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閱讀 享受悅讀好時光/
圖源網絡
十年一覺迷考據, 贏得紅樓夢魘名。
這句話是張愛玲在《紅樓夢魘》自序中對這本書的總結。誠然,這本書是她生命後期,經歷十年磨難、雕琢的嘔心力作,是繼紅學專家周汝昌之後的又一考證高峰,讓讀者對400年前的原著又進一步清晰了。紅學專家周汝昌也曾欽佩其張愛玲的才華說:只有張愛玲,才堪稱雪芹知已,我現今對她非常敬佩,認為她是「紅學史」上一大怪傑,常流難以企及。張愛玲之奇才,心極細而記(記憶力)極強,萬難企及,我自慚枉作了「紅學家」!
張愛玲之才是國人有目共睹的,直到今天,依舊有一代又一代的人被她的寫作才華所折服,可見她的魅力所在,今天閱讀君就和大家分享她最經典的幾部作品。
《紅樓夢魘》這本書,不同於她以往寫的小說那樣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也不同於她以往文字清麗的散文,而是一部對《紅樓夢》有著極其細緻的考證、分析、糾錯的書。
十年磨一劍, 愛玲祥五遍。 紅樓夢裡魘, 神懼鬼亦寒。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
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3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張愛玲在她那創作的年代並無任何前衛的思想,然而卻令人震驚地拉開了兩性世界溫情脈脈的面紗。主人公曾被作者稱為她小說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擁有著"一個瘋子的審慎和機智",為了報復曾經傷害過她的社會,她用最為病態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嚨四面割著人像剃刀片",隨心所欲地施展著淫威。
▲《金鎖記》話劇劇照
《金鎖記》在敘述體貌上還借鑑了民族舊小說的經驗,明顯反映了類似《紅樓夢》之類的小說手法已被作者用來表現她所要表現的華洋雜處的現代都市生活。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的成名作,也是張愛玲最為傾心的作品之一。一對痴男怨女糾纏不清的愛情故事,在其筆下卻獨有一種韻味和情致。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除卻《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悲劇。
故事發生在香港,上海來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認識了多金瀟灑的單身漢範柳原,便拿自己當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範柳原的愛情,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
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原本白流蘇似是服輸了,但在範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範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在生死交關時,兩人才得以真心相見,許下天長地久的諾言。戰爭,摧毀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電影《傾城之戀》
所謂的傾城之戀就是當整座城市陷落之際,你可以勇敢地說出心中所愛。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飯渣子,紅的還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於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而這本書的創作背後是張愛玲對胡蘭成的失望透頂。
1944年2月初, 張愛玲與胡蘭成戀愛了。在她看來, 遇到胡蘭成, 生命在荒涼的世界裡出現了亮色。即使胡蘭成當時是有婦之夫, 但張愛玲毫不在意, 一心一意地愛著他。不久胡蘭成離婚, 與張愛玲籤了婚約。但好景不長, 胡蘭成很快喜新厭舊, 又有範秀美、小周等情人。因此張愛玲不再與胡蘭成聯繫,初戀就此結束。《紅玫瑰與白玫瑰》就是這個時候寫成的。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在白、紅之間徘徊的的故事,白色是妻子,紅色是情人。歲月無情,花開花落,在淚光中,男人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已是一種現實中的幻影。舊日的善良也在一點一點地逼近他。
張愛玲曾說:小團圓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張愛玲從1970年代開始創作《小團圓》,期間反覆修改,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臨終前只有手稿遺世。
書中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九莉與有婦之夫邵之雍的一段愛情故事,可看作是張愛玲的自述性小說。
《小團圓》以一貫嘲諷的細膩工筆,刻畫出張愛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歷史中過往來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現實人物,於此處實現了歷史的團圓。那餘韻不盡的情感鋪陳已臻爐火純青之境,讀來時時有被針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掙扎和顛倒迷亂,正映現了我們心底深處諸般複雜的情結。
身處大時代的變遷,20世紀40年代的人們更關心人生飛揚的一面。張愛玲則平靜地關注著邊緣化的飲食男女。
她認為寫作應該把安穩、真實、樸素作為人生的底子,這樣才能觸到人生真實的一面,所以她小說的人物是世俗的市民,故事不過是平凡的男男女女的小恩小怨,題材不夠重大,但最接近真實的人生,直指人性的最隱秘處,道盡了人生的悲涼與無奈,無人能出其右。
—THE END—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參考:豆瓣讀書
編輯: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