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分享3個關於孔子的成語故事,讓我們感悟一下聖人的胸懷和氣度!
一、三月不知肉味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
這個成語,很多人都誤解了!這個成語講的就是孔子,但並不是說孔子太窮了,三個月都買不起肉吃。
孔子,我們都知道他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其實他還是個音樂家。孔子不但喜歡彈琴奏樂,還特別喜歡唱歌。他在和人一起唱歌的時候,如果誰唱得好,他就必然要請那人再唱一遍,然後自己跟著唱。他不僅經常和人談論音樂方面的問題,而且欣賞力、領悟力也特別高。
在孔子出使齊國的時候,正趕上齊國舉行盛大的宗廟祭祀,孔子親臨大典,痛快淋漓地聽了三天韶樂和武樂。因為他對韶樂情有獨鍾,所以終日彈琴吟唱,手舞足蹈,如痴如醉,甚至做夢的時候也在唱,吃飯的時候也在想。竟然一連三個月,吃肉都吃不出味道來了。
二、君子固窮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周遊列國期間,準備從陳國去往楚國,中間經過蔡國時,被一群吳國的遊兵襲擊了,糧食幾乎被搶光,孔子一行只能忍飢挨餓,在曠野中艱難行者。
不料禍不單行,因為陳蔡兩國的大夫聽說孔子要去楚國,怕孔子輔佐楚王后,楚國會更強大,會威脅到兩國,所以他們就共同調動人馬,將孔子一行圍困在野外,想把他們活活困死。
孔子和學生被困幾天後,因為糧食已經吃完,這幾天都是靠吃野菜野果充飢,所以很多人都餓得頭昏眼花,疲憊不堪,甚至病倒在地上,站不起來了。
可孔子雖然身處險境之中,卻依然講習誦讀,彈琴唱歌,還是一副優哉遊哉的樣子。子路性格直率,看到這個情形,就很生氣,心裡覺得很冤,他就憤慨地對老師說:「難道君子也有困厄的時候嗎?」
孔子慢條斯理地回答道:「君子即使遭遇困厄,也能鎮定自若,堅守正道,毫不動搖;小人一到窮困不堪的時候,就沉不住氣,就會放棄原則,胡作非為了。」
三、喪家之犬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記.孔子世家》
宋國的司馬叫桓魋,是個權臣,對孔子的政治主張非常憎惡,所以就將孔子驅逐出宋國,孔子就只好走出宋國,去往鄭國。
孔子在去鄭國的途中,和弟子們走散了,就獨自站在外城的東門口,等候他的弟子們。因為是在冒著生命危險趕路,加上一路上的風餐露宿,孔子就顯得很狼狽,遠遠看去,就像一個窮困潦倒、失魂落魄的小老頭。
弟子們找不到老師,當然也很著急。子貢就到處打聽老師的下落,後來碰到一個鄭國人對他說:
「東門口那站個人,身材高大,額頭飽滿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但腰以下比大禹差三寸。這個人長得雖然體面,卻是一副疲憊不堪、無精打採的樣子,就好像一隻無家可歸的狗一樣。」
子貢聽後就趕緊去東門了,果然見到了孔子。他就把那個鄭國人的原話告訴了孔子。孔子沒有生氣,而是欣然笑道:「說我像古聖先賢,我不敢當,但把我比喻成喪家之犬,倒是很像啊,很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