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告訴你:哪有人喜歡孤獨?

2021-02-19 十點讀書

《紅樓夢》裡,賈府特別重視各種節氣,只要是個節,都要拿來一過。要不是這本書,恐怕很多人聽都沒聽過:從前還有一個祭餞花神的芒種節。

   

貴族主子們不用上班,沒有壓力,說得難聽點叫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節日,恰好可以填補他們精神上的空虛,給一望無際的平順生活來點熱氣騰騰的點綴。所以逢節必過,還要大家聚在一起正兒八經地過。

 

一提到過節,府裡從上到下都很興奮,人生得意須盡歡,卯著勁兒地要過好。

 

但也有例外。端午節時,因為節前出了好幾檔子鬧心事兒,雖然王夫人也置辦了酒席賞午,但全體都心不在焉,最後索然散場。

   

喜聚不喜散的寶玉,因此而長籲短嘆乃至遷怒他人,痛心一個好好的節日可惜掉了。在豐沛的愛裡長大的孩子喜聚不喜散也正常,他陽光樂觀又貪得無厭,總希望愛他的和他愛的,永遠都暖暖地窩在一起。

而以多愁善感著稱的黛玉,反而貌似無感。因為她天性喜散不喜聚。

   

她也有她的道理:「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冷清?既清冷則生傷感,所以倒是不聚的好。」幾分勘破幾分超脫裡,終是如假包換的悲觀底色。

 

悲觀是什麼,是明明可以伸出去擁抱卻又收回的手,是打開眺望一下遠方又輕輕關上的門, 是將面前一碗該趁熱喝掉的湯一口口吹冷的氣。春日美景當前,心中卻想像冬日的蕭索,樹上繁花爛漫,只看地上那錦重重的落紅。

  

可是要知道,人,並不是天生悲觀。每一種性格後面,都有其可以回溯的成因。

 魯迅說:「有誰從小康之家而陷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中,大概可以看清世人的真面目。」

他說的正是他自己,少年時家中的一場變故,打破了他原本安寧順遂的生活,世態炎涼中,他嘗盡了人性的勢利與惡意,從此養成了激烈極端的性格。

黛玉呢?她本來有探花郎的父親,貴族出身的母親,還有一個可愛的小弟弟,一家子走一起,活脫脫是四角俱全的影樓宣傳硬照。

誰料想命運翻臉不認人,幾年之內,先是拿走她的弟弟,再是拿走她的母親,父親不得已,將六七歲的她託付給外婆家撫養。又過了幾年,故鄉傳來消息,父親也去世了,外婆說:林家的人「死絕了」。

親人逝去,乃人生最大的打擊之一。涉世之初的黛玉,就在這一個一個接連的巨大打擊中搖搖晃晃,舊傷未愈,又添新傷。 如果像湘雲那樣襁褓中父母雙亡,因為沒有記憶反而容易快樂。

一再失去,就會成為驚弓之鳥,心理學上稱之為「後創傷壓力失調症」。人有記憶,出於對可預見痛苦的迴避,會在心理上乾脆建立一套防禦和減壓機制,即:當你不執著於擁有,失去就不會傷你太深。

所以,那些貌似冷漠的人不見得是真冷漠,冷漠的面具下也許是數倍於常人的重情和脆弱。

無論賈府團圓喜慶的潮水怎樣一次次漫過黛玉,她始終如同一隻小小的寄居蟹,天然保持一份警覺與清醒。潮水來時埋下頭去,潮水退去孤身行走,不會被裹挾同化。曾經的人生經驗告訴她,命運不是那麼好相與的,在聚散上不要太有執念。

    

饒是如此,她也並非真的安於冷清孤獨。

黛玉創作《葬花吟》的直接起因,是頭天晚上在怡紅院吃了閉門羹,感到被孤立排斥。明明隔牆聽到寶玉和寶釵笑語聲動,自己卻被晴雯擋在門外:「憑你是誰,二爺吩咐了,一律不許放進來!」

若是家生小姐探春,定會立即擺明身份予以斥責:「好大的口氣,憑我是誰?今日我倒要看看你是誰!」

但黛玉不能,她立即想到了自己的身份:「雖說是舅母家同自己家一樣,但到底是客邊。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如今認真淘氣,也覺沒趣。」

