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關係:如何終結情感勒索之道,擺脫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

2020-08-31 筆尖上起舞

電影《塔利》是一部由賈森·雷特曼執導的影片,講述了女主瑪洛為育兒精疲力盡,在保姆塔利到來後,她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瑪洛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她被新生兒已經搞得心力交瘁精,但她的兒子又在學校出現問題,這讓已快撐不住的瑪洛更加絕望,而她的丈夫總是逃避家庭瑣事,回家後就戴著耳機打遊戲,對她不聞不問,在重壓和絕望之下,她分裂出另外一個人格塔利。

塔利是個夜間保姆 ,會替她半夜照顧孩子、幹家務、準備早飯、洗衣服,瑪洛以為所有的一切都是塔利做的,但這一切,其實都是她自己半夜起來做的。因為她太需要得到外界支持,可是周圍沒有人能給予她支持,她只好自己分裂出來一個能夠關心她,看見她,體貼她的人。

《塔利》劇照

雖是喜劇,但影片看後讓人心痛,拋開影片不說,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早已習慣去壓制自己的需求、時間或夢想,努力去成全父母、愛人和子女,她們在成長過程中承受的委屈沒人看見,也沒人關心,她們既渴望家人的幫助,又理解人人都有難處,所以遇到什麼事都習慣自己扛著,扛著扛著扛不住了,就會變得抑鬱焦躁,感到絕望和恐懼,長期以往,身體和精神就會生病。

如果你身邊的人一提要求、發牢騷或者出言威脅,你便選擇息事寧人,向他們屈服妥協,長此以往,你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不僅是你的自我價值感會遭受腐蝕,更重要的是你將不再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你的自尊心和親密關係也將受到危害。

對此,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在《情感勒索》一書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梳理了情感勒索的來龍去脈,從辨別與診斷到應對與自救,教你打破勒索與屈服的惡性循環,帶你走出人際關係中的迷霧。

蘇珊·福沃德,是一名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她的著作有《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執迷:學會正常地愛與被愛》《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如何識破男人的謊言》《金錢魔鬼》等。

下面我從「什麼是情感勒索、它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如何掙脫情感勒索的枷鎖」來說說情感勒索型親密關係。

《情感勒索》封面

一、什麼是情感勒索?情感勒索有哪些形態?

我們先來做個小測評。

①如果你不照做,他們便威脅要讓你日子難過。

②如果你不順從,他們便威脅要斷絕往來。

③如果不照著他們的意思去做,他們會直接告訴你或暗示你,他們覺得被忽視了,感到沮喪或深受傷害。

④不論你付出多少,他們總是要求更多。

⑤他們通常都假設你一定會讓步。

⑥常常漠視或看輕你的感受和需求。

⑦對你做了許多承諾,卻常食言而肥。

⑧當你不讓步時,他們就會說你是自私、邪惡、貪婪、沒心肝。

⑨當你承諾要讓步時,不管你說什麼他們都會答應。如果你絕不退讓,他們就馬上翻臉。

⑩將金錢當作逼你讓步的利器。

只要以上任何一項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可能已經受到情感勒索的折磨了。

什麼是情感勒索?

提到「勒索」,你的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一些犯罪、恐懼及敲詐的邪惡意象,要把這個詞用在自己家人或朋友身上確實不舒服,但現實往往是我們最關心、血緣最濃、交往最頻繁的人,對我們的殺傷力也最大。因為互相知根知底,就算並非有意,也清楚怎樣利用你心理和情感上的弱點來達到目的,這就導致了很多人際關係的噩夢——情感勒索。

一段健康關係,原本是建立在互相關愛、替彼此著想、希望對方更好的基礎上,但對情感勒索而言,什麼事都要圍繞他們的需求來。換句話說,情感勒索就是一種以愛為名的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勒索形態主要有四種: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引誘者。

1、施暴者

這種類型最容易辨別,他們常見的說辭有:「如果你敢跟我分手,就別想再見孩子」,「不聽我的話就滾」。不管你想什麼,要什麼,施暴者都一概置之不理。

2、自虐者

如果不照著他們的要求做,他們會變得非常沮喪,甚至傷害自己,常見的說辭有:」如果你不照做,我就不吃飯、不睡覺、不喝水、不吃藥,我要毀掉自己「,「你敢離開我,我就自殺」。歇斯底裡、充滿被害妄想的人格特質是自虐者的基本特徵。他們極度渴望依賴,習慣把所有的麻煩推給別人。

