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用索尼の棒棒聽著SMAP的歌為自己打氣,最後認識了我的初戀..

2021-02-09 放毒

X

嗯,都結束了。

昨晚,《SMAP X SMAP》的最後一期,天團smap這一次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分手快樂了吧。

(1996年開播至今)


當年就是在心情很低落時,無意中聽到這首歌,雖然語言不同,也不知道在唱什麼,但一下就會讓我元氣滿滿。

原來是smap的歌。

結果,當時就立馬把我那條棒棒裡全部裝滿了他們的歌——

索尼nw-s203f


(06年出品的運動mp3)

機身容量只有1G,但在當時已經算很大了,最屌的是,它支持快充,充電3分鐘,聽歌3小時。

至於說為什麼會遇到初戀,事情是這樣的。。。

作為各自飯的套路,基本套路大概就是先愛上歌,再迷上人,也不記得為什麼會迷,只知道大家談論smap的時候,都會提到一個人——

木村拓哉


這有點像聊起灌籃高手,就會想到櫻木花道一樣。

可能跟我從小泡在我爸的電器堆有關係,別人關心明星是出了什麼新歌,拍了什麼新電影,而我。。卻是第一時間會去搜索這個明星代言了什麼數碼產品。。。

1994年

任天堂遊戲

mother2


2000年

富士通筆記本

fmv系列


對了,除了搜海報,我也會找廣告片,1集雖然只有30秒,有無釐頭,有腦洞,有不知所措,也是蠻有意思的。這裡我找了段合集,有興趣的自己撮——

|2001-2009|

富士通手機

F905i/F906i/F706i


這裡就隨便挑一臺來講講,就拿得過獎的F905i來說吧


它的設計蠻特別的,特別的地方,就是屏幕。

正面是直板+翻蓋,好像也沒特別的嘛


重點看下面,可以像包皮一樣,再翻一次。。。


有點意思吧,之後夏普一系列機型也出現了這類的設計。

很巧,我手裡就有這麼一臺——

夏普sh9010c


還能開機還能用,拿起來真特麼拉風啊!!!!如果是安卓系統就好了。。。

既然都聊到夏普了,就更隨意再扯幾個。

Sharp與softbank推出日本第一部配備翻轉屏幕的折迭型 Android 手機——

007sh

扭來扭去很帶感


正面很日系


背面很相機


當年同樣是smap代言,只不過這一次是全團了,可是。。。


還有一部,是無邊框手機的真正鼻祖——

AQUOS CRYSTAL


好巧,我剛好也有一部,我這臺是最低端版,叫305sh


你要問這臺手機有什麼特點,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邊框特別的窄,窄到基本看不到。。。

其實啊,它也不是真正的窄邊框技術,我順便科普一下吧。。。好像扯得遠了點,初戀到現在都還沒聊到。。。。好吧,那就順其自然吧~

305sh它採用了玻璃面板折射,通過視覺欺騙來實現

見下圖

看明白了吧,金屬邊框配合夏普的光學透鏡屏幕,在視覺上直接隱藏了顯示屏上的黑邊,給人一種無邊框的視覺欺騙,並非真正的無邊框。

這裡肯定有米粉就會跳出來說了。。。

毒少,人家小米mix比這牛逼幾條街了呢!

朋友別激動,mix跟aquos crystal不是一個道理,也不可比,既然要比,我找比它早幾個月的另一部夏普手機給你看看吧。

AQUOS Xx


啥也不說了吧。

對了,剛才說的手機,都是smap代言的那些,我也是匯總了一些視頻,有興趣的自己撮——

|smap cm|

當然除了手機,還有相機,跟尼康合作了。

有卡片


也有單反


好吧,聊初戀了。。

其實啊,跟smap有一些關係,因為木村代言了很多富士通的產品,讓我對這個品牌了解後,簡直刮目相看,並愛上了一款。。。手機。。。

全球第一臺分體式手機,來自富士通(Fujitsu)的

「F-04B」

它既能分離又能合體

它是一部觸控手機,這樣看與現在的觸屏手機沒太大區別。

也可以推出滑蓋使用按鍵,經典的日系味道。

要分體了,只需將機底的凹槽向上扳開。

燈等燈等燈~手機變成兩部分。

(上邊是有觸控屏幕的主機,下邊是帶QWERTY鍵盤但沒有屏幕的子機)