她在花蔭下哭泣了許久,黯然歸去,悲憤出詩人,她第二天吟出了摧人心肝的《葬花吟》。

整首《葬花吟》裡,處處瀰漫著孤獨的氣息。

在暮春的落花紛飛裡,她孤獨地仰望天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孤獨地出門:「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孤獨地葬花:「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孤獨地回家:「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孤獨地睡去:「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孤獨地發願:「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最後孤獨地死去:「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孤獨,全是孤獨。

黛玉葬花,葬的其實是象徵性的自己。人生漂泊無法自主,如花瓣隨水飄零,她感同身受,不惜被人笑痴,也要手把花鋤錦囊收起,將落花葬與泥土之下,給它們一個最後的安身之處。

一邊是刻意地與熱鬧保持疏離,一邊是顧影自憐著自己的孤獨。這樣的黛玉,還真是矛盾。

黛玉的精神世界豐富又封閉,是一座芬芳的玫瑰花坊,只開了一扇窄窄的門,不是人人都肯放進來。就算是靈魂知己寶玉,也不是一上來就全心相託,要猜忌再猜忌。

與寶玉鬧了那麼久的彆扭,直到第三十二回,隔窗聽到襲人說自己壞話時,寶玉能據理力爭地出面維護,才心定意明,確認了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

這一確認不單限於男女之情,而是坐實了人與人之間的真心。有句話說「不維護你的朋友不值得相交」,多少人當面拍胸脯表忠心,信誓旦旦會為你兩肋插刀,但遇到你被詆毀,卻裝聾作啞不置一詞。

世情複雜,即使TA心裡向著你,不認同別人的話,也未必肯傻裡傻氣為了你破壞氣氛,去與對方爭論而得罪人。

黛玉所驚不為別的,正是「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與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能做到這一點的傻人,真是傻到稀缺珍貴。

於是,從此兩心相對,再無罅隙。

      

而寶釵,要獲取黛玉的信任,是在很久以後了。

一開始,不管寶釵怎麼向黛玉示好,後者都不買帳,還處處作對。湘雲因為寶釵的照拂, 「天天在家裡想著」,想要一個寶釵這樣的親姐姐。但聰明敏感如黛玉,因為「金玉之緣」的說法,認為寶釵不過是想用「糖衣炮彈」拉攏人心,她才不會輕易放下成見。

但是不管繞多遠,註定相遇的人一定會相遇。

契機終於來了。

行酒令,黛玉一急說出了「小黃書」裡的句子:「良辰美景奈何天」。別人不留意,只有寶釵目光如炬,盯住了黛玉。

她換了個打法,不再像從前那樣包容忍讓,而是主動出擊:「你跪下,我要審你。」也不怕黛玉惱羞成怒,直搗要點,令黛玉方寸大亂,又不惜自曝其短現身說法循循善誘。黛玉心悅誠服地知錯就改,並對寶釵心存感激。 

很奇怪吧?從前不管寶釵怎麼大打溫情牌,黛玉都拒絕被感化,認為全是套路,是「心內藏奸」的懷柔之術。而當對方放棄了一貫的大度溫和,棋走險招直言不諱,像個教導主任一樣嘮嘮叨叨管她時,她反而乖乖接受了。

活得解析度高的人,很難為表象所迷惑,看人最能看到本質。聰慧知好歹的黛玉在尷尬羞愧之餘,總算get到了寶釵待她的真心。因為長到十五歲,還沒有人這么正面教導過她,成長全憑自身悟性。

將心比心,自忖如果易地而處,她絕對不會放過寶釵,但人家卻沒那樣不厚道,而是正色規勸。在不姑息背後,分明攜著一顆「妹子我是為你好」的善心。雨夜一番暢談,她放下驕傲和戒備,袒露自己的脆弱與難處,向寶釵交出了自己那顆七竅玲瓏心。

                           

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的寶釵,就這樣意外地在黛玉心靈打開了一個缺口,天塹變通途,順順噹噹走進了黛玉的心扉。

從此,不止寶釵,黛玉連帶著對寶釵的妹妹都愛,對寶釵派來送燕窩的婆子都不忘善待,下雨天不忘賞錢令其打酒喝。反差之大令寶玉跌破眼鏡:「是何時,孟光接了梁鴻案的呀?」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紅樓夢越往後走,一開始孤高刻薄的黛玉,會一點點變得開朗,一步步溫柔博愛,大度慷慨起來,不知何時已對世界換了一副表情相待。