3、悲情者

悲情者在不順心時,會要求對方完全順從他的心意,他們雖然不會威脅傷害別人,但卻會暗示」錯全在你「,常用的說辭有:「看看你對我做了什麼好事!」悲情者表面看起來很脆弱,實際上是一種沉默的暴君,他們的行為會讓人受傷、困惑和憤怒。

4、引誘者

引誘者是最不易被發覺的類型,他們一般會對我們發出正面的信息,然後告訴我們,如果不順從他們的要求,就什麼也得不到。常見的說辭有:「我可以幫助你,只要你……」。引誘者不會免費贈送任何東西,所有漂亮的包裝背後都有一根無形的繩索,要想得到,就得按照他們的要求做。

這四種情感勒索者可能是你的伴侶、父母、朋友、同事……他們也許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為你好」,但卻會讓你過得生不如死。

情感勒索

二、為什麼有些人會掉入情感勒索的陷阱?

生活中,大多數人會以為遭到情感虐待的人會跟對方據理力爭,但當你問她們為什麼不反抗時,往往會聽到這樣的回答:「哎,算了,都是自己的家人」「再怎麼說他也是我的愛人」,其實,這些回答都說明了他們都掉入了勒索者布下的情感陷阱中。

勒索者會利用被勒索者的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對他們實行控制,而在這種扭曲的關係中,沒有人是贏家。那麼,為什麼這些感覺會束縛住被勒索者,還能夠長期容忍這種勒索關係的存在呢?

1、恐懼感

作為最親近的人,情感勒索者清楚被勒索者最害怕什麼、最在乎什麼,對什麼感到精神緊張,他們會利用被勒索者的恐懼心理實行控制。而「被排擠的恐懼感」是所有恐懼類型中最具影響力、最為普遍也最容易被觸發的一種,比如「如果你回去工作,我們就一刀兩斷」「如果你不接管家族產業,遺囑上就不會有你的名字」,因為這些話對被勒索者的殺傷力極大,所以言辭一般都能奏效,被勒索者如果反抗,他們很清楚自己的下場是什麼。

2、責任感

每個人都會被一些社會規則和價值約束,責任和義務為我們的社會生活打下了倫理與道德的基礎,我們以擁有責任感為榮,但一個人如果責任感過度,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很容易被情感勒索者所利用。比如,一個家庭責任感很重的女性,一直將嫁人、生子、做個賢妻良母視為人生準則,即使發現男性是個花花公子,為了不毀掉家庭,也會繼續維持早已破碎不堪的關係,甘願做出所謂的「犧牲」,還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老好人,都是責任感過度的表現。

3、罪惡感

作為一個有良知、負責任的人,罪惡感是一項必備的人格要素,它是一項意識工具,只要我們違反了自我與社會的規範,它就會讓我們產生不舒服與自責的感受。而被勒索者的「道德指南針」靈敏度特別高,這就給勒索者製造了一些機會。「我做了某事,對方心情很沮喪,不管那是不是我造成的,我都願意負全責,我願意做任何事來彌補,只要能然我感覺好點」。為了避免產生罪惡感,被勒索者會避免做出傷害別人的舉動,不斷點亮罪惡感的提示燈。

一段關係之所以墜入勒索的陷阱,是由勒索者和被勒索者雙方的弱點共同造成的,勒索者表面看起來是贏家,但長期下去勒索者的心態會變得更加扭曲,而被勒索者則會喪失自我的完整性,這段關係中的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情感勒索

三、如何一步步終結情感勒索的噩夢?

