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中奈何橋上的孟婆什麼來歷?《山海經》記載她另一層身份

2021-01-09 昊濤說史

在我國上古神話當中存在著三界,分別是人界、天界和冥界。其中冥界作為人死之後重新投胎轉世的地方,在此之前需要過奈何橋,而在奈何橋上會有一位神婆賜予一碗湯,喝完湯後就會忘卻前世的種種恩怨情仇而後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神婆是孟婆,湯自然就是孟婆湯了。

那麼這個被大眾所熟知的孟婆,她是什麼來歷?

歷史上關於孟婆的真實身份,出現最多的通常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孟婆是鴻蒙初開時的一個天界散官,她不忍看到世人死後還受恩怨情仇所累,就去了奈何橋邊支起了一口大鍋,給他們喝下能夠忘卻前生的孟婆湯,然後進入下一個輪迴。 

第二種說法是:孟婆為西漢時期的一孟姓女子,她不念過去未來,只是一心勸人向善,後來她入山修行,直至後漢,她死後天帝命她為幽冥之神,讓她主管消除鬼魂的記憶。後人不知其名,只知她姓孟,就喚她為孟婆。

第三種說法是:孟婆即是孟姜女,她在長城下沒有找到丈夫的屍骨,為了忘卻記憶,她就特意熬製了孟婆湯,希望以此來忘卻前世的一切。後來她的故事感動了天帝,就免去了她的輪迴之苦,讓她在奈何橋邊熬製孟婆湯供鬼魂忘卻前世記憶。

《山海經》揭開她另一層身份

其實關於孟婆的身份,上古奇書《山海經》中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帝堯之二女,遊於江中,出入必風雨自隨,故曰孟婆。」根據原文描述,我們可以知道原來孟婆竟然是堯帝的二女兒女英,後來死後在長江成為神靈,來去皆是呼風喚雨。

那麼為何堯帝的二女兒會成為冥界的孟婆呢?我們知道堯帝一共有兩個女兒,故事就要從這兩個女兒說起。話說堯帝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嫁給了舜,婚後的二人對舜都是盡心盡意,三人可以說是非常的幸福美滿。因為三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於是在舜死後,兩個妻子都傷心欲絕,於是一起投江殉情了。

娥皇和女英死後便成了湘水之神,而女英更是在成神之後選擇了去往冥界,因為對於自己夫君的去世深感傷懷。於是為了讓世人不再飽受這種生前的煎熬,女英便決定在忘川河奈何橋製作孟婆湯,只要喝了孟婆湯就能忘卻關於前世的一切分紛紛擾擾。

因為對於舜用情至深,女英開始慢慢地由貌美的女子變成了醜陋無比的老太婆,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冥界廣為人知的孟婆了。

很多網友猜測,這記載的可能真的是上古歷史,只是時間太過久遠,而那時人們也有很多事情有誇張嫌疑,所以才還有現在所謂的神話。

《山海經》的真實性想證實還是有點難的,畢竟年代太過久遠,但其實有一部分關於地理以及有一些歷史已經得到了證實,所以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

想仔細研讀《山海經》的朋友可以來一套,或許能出其不意的發現其中的秘密,不過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這樣的史書肯定是文言文,自己看不懂,那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全注全釋的白話文版本的《山海經》。

這一套山海經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進去,還有詳細的白話文翻譯,配有大量豐富的插圖,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並且我們大人在看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們跟著一起看,或者是講裡面有趣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全書是全注全譯白話版本,內容通俗易懂,包裝也精美,而且還配有插畫,可以增加閱讀時的樂趣。不僅可以自己讀,也可以給孩子看,勾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拓寬視野。

