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立藝術影廳聯盟 每周至少放映兩場藝術片

2021-01-17 央廣網

(記者 尹力)近兩年來,在商業大片佔據銀幕主流的同時,中國內地還湧現了多部受到觀眾好評的「藝術電影」及「小眾影片」。為滿足民眾日益多元化的觀影需要,「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下簡稱「首藝聯」)於17日在北京成立,其成員承諾每周將放映不少於兩場藝術影片。

當日,在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期間,「首藝聯」宣告成立並發布首批片單。該聯盟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演藝集團主辦,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承辦。

主辦方表示,近兩年的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上,在商業大片佔據銀幕主流、不斷刷新票房記錄的同時,還出現了《路邊野餐》《百鳥朝鳳》《岡仁波齊》《二十二》等「藝術電影」及「小眾影片」。這些影片受到觀眾的認可與青睞,也讓影迷期待看到更多創作手法多元化、更富有思想性和藝術內涵的電影作品。在此背景下,「首藝聯」應運而生。

據北京演藝集團董事長康偉介紹,「首藝聯」將精心挑選質量較高、在創作上具有創新精神、在表現手法或內容上具有鮮明個性的影片,同時推介有代表性的國際佳作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影,以滿足首都觀眾日益多元化的觀影需要。

「首藝聯」聘請了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謝飛、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張抗抗、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等8位業內資深專家組成審片委員會專家顧問團,以保證所放映影片的口碑。

聯盟首批20個成員包括首都電影院西單店等16家商業影院,以及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4所高等院校,還將接納更多影院及高校加入。各放映單位承諾每周將放映不少於兩場的「首藝聯」藝術影片,便於觀眾選擇。

主辦方透露,「首藝聯」首期放映活動將於今年五月開啟,片單中包括《本命年》《頑主》《天梯》《定軍山》《鋼的琴》等佳作。(完)