沒有人天生喜歡活成一座孤島,不過是沒有遇到生命中的擺渡人。

人群中那些清冷的人,也許正私揣著一顆赤子之心,在執拗等待另一顆真心的到來;而身處寒涼之中,若遇到真心伸出的手,誰又會真正拒絕?不妨就勢握住,任TA將自己引渡到溫暖的對岸。

村上春樹說過:「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相關焦點

  • 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害怕失望罷了
    渡邊徹也是我最喜歡的,村上筆下所描寫的人物。孤獨,執著,善於和自己相處。有過混帳日子,但也有一心一意愛著的人。在那部小說裡,雖然喜歡的句子比比皆是,但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句:「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害怕失望罷了。」是從哪裡說出口的呢?我仔細回憶著,卻回憶不出來。好像是渡邊和他校友一起出去鬼混的時候。
  • 哪有人會喜歡孤獨,只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孤獨是什麼? 就好像是下雨的時候別人在等傘,而你卻在等雨停。就好像在看完一部愛情電影的時候你淚流滿面,而身邊人卻睡著了。或者是渾身疲憊的完成一天的工作後,你知道沒有人在等你回家吃飯。 我們都被孤獨支配著,但是又享受著孤獨。
  • 哪有人會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村上春樹曾說:哪有人會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縱觀現實中單身的男女青年來說,可不就是這樣嗎,尤其是到了一定的年紀,在家裡人催促的情況下,一邊感嘆著光陰似箭,一邊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有時候便會失望的想,會不會這輩子就這樣孤獨終老了?
  • 哪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是害怕失望
  • 哪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是害怕失望罷了——陳粒《小夢大半》
    《挪威的森林》中,有這樣一段,渡邊與小林綠子在一家小小餐廳初次對話:「喜歡孤獨?喜歡一個人旅行,喜歡一個人吃飯,喜歡上課時一個人孤零零地單坐?」「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
  • 黛玉為何說:我最不喜歡李義山?
    這一段情景,正是合了黛玉的一慣行為和性情,所以她能夠理解並喜歡,然她為什麼不喜歡他的其它詩句呢?最初以為,黛玉說不喜歡李義山,一定是假話。李商隱是眾多詩人中最直白表達愛情的人。他筆下的愛情纏綿悱惻、忠貞雋永。而象黛玉這樣把愛情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的人,怎麼能夠不喜歡李義山呢?黛玉說這句不喜歡李義山的話恰恰是她和寶玉、寶釵的對話,她在撇清什麼、辯白什麼嗎?
  • 「痛徹心扉」的英文個籤:哪有人會喜歡孤獨,只是討厭失望罷了
    你沒有挽留,我只能選擇走。 我只會因為你,偏執得不像自己。 5.Some people appear in your life, just to tell you, you are so kind to cheat. 有的人出現在你的生命裡,就是為了告訴你,你真好騙。
  • 沒有人真的喜歡孤獨,總有人期待陪伴
    起初我一直在告訴自己一定要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去面試,因為遲早都是要一個人的,從現在開始也挺好的,這麼多年來也沒出過事。最後我都說服了自己,已經做好準備一個人去面試了。可這時突然有人跟我說要陪我去,我卻被感動到和驚喜到了,原來我的內心並不想一個人去,我更想有人陪。
  • 給黛玉交作業之(三):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
    給黛玉交作業之(三)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傅先水    上一篇作業講到了王維21歲那年,正當風光無限、前途無量
  • 哪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他們有社交恐懼症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人存在於這個社會上就需要和別人進行溝通交流,不管是個體對個體還是群體之間的交流,社會交往都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不可能孤獨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就需要同別人交流,而社交恐懼症則會阻礙個人的發展,將個人孤立起來。在現實生活中,總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不敢和別人進行交流,不敢約朋友出去玩,只能縮在自己的角落,看著別人嬉戲打鬧,自己則是孤獨一人。這些人大部分都患有社交恐懼症,一小部分人則是純粹不想和別人進行社交。
