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發展新形勢對臺商意味著什麼(三)

2020-12-23 央廣網

  編者按:面對未來一段時間較為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及兩岸緊迫的經濟形勢,我們邀請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朱磊從「如何理解『雙循環』戰略」和「『雙循環』戰略下的市場機遇」為廣大臺商解進行深度分析。我們知道,作為戰略主軸的「內循環」模式主要由生產和消費兩方面支撐,為臺商提供重要的市場機遇。今天奉上該篇內容的第三部分:消費內循環方面市場機遇的深度解讀。

大陸經濟發展新形勢對臺商意味著什麼(一)

大陸經濟發展新形勢對臺商意味著什麼(二)

消費內循環的機遇主要包括臺灣品牌商品、高質量產品及新型消費。目前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仍有很大潛力,疫情控制下的中國大陸經濟復甦會鼓勵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

臺灣品牌商品再次迎來政策紅利期。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消費者對於品質的追求日益提升,消費也不僅僅只是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2019年中國大陸遊客境外旅行支出超過1.7萬億元,很大部分是用於購物消費。而當前的國際貿易及境外旅遊相對受限,短期內境外消費有望回流至境內,對旅遊、奢侈品、美妝護膚等行業形成利好。赴臺大陸遊客的銳減並不代表大陸對臺灣產品的需求下降,在大陸生產的臺貨同樣受歡迎。

高質量產品迎來發展機遇。一方面,新媒體、直播帶貨等創新型線上渠道使得品牌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有利於新品牌的孵化,臺灣企業原有的高質量產品有了更多的釋放機會。另一方面,受益於品牌質量的提升,臺灣商品近年來迅速崛起,良好的口碑疊加當前較為複雜的進出口環境,使得臺灣商品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例如母嬰用品、美妝美容、食品飲料等優質品牌產品。

以線上電商為代表的新型消費增長潛力巨大。中國大陸有龐大的消費人口,包括4億多較高消費的中產階級,在國內物流日益發達的條件下,購買力不斷提升。2019年中國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41萬億,消費需求旺盛。近年來隨著電商下沉、網絡直播等渠道的興起,新零售所帶來的消費增量值得期待,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有很大增長潛力。以前主打大陸一線城市消費市場的臺灣產品可以通過大陸物流平臺藉機拓展更多市場。

