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動畫片名翻譯成中文,真的全都是套路!

2021-02-19 動畫學術趴

外國電影在中國發行的時候,常常要考慮一個難題,那就是片名如何翻譯。通常情況下,翻譯講究個「信達雅」,但是在動畫電影片名譯製上,似乎有另外一套規則。遠了不說,就看最近大火的《COCO》,大陸譯名《尋夢環遊記》。雖然不算特別洋氣,但好歹還算「信達」。而臺譯版就比較匪夷所思了,名為《可可夜總會》。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翻譯套路?可可算是原名中的重要信息,但是夜總會的概念從何而來?而且什麼詞不好用,非要用「古樸」的「夜總會」一詞,上次編輯聽說這個詞的時候,好像還是看《紅蜘蛛》……當然更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可能還是港譯版,名為《玩轉極樂團》,這個譯名讓人徹底連吐槽的力氣都沒有了,畢竟都不知道從何說起。

譯名套路深,編輯經過大量對比,將國產譯名的套路進行了分類整理,下面隨著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國產譯名的套路吧!

強行蹭熱度系

何為強行蹭熱度?眾所周知,在宣發過程中片名的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能夠挑選一個令觀眾耳熟的譯名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自1995年《玩具總動員》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國內在譯製片名時,對「總動員」三字就顯得多了幾分偏愛。

Finding Nemo——海底總動員

Toy Story——玩具總動員

Cars——汽車總動員

總動員系列大概是觀眾最耳熟能詳的一套譯名模板了,但是並非所有的動畫片名都能套上「總動員」的模板,在這種時候,該如何是好呢?

沒關係!我們還有「奇緣」系列。

Pocahontas——風中奇緣

Frozen——冰雪奇緣

Cinderella——仙履奇緣

除了上述所列舉的「奇緣」類作品之外,還有包括《魔法奇緣》(Enchanted)、《海洋奇緣》(Moana)等作品。可見這個系列也是內容豐富。「奇緣」系列作品原名大多是以女性主人公的人名,從灰姑娘辛黛瑞拉到莫阿娜都是如此。所以未來要是看到原名是女主人公名字的作品,諸君心裡大概就有個計較了,十之有七八是要翻譯成《XX奇緣》了。

什麼?你問《COCO》為什麼沒有翻譯成《尋夢奇緣》?

大概……因為主角是米格吧。

像這類強行蹭熱度的片名譯製其實還存在幾個系列,但是篇幅有限,在此不再多列舉。首先必須說,小編眼中這種蹭熱度其實並非貶義,只是一種調侃。目前電影市場雖然浮沫不少,但是動畫電影市場仍舊算不上景氣。

每次引進國外動畫片時,發行人員恐怕要絞盡腦汁在方方面面籌謀,片名作為重要一環當然是保險至上。既能夠混個眼熟,還不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這類蹭熱度式的譯名,相信也是發行人員的不二之選。但是,儘管編輯理解發行人員的苦衷,但是類似總動員和奇緣這種「系列作品」已經長達二十多年了,觀眾是否已經對此類譯名有了厭煩的心理呢?

此類譯名主要出現在歐美動畫中,而日本動畫由於兩國語言中同樣有漢字的關係,鮮少會按照上述套路來翻譯。但是也正是因為片名有漢字和平假名(片假名)組成,似乎給了翻譯人員更多的創作空間,出現了一些強行音譯的譯名。

強行音譯系

出包王女——To LOVEる -とらぶる-

其實這個譯名雖然乍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強行音譯的確實有些趣味。原名中To LOVEる和とらぶる本身就是在玩音似梗,而翻譯成「出包王女」中的「出包」一詞與とらぶる(Trouble)也是在玩音似梗。

除了這類番劇,我們耳熟能詳的諸如新海誠的《言葉之庭》其實也是強行音譯的結果。畢竟中文中沒有「言葉」這類表達形式。

其實上述這類強行音譯系翻譯在日本動畫中比較常見,《言葉之庭》的翻譯基本借鑑了原文中的漢字,而《出包王女》的用梗其實也是建立在對日語有了解的基礎之上的。這種翻譯形式其實與日本動畫在2004年之後廣電的重大改革有關。

2004年,廣電總局提出扶持國產動畫,禁止上星衛視在黃金時段播出國外動畫片。日本動畫番劇開始向網絡平臺大規模遷移。原本由專業譯製團隊配音製作在電視平臺播出的動畫番劇以一種更高速的原聲配字幕的形式傳播開來。

