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樂團:唱出在大陸打拼心聲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一首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傳唱兩岸,也唱出了在大陸創業臺灣商人的心聲。不過,今天在大陸生活的臺商除了會打拼奮鬥,還比從前更有閒情逸趣和精神追求。

  打拼之餘放鬆身心

  在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石獅,幾位在大陸工作生活多年的臺灣音樂老師、臺灣企業家組建了一個特殊的樂團。樂團總監、臺灣青年商人潘春鳴近日接受筆者採訪時說,「樂團成立不到一個月,還在磨合排練階段,名字也沒想好,暫時叫做『臺商樂團』吧。」

  當筆者來到位於石獅市中心的「臺商樂團」排練室時,幾名成員正在排練由樂團貝斯手郭之儀創作的閩南語歌曲《甲依拼》。

  60多歲的郭之儀是資深臺灣音樂人,團員們都喚他「老師」。在臺灣從事音樂創作40多年,郭之儀創作的多首歌曲收錄在江蕙、黃乙玲、袁小迪等知名臺灣歌手的專輯中,還曾擔任過7屆臺灣金曲獎以及數十場兩岸舉辦的各類歌曲比賽評審。

  「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選擇到大陸尋求發展的機會,大家在創業奮鬥之餘,也需要交流互動、互相幫助。」郭之儀認為,「樂團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既可以放鬆身心,也可以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大陸尋找新天地

  「越過淺淺的海峽,臺商在大陸實現了放大幾十倍的夢想。」在大陸創辦音樂培訓機構5年多的潘春鳴感慨良多。2012年,已在臺灣開辦4所音樂培訓機構的他毅然決定「放下」,到大陸另尋一片天地。

  「這不是一個衝動的決定。」潘春鳴告訴筆者,他很早就看中大陸發展的機遇,隨著兩岸之間往返便利,「時機也就成熟了」。2012年,帶著3名年輕的臺灣音樂老師,潘春鳴在石獅開辦了第一家成套臺灣教學的音樂培訓機構——布拉格藝術機構。幾年過去,該機構已有10家分店,分布在石獅、晉江和廈門等閩南地區。

  因為音樂,潘春鳴在石獅結交了不少同樣來自臺灣的創業者。2017年12月,潘春鳴在石獅閩臺青年文創基地的新店正式開張,在店裡他特地裝修了一個排練室,作為「臺商樂團」的訓練基地。

  高手眾多陣容強大

  「臺商樂團」成團時間雖短,陣容卻不小。潘春鳴說:「擔任主唱的還有臺灣寶麗金唱片公司籤約歌手鄭喬安、臺灣教會知名唱詩歌手胡士瑛;吉他手有畢業於日本Ml吉他學院的楊鈞涵;鍵盤手是臺灣爵士鋼琴演奏家李國豪;還有擔任鼓手的臺灣原住民電視臺主持人、歌手林文……」

  「樂團成員從事的工作各有不同,但對音樂的愛好是一致的。」作為樂團的總監,潘春鳴覺得,大家自娛自樂的同時又能促進交流,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樂團吉他手、主唱莊沛宇已經在大陸打拼了13年。在石獅安家落戶的他同時也是泉州臺資企業協會石獅分會的常務副會長及候任會長,團員們都親切地稱他為「阿雷西」。

  莊沛宇介紹說,由當地政府支持設立的石獅市閩臺兩岸青年文化產業創新創業基地,地處石獅繁華商圈,已入駐臺灣青創企業40家,臺灣創業就業青年近60人。「伴隨著這個基地的運營,更多臺灣創業者走到了一起,才有了樂團的雛形。」他笑著說,這也許是大陸第一個「臺商樂團」,但不會是最後一個。

 