相關焦點

  • 大陸經濟發展新形勢對臺商意味著什麼(二)
    編者按:面對未來一段時間較為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及兩岸緊迫的經濟形勢,我們邀請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朱磊從「如何理解『雙循環』戰略」和「『雙循環』戰略下的市場機遇」為廣大臺商解進行深度分析。在中美經貿關係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的環境下,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建設完整的現代化產業鏈,是中國大陸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關鍵推動。電子元器件、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高科技領域,掌握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是佔領該賽道的核心與關鍵,在政策助力和企業自身需求的共同驅動下,重點關注高端製造及自主可控領域,優先進入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等行業。
  • 臺灣前經濟主管:大陸是臺灣經濟發展不可或缺要素
    尹啟銘(右)指出,兩岸貿易已成為驅動臺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圖片來源:資料圖)中國臺灣網5月14日訊綜合媒體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化進展等原因,臺灣內部日前不斷出現與大陸經濟「脫鉤」的議論。對此,臺灣前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尹啟銘表示,2000年以來,臺灣進入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時代,其中最大動力來自大陸,已是臺灣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綜合臺灣「中國時報」等媒體報導,5月13日,臺灣前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尹啟銘發表評論指出,1990年10月臺當局開放3353項產品可對大陸間接投資,迄今整整30年。對臺商而言,大陸是生產基地也是重要的市場機會。
  • 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區域合作
    ,兩岸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在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推動下,兩岸經貿合作關係也在進一步發展,大陸對於臺灣經濟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在新形勢下兩岸要通過加強政治互信,堅持共同的政治基礎;要加強「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兩岸經貿合作新的著力點;要促進兩岸經貿多渠道交流,積極促進兩岸融合等路徑來實現兩岸經貿合作關係的不斷深化和發展。
  • 《旺報》: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
    評論清晰列出中華徵信所報告中的數據:4696家的大陸轉投資事業中,超過一半獲利,其中1/4獲利超過1億元以上,4成超過5000萬元。細分產業類別,獲利超過百億者,除了以外銷為主的電子產業外,水泥、食品及塑化等專注內需的產業,也紛紛擠進百億俱樂部。隨著大陸外需轉內需的經濟結構調整,臺商營運重心與方向也跟著轉移,從過去側重加工出口的模式,轉而強調內需市場的布局,最終形成多角化的經營型態。
  • 臺灣社會敵視大陸臺商已成風
    臺灣經濟支柱大陸臺商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從春節後臺股行情表現即可看出;即隨著臺商企業在大陸逐步復工,春節後初期臺股加權指數一直守住1萬1千點大關,且一度出現收復1萬2千點大關勢頭。至於其在3月10日左右跌破1萬1千點,及接著曾一度失守萬點大關,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美歐蔓延開來,並非大陸的問題。
  • 第十五屆臺商論壇日程表!
    第十五屆臺商論壇日程表! 意指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背景下,充分發揮臺商論壇品牌效應及平臺作用,推動兩岸產業進一步契合共存、融合發展,共同應對新形勢、克服新挑戰、發掘新契機、探索新模式、把握新機遇,拓展兩岸合作新領域,開創產業合作新局面。
  • 臺商:當臺灣窮了怎開口跟大陸談條件
    他認為,民進黨蔡政府面對大陸祭出31項惠臺政策,唯一可以做,就是努力跟大陸和好。 黃良華,曾任第六屆「立委」(2007年不分區遞補)、國民黨第17、18屆中常委,廣東佛山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第二、三屆會長、冠華教育集團總裁、佛山市榮譽市民。
  • 臺商大舉回臺,為何臺灣企業卻在大陸賺更多?
    美中貿易戰打了2 年,臺商紛紛回流臺灣地區設廠,但從數據看,臺灣企業2020 年出口大陸金額,以及從大陸取得的投資收益卻雙雙創下新高。為何兩者數字互相悖離?數據顯示,大陸大陸持續在狂吞臺灣供應鏈產能。2020 年臺灣出口傳來好消息,全年出口總金額為3,452.8 億美元,打破紀錄為歷年最高。
  • 大陸離臺灣最近的鐵路開通 平潭臺商:迎來發展好機會
    中新社平潭12月26日電 題:大陸離臺灣最近的鐵路開通 平潭臺商:迎來發展好機會  作者 閆旭 鄭江洛  26日9時43分,從平潭站開出的G5322次列車駛向福州,坐在車廂內的平潭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政言最大的感受是,「平潭真的跟其他城市『接軌』了!」
  • 「莞香花飄臺」東莞臺商發展歷史展在臺中開幕
