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子的3個成語故事,感悟聖人的胸懷和氣度!

2021-01-16 騰訊網

今天為大家分享3個關於孔子的成語故事,讓我們感悟一下聖人的胸懷和氣度!

一、三月不知肉味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

這個成語,很多人都誤解了!這個成語講的就是孔子,但並不是說孔子太窮了,三個月都買不起肉吃。

孔子,我們都知道他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其實他還是個音樂家。孔子不但喜歡彈琴奏樂,還特別喜歡唱歌。他在和人一起唱歌的時候,如果誰唱得好,他就必然要請那人再唱一遍,然後自己跟著唱。他不僅經常和人談論音樂方面的問題,而且欣賞力、領悟力也特別高。

在孔子出使齊國的時候,正趕上齊國舉行盛大的宗廟祭祀,孔子親臨大典,痛快淋漓地聽了三天韶樂和武樂。因為他對韶樂情有獨鍾,所以終日彈琴吟唱,手舞足蹈,如痴如醉,甚至做夢的時候也在唱,吃飯的時候也在想。竟然一連三個月,吃肉都吃不出味道來了。

二、君子固窮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周遊列國期間,準備從陳國去往楚國,中間經過蔡國時,被一群吳國的遊兵襲擊了,糧食幾乎被搶光,孔子一行只能忍飢挨餓,在曠野中艱難行者。

不料禍不單行,因為陳蔡兩國的大夫聽說孔子要去楚國,怕孔子輔佐楚王后,楚國會更強大,會威脅到兩國,所以他們就共同調動人馬,將孔子一行圍困在野外,想把他們活活困死。

孔子和學生被困幾天後,因為糧食已經吃完,這幾天都是靠吃野菜野果充飢,所以很多人都餓得頭昏眼花,疲憊不堪,甚至病倒在地上,站不起來了。

可孔子雖然身處險境之中,卻依然講習誦讀,彈琴唱歌,還是一副優哉遊哉的樣子。子路性格直率,看到這個情形,就很生氣,心裡覺得很冤,他就憤慨地對老師說:「難道君子也有困厄的時候嗎?」

孔子慢條斯理地回答道:「君子即使遭遇困厄,也能鎮定自若,堅守正道,毫不動搖;小人一到窮困不堪的時候,就沉不住氣,就會放棄原則,胡作非為了。」

三、喪家之犬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記.孔子世家》

宋國的司馬叫桓魋,是個權臣,對孔子的政治主張非常憎惡,所以就將孔子驅逐出宋國,孔子就只好走出宋國,去往鄭國。

孔子在去鄭國的途中,和弟子們走散了,就獨自站在外城的東門口,等候他的弟子們。因為是在冒著生命危險趕路,加上一路上的風餐露宿,孔子就顯得很狼狽,遠遠看去,就像一個窮困潦倒、失魂落魄的小老頭。

弟子們找不到老師,當然也很著急。子貢就到處打聽老師的下落,後來碰到一個鄭國人對他說:

「東門口那站個人,身材高大,額頭飽滿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但腰以下比大禹差三寸。這個人長得雖然體面,卻是一副疲憊不堪、無精打採的樣子,就好像一隻無家可歸的狗一樣。」

子貢聽後就趕緊去東門了,果然見到了孔子。他就把那個鄭國人的原話告訴了孔子。孔子沒有生氣,而是欣然笑道:「說我像古聖先賢,我不敢當,但把我比喻成喪家之犬,倒是很像啊,很像啊!」

