欺壓百姓,仍然公正、無私的處理一切事務。後來,趙奢又被趙王任命為大將,為趙國建立了很多戰功。

相關成語:循規蹈矩 安分守己 奉公不阿 惹是生非 橫行霸道 為非作歹

3.禍國殃民 [huò guó yāng mín]

基本釋義:禍、殃:損害。 使國家受害,百姓遭殃。

出處:清·章炳麟《正學報緣起·例言》:「如去歲兗州之變;西報指斥疆臣;謂其禍國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相關成語:蠹政害民 病國殃民 蠹國害民 保國安民 安邦定國 成仁取義

4.守身如玉 [shǒu shēn rú yù]

基本釋義:保持節操,象玉一樣潔白無瑕。也泛指愛護自己的身體。

出處:《孟子·離婁上》:「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相關成語:守身若玉 潔身自好 潔身自愛 人盡可夫 同流合汙

5.忠孝節義 [zhōng xiào jié yì]

基本釋義: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準則。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節義,不知妄作邪為。」

相關成語:忠孝節烈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乘風破浪,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宗愨設計,先把部隊埋伏在援兵的必經之路,等援兵一進入埋伏圈,伏軍立即出擊,把援兵打得個落花流水。就這樣,宗愨果然替國家打了不少勝仗,立下許多戰功,被封為洮陽候。實現了他少年時的志向。相關成語:劈波斬浪 破浪乘風 揚帆起航 裹足不前 垂頭喪氣2.一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基本釋義: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個土山裡的貉。
  • 以貌取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近義詞有:表裡如一,反義詞有:量才錄用,以貌取人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以貌取人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以貌取人(yǐ mào qǔ rén) 成語釋義:以:根據;憑據;貌:外貌;取:衡量、判斷。根據人的外貌衣著來判斷、衡量其品質能力的高下。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天衣無縫,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盛夏的一個夜晚,他在樹下乘涼,但見長天如碧,白雲舒捲,明月高掛,清風徐來,滿院飄香。這時,一位長得異常美麗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郭翰很有禮貌地問:「小姐,您是誰?從哪來?」仙女說:「我是織女,從天上來。」郭翰問:「你從天上來,能談談天上的事情嗎?」仙女問:「你想知道什麼?」郭翰說:「我什麼都想知道。」仙女說:「這可難了,你讓我從哪說起呀?」郭翰說:「人們都說仙人聰明,你就隨便說說吧。」
  • 每日成語故事 | 敬謝不敏
    晉國派士文伯責問他說:「治國因政事刑罰不明,盜賊遍地。為了安頓來我國聘問的各國使節,我們特意讓官吏們把賓館修整好,讓使者們能無憂無慮地住在裡面,現在卻被你拆毀了。就算你的隨從戒備森嚴,可讓別國的賓客怎麼辦呢?我們大王派我來問一下您拆牆的用意。」子產答道:「我們鄭國弱小,在你們大國的夾縫中勉強生存。大國動不動就要責罰我們,我們整天提心弔膽地過日子。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金口木舌,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仲尼駕說者也;不在茲儒乎?如將復駕其所說,則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典故:夜久月高風鐸響  在銅鐘的家族中有一種稱為「鐸」的。它的式樣象鍾,但個頭很小,上有孔,裝上木柄,可以執在手中。鐸裡裝有鐸舌,搖動時鐸舌撞擊鐸壁而發出清脆的聲音。有以銅為舌的,稱為「金鐸」;有以木為舌的,稱為「木鐸」。按今天的叫法,它是一種大鈴鐺。  鐸還有一個重要用途是用於軍中發令。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生靈塗炭,你還知道哪些與火相關的成語?
    公告中說:「自從苻堅被害,國都長安淪陷後,國家就開始一蹶不振哪!老百姓好像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十分痛苦。各地官員接到這份召告以後,就要派出兵馬到臨晉會師,準備作戰。」可惜後秦的軍隊實在太強大了,王永無法獲得勝利,前秦也逐漸衰落,不久後就被後秦消滅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字千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戰國末期,秦國有一個大商人,名叫呂不韋,他因在趙國經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趙姬送給子楚為妻,待子楚接王位後,便被封為文信侯,官居相國。莊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行政大權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
  • 成語故事 |《一衣帶水》來自隋文帝楊堅的一個成語
    一米姐姐;嗨,你看到的這可是個昏君吶。他是南北朝時南方陳朝的皇帝,叫陳叔寶。這位皇帝窮奢極欲,喜歡美女,不問政事,是一個典型的昏君。陳叔寶做皇帝那是很糟糕的,可他在詩詞方面卻是個高手,創作出了很多辭情並茂的好作品來。《玉樹後庭花》這首詩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其中一句是這樣寫的「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 每日成語 | 我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打一成語)
    西瓜說:「夢夢,這講義好漂亮啊!你賣給我,行不?」我撇了撇嘴說,「這可不行,它可是我現在最珍愛的東西,可是無價之寶。」西瓜聽到後又接著說:「夢夢,現在就只有你拿到了最新講義,你該不是認為奇貨可居吧?」今天夢夢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學一學「奇貨可居」這個新成語吧!