參與字幕組譯製工作的大多首先是動畫愛好者,其次才是日語專業方面的人才。這就導致這種民間的傳播活動難以保證百分百譯製準確,比起翻譯,有時候意譯的成分更多一些,準確性被趣味性稀釋。

另一方面,直接將片名中的漢字保留來用作題目,其實也側面反映出了一種群體內部的契約符號。在轉戰網絡平臺之後,動畫、漫畫愛好者在這裡擺脫了地理性的束縛,群體認知度獲得大大增強,情感發酵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一套自己的符號語言。而小編認為,這種略顯蹩腳的譯名方式其實就是這種「語言」的表現形式之一——當年那些相對孤獨的,被分散的網絡各終端的動畫愛好者,試圖設置一種隱形的門檻。提高題目的讀解難度,成為閱讀動畫文本的第一個門檻。

強行解釋系

如果強行音譯系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話,那強行解釋系簡直恨不得將故事內容掰開了揉碎了,然後一勺一勺的餵到你嘴裡。代表作如下,請諸君品一品。

哆啦A夢——機器貓

ONE PIECE——海賊王

BLEACH——死神

怎麼樣,是不是被這種平面化翻譯理念折服了,翻譯者似乎臉上堂堂正正印著四個大字「童叟無欺」。這種良心「買賣」一般會發生在JUMP系作品中,仔細回憶一下我們看得熱血少年番吧,是不是好多作品沿用了這個翻譯套路。

如果歐美動畫選擇女性主人公的名字來命名作品,會被翻譯成《XX奇緣》的話,那日本動畫中要是男性角色名字成為作品名的話,十之有八九會被翻譯為他的職業……

隊長翼(Captain 翼)——足球小將

鳴人(NARUTO)——火影忍者

過度解讀一下,這算不算性別歧視——女性的詩史被困在兩性關係(奇緣)中,而在男性的詩史裡,譯者則更看重其社會身份。

從功能性的角度來說,這種強行解釋系的翻譯方式大大降低了觀看的門檻,最基礎的一個作用就是方便讀者或觀眾理解。特別如《BLEACH》翻譯成《死神》這類翻譯方式,其實更方便作品在國內的傳播。

就是對年紀小一些的觀眾不太友好,編輯很多年以來都誤會BLEACH是死神的意思,哆啦A夢是機器貓的日語發音……

摸不著頭腦系

如果說上述翻譯最多只是「混亂中立」,那這個摸不著頭腦系的翻譯絕對算得上是「混亂邪惡」了。

何為混亂邪惡,就是你完全不懂,這個名字是怎麼被翻譯出來的。就拿手冢大師的《鐵臂阿童木》來說,你可知道,這部經典作品還有一個響噹噹的譯名——《原子小金剛》。

如果說アトム可以翻譯成原子的話,那小金剛這個名稱到底是怎麼和鐵臂聯繫起來的?難道因為小金剛聽起來更脆生,更鏗鏘?

同樣是我們的童年回憶,《中華小當家》的原名為《中華一番》,「一番」在日語中可以翻譯為第一。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乾脆麵的啟發,翻譯人員最終敲定了小當家這個詞。於是尷尬的事情發生了……朋友們,你們還記得該劇中小當家的本名是什麼嗎?

像這樣神奇的翻譯,在港臺地區非常常見,比如高橋留美子的《亂馬1/2》曾經被翻譯為《七笑拳》。《Zootopia》在香港地區被翻譯為《優獸大都會》等等。

最後,必須鄭重的將這部混亂邪惡到極致的作品拿出來,作為結束本文的一個例子。

沒錯,就是著名的《日在校園》,這部作品的原名是《School Days》,這個翻譯的經典程度在編輯心中堪比金基德的《The Isle》被翻譯成《漂流欲室》。明明是一種撲面而來的混亂邪惡氣息,但是卻微妙地可以碾壓式的將無數點進來觀看的男孩子,踩在水泥地上摩擦,一邊說著「你,服不服?」

這類翻譯者的作品神乎其神,難以揣測,編輯也就不再分析這些摸不著頭腦的譯名,到底從何而來了。

不知道看到這裡的讀者是否心裡也有謂為驚奇的動畫譯名,想跟大家分享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喲!