  • 《啥是佩奇》火了:「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01「大為,你什麼時候回來?」「天天呀,你告訴爺爺你需要什麼東西呀,爺爺給你準備。」「佩奇,什麼是佩奇呀?」這三句話,是山裡留守老人李玉寶,在不靈通的電話裡對兒孫說的話。他站在颳風的山坡上,拿著老舊的手機,就為了接收到信號,叫孩子們回家過年。
  • 這些描寫孤獨的詩句都很經典,你最喜歡哪一首?
    孤獨並非與生俱來,卻經常與你我相伴。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孤獨並不代表寂寞,但寂寞卻可能是因孤獨而引起。心境不同,對待孤獨的態度也不一樣,有人內心強大、具有獨立精神,反而更加獨處;有人喜歡依仗別人,面對孤獨幾乎毫無信心。
  • 吉光片羽 | 林黛玉有多喜歡賈寶玉,這個細節就能看出來
    寶玉屋裡的扇子,哪把不是珍品?但有一回是例外。《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深秋之夜,綿綿秋雨圍住了夜色中的瀟湘館,愁思百結的林妹妹正寫下一首《秋窗風雨夕》,寶哥哥來看她了。這一次,奇怪,兩人竟沒有吵架。這兩個一到一起,不鬧彆扭是不散場的。寶玉哪怕與寶釵、湘雲多說一句話,多玩一會,黛玉就會生氣。和黛玉玩吧,好端端的又會為了哪句話鬧起來了。
  • 鳳姐應該是更喜歡寶釵還是更喜歡黛玉?
    在後四十回裡,鳳姐出了所謂的「調包計」,有意讓寶玉娶寶釵,於是借寶玉丟玉之事變成了,然後騙寶玉說娶黛玉,可又讓寶釵上了寶玉的床,結果把黛玉活活給氣死了,這樣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然而這樣的處理顯得極為弱智,因為從方方面面來看都是不合理的。從實際上情況來看鳳姐到底喜歡黛玉呢?
  • 《孤獨患者》的貼切,哪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失望罷了
    孤獨兩字,拆開來看,有小孩,有瓜果,有走獸,有蚊蠅,撐起了一個盛夏的氛圍,十足的人味,但陪伴小孩的卻沒有其他人。孤獨,都曾陪伴過每個人的某一段時間,每個愛上孤獨的人,都曾畏懼過孤獨,從害怕孤獨,到習慣孤獨,甚至享受孤獨,自己卻還對外的表現出雲淡風輕的樣子,殊不知,在夜深人靜時,又是誰輾轉發側,默默地熟練地又點起了床邊的那支煙。
  • 少年時我們都喜歡黛玉,可人到中年,卻不由自主愛上了寶釵
    有人問,大觀園裡最優秀的兩個女孩,你是喜歡黛玉還是寶釵?你喜歡跟誰做朋友?這還真是讓人一言難盡。黛玉和寶釵是紅樓中的兩個女主角,並列十二金釵之首。她們才情不分伯仲,美麗各有千秋,性格氣質雖然不同,卻也都是讓人喜歡的,希望她們都能成為我的朋友。
  • 村上春樹: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記得第一次認真嘗試理解「孤獨」是因為村上春樹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挪威的森林》因害怕失望,所以只能選擇孤獨。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他從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
  • 為什麼《紅樓夢》身邊的女孩喜歡黛玉一個人?絳珠草
    過去,當我們看《紅樓夢》時,有一個問題是明白從未有過的,那就是寶玉為什麼會喜歡黛玉一個人?寶玉喜歡女孩,無論她們是姐姐妹妹還是年長的丫頭小丫頭。對於黛玉和湘雲,他們願意謙虛,讓他們快樂,對西仁、房關和晴雯來說,他們可以放下身體,讓他們快樂,為了哄晴雯,他願意留下一堆粉絲讓她撕扯和玩,哄她高興。
  • 黛玉黛玉奈若何
    不少人為她的結局而悲痛不已,在寶玉娶寶釵的歡天喜地氛圍襯託下,你能想像黛玉鬱鬱而終的將要閉眼的最後一刻,也就是寶玉掀蓋頭看到是寶釵的那一刻,兩人的眸子,是絕望、是失望、是不甘、是不舍……黛玉香消玉殞的最後一句話,「寶玉,你好……」,多少年來,有無數好事者絞盡腦汁,努力破解著這不解之謎,至於背後的深意卻一直未有人懂。
  • 喜歡靜的人都是孤獨的,而我不止喜歡靜,更喜歡孤獨!
    我是曉雨,喜歡詩詞的就來找我。你我都是詩詞美文愛好者,我可以為你賦詩填詞!作者:曉雨,情感文章作者期待您的交流!喜歡靜的人都是孤獨的,而我不止喜歡靜,更喜歡孤獨,總是可以在安靜中尋找心靈的棲息地,一本書,一首詩,一闕詞,一簾散文,一地落花,半盞清茶,等等!關於孤獨,我總有很多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