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小資,情感、治癒
詩、故鄉、遠方
隨州文藝,關注了就會深深地愛上!
秋雨連綿,昭示著冬天來了!秋收後冬藏的黃金季節也伴隨著來了!
冬藏,不能不想起母親在世冬藏必`做的一道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辣椒粑。
秋末霜降侵蝕萬物前,摘下枝枝節節上大大小小的辣椒,洗淨剁碎的越細越好,但磨成粉或泥狀,風味反而欠佳。拌上細米粉,玉光粉最好,麥麵最次,食鹽醃製,一道風味獨特的辣椒粑就算大功告成了,封裝進各式各樣的罈罈罐罐,隨時調用。這樣就可保存到來年春末夏初。
每星期上學時,母親就舀些辣椒粑煎熟後搗散至極細,再文火慢慢烤成金黃,這樣不會一星期或兩星期後返生了不便食用,裝進菌種玻璃瓶帶上,這一兩瓶母親細心烤黃的辣椒粑差不多就是我一星期或兩個星期一曰三餐的下飯佳餚,也就是這辣椒粑差不多伴隨著我的學生時代。
三十多年間的同學聚會,時常提到這道普普通通的辣椒粑,我也差不多三十多年沒再能品嘗到這道令人難以忘懷的辣椒粑了!
重重秋收後的冬藏季欣然而至,醃白菜、泡蘿蔔、窖紅薯的黃金期也隨之到來。說到冬藏,讓我想起母親在世時常做的辣椒粑……
前年,我在QQ空間發了這篇說說。愛人看到了後,立馬開始行動,決定做一些辣椒粑,貯藏起來,慰藉我的思念之情。她,一方面去鎮上磨大米麵,一方面採摘菜園的辣椒剁碎,並且從鄰居家又弄了些辣椒回來,大大小小調製了幾瓶幾罐。
沒過幾天,侄子,侄女來我家,看到了心儀已久的辣椒粑,差不多「瓜分」了去。
去年,愛人又想方設法做了好多辣椒粑。我打工時結識的江蘇的,武漢的,鹹寧的朋友,老闆相約來我家做客時,對滿滿一碗辣椒粑格外青睞,第一時間,把辣椒粑食了個精光,進而還紛紛要求再來一碗,臨走時,人人帶了一份回家,幾乎把我家的辣椒粑「瓜分殆盡」。
事情並沒有到此為止呢,他們又滿懷希望地要求,來年再儘量多醃製一些,以便能經常嘗到這個地道的家常菜。前幾天,我帶著醃製好的,裝在玻璃頭瓶的辣椒粑順道分別送給了他們。看到她們喜不自禁的模樣,我也興奮異常。
這名不見經傳的辣椒粑,遠隔千山萬水的外地人也魂牽夢繞,親情、友情傳遞的紐帶,傳遞著無限情感!
■ 隨州文藝 ■
關注隨州文藝,關注您的內心世界
投稿郵箱:358742825@qq.com
商務合作:微信 35874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