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天天將時間虛耗在瑣事,少有正知正念

2021-12-28 次第花開

有好多人早上一起來,不會觀想上師三寶,而是想到自己的手機放在哪裡了,第一個就是看所謂的「手機本尊」。晚上說:「哎,累得很啊!」什麼也沒有做,直接倒頭呼呼大睡。這樣說自己是一個大修行人,能夠行持大善法,成就大事業,利益很多眾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沙場上,身經百戰的老將與敵人作戰時有兩種特點:一是能巧避鋒芒,不與敵人針鋒相對;二是能反過來降伏對方。

同樣,經驗豐富的老修行人,與煩惱作戰的時候,也有兩個特點:一是能迴避煩惱的利刃,保護自己;二是能巧妙地對治,消滅煩惱,使其無法再度加害。

比如煩惱很熾盛的時候,你越壓制就越是壓制不了,應該放任,迴避其鋒芒,然後觀察它的來住去,最後煩惱也慢慢地溫順起來了

正知,是指謹慎觀察自己的身語意三門是否如法。

正念,是不忘善法的意念,也就是憶念正法,時刻不忘修持善法。

如果將自心比喻成馬,正念比喻為拴馬的繩索,正知則如同馬的主人。主人在放馬時,需要經常要去看護它,用繩索拴住它,防止丟失;同樣,我們修行時必須經常以正知觀照三門,注意三門所為是否如法,然後以正念時時刻刻將三門安住於善法當中。

如果具足正知正念,就能及時發現煩惱,避開其鋒芒。反之,如果喪失正知正念,就會陷入散亂煩惱的深淵,不斷造作惡業。

在《普賢上師言教》中說,修行佛法者每天早晨起床時,應當在床上靜坐,自心悠然放鬆,反思昨夜的夢境,善察自心;晚上也不要在無所憶念的狀態中昏睡過去,應該在床上平緩安坐,像早上一樣觀察思惟,回顧這一天身語意三門做了多少善業和惡業,對善業則隨喜回向,對惡業則勵力懺悔

有好多人早上一起來,不會觀想上師三寶,而是想到自己的手機放在哪裡了,第一個就是看所謂的「手機本尊」。晚上說:「哎,累得很啊!」什麼也沒有做,直接倒頭呼呼大睡。這樣說自己是一個大修行人,能夠行持大善法,成就大事業,利益很多眾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修持佛法需要依靠長期堅持不懈,方能得到真實的功德。

如果我們能先培養早晚以正知正念觀察三門的習慣,漸漸地加以純熟,一天之中以正知正念省察身心的次數漸漸增加,兩次、三次、……百次、千次,遍及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刻中,能做到這樣,修行怎麼會不成功?

有些學佛的人一天到晚稀裡糊塗,從早上起床,迷迷糊糊地到處亂跑,將時間虛耗在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晚上倒頭就睡,這些人正如華智仁波切所說的一樣:與圈裡的犛牛沒什麼差別。

一點正知正念也沒有,很難修行,更談不上有任何善業功德,等待這些人的結果,只會是無邊的惡趣痛苦。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正知正念。

依止正知正念的方式,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心上,保持高度警覺。

當煩惱剛剛生起時,就立即迎面遏制,而且不僅是遏制,還要發起兩種心:

一種,是對造惡業不歡喜的心,遠離一切罪業;
一種,是發誓不再造作的心,如果已經違犯戒律,造作惡業,就要自我譴責,精進懺悔,並暗下決心,發誓不再造作。

有了這兩點,自己的修行才能進步。

如果想要一直保持有力的正念,就要依止善知識、善友以及多聞等。

札嘎仁波切在《山法寶鬘論》中說:「當上師健在期間,我們這些初學者應當像諺語中所說的『小孩拉著母親的衣襟』一樣瞬間也不離開上師。

假如不具足這種因緣,有些大德也說了,那絕不能離開上師的教言

按照《毗奈耶經》的要求,修行人入門之後,最少十年不能離開上師。

但現在的有些人,剛剛遇到一位上師,上師也稍微給他指點一下,就馬上到別處去實修了,這種修行是很難成功的。

因此,如果想要修行的境界得以增長,希望大家不要離開上師善知識。

次第花開網站 >在線學習 >慧持法師

《開顯解脫道》講記 第51課

不要走散哦!