很多人以為要解決情感勒索的問題,只要從熟悉的行為中逐一爬梳,就能找到出路,但如果你一直堅持舊有的回應方式,承擔他們的指責,不停地道歉,對他們言聽計從,就永遠找不到終結情感勒索的關鍵,如果你願意採取行動,激發自己的自信和有能感,你就可以終結情感勒索。

第一步:改變,從自己開始。

在思考如何與情感勒索者相處之前,你必須先讓自己做出一些改變。從現在開始,你每天空出15分鐘時間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在這段時間裡,把手機關機,杜絕受到任何幹擾,只專注於你自己。

首先,就是與自己籤下一份承諾約定,下面是一個參考模板:

我和自己的約定

我_______(姓名)是一個有選擇權的成年人。我向自己承諾,要積極地將情感勒索趕出我的人際關係與生活。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承諾以下內容:

我承諾,不再讓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左右我的決定。

我承諾,要學習本書的策略,並在生活中實踐。

我承諾,如果我退步、失敗或重蹈覆轍,也不會拿任何失誤作為逃避的藉口。如果把失敗當作一種學習方式,失敗就不算是失敗了。

我承諾,在將情感勒索趕出生活的過程中,要好好照顧自己。

我承諾,要認識到自己採取的正確步驟,不論它們有多微不足道。

承諾人:

日期:

這份約定是一件有力的工具,它可以將你改變的意願變成具體的形式,幫助你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

籤署好承諾約定後,你要每天大聲地朗讀它,朗讀時,你還要說出這樣一句有力的聲明:我受得了。重複「我受得了」這句話,讓這個信息進入你的意識和潛意識。當你對勒索者感到害怕、憤怒或膽怯時,深呼吸,長吐氣,對自己說10次「我受得了」,重複練習這句話會幫你抵制屈服的念頭,讓你建立自信。

最後,對自己說自我肯定的話。過去你可能會這樣說話:「我會告訴自己,就是現在妥協一下而已,之後我會強硬起來的」,現在你要這樣說:「我會堅持我的立場,而且現在就會表達我的意見」。

在這段時間,你要每天將這個過一遍,評估自己最近或過去和情感勒索者相處的情形,記下來你的幾種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就會注意到自己的變化。

籤署承諾約定

第二步:停下來、冷靜觀察、制定策略

當你覺得快要被情感勒索的壓力淹沒時,你可以使用SOS策略,SOS是三個英文字母的縮寫,三個步驟很簡單,停下來、冷靜觀察、制定策略。

步驟一:停下來

不論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是什麼,你可以先用下面幾句話回應對方:

①我現在不能給你任何答案,我需要一些時間思考。

②這件事非同小可,我不能輕易下決定,讓我想一想。

③我不想現在就做決定。

④我不太確定我對你的要求有什麼看法,我們稍後再談好嗎?

一旦情感勒索者對你提出要求,你就可以使用拖延話術來回復他們。

步驟二:冷靜觀察

一旦從情感勒索的戲碼中抽身,你就到了搜集信息以決定如何回應情感勒索者的時候了。

首先,冷靜一下,看看情感勒索者的要求。

①對方到底想要什麼?

②對方是怎樣提出這種要求的?是含有愛意、語帶威脅還是很不耐煩?描述一下當時的狀況。

③如果你並沒有馬上妥協,情感勒索者有什麼反應?想想他們的臉部表情、語調和肢體語言,儘量描述仔細。

接下來,再來想想自己對勒索者要求的反應,寫下你腦中的想法,尤其是那些不斷浮現的念頭,你可以由此看出你多年來形成的信念。

①我付出的比得到的多一點也沒關係。

②如果我愛他們,就要讓他們幸福。

③善良、體貼的人就該讓別人感到幸福。

④如果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對方一定會覺得我很自私。

⑤我覺得遭到拒絕是最慘的一件事。

⑥如果沒人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得由我來負責。

⑦我從沒爭贏過這個人。

⑧對方比我聰明、強大。

⑨這樣做又不會要我的命,況且他們真的很需要我。

⑩他們的需求和感受比我的重要得多。

以上哪些句子符合你的陳述?最讓你感到共鳴的是哪些?你可以問問自己:我是在哪裡總結出這種觀點的?我相信這種觀點有多久了?

冷靜觀察

步驟三:制定策略

接下來就是制定策略,這四種策略分別是:非防禦性溝通、化敵為友、條件交換以及運用幽默,這是終結情感勒索最有效的方法。

策略一:非防禦性溝通

當你再次遭遇情感勒索時,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句子來回應。

①對不起,讓你這麼生氣。

②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③你的想法值得深思。

④真的嗎?