恰逢新年大促,這本經典僅需49元,也就是兩盒煙錢,還是十分划算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奈何橋邊的孟婆,千百年來為何無人敢惹?看過《山海經》恍然大悟
    孟婆雖然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但是在人們的心中對孟婆這一人物卻印象深刻,她常駐在奈何橋邊,為所有前往投胎的靈體提供孟婆湯,以消除前世的記憶。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六界之內無人敢惹孟婆,那麼,孟婆的真實身份到底是怎樣的?為何從來沒有人敢惹她呢?關於孟婆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之一便是孟婆在三界分開之時便早已在世上,本為天界的一個散官。
  • 孟婆真實身份到底是誰?《山海經》揭秘:人家是真正的「白富美」
    相比於國外具有高度統一系統的神話來說,中國的神話相比之下就顯得較為散亂。不過經過糅雜之後,卻又能結合到一起。這不得不讓人感嘆,這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高度體現!在中國民間神話故事裡,相傳有一條路叫黃泉路,有一條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這橋則是芸芸眾生輪迴轉世的必經之地。
  • 《山海經》早已發現孟婆的蹤跡,來歷不簡單,甚至還和月老有一腿
    在神話故事裡面都是會有一些這樣的故事,在人死了以後下黃泉,會走過奈何橋,傳說裡的奈何橋是因為地府中有一條奈河,所以就有了一個這樣的名字,所因為奈河和奈何的是差不多的,所以這也是有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意味,這所橋也叫做奈何橋,奈何橋上有一位孟婆,孟婆專做孟婆湯,讓人忘卻前世的事。
  • 神話傳說:曾是風神,也是冥神,孟婆和孟婆湯的由來
    在神話傳說中,世間生靈死後,靈魂就會走上黃泉路,過奈何橋轉世投胎。在奈何橋頭就是望鄉臺(驅忘臺)。那裡有一個賣孟婆湯的老婆婆叫做「孟婆」。喝下她的孟婆湯,就會忘掉塵世間所有的恩恩怨怨。可見,孟婆是一位專掌消除魂魄前世記憶的冥界神官。
  • 《山海經》中竟然找到了孟婆的原型,孟婆湯的原料不是八味藥引!
    「黃泉路邊彼岸花,奈何橋上孟婆湯,閻羅殿生回生草」,據傳,人死後通往冥府,要過鬼門關,經黃泉路,過奈何橋。黃泉路與冥府之間,忘川河劃之為界。忘川河邊,在孟婆莊小憩,喝一碗孟婆湯,可忘卻今生種種的過往。以上,便是我們熟知的關於孟婆的傳說。
  • 六界之中,為何無人敢動孟婆?你看她丈夫是啥身份,你就明白
    在希臘神話中,這個邊界被稱為冥河。在冥河上,擺渡冥河的是埃裡巴斯和尼克斯之子卡容。他通常被描繪成一個有鬍子和頭罩的人。他幫助死者忘記前世的方式是,讓他們喝上一口河水,喝完記憶立刻消失。在古埃及神話中,這個邊界被稱為蘆葦源。由於他們的神話中沒有轉世系統,蘆葦源上也沒有讓死者忘記活著記憶的引渡者。
  • 《山海經》中居然找到了孟婆的原型,孟婆湯的材料更是令人稱奇
    文:一方一言中華文明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直到今天我們依舊無法考證,但同樣它反映出古代人們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尤其是對於人從哪來到哪去的想像和探索,在中國傳統神話中認為人去世之後都要先去地府報導,在奈何橋上喝下一碗孟婆湯,就意味著了卻前程往事,開始新的徵途。
  • 《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樹,同樣存在於印度神話和北歐神話
    因此,世界各地的遠古神話中,神樹仿佛是一個崇拜載體,象徵著大地的中心和天堂的階梯。例如《山海經》記載的天梯——神樹建木,印度神話中的太陽棲息地——宇宙樹和太陽樹,以及北歐神話中的巨木——世界之樹。山海經神樹1.《山海經》神樹建木在《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話中,天地之間是相連的,天神和人類可以相互往來。崑崙山和靈山的天梯,以及扶桑樹、建木和若木等3棵神樹,都是神和人往來的通道。
  • 奈何橋上的孟婆究竟是誰?孟婆湯竟由這3種東西調配
    在中國一直有這樣的傳說,人死後,在進入陰間地府時,一定要經過奈何橋,喝完孟婆會給你喝孟婆湯後,你在塵世間所有的事情就會全部忘掉,準備等待投胎轉世。不過,這孟婆到底是何身份?孟婆湯又是由什麼做成的呢?關於孟婆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山海經》中。
  • 孟婆在山海經的原型是誰,材料有哪些
    關於孟婆這個人的來歷,民間也有很多種說法:一、孟婆是天界散官鴻蒙初開開天闢地,世間天地人三界劃定。天界最大掌管一切的就是陰曹地府。而孟婆就是天界的一位散官,後來看到人們死後仍然放不下前世的恩怨情仇,十分痛苦。便來到陰曹地府的望鄉臺,架起了一口大鍋,製作出能令人遺忘的孟婆湯。喝下孟婆湯後,將要投胎的人們就會忘記生前放不下的愛恨情仇了。
  • 山海經是一本「上古」百科全書,書中記載不斷被證實