  • 每日成語《調虎離山》
    針對劉勳本人極其貪財的弱點,孫策派人給劉勳送去一份厚禮,並在信中把劉勳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說劉勳功名遠播,今人仰慕,並表示要與劉勵交好。孫策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勳求救。他說,「上繚那邊經常派兵侵擾我們,我們力弱,不能遠徵,請求將軍發兵降服上繚,我們感激不盡。」劉勳見孫策極力討好他,萬分得意。加上上繚一帶,十分富庶,劉勳早想奪取,今見孫策軟弱無能,免去了後顧之憂,決定發兵上繚。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管中窺豹,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1.管中窺豹 [guǎn zhōng kuī bào]基本釋義: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出處:《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載庚申令:「議者或以軍吏雖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國之選……論者之言;一似管窺虎歟!」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典故:王獻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末子,十分聰明。長大後他也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書法家,與父親並稱「二王」。有一天,他父親的幾個學生在玩打牌。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髀肉復生,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典故:劉備在與曹操作戰中失敗後,喪失了地盤,只得投奔漢皇族劉表。一天,劉表請劉備喝酒聊天。席間,劉表對劉備說:「上次沒有聽您的話,失去了一個好機會,真可惜!」劉備安慰地說:「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有戰事。上次失去機會,怎麼知道今後不能再碰到呢!機會是沒有盡頭的。
  • 【成語說史】曹玉騫歷史典故精講 — 推薦篇《握髮吐哺》
    導語:曹玉騫講成語典故,讀懂五千年歷史背後的故事。本專輯由曹玉騫先生播講,國學新知出品。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鍥而不捨,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勸學》中記述了他在教育、學習方面的很多理論,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比如,他認為人接受教育,努力學習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使學生超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在《勸學》中,荀子還用鏤刻金石來說明學習一定要持之以恆的道理。他寫道: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後人就是根據這裡鍥而不捨的意思總結出了這句成語。
  • 每日一薦:海報工廠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依然是一款照片處理應用——海報工廠。想像雜誌明星一般,渾身散發著時尚魅力嗎?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枕戈待旦,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典故:西晉人祖逖和劉琨,都是性格開朗、仗義好俠的志士。年輕時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都喜歡練武健身,決心報效祖國。當時,晉朝表面上還管轄著中原大地,但實際上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了。祖逖和劉琨一談起國家局勢,總是慷慨萬分,常常聊到深夜。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趨炎附勢,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他為人正直,對官場中拍馬屁的行為深惡痛絕。也因為指責宰相丁謂而被貶。知道宋仁宗即位時,將丁謂貶職,李垂又被召回京城。人們勸他去拜見宰相,他卻說:「我見有些大臣處事不公,常常當面指責,現在怎麼能去奔赴權門,應和那些有權勢的人呢?」結果呢?他不久又被貶。
  • 書本放映117期:張獻民十薦|初凝果實的前後故事
    這兩個故事片都有較強實驗色彩;三個紀錄片傳統的直接電影色彩比較濃厚;五個短片,一個是三屏錄像,三個中等長度,所有30分鐘以下的短片只有兩個。這十個片中,有兩個前一段在社交媒體公開了自己的資源;有兩個來自女性作者;有四個是在校生,或他們在在校期間創作的;旅居海外的有兩位。作者的身份差異很大。大約一半是處女作。」
  • 家喻戶曉的成語「舉案齊眉」,最早說的是哪對夫妻?
    說起「成語」,想必大家對它都不陌生了,基本上每個人都能輕輕鬆鬆說出幾十個,如果經常看書的人,甚至可以說出上百個,甚至是更多。成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具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說法,一般由四字組成,當然了,也有三個字的、五個字的,甚至是七個字的都有。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不可救藥,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可是周厲王不聽,一些權臣也嘲笑凡伯,說他昏庸無能,不識時務。凡伯非常氣憤,揮筆寫了一首長詩,表達自己焦急的心情。這首詩很長,其中有一節是這樣的:,「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這樣盲目快樂。我這老夫一片誠意,,小子們卻是驕傲自得。我進諫的並非老昏之言。你們反倒拿來取笑戲謔。你們的氣焰熾盛如火,,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