- END | 動畫學術趴 -

歡迎置頂公眾號,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哦

點擊進入近期薦讀熱文

動畫學術趴

微信 | babblers

動畫領域深度媒體與愛好者社區

專業影評 · 行業觀察 · 理論知識 · 創意短片



相關焦點

  • 電影中文譯名「套路」深
    各個國家和地區引進影片時,由於語言習慣和語言環境的不同,往往在片名翻譯上各顯「腦洞」,其中一些票房火爆的佼佼者,成了其他同類型電影譯名的「模板」。    在中國,發行商喜歡用觀眾已有印象的「熱門IP」翻譯片名,這當中最知名的或許要數「總動員」系列。1995年,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玩具總動員》在中國大陸上映,成為「總動員」熱潮的開山之作。
  • 電影片名翻譯為什麼讓我有點看不懂?
    影片翻譯分為文學類翻譯和非文學類翻譯,文學類翻譯需要完全尊重原文表達,從表意和修辭上都要儘量重現原文的面貌,然而非文學翻譯則沒有那麼嚴格,很可能各懷私心,擁有不同的目的性。而大多商業電影標題的命名目的是為了吸引眼球,讓影片賣座,給電影起名和請大腕出場是一個動機——廣告類文體才是片名所屬的類別。
  • 這些片名神翻譯,你一定想不到
    在影視作品的翻譯中,片名翻譯可謂重中之重。因為它關乎作品整體基調,具有一錘定音的效果。優秀的翻譯,不僅能吸引觀眾觀看,還能為作品賦予獨特韻味,助其成為經典都是有可能的。不合格的翻譯,可能讓人興致全無,從而錯失觀眾和票房。
  • 這些日漫名被翻譯成中文,片名都是意譯,讓觀眾哭笑不得!
    以《中華一番》為例,《中華一番》之所以被翻譯為《中華小當家》都是廣告植入惹的禍。原來1999年6月28日至2000年1月9日,臺灣電視公司首播《中華一番》。到了 2000年2月12日至2000年11月18日,臺視以《中華一番之滿漢傳奇》為名重播《中華一番》。由於重播時統一企業贊助了這部動畫,因此動畫中的許多人物在重播時都冠以該公司產品名稱。
  • 法語電影片名裡,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絕的翻譯?
    翻譯其實是一門大學問,多少翻譯名家為翻譯事業傾盡一生心血,但這並不代表翻譯距離普通人很遠,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從法語片名翻譯這一個很小的角度,我們就可以隱約窺見翻譯的面貌。毫無疑問,一個好的翻譯是可以為原文增色的。說到這裡小編想到英文歌here with you中的一句歌詞:The night is young。中文翻譯成了「夜未央」,不可謂不驚豔。
  • 《你好,李煥英》片名為何這樣翻譯?沒想到中文名更不簡單……
    《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侍神令》《人潮洶湧》《熊出沒·狂野大陸》《新神榜:哪吒重生》7部影片扎堆在牛年大年初一上映,涵蓋喜劇、奇幻、動作、犯罪、動畫等題材。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牛年春節檔(即2月11日至2月17日)票房78.45億元,近1.6億人次觀影。
  • 好萊塢系列大片霸屏,忍不住要吐槽電影片名的套路 | 獨家分析
    正派最終打敗大boss、英雄的愛人總會被綁架、贏得美人歸等都是常用的套路模式。張藝謀在拍攝《長城》期間總結打怪類型的好萊塢電影的套路:「怪獸出現,威脅人類生命安全,英雄出現,贏了。」這些好萊塢大片敘事的老套路司空見慣、卻能屢試不爽。另一方面,觀眾們未必注意到,好萊塢大片的片名也有套路。
  • 皮克斯動畫教程中文翻譯-設計獨特的手部動作
  • 關於電影片名的二三事
    接下來主要聊一下電影譯名的一些常見套路,其中最為常見的當屬所有人都能欣賞的好萊塢動畫電影,相信是個觀眾都有所耳聞這種一貫的譯名方式---總動員: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知道凡是美國動畫迪士尼皮克斯所述的合家歡式的動畫有很大的概率在引進到國內便會被譯作《XX總動員》類的電影片名,比如《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超人總動員》,《賽車總動員》,《飛機總動員》,《美食總動員》等等,在這點上港臺翻譯版本也不甘落後,有些電影即使在大陸譯名不是總動員也沒關係,因為港臺版本硬是給翻譯成了「總動員」的模式,比如《頭腦總動員》(頭腦特工隊),《機器人總動員
  • 經典電影片名的翻譯
    翻譯電影片名時,如果字面直譯能夠完全傳達原文的意思,且不會讓讀者產生誤解,則完全可以進行字面直譯。類似的例子還有,Roman Holiday直譯為《羅馬假日》。譯文:《鐵面人》點評:The Man in the Iron Mask 譯為《鐵面人》,既保持了原片名的含義,又符合漢語的習慣,體現了漢語的美。