獨立屏幕同樣可以無差別使用。

分離後的子機不單可以滑開這麼簡單。

而且,還可以這樣——一邊架起屏幕,一邊用鍵盤來打字。

電話來了,你可以一手拿子機直接接聽,一手拿主機上網或者打視頻電話。

表急,還沒完哦,還有好戲。

因為是可分離拆卸,支持配件的安插。

所以連上它,就變成可攜式投影儀。

當然了,也可以手機遊戲投射到牆上玩遊戲。

是不是很像moto z的模塊手機,要知道,這可是6年前的產品啊!!!

就是因為這臺手機,直接拔高了我現在選手機的標準,所以現在看哪臺哪臺都不順眼就是這個原因。。。也許,還是初戀最好吧。

確實,當青春結束時,我們都看起來很平靜。

長按二維碼關注


微信號ID:iFangDu

相關焦點

  • 日語初學者可以試著聽這些日語歌
    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smap)這首由槇原敬之作詞作曲,日本國民天團SMAP演唱的《世界上唯一的花》可是被稱為「日本第二國歌」的存在哦。在歷代的紅白歌會(相當於中國的春晚)上,也經常能夠聽到。學日語的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它啊!
  • 紀錄片《最後的棒棒》
    不少網友給出五星好評,真實才最打動人,這是我看過的觸動最強烈的紀錄片。樸實的剪輯,滿滿的誠意,導演身體力行,透過鏡頭讓我們更加了解「棒棒」這一群體,對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層的感悟。「棒棒」指的是重慶街頭的臨時搬運工,在地形獨特的山城,他們靠一根竹棒挑重物為生。改革開放初期,「棒棒」行業一度達到頂峰,從業者高達數十萬人,重慶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這一根根竹棒。
  • 《最後的棒棒》用最粗糙記錄最真實
    在看電影之前,影片的幕後故事倒是引發了我的好奇。該片的導演何苦曾是一名正團級軍官,在轉業後沒有選擇鐵飯碗,而是懷揣著1300元「啟動資金」,在重慶朝天門一帶當起了棒棒。而他當棒棒的目的,就是為了拍攝、記錄下「最後的棒棒」這樣一群以苦力為生的底層勞動者的生活。乍聽起來,何苦的這一做法未免有「作秀」的嫌疑,且不說放著好好的軍官不做幹起了棒棒,既然是拍紀錄片,為何要把鏡頭對準自己呢?
  • 朝天門,和最後的棒棒
    高高的朝天門喲掛著棒棒的夢長長的十八梯喲留下棒棒的歌爬坡上坎腳下的路一根棒棒求生活...張大哥說,『我都是趁沒活幹的間歇,有時下午2點3點都不一定,我們有常去的飯館,因為那點便宜,一般吃豆花飯,蓋飯什麼的,主要飯還可以無限加的。」
  • 那一年,張國榮翻唱了偶像的歌
    「香港大部分歌手唱歌都在唱別人寫給他的東西,但是張國榮唱的歌,你會覺得那真的是他在唱給你聽,是他在唱,是他的話。」張國榮就是這樣一個真得透明的人。透明得可以一眼看透,透明得可以容納百川。他像一個透明的容器,把每一個角色融入自己,一直往裡裝,一直往裡放,卻忘了把它們拿出來讓自己透透氣。一直到後來的後來,哥哥「活了」一個又一個角色,卻透支空了自己。
  • 活著,總得用一種方式——紀錄片《最後的棒棒》推薦