相關焦點

  • 柳下惠和他的八個成語故事
    柳下惠和他的八個成語故事 柳下惠(前720年—前621年),展氏,名獲,字子禽,一字季,春秋時期魯國人,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
  • 擁有寬大的胸懷和氣度!
    第二章 擁有寬大的胸懷和氣度一個人具有寬廣與豪放的胸懷,就像靈魂附有一件華美的外衣一樣。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具有寬宏大量的胸襟,因為寬宏大量的首要之舉就是對待敵人也能表示讚美之意,而且在行動上要更加大度。  另外,當一個人有機會報仇時,就會更顯示出其胸襟之大度與否。  胸懷大度會將仇恨轉化為友情,此乃是獲得人心的最有效方法,同時,也是政治統治的最高境界。
  • 你不知道的那些關於孔子的故事
    中國傳統文化是是中國獨有的,它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是不同的,我們中國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能長過我國。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影響至深的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的小故事。在古代如果說一個人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那麼這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令人敬佩的。
  • 成語「喪家之犬」居然說的是聖人孔子,你怎麼看?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正音】喪;不能讀作「sānɡ」。【辨形】犬;不能寫作「大」。【近義】過街老鼠、漏網之魚。【反義】耀武揚威【用法】含貶義,一般作賓語。【結構】偏正式。
  • 成語出類拔萃是什麼意思 成語解析1月13日答案
    中國古代有很多成語,這些成語最開始的意思你知道嗎?很多玩家不是很清楚,成語出類拔萃是什麼意思?這是螞蟻莊園1月13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該問題的答案吧!
  • 成語故事 | 分庭抗禮
    【成語故事】有一天,孔了領著學生在河邊遊玩,碰見一位見解很深刻的漁翁,於是孔子虔誠地向他求教,他說:我從讀書起至今已經六十九歲了,還沒有聽到高深的教誨,今天碰到您這樣的聖人,怎敢不虛心求教呢?漁翁被孔子的誠心所感動,就講了一大套有關政治哲學及人生修養等方面的道理,孔子深感佩服,要求漁翁收自己為徒。
  • 波字起名:氣度不凡、志存高遠的男孩女孩名字,個個胸懷寬廣
    【宏波】宏是廣大、廣博、宏偉、博大之意,作為孩子名字有胸懷寬廣、氣度不凡、志存高遠的寓意,在男孩名字中的運用,使得名字更加具有陽剛之氣。【翰波】翰字和波字一樣都是五行屬性為水的字,因此很適合名字中要加入水屬性字的孩子取名,翰作為名字寓意有學識,風度翩翩,翰波意為有勇有謀,文武兼備。
  • 聖人造句和解釋_聖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聖人參考例句:1、聖人從事,必藉於權而務興於時。2、而正方圓;聖人能生法,不能廢法以治國。3、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9、聖人參天兩地,養太和之氣,一歸渾沌之真。10、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聖人有關的成語:1、五經掃地(wǔ jīng sǎo dì):五經: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臉都丟盡了。舊時也指聖人之道泯滅。
  • 氣度不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氣度不凡,氣:氣質。氣質和風度不同一般。出自: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時的確也有些氣度不凡。」近義詞有:氣宇不凡,反義詞有:相貌平平、貌不驚人,氣度不凡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氣勢。氣度不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氣度不凡(qì dù bù fán)成語釋義:氣:氣質。
  • 成語故事:朽木不雕
    譯文: 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腐爛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一樣的牆壁不能粉刷。」 故事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上千年來一直被教育工作者們視為聖賢。相傳孔子的學生有三千人,其中博學多才者就有七十二人。
  • 安親老師講成語故事|分庭抗禮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是其精粹之一,用最簡單最凝練的語言給我們講一個小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做人做事的道理。安親老師每期用幾分鐘講解一個成語,以及一個相關的歷史故事。一天,孔子和弟子們在樹林裡休息。弟子們讀書,孔子獨自彈琴。一曲未了,一條船停在附近的河岸邊,一位鬚眉全白的老漁夫走上河岸,坐在樹林的另一頭,側耳恭聽孔子的彈奏。孔子彈完了一支曲子後,漁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貢、子路到他跟前,並且問道:「這位彈琴的老人是誰呀?」,子路高聲說道:「他就是我們的先生,魯國的君子孔子呀!」,子貢補充說:「他,就是以忠信、仁義聞名於各國的孔聖人。」
