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創歌劇《拉貝日記》進入15天世界首演倒計時,隨著裝臺工作的順利結束,演員們也正式從排練廳轉戰歌劇廳,展開新一階段的排練。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陸續為大家帶來了作曲、指揮、導演等主創的專訪,今天,我們將帶著大家「走上舞臺」,與歌劇《拉貝日記》的演員們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
歌劇《拉貝日記》坐排
【主演介紹】
中國廣播藝術團男高音歌唱家。英國皇家歌劇院籤約藝術家。2006年獲第十二屆「隆力奇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聲唱法金獎。2013年擔任第十五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複賽及決賽評委。2015年獲俄羅斯「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國際聲樂大賽最高大獎「格蘭普利」獎。2016年2月受邀在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大劇院出演《軍中女郎》飾演:託尼奧。作為當今中國舞臺上最活躍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至今出演三十多部中外歌劇男主角,多次參加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國慶晚會、中秋晚會等多個重要欄目的錄製播出,曾受邀出演英國芭絲城市慶典音樂會,英國議會院周年歌劇慶典音樂會,倫敦市長紀念日慶典音樂會,受邀在英國傳統名校Goodenough College舉辦獨唱音樂會,義大利駐英國大使館舉辦獨唱音樂會,英國國際藝術俱樂部續辦獨唱音樂會,以及2008英倫中國年的各種慶典演出等等。
男高音歌唱家,上海歌劇院獨唱演員,CCTV中國新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曾在英國皇家歌劇院青年藝術家培訓計劃學習,先後師從於陳星教授、周小燕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先生。2013年,獲得第十五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聲組第二名。2010年5月,獲得義大利理察·贊道納伊國際青年歌唱家大賽第一名。2009年1月,獲義大利維羅納《圖蘭朵》國際歌劇比賽第一名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頒發的「最佳音質獎」。曾在多部中外歌劇中擔任男主角。2015年9月跟隨國家大劇院歌劇《駱駝祥子》赴義大利巡演,演出實況被義大利國家電視臺(RAI)播出,並榮登西班牙歌劇雜誌封面人物。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上海歌劇院獨唱演員,國家二級演員。2004年以專業第一的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2012至2015年回母校攻讀藝術碩士,師從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其蓮。2003年9月應邀參加比利時第十四屆「VERVIERS"國際歌劇聲樂比賽獲第六名;2005 年10月,參加「第十四屆蒙特婁及捷克斯洛伐克"國際聲樂比賽獲一等獎;2006年獲上海市優秀文藝人才獎。徐曉英作為上海歌劇院首席女高,以出色的音色、演唱技巧;獨特的藝術造詣;美麗、大氣的藝術氣質在歌劇舞臺大放光彩。她戲路寬廣,表演細膩,成功塑造了多種不同風格的歌劇形象,深受業內及觀眾的喜愛與肯定,被譽為中國年輕一代最優秀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在校期間師從我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第二屆日本長崎蝴蝶夫人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第四屆中國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得主。被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十大女高音之一。柯綠娃曾在在上海國際音樂節和北京國際音樂節上首演著名旅法作曲家陳其鋼的大型交響樂《蝶戀花》,並由EMI公司錄製出版了現場錄音。曾受邀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在北京首演了作曲家葉小鋼中國版的《大地之歌》,之後進行了美國,義大利,英國,德國等地的全球巡演,柯綠娃曾代表中國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美國國務卿克裡頓希拉蕊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的訪華演出,曾在臺灣和香港成功舉行獨唱音樂會,2015年九月三號將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反法西斯抗戰成立七十周年為三十國領導舉辦的招待午宴中進行獨唱表演。