相關焦點

  • 在閩創業臺商組樂團:唱出「愛拼才會贏」的幹勁
    中新社石獅1月16日電題:在閩創業臺商組樂團:唱出「愛拼才會贏」的幹勁  作者孫虹王欣怡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一首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傳唱兩岸,也唱出了在大陸創業臺灣商人的心聲。
  • 20載「打拼」 「水餃阿德」大陸創業傳奇
    「小時候老師告訴我,祖國山川秀麗,我心嚮往之,可卻想不到自己長大後真的會到祖國大陸來創業,而且一來就是20多年。」臺商葉惠德近日在上海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讓很多臺灣人同樣「想不到」的是,再平常不過的水餃、湯圓居然能在大陸做成大買賣,當年在高雄靠包水餃起家的「水餃阿德」一轉眼成了大陸臺商的「大家長」,出任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上海市臺協會長。
  • 臺灣社會敵視大陸臺商已成風
    更深入地看,可發現大陸臺商實是近30年來的臺灣經濟臺柱,主要是其在大陸事業不斷採用臺產物料機件,維護了臺灣產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特別是其助臺灣連年創造巨額對大陸貿易順差,是臺灣經濟重要的活水源頭;即連臺股行情於1年多前漲破萬點及持續堅挺,亦受益於臺商帶來的這道金流。因此,當前臺灣社會敵視大陸臺商的現象,實讓有識者慨嘆。
  • 新臺商大陸創業青睞「輕資產」
    新華社上海7月20日電(記者潘清)今年37歲的臺灣人邱雋熹11年前進入母嬰護理行業,2014年以職業經理人身份來到上海打拼,並於去年10月轉型當「老闆」,在鬧市區開設了一家月子會所。幾天前,邱雋熹又迎來了位於上海青浦區的新會所正式開業。
  • 《闖蕩——臺商的大陸創業夢》紀錄片在臺首映 主角現身籲臺青到...
    《闖蕩——臺商的大陸創業夢》紀錄片在臺首映 主角現身籲臺青到大陸闖蕩 2017-09-06 19:20: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
  • 改革潮湧掀巨變 崑山臺商「再登山」
    從一個普通的農業小縣,到利用臺資佔大陸九分之一,崑山之變被視為中國40年改革開放歷程的生動案例。站在產業發展高地,崑山放眼未來,打造臺商精神家園,意在成為兩岸深度融合的新樣本。28年「交心」引來593億美元投資宗緒惠2017年當選為崑山臺協會第十三屆會長,企業會員多達1487家。
  • 臺商變身「網紅」博主:抓住大陸直播新業態機遇「風口」
    這位「70後」臺商,不僅在直播平臺上亮產品、秀才藝,還「萬花筒」般展示著臺胞在江蘇工作生活的「面面觀」。  「只要能直播的,我都會放上直播間。在大陸創業打拼的臺灣青年,都應抓住這個『風口』。」日前,在揚州市虹揚臺商會館,剛剛結束直播、從補光燈中走出的遊和璁對記者說。
  • 《旺報》: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
    《旺報》19日頭條發布評論文章「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文中提到,依據中華徵信所最新報告,2019年臺灣整體上市公司認列大陸轉投資事業收益新臺幣3744億元,繼2018年創3695億元歷史新高后再攀高峰,也是近10年來第5次刷新紀錄。事實證明,大陸市場依然甜美。
  • 吳彤跨界音樂回歸誠摯《回家》唱出億萬僑胞心聲
    吳彤近日,著名跨界音樂人吳彤跨界音樂回歸,攜手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家關正躍、中國著名吉他和三弦演奏家劉麟、著名音樂人趙衛、中提琴家徐寧,一齊亮相2017年華人華僑春晚,以一首深摯的《Going home》(《回家》)獻給全球華人華僑。
  • 黃國昌——罵臺商反遭打臉
    然而,讓黃國昌避談嶽父的投資,以至於以嶽父的投資為恥的,正是「黃國昌們」毫無理性的汙名化臺商,甚至刻意羞辱、阻礙兩岸之間的互動往來,才會讓黃國昌無法面對嶽父投資大陸的事實。    如果黃國昌能以平常心面對臺商,對大陸沒有那麼多扭曲的觀點,又何必對嶽父的投資遮遮掩掩呢?黃國昌正是許多臺獨人士的縮影,他們一方面不斷對大陸惡意批判,另一方面卻又無法阻止家人甚至自己私下積極西進的行為。
  • 觀察 這一次,還有多少大陸臺商回臺投票?
    距離臺灣2016選舉投票日還有三天,在臺商聚集的珠三角與長三角地區,返臺的臺商投票大軍也即將啟動。據臺灣聯合報1月13日報導,16號之前的上海回臺航班,班班客滿,很多臺商都是專程回去投票。相較上海臺商的投票熱情,大陸珠三角地區相對冷淡。目前長榮航空從廣州、深圳飛臺北的客座率約六、七成,還有剩餘機票;而華航從廣州飛臺北的機票價格壓低到人民幣六百五十元,仍沒賣完。