  • 【頭條】孔子影視劇一代不如一代,我們真的不能理解聖人了? 秋風
    這三部影視或許是可信的標本,向我們展示,百年時間逶迤而去,國人與孔子越來越隔膜,越來越無力理解孔子,中國藝術之傳承也基本中斷。我無以怪罪胡玫本人及其團隊。費穆能拍出那部關於孔子的好電影,原因很簡單,儘管有新文化運動的喧囂,但整個社會仍浸潤著孔子的氣息,儒家價值和孔子精神是隨處可見、甚至可以觸摸的。但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再也不讀孔子了。
  • 幫助外國高手練兵,中國乒壇盡顯胸懷與氣度
    特殊之年,亦是奧運會前夕,中國乒協敞開懷抱,拿出核心資源幫助外國對手進步,彰顯了乒球大國的胸懷與氣度。「考拉隊」表現不俗這支世界聯隊由波多黎各的迪亞茲、美國的華裔選手張安、韓國的田志希、中國香港的杜凱琹和中國臺北的鄭怡靜組成。5人均是土生土長的當地球員,並非「海外兵團」。因為以考拉為吉祥物,世界聯隊給自己起了個綽號叫「考拉隊」。
  • 「了如指掌」說禘禮:聖人孔子為何孤掌難鳴?
    成語「了如指掌」講的是有人向孔子請教禘(dì)禮的故事。從這個典故可以看出春秋時期社會的大動蕩、大變革,以及孔子作為當時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這個大變局中的種種不適應。然而歷史如大江之流奔騰向前,逆浪而行者固然勇氣可嘉,卻終究敵不過大勢所趨。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他的祖先是殷商後裔。
  • PYP七大概念成語故事:董狐之筆
    後孔子稱讚說:「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近義詞】董狐直筆【例句】曾國荃推選王闓運撰寫湘軍志。因為王闓運要秉承董狐之筆,不溢美,不飾惡,為湘軍存一信史。成語典故       在春秋時期的晉國,那時候年輕的晉靈公繼承了王位,成為晉國的國君。晉靈公不願意專心思考國家大事,也不肯聽大臣們的那些建議。他脾氣壞極了,也很不講道理。因為覺得廚師給他做的飯菜不好吃,就下令處死了廚師。太殘忍了吧。大臣們都勸他說陛下,你不要這樣。他卻滿不在乎的說:「我是一國之君,我想怎樣就怎樣。」
  • 老子,孔子,季子,三大聖人穿越大半個中國來握手!
    誰和誰呢?就是郭沫若和魯迅。眾所周知,魯郭二人一生從未謀面,但舌劍唇槍的交鋒來從來沒有停止過,一直到魯迅死了。後來,郭沫若寫過一副對聯:「返國空餘掛墓劍,斫泥難覓運風斤」。下聯出自《莊子》的《徐無鬼》。而上聯則出自《史記吳太伯世家》。故事中的主人公呢,就是吳太伯的後人——季札。
  • 出了92位宰相,18個成語,3位聖人,這就是琅琊王氏
    王家的三位聖人 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培養出了以王吉、王敦、王導等人為代表的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更為難得是,琅琊王氏還孕育出了三位聖人。 書聖王羲之: 王家三聖裡,最出名的就是書聖王羲之。
  • 螞蟻莊園成語出類拔萃是什麼意思?成語出類拔萃中的萃原意是指
    出類拔萃的歷史典故:成語故事典 故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他繼承了孔子的學說,是戰國時期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有一天,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孟子:「老師,古代的伯夷、伊尹同孔子差不多吧?」,孟子說:「孔子的學生有若曾這樣說過:『凡是同類的都可以相比較,如麒麟同其他走獸比,鳳凰同其他飛鳥比,泰山同其他丘陵比,河海同水窪細流比,而前者都遠遠超過了後者。聖人和其他人也是同類,但聖人已遠遠超出、高過其他人了(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孔子更偉大了。」
  • 《孟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聖人的智慧!
    下面挑選了其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我們共同感悟一下聖人的智慧! 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感悟: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在人生得意之時,就要多為天下眾生著想,多做利益天下蒼生的善事;在人生不得志的時候,更要堅守道義,做好自己,為世人做個榜樣。 二、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 夜讀丨《莊子》7個成語,感悟人生7個智慧
    在這裡,向大家分享《莊子》7個成語,感悟人生7個智慧。白駒過隙「白駒過隙」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知北遊》。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人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