    提起《山海經》,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古代神話小說。但是,對於山海經而言,還有另外一種身份:「古今語怪之祖,先秦四大奇書之首」。《山海經》自古被人看作「奇書」,是現存保留古代神話資料最多的著作,堪稱中國上古神話的寶庫。因為字裡行間透露出的人類洪荒時期的縹緲信息,使得整部書顯得神秘莫測,奇譎詭異,所以一直以來吸引了無數學者探尋其中的奧秘。
  • 孟婆熬煮的孟婆湯原料竟是如此,看完山海經就明白了
    有些信鬼神之說的人都知道孟婆這個人,但並不知道她究竟是否存在,尤其是在古時候,有的人因為情傷去世,就特別想到奈何橋邊找孟婆要一碗孟婆湯,那樣喝完之後,下一世就能忘記之前的愛恨情仇,也會將上一輩子愛的人徹底給忘記。那麼孟婆的原型究竟是誰呢?她的湯又是用什麼原料做成的呢?
  • 上古奇書《山海經》,究竟是何人所著?大量神話,又在傳遞什麼?
    《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記載了100多個國家,500多個山名,100多條水道,不僅從全書的結構來看,是一本標準的上古時期地理書,同時書中還提出了世界是有極限的理念(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裡,南北二萬六千裡),可謂是中國古地理史上的一大重要成就。
  • 原來孟婆在《山海經》中真實存在,孟婆湯的原材料更是讓人稱奇
    在古老傳說中,人在去世以後要走過一條名叫黃泉路的路,走到忘川河旁的奈何橋上,在橋旁有一個叫做望鄉臺的地方,這個臺上有一位叫做孟婆的老婦人在那裡賣孟婆湯,孟婆的身後是一塊名為三生石的石頭,這塊石頭上鐫刻著每一個人的三生三世。
  • 欺騙了千年的上古中華始祖之謎,原在《山海經》中早已記載了答案
    《山海經》中,帝俊可能是出現的次數較多的天帝,關於他的記載共十六條。但是《山海經》中也沒有詳細記載的記載帝俊究竟出自何處,這就更加增添了帝俊的神秘性。據《山海經》記載,帝俊是上古眾多帝王先賢的始祖。由於帝俊的身份在歷史記載中並沒有非常明確的表示,所以時至今日都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有的人認為是伏羲,因為帝俊在上古神話時期,地位超然,僅次於盤古開天的地位。有的人認為是帝嚳。
  • 少不了孟婆身上的一樣東西,令人稱奇
    孟婆這個在地獄奈何橋上熬湯的一個「老婆婆」,看似職位不高,但是在神話中卻離不了,在世人的傳說中也離不了。既然自古就有這麼一個人物的傳說,那麼肯定是有其記載的。對於孟婆的身份有好幾種傳說,其一就是《山海經》中的記載,說是堯的女兒,後來嫁給了舜,只可惜天妒英才,年輕有為的舜早早就去世了,傷心欲絕的她就成日在湘江邊以淚洗面,最後受不了竟投江而亡,本來說是死後變成了風神,但是傳著傳著就成了冥界中專司掌管將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也有說孟婆本來是天上的一個神仙,只是見不得那些魂魄死後依然被前世的情仇所羈絆,便自薦前去幫他們解脫。
  • 孟婆的原型的幾種說法,原來忘情的孟婆湯材料很簡單
    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於無法解釋的事情總會用神話來賦予其美好的含義,人們相信來世,卻無法解釋為什麼沒有前世的記憶的時候,便有了孟婆端著孟婆湯站在奈何橋的情景,那麼,這位孟婆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她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呢?
  • 山海經與聖經記載的大洪水有什麼不同?上古文明可能是修真文明?
    在《山海經.大荒東經》中發現,渤海以東竟存在一個無底深淵,書中記載到:「東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山海經》中提到了這個無底深淵有一個少昊之國,相傳少昊的母親是皇娥,她在蒼茫大海上遇到了白帝之子,他們泛於海上,遊漾忘歸,十分愜意,後來他們生了少昊。《列子.湯問》中對於這個無底深淵有更詳細也更富有原始神話的記載,其中說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裡,有大壑焉,實帷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為歸墟。
  • 《山海經》中,上古帝王帝俊孕育出日月,與炎黃齊名,卻神秘消失
    天神帝俊是上古神話中地位最高的神祇,關於他事跡的記載,僅見於上古奇書《山海經》。《山海經》把帝俊描述成類似女媧的創世神,他統治者上古時期的華夏大地。例如,上古四方神是帝俊的後裔,黃帝、炎帝和蚩尤是帝俊的晚輩,太陽神羲和、月亮神常羲都是帝俊的妻子。
  • 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的奇獸,原來是現實中的這些生物,好神奇
    中國第一部集中記錄神話片段和原始思維的奇書曰《山海經》,是極其富有象徵意味的。它以山海之所經,歷述怪獸異人的地域分布和由此產生的神話和巫術的幻想,進而成為百世神異思維的經典。它呼喚著山川湖海的精靈和魂魄,使中國神話幻想在滋生和筆錄的早期,就粘附著泥土和方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