旅美青年男低音,本科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並保送研究生,隨後獲全額獎學金赴美深造,獲上海音樂學院、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雙碩士學位,先後師從於宋波教授、周小燕教授及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男中音歌唱家Mark Oswald。曾籤約合作演出的歌劇院包括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波特蘭歌劇院等。他曾多次在國內外大型聲樂比賽中獲獎,2010年應邀為上海世博會義大利館獻唱,並應義大利駐上海總領事之邀成為中意文化交流的橋梁;2011年應邀參加瀋陽音樂學院丁貴文教授八十壽誕音樂會,擔任獨唱;2012年赴美國參加上海市僑聯主辦、上海音樂學院僑聯承辦的「親情中華,海上韻律」文化交流活動,所演唱的中國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多情的土地》深受中美觀眾喜愛。美國權威樂評雜誌《歌劇新聞》評論其扮演的歌劇《魔笛》中薩拉斯特羅角色聲音平穩而有力。由於貢獻突出,獲批美國政府特殊人才引進計劃。
出生於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教育家潘麗君教授。後考入江蘇省演藝集團歌舞劇院歌劇團。主演了大型歌舞劇《三國志.吳》,飾演孫堅。原創歌劇《運之河》中飾演宇文化及。歌劇《鄭和》中飾演老年鄭和。歌劇《鑑真》中飾演州官。普契尼的獨幕歌劇《賈尼斯基基》裡飾演皮內利諾。參加2017 ISING!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隨團出訪香港、澳門、荷蘭、比利時、瑞士、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等地區和國家演出。
江蘇省演藝集團青年男中音歌唱家,江蘇省音樂家協會會員。2008年本科畢業考入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後被南京軍區評選為「優秀中青年」稱號;2015年由江蘇省委宣傳部通過「江蘇省優秀人才引進」計劃調入江蘇省演藝集團擔任歌劇團獨唱演員。享受」江蘇省優秀人才引進」特殊津貼。代表作有歌劇《運之河》、《鄭和》、《鑑真東渡》等。
女高音歌唱家,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聲樂系青年教師,聲樂演唱碩士。國家公派義大利訪問學者,上海市知聯會理事。師從於瀋陽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郎亦農教授、義大利羅馬國立音樂學院聲樂系著名男中音歌唱家Desideri Carlo教授。2015年榮獲義大利第十二屆「裡卡爾多·贊多那依」國際聲樂大賽「奧地利音樂節特別獎」;2013年榮獲「韓國春川國際聲樂比賽」一等獎; 2011年榮獲「瑪利亞·卡拉斯國際聲樂大獎賽」中國賽區銀獎;2013年榮獲「第四屆遼寧省金鐘獎聲樂比賽」美聲組一等獎;2015年榮獲「第十屆全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比賽」美聲組優秀獎。
江蘇南京人,現為陸軍總部政治工作部戰友文工團獨唱演員,花腔女高音。2013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軍旅聲樂表演專業藝術碩士研究生,導師戴玉強。獲文化部第十一屆全國聲樂比賽三等獎。獲得第二屆德國Gut lmmling 國際聲樂比賽中國區選拔賽金獎。新加坡舉辦的第三屆國際華人藝術節聲樂大賽美聲組金獎。第十三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北京賽區美聲組銅獎。第十四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江蘇賽區十佳。全國首屆青少年演藝新人推選大賽聲樂銀獎。擔任本團《長徵組歌》九曲《報喜》領唱。陸軍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的領唱。出演過莫扎特歌劇《魔笛》中夜后角色,歌劇《傷逝》中紫君角色。音樂劇《草原戀》周英角色。
江蘇省演藝集團歌劇舞劇院,其前身為江蘇省歌舞團(1956年—1991年),建院20多年來,劇院先後創作排演了大量優秀的音樂、舞蹈(劇)節目。其中歌劇《孫武》曾榮獲全國第五屆「文華獎」; 舞劇《早春二月》獲全國第二屆舞劇節優秀劇目獎;大型民間歌舞《好一朵茉莉花》更是榮獲了「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文化部「第九屆文華獎」文華新劇目獎以及省級「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和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入選劇目;舞劇《五姑娘》、舞蹈《路漫漫》、《水趣》、《迎風》等等也先後榮獲了省、部、國家級獎;音樂劇《錦繡過雲樓》、大型原創歌劇《運之河》獲得第二屆中國·江蘇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獎;《運之河》在第二屆中國歌劇節上獲得優秀劇目獎、優秀作曲獎、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舞美獎,男女主角雙雙榮獲優秀表演獎,是所有參賽劇目中獲獎最多的作品。