  • 【學生園地】中德電影片名翻譯方法與賞析
    因此,電影片名的翻譯既要忠實傳遞與影片內容相關的信息,做到片名與內容的有機統一,又要言簡意賅,音意俱美,用目的語傳達原作的藝術美,同時還應考慮商業因素,充分掌握目的語受眾的文化特徵和興趣點,通過電影片名來激起目的語觀眾的觀看欲望。  筆者通過中德譯語片名的具體實例,對電影片名的翻譯方法進行了如下的總結歸納:1.
  • 神翻譯丨我忍這些奧斯卡電影譯名很久了
    中國有錢人設屹立不倒,國外電影紛紛跑來分割中國這個大蛋糕。今天就帶大家感受一下N部外國大片中文譯名的5種套路,前方高能,請各位自行體會。《Hacksaw Ridge》特別老派的熱血直男片,內地翻譯的很血腥直接《血戰鋼鋸嶺》,香港翻譯成《鋼鐵英雄》,所以是鋼鐵俠同人篇嗎?
  • 那些美劇和電影片名的「神」翻譯——第一彈
    大家都知道美劇(U.S. drama/ TV Series)的翻譯大部分都是由字幕組完成的,它們本沒有中文名,叫的人多了,便有了自己中文名字。
  • 把火影忍者的忍術翻譯成中文諧音之後,簡直不要太沙雕!
    火影忍者是很多人童年的經典動漫,動畫中有各種各樣的忍術,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模仿動畫中的忍術手勢和發音,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擁有查克拉使用忍術,很多忍術的手勢大家應該都會,尤其是影分身之術大家都還記得,但是忍術的發音是日語,導致很多人都記不住,那麼把火影忍者的忍術翻譯成中文諧音之後是是樣子呢
  • 諾蘭新片《TENET》熱映,中文片名《信條》卻遭吐槽:翻譯不地道
    #英文片名TENET# 《信條》除了電影劇情燒腦,還有不少網友指出影片的中文譯名欠佳,沒有翻譯出原片名「Tenet」的玄妙之處。
  • 皮克斯的「總動員」套路
    該系列電影的賣座,除了其製作精良的動畫場景和引人入勝的故事結構外,一部分也得益於影迷們對「總動員」的認可度。 觀眾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中國近幾年引進的皮克斯動畫,在片名上清一色地譯為「某某總動員」,這已經形成了一種對皮克斯電影片名的套路式翻譯。 這些電影譯名來自哪裡,為什麼有些好聽又賣座,大眾認可度高,有些卻遭到瘋狂吐糟?
  • 王宇波 朱理楨丨電影片名翻譯的文化變譯
    但目前為止,尚無學者建立有關電影片名的雙語語料庫」。[2]因此,本文把2016—2017年在海峽兩岸及香港地區共同上映的114部外文電影的源語片名及其在中國內地、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的中文譯名建成平行語料庫,基於片名語料,考察電影片名翻譯的「一名多譯」現象。
  • 文檔怎麼翻譯成中文?上班族都在用的在線翻譯軟體
    文檔怎麼翻譯成中文?在平時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使用到一些專業工具把文檔翻譯成中文。如果只靠人力進行翻譯的話,不僅耗費了精力,還會浪費許多時間。因此,同事k哥苦苦尋覓,終於找到了一款可以免費、在線把文檔翻譯成中文的軟體。
  • 《蜘蛛俠2》片名公布,翻譯花樣多,小蜘蛛要被玩壞啦!
    這邊官方剛剛正式公布片名,那邊港臺地區就有了中文翻譯。臺灣地區譯名對應第一部的「返校日」,第二部翻譯成「離家日」。而說到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三地由於地域文化、歷史背景、語言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同一部英文片名的中文譯名常常也是天差地別、各有特色。
  • 怎麼把ins的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方法
    把ins上的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方法打開ins89選擇一個ins貼文並打開,如下圖3.滑鼠移到到圖片右側的貼文內容尾部飄藍「翻譯」按下就可以把ins貼文中的英文翻譯成中文了,如下圖把英文內容「We still have another 90 minutes to set it straight」 virgilvandijk on remaining confident #LFC #LiverpoolFC #UCL翻譯為中文內容「我們還有90分鐘來糾正它」virgilvandijk談到保持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