相關焦點

  • 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成立 藝術片的"春天"來了
    原標題:「首藝聯」成立 藝術片的「春天」來了 「首藝聯」的啟動,標誌著本市將新增一個藝術影片的專屬放映平臺,將為廣大首都市民提供更多觀看藝術電影,特別是優秀國產藝術電影的機會。   「首藝聯」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演藝集團主辦,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承辦。籌備組織歷時近兩年時間,首期放映活動將在今年5月開啟。   北京是中國電影的發源地,也是中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積極參與者。
  • 全國100個影廳聯手組「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文藝片有了商業新機遇?
    作者:費小丑  編輯:鄭道森10月15日,長春電影節,一個被認為是「藝術院線雛形」的聯盟成立了。這個聯盟名為「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由中國電影資料館聯合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暖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百老匯電影中心、北京微影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
  • 北京有了自己的藝術院線 「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啟動
    2018年4月18日訊,北京終於有了自己的藝術院線!昨天,「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簡稱「首藝聯」)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宣布正式啟動。「首藝聯」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演藝集團主辦,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承辦,是一個藝術影片的專屬放映平臺,將為首都市民提供更多觀看藝術電影,特別是優秀國產藝術電影的機會。
  • 「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啟動儀式圓滿結束!
    2018年4月17日,在北京最為重要的電影盛會——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簡稱「首藝聯」)啟動儀式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
  • 全國已有433家影院579個影廳加盟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
    新華社杭州11月27日電(記者史競男、段菁菁)27日在杭州舉行的2017第三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上,舉行了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加盟影院授牌儀式。該聯盟成立運營一年來,已經有全國145個城市433家影院的579個影廳加盟。預計明年春加盟銀幕將達到1000塊。
  • 法國電影院影片很多元 限制放映比例給藝術片空間
    巴黎,在人文氣息濃厚的拉丁區,獨立經營的藝術與實驗影院扎堆,觀眾能欣賞到各個歷史時期的經典藝術片、傳記電影、紀錄片或以專題形式推出的合輯藝術片。相對商業院線,這些獨立影院票價不高,上座率卻不低。   肖朗是個藝術與實驗影院的常客,每周至少看3次藝術影片。
  • 在古都做藝術電影是種怎樣的體驗?
    雖然國內並沒有幾家真正的藝術影院,但多種形式的藝術電影放映活動卻由來已久了。之前受到較多關注是各地的大型電影節展和北京、上海等地的公益性放映(資料館、博物館、各國使領館文化中心等),這些活動固然豐富多彩,但也令廣大非北京上海影迷豔羨不已。
  • 2019年「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項目研討會
    3月21日,「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在新影聯影業召開了2019首藝聯項目研討會。首先進行了歌劇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的看片會。
  • 藝術電影為何難以在中國影院立足?
    為啥電影院裡看不到經典藝術電影作者/方瑾美國的藝術電影放映之路  在舊好萊塢時期,八大電影製片廠控制了整個電影業,它們同時進行發行和放映,擁有自己的大批影院,構成一個垂直的製片、發行、放映系統,這個時候的「院線」都附屬於製片公司,沒有獨立出來。
  • 《氣球》「洩氣」,藝術片的出路在哪?
    相比藝術院線和網絡發行渠道沒有建立的過去,如今的市場已經在給藝術片「活路」這件事上有所努力和進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以下簡稱「全國藝聯」)的銀幕數不斷上漲、分眾分線發行體系正在建立,而流媒體平臺也為像《春江水暖》《春潮》之類的藝術片提供了線上市場和觀眾——
  • 從《海邊的曼徹斯特》到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
    盤絲洞這一次《海邊的曼徹斯特》的放映覆蓋全國66個城市,185個影院, 270塊銀幕。不同於歐美有獨立的藝術院線,鑑於全國的銀幕數量趨向飽和,藝聯的放映渠道直接採用了與商業院線合作的方式,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影廳作為藝術院線的專線放映。
  •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11月放映:金馬獎嘉年華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11月份的國產藝術電影放映將推出榮獲去年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的《嘉年華》,每周五晚上六點半、每周日上午十點在新衡山和八佰伴影城聯合放映。《嘉年華》的導演文晏曾擔任過《白日焰火》等多部佳作的製片人,這次親自出任導演之職,以獨特細膩的女性手法詮釋社會敏感議題,贏得金馬獎評委的心。
  • 四川省影視藝術聯盟成立
    為進一步推動四川影視創作、打造四川影視精品、整合四川影視資源、繁榮四川影視藝術、擴大四川影視品牌力量、構築四川影視藝術產業轉型升級的高地,經過半年的精心籌備,在四川省文聯的關心和指導下,10月21日,四川省影視藝術聯盟正式在蓉揭牌成立。
  • 兩年前「跪求排片」如今資本熱捧 藝術片靠什麼逆襲成未來十年電影...
    在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無論是業內對藝術電影的高度關注、藝術電影聯盟(要下簡稱藝聯)的實踐,還是影視公司對藝術電影布局、影視資本的投入,都似乎在暗示著:藝術電影或將成為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 建影廳、虛擬選座、映後主創互動一個都不能少
    疫情期間,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以下簡稱「首藝聯」)推出的雲展映活動,不僅讓觀眾收穫了滿滿的觀影儀式感,還通過與主創互動等方式傳播電影藝術、豐富觀演體驗。 所謂雲展映,即電影放映的所有環節都在線上舉行,全程模擬影院觀影體驗,並加入很多網際網路的新鮮元素。 3月7日至11日,《過春天》《蕃薯澆米》《上海的女兒》等五部國產女性題材影片參與雲展映。
  • 今天,我們該如何發展獨立藝術影院?
    為慶祝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成立十周年,12月29日下午,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辦了「華語四城:獨立藝術影院的樂與怒」主題論壇活動,四位來自不同城市的嘉賓與現場觀眾分享了他們運營藝術影院的喜怒哀樂
  • 讓更多藝術電影被看到!淘票票×全國藝聯打造藝術片宣發陣地
    8月25日,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藝術電影論壇——迭代與共融」上,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舉行了「重燃•藝術之光:優秀國產藝術影片全國放映計劃」的主題發布暨啟動儀式。據悉,在國家電影局的指導下、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全國藝聯啟動2020「重燃•藝術之光:優秀國產藝術影片全國放映計劃」。
  • 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舉辦11城巡迴展映
    影展消息~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將於12月10日至30日在北京、上海、重慶、南京、杭州等11城舉辦「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包括《上甘嶺》《英雄兒女》《祝福》經典珍藏與傳承「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是「2020重燃·藝術之光」優秀國產藝術影片放映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獲得了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支持。此前,全國藝聯已經連續兩年舉辦「藝術新作·冬暖主題影展」。
  • 2020年,流媒體如何激活藝術電影?
    藝術片如何與觀眾見面?除藝術院線、分線發行外,更大眾的解題方案來自於流媒體平臺。作為天然流量入口的網際網路平臺,其發行能力和承載空間,給了高品質小眾電影與目標用戶更精準的觸達。以《氣球》為例,目前影片已獨家上線視頻平臺愛奇藝,上線一天時間,熱度飆升至全站電影榜第2名,4400餘人參與打分。
  • 《長江圖》北京首映禮藝術電影首次映前獲超高關注
    《長江圖》由北京傳燈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光延時代(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錦繡映畫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山東嘉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捷成宏禧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時代天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東陽中廣影視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影世紀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華文映像(北京)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與北京星界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光延時代(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