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面對未來一段時間較為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及兩岸緊迫的經濟形勢,我們邀請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朱磊從「如何理解『雙循環』戰略」和「『雙循環』戰略下的市場機遇」為廣大臺商解進行深度分析。我們知道,作為戰略主軸的「內循環」模式主要由生產和消費兩方面支撐,為臺商提供重要的市場機遇。今天奉上該篇內容的第三部分:消費內循環方面市場機遇的深度解讀。
大陸經濟發展新形勢對臺商意味著什麼(一)
大陸經濟發展新形勢對臺商意味著什麼(二)
消費內循環的機遇主要包括臺灣品牌商品、高質量產品及新型消費。目前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仍有很大潛力,疫情控制下的中國大陸經濟復甦會鼓勵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
臺灣品牌商品再次迎來政策紅利期。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消費者對於品質的追求日益提升,消費也不僅僅只是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2019年中國大陸遊客境外旅行支出超過1.7萬億元,很大部分是用於購物消費。而當前的國際貿易及境外旅遊相對受限,短期內境外消費有望回流至境內,對旅遊、奢侈品、美妝護膚等行業形成利好。赴臺大陸遊客的銳減並不代表大陸對臺灣產品的需求下降,在大陸生產的臺貨同樣受歡迎。
高質量產品迎來發展機遇。一方面,新媒體、直播帶貨等創新型線上渠道使得品牌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有利於新品牌的孵化,臺灣企業原有的高質量產品有了更多的釋放機會。另一方面,受益於品牌質量的提升,臺灣商品近年來迅速崛起,良好的口碑疊加當前較為複雜的進出口環境,使得臺灣商品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例如母嬰用品、美妝美容、食品飲料等優質品牌產品。
以線上電商為代表的新型消費增長潛力巨大。中國大陸有龐大的消費人口,包括4億多較高消費的中產階級,在國內物流日益發達的條件下,購買力不斷提升。2019年中國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41萬億,消費需求旺盛。近年來隨著電商下沉、網絡直播等渠道的興起,新零售所帶來的消費增量值得期待,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有很大增長潛力。以前主打大陸一線城市消費市場的臺灣產品可以通過大陸物流平臺藉機拓展更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