⑤怒吼/威嚇/退縮/哭泣是沒有用的,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⑥等你平靜下來,我們再來聊聊。

最不具防禦性的一句話是:你絕對沒錯。這些例句是非防禦性溝通的精髓,你要大聲地反覆練習,直到你能應用自如為止。切記,當你在面對壓力時,不要為你自己以及你的決定做辯護或解釋。

策略二:化敵為友

當情感勒索陷入困境時,你可以邀請對方一起解決問題。因為你一旦向對方請求幫助、建議或是信息,一般對方會更樂意幫助你實現這個決定。如果在與對方溝通時,你抱持的是求知慾和願意學習的態度,你會很快改變充滿攻擊和辯解的對話基調。

以下問題可以幫助你們減少仇恨,緩解彼此緊張的關係:

①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這一點對你這麼重要?

②你能不能提供一些建議,好讓我們來解決問題?

③你能不能幫我想想,我們可以一起做些什麼來改善彼此的關係?

④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你這麼生氣/不高興?

人們不喜歡被攻擊,但往往樂於幫助人解決問題。

策略三:條件交換

當你希望對方改變行為時,你也要相應改變自己。

書中提到這樣一個例子。

妻子覺得被丈夫冷落了,因為丈夫下班回家吃完飯就看電視,然後上床睡覺,好幾個禮拜都不碰她。而丈夫則說妻子越來越胖,所以自己對她一點興趣也沒有。妻子的心態是:既然你忽視我,那我就暴飲暴食,破罐破摔;而丈夫的心態是:如果你不減肥,我就繼續無視你的存在。

對此,蘇珊博士建議他們進行條件交換:妻子開始節食,而丈夫每天下班回家至少和妻子溝通半小時。雖然妻子不可能一夜之間減肥成功,丈夫也不可能馬上就變成體貼的丈夫,但至少僵局已被打破,關係有了修補的可能性。

當發生衝突時很少有人喜歡無條件退讓,條件交換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方法,因為雙方都能獲得想要的東西,從而避免了大部分衝突和爭執中常見的相互指責與攻擊。

策略四:運用幽默

在一段基本良好的關係中,幽默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工具,幫你抒發對對方行為的感想。

有一次,帕蒂向作者抱怨有關喬自我折磨的傾向,當時她突然脫口而出:「天呀!什麼人來頒一個奧斯卡給這個人吧!他應該得最佳苦瓜獎。」作者反問她:「你為什麼不自己嫁給他?」她非常喜歡這個點子,所以到禮品店買了一座奧斯卡獎盃的複製品。她下次看見喬又開始唉聲嘆氣時,便遞給他那個獎盃。「告訴他:『你演得真是太棒了!我特別喜歡你結尾的那聲輕嘆。』」情景一下子變得滑稽,兩個人當場大笑了起來。之後,喬就不再總擺出那副苦瓜臉了。

蕭伯納說: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著甜蜜的愛。家庭有紛爭、有吵鬧,或許並不完美,但絕不應該發展勒索與被勒索的關係,無論你是否處于勒索關係之中,都不要害怕,身處現代社會,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你要學會不斷為自己抗爭、爭取權利、改善空間、不斷提升自我,敢於提出自己的需求,勇於追逐心中的夢想,終有一日,你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相關焦點