    華夏經緯網7月25日訊: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由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簡稱東莞臺商協會)、東莞市臺胞臺屬聯誼會,及東莞市莞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莞香花飄臺」東莞臺商發展歷史展,24日在臺中世貿中心一館開幕,展期至8月2日。
  • 新銳臺商在大陸的漂亮身影,她說:沒來之前不想來,來了不想走
    也考慮彈簧業發展受限,2011年毅然轉型醫療器材氫氧機的研發。如今,上海這家公司是全球乃至業界唯一通過氫氧氣霧化機三類醫療器材許可證的廠商。 本文僅舉證獲傑出大陸臺商獎的企業,事實上,大陸臺商在行業「獨霸江湖」的例子太多了。
  • 國臺辦:大陸是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國臺辦:大陸是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2020年12月16日 11:1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在今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有臺商受訪提到,今年在大陸上市臺企有7家,明年有望可以達到20多家。根據我們最近民調,臺灣有72%的民眾擔心臺灣未來經貿發展會受到沒有加入RCEP的影響,請問發言人怎樣解讀這種差異。謝謝。  朱鳳蓮:你提到在大陸的臺商臺企和島內的民眾對於兩岸經濟的發展存在一個認知的差距。
  • 臺商:臺灣無緣RCEP,未來應該更加積極擁抱大陸
    與會臺商陳祖望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灣是海島,經濟外向型明顯。臺灣無緣RCEP,未來臺灣應該更加積極擁抱大陸,蔡英文當局應該看清目前大形勢,審慎評估其未來執政走向。臺商陳祖望表示,蔡英文當局應該看清目前大形勢,審慎評估其未來執政走向(圖自文匯網)陳祖望1987年首次「登陸」,今日以「世華巨晶(福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身份參加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陳祖望告訴記者,美國在川普執政下,挑起了中印、南海和臺海的摩擦與緊張,而在科技、貿易和金融貨幣三方面,亦對華採取強力舉措。
  • 「臺商春節泡泡」難成行 留大陸過年成趨勢
    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臺灣海基會和陸委會預計,今年從大陸返臺過年的臺胞僅兩萬多人,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且數字還有可能往下降。
  • 臺商在臺媒講述大陸見聞「上海1年發展,給臺灣100年都難追上...
    「上海1年的發展」,「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一位在大陸十三年的臺商在和臺灣節目《觀點》主持人連線時,不禁發出了這一感慨。聽得主持人表情一臉複雜......9月28日,在臺灣節目《觀點》上,主持人陳揮文隨機連線了一位聽眾:一位自稱來大陸13年、定居江蘇崑山的臺商。「上海進步1年的時間,臺灣5年都追不上。」,在被主持人問及兩岸為什麼在十幾年的時間裡有這麼大的差距,這位臺商網友直言,在他13年前剛到大陸的第一天,就有了這一感嘆。當時正好是上海在蓋世博會園區的時候,「那時候我就覺得,上海1年,臺灣5年追不上。」
  • 臺商嘆服大陸40年來巨變:從「走路有風」變「甘拜下風」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 臺媒稱,時逢改革開放40周年,甫結束的「兩岸新媒體東莞行」,不少臺商分享過去在大陸的心路歷程,感嘆改革開放40年來,大陸各領域日新月異的推進與發展,讓臺商們從「走路有風」變「甘拜下風」。
  • 臺灣沒進RCEP,臺商怎麼辦?來大陸投資創業!
    臺灣沒進RCEP,臺商怎麼辦?來大陸投資創業!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前提,只有回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道路上來,兩岸才能共享發展和繁榮,臺灣才能在國際上共享偉大祖國的尊嚴和榮耀。當一個中國原則不能得到維護,兩岸政治互信不復存在,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關係、損害臺灣經濟的惡果就會一步一步顯現。
  • 臺商樂團:唱出在大陸打拼心聲
    一首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傳唱兩岸,也唱出了在大陸創業臺灣商人的心聲。不過,今天在大陸生活的臺商除了會打拼奮鬥,還比從前更有閒情逸趣和精神追求。  打拼之餘放鬆身心  在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石獅,幾位在大陸工作生活多年的臺灣音樂老師、臺灣企業家組建了一個特殊的樂團。
  • 【西進大代志】崑山臺商林大毅:大陸是我安居樂業的家園
    西進大陸 學習 創業 就業 生活31項惠臺政策 134項資格考試您想了解的 盡在《西進大代志》隨著大陸經濟騰飛,越來越多臺胞來到大陸創業就業,把大陸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而大陸惠及臺胞31條政策的出臺,更是讓大陸成為他們安居樂業的家園。
  • 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兩岸須合作 臺商應順應大陸潮流
    「臺灣競爭力高峰會」今天下午舉行,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強調,兩岸必須合作,尤其臺商要順應大陸現在是海內雙循環的潮流,掌握大陸惠臺31條、26條、11條措施,以及大陸產業鏈重組過程要掌握樞紐地位等4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