  •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東莞演出引臺商熱捧
    這個有著50年悠久歷史的交響樂團的演出,帶來一場高大上的交響音樂會,引發了東莞臺商的觀看熱潮。臺北市立交響樂團2019巡迴公演暨文化周末十四周年獻禮在東莞莞城文化周末劇場上演。圖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指揮莊東傑 李映民 攝東莞是臺商在大陸的最大聚集地,在這裡工作和生活的臺商眾多,帶動東莞與臺灣文化交流合作。
  • 大陸經濟發展新形勢對臺商意味著什麼(三)
    編者按:面對未來一段時間較為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及兩岸緊迫的經濟形勢,我們邀請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朱磊從「如何理解『雙循環』戰略」和「『雙循環』戰略下的市場機遇」為廣大臺商解進行深度分析。我們知道,作為戰略主軸的「內循環」模式主要由生產和消費兩方面支撐,為臺商提供重要的市場機遇。今天奉上該篇內容的第三部分:消費內循環方面市場機遇的深度解讀。
  • 「臺商春節泡泡」難成行 留大陸過年成趨勢
    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臺灣海基會和陸委會預計,今年從大陸返臺過年的臺胞僅兩萬多人,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且數字還有可能往下降。
  • 臺灣樂團闖大陸
    不管小眾青年們願意不願意,從草東沒有派對開始,落日飛車、Deca Joins、Hello Nico 、告五人、老王樂隊、茄子蛋等臺灣新生代獨立樂團,成批成批地通過新興傳播渠道走進大陸聽眾的視線。在媒體「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統計中,2018 年約有 80 組臺灣獨立音樂人來到大陸巡演,不少樂團創下了場場售罄、一票難求的成績。
  • 臺灣樂團上大陸
    作者 | 老月亮來源 | 北方公園NorthPark(ID:northpark2018)臺灣樂團「落日飛車」又要來大陸巡演了。這次他們打出了一張「愛情牌」,把票價定在 214 元,比去年巡演翻了一倍。微博上歌迷們哀嚎,「火了火了,看不起了」。火了是真火了。不只落日飛車,過去一兩年有很多臺灣獨立樂團在大陸打響知名度。
  • 江啟臣促民進黨當局,增加航點供大陸臺商春節返鄉
    針對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臺灣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今天建議,兩岸應設法解決臺商往來的困難,適度開放綠色通道,增加航點、航班一事,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中常會上回應說,目前兩岸間只有四個客運航點,無法充分滿足民眾返鄉的需求,希望民進黨當局能善加運用擴增後的貨運航點,
  • 大陸經濟發展新形勢對臺商意味著什麼(二)
    我們知道,作為戰略主軸的「內循環」模式主要由生產和消費兩方面支撐,為臺商提供重要的市場機遇。今天奉上該篇內容的第二部分:生產內循環方面市場機遇的深度解讀。生產內循環的重點是高端製造、自主可控和新基建。高端製造在不少領域都是臺商的強項。例如,臺灣工具機產業在世界產量排名第7,位列中國大陸、德國、日本、義大利、美國、韓國之後,全球市場佔有率5%-6%。臺灣在上遊材料部分的滾珠螺杆、線性滑軌等較發達,是全球第2大滾珠螺杆供應地。臺灣90%的工具機及零部件廠商集中在大臺中,臺灣中部地區成為全球唯一的工具機及零部件產業聚落。
  • 大陸臺商踴躍捐款支援花蓮地震災區救援重建
    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 「聽聞地震不幸消息,大陸臺商深感悲痛。我們身在大陸、心繫台灣,希望能為鄉親做點事。」全國臺企聯發言人葉惠德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連日來,獲悉花蓮發生連續強震造成兩岸同胞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陸各地臺商立刻行動起來,籌措善款表達心意。
  • 臺商:當臺灣窮了怎開口跟大陸談條件
    星島環球網消息:中評社桃園4月3日電  國民黨前「立委」、廣東佛山資深臺商黃良華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臺商都看到一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