  • 情感勒索下的傀儡人生,3步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電視劇讓很多人對親密關係產生恐懼。劇中的醫界名流安嘉和(馮遠徵 飾)因對妻子梅湘南(梅婷 飾)的言行難以信任,於是採用家暴讓妻子對自己言聽計從。劇中的家暴場面一度成為幾代人的童年陰影。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把在親密關係中的控制行動的行為稱為情感勒索。
  • 《情感勒索》丨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擺脫一再退讓的惡性循環
    而我們很多人可能飽受這種方式的控制,卻不知道應該如何擺脫,好像我們自己也認同了我們如果不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那我們就有苦頭吃了。比如「如果你不按照我說的方式去做,那你就別想好過。」《情感勒索》這本書從情感勒索者入手進行分析,將情感勒索的來龍去脈為我們做了詳細的解讀,並為可能出現的狀況提供了解決的思路和策略。下面我們就從情感勒索的解讀、情感勒索的形態、情感勒索的影響和受害者應該如何積極主動擺脫被勒索的狀態這四個方面來解讀《情感勒索》這本書,同時尋找此書寫作的更為積極的社會意義。
  • 《大追捕》:如何擺脫一場以愛為名的情感勒索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紀伯倫在這首詩中把父母比喻成弓,把兒女比喻成箭,也說明了健康的親子關係應該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有界限感,作為父母對待孩子就如同即將展翅翱翔的雛鳥,該放手時就要放手。
  • 男子假裝自殺,女友相救後溺亡:如何擺脫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
    ;親子關係裡,父母對孩子說:你要是孝順,下次給我考進前五名;職場當中,總有老闆愛說:你要是在意這份工作,今晚一定要做完這個項目。心理學家Susan Forward提出情感勒索的概念:一場「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指一切利用恐懼、負債、愧疚感來操控別人的行為。
  • 如何破解《天水圍的夜與霧》:以愛為名的「情感勒索」?
    那麼,什麼是情感勒索?情感勒索是指在戀愛關係中,以愛情的名義控制指揮,甚至脅迫對方信守「命令」,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如果有任何矛盾,他就會開始對另一方實施各種形式的暴力。在這個家庭裡,正是因為丈夫對妻子的情感勒索,妻子所做的一切都與他的想法不符,這可能被定義為不忠,變相會激起男人的腎上腺素激增,做出非常魯莽的行為。電影中的大屠殺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感勒索之樹的果實。二、情感勒索的危害1、腐蝕愛的根基當愛情生活變成了敲詐,愛情就失去了意義。
  • 「為了你,我們這麼辛苦掙錢,」這是家長以愛為名的「情感勒索」
    以愛為名的綁架,真的能對孩子好嗎雖然以愛為名的綁架會存在很多種關係中,比如戀人、好朋友、同事等,但表現最為明顯的還是親子關係。因為每一個中國人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是深刻到骨子裡的,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聽從長輩的教導、要孝順長輩,一個「孝」是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的共同特點,但凡背上「不孝」的名號,你將會被你所處的社會環境所唾棄。
  • 你可能處在情感勒索的陷阱中
    樊勝美以為這是父母對自己的一種形式的愛,實際上她一直處在父母的情感勒索中,一方面她自己心裡感覺痛苦,另一方面父母覺得她給的還不夠,對她仍不滿意。正如《情感勒索》書中所說:「在情感勒索中,兩個人都是輸家。」
  • 你可能已經被「情感勒索」
    我們似乎陷入到了一段說不清道不明但是確實很難過的關係中。今天推薦的書來自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情感勒索》。蘇珊·福沃德首次將這一種充滿破壞性的關係定義為「情感勒索」,並整理成書《情感勒索》,精準剖析了情感勒索者的動機與套路。
  • 《情感勒索》:趕快擺脫以愛之名的勒索,它會毀了你的人生
    誰知,長大後,隨著明道演藝事業的紅火,哥哥卻染上賭博的惡習,他開始利用這份兄弟情,不斷勒索明道,增加情感勒索的籌碼,一次次變本加厲。情感勒索,總是容易發生在那些親密關係之間,「我曾經對你那麼好,這點小忙都不幫,太無情、自私了!」他們很擅長利用這層親密關係,逼你讓步妥協,隨了他們的意,卻不管你的心情和死活。
  • 《情感勒索》|情感背後藏著一個黑洞,連接它的只是一個情緒按鍵
