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不回家過年是「破天荒」頭一遭,如何自己把春節過得有滋有味也是一種挑戰。記者採訪了一些留鎮過年的人,他們有人和朋友一起「抱團」過年;有人趁著晴好天氣外出踏青,享受過年新體驗;有人宅家不孤單,線上雲拜年把愛意送回家……總之,牛年春節他們各有各的精彩。
「抱團」過年:朋友在一起家人在身邊
對於老家是山東的毛妮妮來說,今年是最特殊的一個春節。「長這麼大,這是我平生第二次沒有跟媽媽一起過年,實在很不習慣。」沒有媽媽在身邊,毛妮妮本以為是個缺少年味的「寡淡年」,卻沒想到過出了別樣的歡樂。
「年三十是放假的第一天,那天一大早我就起床把家打掃了一遍,九歲的兒子也一起幫忙。」擦玻璃,抹桌子,修綠植,貼春聯……在忙忙碌碌中,新年的味道就濃了。「下午約了山東老鄉一起包餃子,晚上和就地過年的小夥伴們聚在一起,熱熱鬧鬧過了大年三十。」
「大年初一早上,我們一家人吃了餃子。我們家的餃子裡面有花樣,裡面包著錢、紅棗、板慄、糖果……」過年最開心的是小孩子,毛妮妮的兒子也不例外。「兒子吃的最開心,每咬一口,都期待餃子裡面有點什麼。」
後面幾天,毛妮妮一家就開啟了「逛吃」行程。「約著朋友看電影、採草莓、遊覽了寶華山、逛年貨大街,還教兒子學會了騎自行車……總之,這個新年就是朋友們在一起、家人在身邊,過得也是有滋有味。」
線上過年:年貨包裹傳遞親情與愛
今年「情人節」與春節不期而遇,許多花店從年前忙到了年後。
「有些在外地上班的,每年都會回來買花給父母。今年不能回來了,就在線上下單,讓我們送貨上門。」句容市區的一家花店主理人告訴記者,今年年前就接到了十幾個線上訂花的訂單,「年宵花也代表了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雖然不能回來過年,心意還是要送到的。」
不僅是鮮花,將新年禮物通過線上購買郵寄回家,也成為今年過年的新方式。90後徐州姑娘劉琪也響應了國家號召選擇就地過年,年前她就收到了來自父母的「年貨包裹」,她早早和同樣留守鎮江的同事約好一起過年。「堅果、零食、臘肉臘腸……還有剁好的餃子餡兒和搭配好的配料,物流和我媽都太強大了!」劉琪笑得很開心,「我也給家裡人寄了些禮物,給媽媽的化妝品、給爸爸的新錢包、給弟弟的新鞋子,全是網上下單的。大年初一和家裡視頻的時候,弟弟對著鏡頭秀紅包的樣子太『嘚瑟』了,我準備再給他下單一套《黃岡密卷》……」
遊園登山:新春郊野樂趣多
陽光和煦,天藍雲淡,星星點點的野花為暖洋洋的郊外增添無限春光。不少市民趁著春節假期登高望遠、遊園賞花、採摘薺菜、野豌豆等野菜,享受美好春光中的郊野樂趣。
今年春節,劉磊沒有回到北京過年,和妻子一起帶著兩個孩子留在了鎮江。「不在家過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凡事都得自己動手。」劉磊笑呵呵地告訴記者,「妻子是湖南人,我也在湖南待了不少年,年夜飯就是一桌湖南菜色。」香辣黃辣丁、牛肉芹菜、家常炒鴨、涼拌藕……一家人齊動手,很快一桌菜就做好了。「這些天我們就帶著孩子每天爬山,既是鍛鍊身體,又能和大自然親近。」
記者近日探訪我市各大鄉村景區發現,因為響應就地過年號召,再加上天氣晴好,景區迎來大批遊客。「這裡風景好,空氣好,還可以餵小動物、採草莓,晚上還可以放煙花,過年的氣氛很濃,孩子很喜歡。」孫琴是浙江台州人,在鎮江的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往年這個時候在老家年都還沒拜完,更別提抽出整天的時間陪孩子了。今年不一樣,有了很多空閒的時間,可以帶孩子出來走一走、看一看。今天挖薺菜,晚上回家包薺菜餡餃子吃,這才叫生活呀!」
原地過年,眾生百態。每一個小家庭都在自尋樂趣,讓牛年春節開出幸福祥和「花」。(全媒體記者 曹源)
來源:今日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