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學生合唱團有著百年悠久的歷史,合唱團由來自學院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組成,青春、專業是合唱團的特色,是一支能駕馭各種演唱風格能力的、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專業合唱團隊。近年來,合唱團多次成功舉辦了專場音樂會,並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江蘇省教育廳授予「省級大學生合唱團」榮譽稱號;第七屆、第十屆金陵合唱節金獎;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江蘇省大學生藝術展演專業組合唱特等獎、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江蘇省紫金合唱比賽銀獎、金獎、優秀指揮獎、優秀伴奏獎;江蘇省電視百團大賽第一名;受邀參加杭州第七屆西湖合唱節;參加江蘇省委宣傳部主創的大型歌劇《大運河》的全國巡演。
江蘇省交響樂團(隸屬於江蘇省演藝集團)成立於1979年。近幾年來一直活躍在國際、國內的舞臺上。樂團匯集了國內外八十多名演奏家,現任音樂總監是世界著名指揮家羅曼·布羅格爾-薩赫爾;常任指揮是著名指揮家程曄,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常暢。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樂團以較高的音樂修養,嚴謹的技藝,多樣的風格,成為江蘇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大型音樂表演團體之一。他們帶著本土音樂出訪過: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荷蘭、比利時、日本、韓國等國家。曾與指揮家黃貽鈞、黃曉同、胡詠言、李心草、湯沐海、張國勇;演奏家殷承宗、朗朗、李雲迪等眾多的中外名家大師多次合作。2014年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華人藝術節上榮獲多項金獎。在維也納舉辦的「二十七屆國際蕭邦音樂節」上獲得高度讚譽。
澳門樂團成立於1983年,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屬下的職業音樂表演團體,現已成為亞洲優秀的交響樂團,融匯中西文化,演繹古今經典,在澳門市民及海外聽眾音樂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樂團由2001年起擴建為雙管編制的管弦樂團,現今已發展成為60餘人的中小型樂團,由來自10多個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優秀青年音樂家組成。2008年由呂嘉接任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後,帶領樂團堅持以「音樂季」方式演出,每樂季舉行超過70場次不同系列的音樂會,全面及多元化地向觀眾展現古今中外音樂經典。
樂團經常與眾多國際知名音樂家、指揮家及藝術團體合作,包括普拉西多.多明戈、克裡斯提安.齊瑪曼、史蒂芬.科瓦謝維奇、波裡斯.別列佐夫斯基、利奧尼達斯.卡瓦科斯、巴瑞.道格拉斯、伊萬.馬丁、尤利安娜.阿芙迪娃、漢寧.克拉格魯德、傅聰、郎朗、李雲迪、張永宙、寧峰、王健、譚盾、丹尼爾.歐倫、義大利都靈皇家歌劇院、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費城交響樂團、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立陶宛國家歌劇院、韓國室內樂團等。樂團經常獲邀到國內外進行巡迴演出,近年更以主賓國身份參加了2015年奧地利布魯克納音樂節及受邀參加2016日本《狂熱の日》音樂祭,2017年更參與了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足跡已遍及內地三十多個城市、歐洲地區包括奧地利、瑞士、匈牙利、葡萄牙、西班牙及美國、日本、韓國等。樂團精緻細膩的演奏風格,獲外界一致好評,無疑彰顯出樂團作為澳門國際都市文化品牌的鮮明特色。
同時,樂團在音樂教育及社區推廣上不斷注入創意和活力,舉辦多套「愛音樂愛分享」系列音樂會,如《音樂種未來》、《音樂全接觸》、《樂遊藝文園地》等,親身步近校園、社區及弱勢社群,大大拓展古典音樂觀眾的層面,更為年輕音樂人才實現音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