    實際上,情感勒索發生的場景不僅僅限於婚戀關係,其陰影早已滲透進親子、父母、姐妹兄弟、職場上下級、生意夥伴、朋友之間,而且往往只有在親近關係下才會產生,這是因為沒有比親近之人更了解你的心理弱點和脆弱情感了,他們也正是利用了這些弱點才得以對你進行操控。
  • 《情感勒索》:想被愛就得聽我的?親密關係中的道德綁架有多可怕
    ……02這種發生在親密關係或人際交往中關於道德與情感的「綁架」行為,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將之定義為「情感勒索」,在她的同名著作《情感勒索》中,作者列舉了大量的實例,從親子、夫妻、親友以及同事等各種人際關係進行剖析,梳理出情感「勒索者」是如何一步步掌控「被勒索者」的心理和行為
  • 情感勒索是最毒的「愛」:我不想讓你失望,但又痛恨這樣的自己
    勒索者雖然勒索成功,也感覺不到愛,因為被勒索者不是心甘情願、發自內心地去順從和愛勒索者。這樣病態的親密關係並不是愛,違背了愛的原理。實質:兩個不安的人,用不恰當的方式,互相取暖,卻又讓彼此受傷。情感勒索,在親密關係,特別是婚姻關係中很常見。關係已經陷入問題,卻不能正視和解決,害怕破壞關係,一方或雙方,採取各種方法在情感上勒索對方,達到讓對方滿足自己的目的。
  • 親情勒索,以愛之名的情緒綁架,就算是愛也不能為所欲為
    被勒索者在面對勒索者的要求時,會感到無助、恐懼,卻不曉得該如何應對以及脫離。情緒勒索往往發生在親密的關係之中,特別是原生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緊密卻又微妙的距離,一旦任何一方成了勒索者,另一方則註定成為被勒索者。不論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在這樣的關係之中崩潰、毀壞。
  • 擺脫情感勒索,不做愛的傀儡
    本應該平均分配的關注和愛,因為有人不斷的索取而傾斜。這就是兒童早期的「情感勒索」。成人之後的情感勒索就複雜多了,因為勒索者更懂得我們的弱點和珍視的東西,他們通過利用恐懼、責任和罪惡感,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 請別以愛的名義,傷害愛你的人:情感勒索的迷霧,我們要儘量避開
    「平時我們關係那麼好,真沒想到在我傷心的時候,陪著我的卻不是你。」上面的這些話,你是不是覺得很耳熟?其實這種打著愛的名義,卻帶了點威脅、打擊、埋怨的意思,一定要求對方服從,而沒有照顧對方感受的言行舉止,就是所謂的「情感勒索」。
  • 《以家人之名》容易被忽略的情緒勒索,以愛為名我為你好的金箍咒
    《以家人之名》前兩天迎來大結局了,透過電視劇看一下是否能從中窺探你從沒發現的情緒勒索,親人、伴侶中以愛為名的最容易被忽略的窒息相處!《以家人之名》近期掀起熱烈討論迎來大結局了,這部電視劇中沒有勾心鬥角的劇情與華麗鋪成,反而是細緻刻劃出家庭中最平凡的生活。
  • 《風平浪靜的閒暇》揭露親情痛處:情感勒索的家庭,只會兩敗俱傷
    原來,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凪是因為媽媽一直以來的"情感勒索"。媽媽的情感勒索,深深捆綁住凪美國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書中指出,情感勒索的本質,就是一方為了一己之需,利用情感迫使對方讓步。無論是《小歡喜》裡的宋倩,還是北大包麗的男友,或者是家暴美妝博主的知名畫家都是情感勒索者。
  • 情感勒索是一種謀殺【道悅】
    情感勒索如此大面積地發生在本應充滿著愛和親密的私人關係裡,這就是情感勒索,是一種強有力的操縱方式,和我們親近的人用它直接或間接地威脅我們。 「情感勒索」是美國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結合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提出的概念。情感勒索如此大面積地發生在本應充滿著愛和親密的私人關係裡,讓這位老練的心理醫生也頗為驚訝。情感勒索到底是什麼?
  • 被情感勒索的人,該如何自救?
    封建孝道不強調「愛」,而強調「恩」。今天分享文章,4個做法,和有毒的親人關係劃清界限,做回你自己,過個快樂一些的團聚年吧~轉載自公眾號:尹建莉父母學堂微信號:yinjianlifumuxuetang最近臺灣演員明道哥哥,勒死妻兒後自殺的新聞報導,再度引起了對「吸血鬼」親人的討論。
  • 《情感勒索》:從被勒索者角度淺析情感勒索發生的可能性
    《情感勒索》一書是蘇珊富沃德在自己多年的心理諮詢工作過程中,幫助那些被親密關係困擾的諮詢者們走出迷霧,獲得自信人生的真實記錄。在書中作者幫我挖掘情感勒索發生的真正原因,讓我們看清了情感勒索的本來面目,使我們獲得了改變的力量。作者闡明「情感勒索」 這個詞是唯一能精確描述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備受折磨的那種艱難境況的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