    最近看完了一部小製作的紀錄片《最後的棒棒》,這部紀錄片紀錄了導演本人深入重慶市棒棒群體體驗一年的經歷何導拍攝的地方是重慶解放碑附近的五一路,他跟著一個叫老黃的棒棒做學徒,體驗一年棒棒生活。我記得小時候,看過電視臺播放過一部關於山城棒棒的連續劇,具體的劇情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如果那部電視劇給了我對棒棒這個職業的初步認識,那麼這部紀錄片則是用最真實的第一視角展現棒棒這個曾經伴隨著重慶發展的職業人群的生活狀況。
  • 誰記錄下何苦的「棒棒」生活?揭秘《最後的棒棒》幕後團隊(組圖)
    何苦(左)與棒棒在街頭尋找活兒幹。 《最後的棒棒》視頻截圖  :「棒棒導演」不好當 「一個好漢三個幫」華龍網6月23日6時訊(記者 闕影)最近一段時間,何苦從部隊轉業後去當「棒棒」的事,在重慶炸開了鍋。
  • 《最後的棒棒》:何為紀錄片客觀性
    隨著時間推移、口碑發酵以及該片電影版的全國公映,這部豆瓣評分最高分9.7分的國產紀錄片,卻在其電影版上映首日僅獲票房16.1萬,豆瓣評分截至目前僅為6.7分。至此,對於該片(劇版與影版)在拍攝製作、結構設計、價值導向等方面所產生的爭議已見端倪。若將《最後的棒棒》單單定義為「紀錄片」或許是片面的,我們可從符號學的伴隨文本理論視域出發對此加以理解。
  • 《最後的棒棒》:苦功是不是用錯了方向
    《最後的棒棒》花絮照片影片有不少鏡頭讓人印象深刻,但這些鏡頭中所展現出來的苦難,儘管是城市貧民困窘生活的「慣常」,卻並不能歸罪到「棒棒」這一職業上。影片開始不久,便安排下一個鏡頭,表現「棒棒」老黃用手為客戶疏通洗手間管道時的苦、累、髒、臭。這一鏡頭通過引起觀眾的生理不適,激發起觀眾大掬同情之熱淚。
  • 《最後的棒棒》一部看了絕對不會後悔的電影
    《最後的棒棒》能夠在大銀幕與大家見面本身就是一種成功,不管票房如何這部在豆瓣上獲得9.7分高分的紀錄片觸動了很多像我這樣的人,而且我相信在大銀幕上與大家見面後還會觸動更多的觀眾們。山城重慶曾經的發展離不開棒棒軍的存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這個行業的需求急劇減少,看著自己曾經為之奮鬥過得城市開始不需要自己了,很多棒棒開始轉行,但仍然有些人在堅守著這個職業,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是因為生活的無奈,還是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 《最後的棒棒》:與一個時代告別
    做棒棒的第一天,何苦和老黃接了五個活,總共賺了67塊錢。老黃說,最近很多天沒有賺超過30塊了,是何苦帶來了好運。何苦之所以成為棒棒,是因為他想拍一部關於棒棒的紀錄片。他從婚慶公司找了一位攝影師,用攝影機記錄他和其他棒棒的生活。拍攝從2014年1月一直持續到次年初。2016年,這部名為《最後的棒棒》的紀錄片在網絡播出。豆瓣上,8600多人給它打出了9.7分。
  • 重慶「最後的棒棒」:他們的故事豆瓣9.7,我看了5遍
    接下來的13個月裡,他與「棒棒」們同吃、同住、同幹活,近距離觀察和記錄下他們的生活。導演何苦親歷一年棒棒生活拍攝紀錄片《最後的棒棒》,豆瓣評分9.7。在他的鏡頭裡,棒棒們老了,這個行業正在消逝。《最後的棒棒》片中人物老黃  澎湃新聞記者 王國慶 圖老黃杵著棒棒站在那,一邊看人打牌,一邊不時環顧四周,只要有人拎著東西或扛著大包經過,他就會盯著對方的包看很久。
  • 網盤 | 《X'smap~獅與虎與五個男人~》SMAP同框的為數不多的特別短劇