相關焦點

  • 修行者的2大基石「正知」與「正念」,當2者穩定才能出現禪定!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戒律在修行上這麼重要,並不是因為教條主義,而是因為戒律可以啟動正知的機制。第二個,正知的另外一個朋友叫正念,這兩個是類似說初學修行者的兩個基石。佛法看世界的時候,佛法分析事情是這樣的,佛法是從功能來分析的。什麼意思?
  • 【正念禪修】行走在正念的路上
    這不是裝的,而是用真心說的。因為面前的這個人,無論貧窮富貴、美貌醜陋,都是宿世的父母,都是未來的佛,都是修行的助緣,都是成就的根本。能夠這樣想,心裡自然就歡喜了。 若以正知正念去步行,你所邁的每一個步伐都有正知正念的攝持,內心的境界就會不斷提高。 同樣,吃飯的時候也要謹慎,放在口裡的飯要適量,細嚼慢咽。
  • 改變人生的三種時間:暗時間、正念時間、黑洞時間
    什麼是正念時間?正念的意思是「帶著愛的覺知」,假如你在做事時,清晰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連裡面的每一個細微動作你都清晰的知道,你的所有關注都在此時此刻,同時,你對自己沒有評判也沒有批評。那麼,你正度過的就是「正念時間」。然而,能常常做到這種境界的人實是鳳毛麟角。
  • 改變人生的三種時間:暗時間、正念時間、黑洞時間 | 高瓴 Recommend
    事實上,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的「暗時間」,同時也要有一定的「正念時間」。什麼是正念時間?正念的意思是「帶著愛的覺知」,假如你在做事時,清晰的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連裡面的每一個細微動作你都清晰的知道,你的所有關注都在此時此刻,同時,你對自己沒有評判也沒有批評。那麼,你正度過的就是「正念時間」。
  • 《正念的奇蹟》第2課:什麼是「正念」?
    所以,如果艾倫真的想擁有「無限的時間」,他就必須在和喬伊一起學習時,對「這是我的時間」保持清醒認知。可是人們不可避免地會在這樣的時間裡被其他事物分心。所以,如果想真正保持清楚的覺知(從現在開始,我將用「正念」這個詞來指稱「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就要即刻在日常生活中開始修習,而不只是在禪修時。當你行走在通往鄉間的小路上,你就可以修習正念。
  • 虛耗,是自己業障的體現.惡業產生虛耗導致破財、與其有不順和虛耗,不如提前做功德消業障除虛耗
    當一個人發生虛耗不斷時,就應該好好省視一下自己,因為這是業力的體現,功德不抵業力,才會有的。修行人當有覺知力。 一心向善,儘快了業,修行改錯,就會改命運。後來才知道,原來人在進財時會發生虛耗大爆發,這是自己業障的顯現。還好我及時去做了捐款功德,才最終避免了1萬多的損失。所以,建議大家在進財時,與其讓虛耗來破財,不如一進財就去捐點款做點功德。這樣可以減少和避免較大的虛耗。
  • 修習八正道 - 正念
    正念是八正道的第七個元素,它被納入「定」的部分。東方人修習正念已有千年之久,而在西方則是近數十年才盛行。西方人不僅把正念運用在心理治療上,還施諸於教育、體育領域,甚至用於訓練狙擊手。但是,西方所流行的正念培訓是有別於佛陀所教導的正念。佛陀所教導的正念在於將正念的出發點和基礎都建立在正見之上。而樹立正見的目標就是為了理解四聖諦,因為了知四聖諦才能達證涅槃,離苦得樂。正念就是活在當下。人們需要正念來了知自己的身心動態,了解自己的身體行為和思潮活動。
  • 從正念,到愛情
    前幾天,在北京和網友@天天Sylvia 約見,聊天時她提到「正念練習」,我好奇問她:什麼是正念練習?怎麼做?她說:正念其實就是覺知。保持對自己的覺知。正念練習是從自己的呼吸開始,專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和冥想差不多嗎?對,是挺像。不過冥想更需要一種儀式感,比如開始的時候有引導語之類,但正念練習隨時隨地可以開始。
  • 【解憂錦囊01】-《正念的奇蹟》
    2.最基本的守則:即使身處最困厄的境地,也要隨順呼吸,修持平靜的正念。3.如果你希望樹木成長,給葉子澆水是起不了作用的,你必須灌溉樹根。4.缺乏慈悲的人,看不見那些須以慈悲之眼才能看到的事物。那更為澄澈無礙的眼界使得「絕望」與「希望」產生微小卻關鍵的差別。5.現在,我試著不再去分割時間。我把陪喬伊和蘇的時間,也當作我自己的時間。
  • 具備正知正見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地愚痴地坐下去沒有什麼效果,時間就浪費掉了,這樣不是修行。修行一定要有智慧,生起思慧,然後用正念來對治自己正在執著的妄想、我執。對治了我執以後,因為無我思慧生起來,安住在無我的境界上來對治其他的(貪)煩惱。