    今天推薦一部2004年聖誕特別推出的以smap為主題的電影《X'smap~獅與虎與五個男人~》。但是,這不是一部普通的電影,其實僅僅是個特別篇,但是加上了好萊塢式的歌舞,卻增添了很多新鮮感。片名上的「虎」就是「老虎」,「ライオン」則是「獅子」,「五人の男」一目了然就是「五個男人」的意思。
  • 《最後的棒棒》:那些被生活壓彎了肩頭的人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這群真人生活在我國重慶,真實的生活源於他們手上的「棒棒」。這部豆瓣評分9.6高分的生活紀錄片《最後的棒棒》講述了重慶棒棒軍生活的酸甜苦辣。一根棒挑起的生活,一根棒記錄的小人物對生活的堅持。這部紀錄片以幾個資深棒棒展開,老黃、大石、何南等這些生活在自力巷53號的真實生活。還有這部紀錄片的導演何苦。
  • 迷の邊緣の治癒 ——《聽我的電波吧!》
    美奈玲在MRS獲得了一個在半夜三點播出的節目《聽我的電波吧》,節目設定成情境劇,情節是「將素人美奈玲塑造為電臺主持人」,因為節目風格非常奔放,受到廣大好評……後面的劇情據說還有一些迷之戲劇衝突(被邪教團體綁架),不過我剛開始看,所以之後有機會再說後面的故事。
  • 心情不好的時候,我都會聽Twice的歌
    在朋友圈滿屏的分享自己過去一年常聽音樂時。我發現不少人常聽的Top3裡都會有Twice。而我自己的常聽Top1,從去年的years&years,今年變為了Twice。聽Twice的歌,大部分是心情不好,或者感到疲憊。而Tiwce的歌,絕大多數是活力滿滿的。聽著聽著,不知不覺中,也會隨著旋律,稍微變開心了。
  • 回音壁等於聽個響?索尼用HT-ST5000改變了我對聲音的想像
    在沒有入手索尼 HT-ST5000 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樣,很粗暴地給回音壁音響下了定義:聽個響的小玩意。
  • 《最後的棒棒》:9.7分神片,不看真的虧了
    不為別的,就怕大家一不小心把它給漏掉了。因為實在沒有什麼好片的架勢,成本低到發指,宣傳也近乎於無,畫風很「low」,導演剪輯攝影配樂片頭片尾曲都是同一個人。但我還是想說-如果你錯過了它,這是電影的遺憾,更是你的遺憾。它雖然看起來貌不驚人,但絕對有振聾發聵的聲音。它看起來離大家很遠,實則就是每一個人的生活。
  • 豆瓣9.7分紀錄片《最後的棒棒》 || 它治癒了我的貪婪、焦慮和富貴病
    好了,聊回紀錄片《最後的棒棒》。在我的認知中,60歲以上的人,應該是輕鬆的過日子了,至少不用幹那麼重的體力活了。但紀錄片《最後的棒棒》中,有許多60歲以上的,甚至是70歲的棒棒。忘了解釋,或許有的人不知道,棒棒是重慶城市中的一種職業,靠一根扁擔,幫別人挑送重物為生。這和重慶這座城市的地貌有關,因為有很多的坡,是車子進不去的。
  • 李現朱一龍用歌聲為武漢打氣,合唱《武漢你好嗎》,歌詞滿是淚點
    近日他倆就有一首公益歌曲上線,他們合唱了《武漢你好嗎》,用歌聲,來為武漢加油打氣。李現和朱一龍除了都是娛樂圈非常出名的男藝人之外,還有一個大家可能一直都沒有關注到的點,那就是這倆都是湖北人,而朱一龍更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人。在疫情發生之後朱一第一時間就給武漢捐款,李現和朱一龍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