  • 《正念的奇蹟》,感受自己內心的力量
    正念的奇蹟是從一行禪師寫給朋友的信件中摘錄出來的一本書,這本書能讓人從喧囂的生活中感悟到寧靜;從繁雜的事物裡找到平和;從痛苦的瑣事中尋求到快樂。我接觸到這本書是無意之間聽到樊登在講這本書,講到說什麼是正真的奇蹟呢——正真的奇蹟就是在大地上行走,就是吸進去一口氣,然後吐出來一口氣,人,就活了。我正好聽到這句話,這聲音仿佛一道電流傳進我的腦袋裡,打破我思維上的迷障,讓我得見真實的世界。
  • 一行禪師:32個正念日常練習
    反覆幾次拉長呼吸的訓練後,呼氣和吸氣的時間會漸漸變得相等。不要練得太久,練習呼吸時間相等十到二十次就好。然後就回復到平常的呼吸。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或散散步。吸氣時,要保持正念:我正在吸氣,一。呼氣時,也要保持正念:我正在呼氣,一。記得要從腹部呼吸。
  • [正念]淨化身心的正念禪修系列
    二、禪修態度 1、保持平等心,覺知所發生的事——不管它是好的,或是壞的; 2、保持耐心與毅力,正念覺知身心經驗的如實相,不分析、不評判; 3、不要試著去創造經驗,也不抵制任何發生的現象。只需正念如實觀照和覺知。並小心注意,心對這些現象生起了怎樣的反應。
  • 「接納的正念」網絡八周訓練營|華人資深正念導師郭海峰帶領(4月9日開課)
    習慣了被瑣事所困擾,是否還記得上一次欣賞日落是何年何月?     你是否也曾想要抓住身邊的精彩,卻苦於無法處理冗雜的生活而心亂如麻?而正念,是一個奇蹟,能夠閃電般地招回散亂的心,使它恢復完整,通過正念,我們能夠主宰自己,恢復自我,不辜負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 貴陽·五日正念止語靜修營|華人資深正念導師郭海峰帶領
    做諮詢工作正念都不會,是不能做的。就像呼吸都不會,你怎麼跑步呢?!                             ——李孟潮  郭海峰老師是有豐富的正念禪修實際經驗與十分專業深厚理論基礎的正念老師,他能在放鬆的教學中幫助你適應自己的正念練習基礎。同時,我和郭海峰老師也曾在佛學研究所有多年的同事交往交流,對他在正念和佛學造詣十分了解。
  • 【正念生活】德加尼亞:日常中的正念禪修
    任何當你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了正念的時候,檢查你的心的狀態。試著去感覺心的情緒。它是放鬆還是緊張?然後,從觀察身體任何一個部分明顯的知覺開始。禪修的心必須單純而不複雜。你可以使用任何一種知覺作為主要的觀察目標,從而使心回到當下。這個主要的或者基本的觀察目標,能夠幫助你保持心對此時此刻的覺知。當你不知道應該觀察什麼的時候,你總是可以回到這個主要的觀察目標上來。
  • 井陘南王莊鄉民俗——攆虛耗
    人們晝不能下地勞作,夜不敢開門出戶,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一天,村裡了來了一位「道士」,逐戶登門跟人們說:「你們這一帶野鬼甚多,是一個叫寒號蟲的怪物引來的。本道來就是為捉拿它,為民除害!」來者指點人們,吃罷晚飯,家家戶戶把大小門都敞開,悄悄躲到大街邊上,無論聽到啥、看到啥,發生何事情,都切勿言語、害怕,待抓到此怪物後,再回家插門入睡。
  • 正念的奇蹟:3個正念要點,改變大腦,改變命運
    正念到底有何奇蹟,何以能讓如此多的世界精英如此痴迷?我們本篇主要介紹正念的原理,讓大家知道,正念到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正念與冥想的本質是什麼?從21章節開始,我們將進入更多的實操階段,目的就是最終能越脫本能的束縛。而其中的一個工具,就是正念與冥想。首先,我們要問一個問題,正念與冥想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何我們需要正念與冥想,為何動物們不需要?
  • 蟬逝:無常幻變中,蟲兒也知珍惜彈指朝夕!
    但是 有情眾生無情天,螻蟻正毫不留情的一點一點地啃噬著蟬兒。在生命的最後的一段路,充滿著艱辛與痛苦。更甚者就是一個不正念, 就聽到—「骨碎的聲音」,已經粉身碎骨粘在大地之上。腳旁是一幕自然界的往復遁環,樹林裡的蟬兒,卻未因生命短促而卻步, 勇敢大聲高歌,仿佛向世人警示世事無常,趁有限生命開展無限可能。
  • 正念:正念是什麼?
    春節已經過去了,我相信大家都已經開始慢慢地回歸到正常的生活與工作狀態,我們的正念課程也將繼續陪伴大家心靈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