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普遍有一個印象,那就是歐美等國的人不吃豬下水,甚至就連豬腳也不怎麼吃。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只有美國人才極少吃豬下水,歐洲各國都吃,比如義大利有豬血巧克力,法國也有類似「大腸包小腸」的菜餚等等。
那為什麼與歐洲同宗同源的美國人卻不吃豬內臟等下水呢?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原因一,不會做
燒豬蹄
美國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食荒漠,這裡的美食荒漠並不是指美國的美食少,相反它匯聚了世界各地的人所以美食種類非常豐富,這裡的荒漠指的是美國本土的普通家庭通常不會處理例如豬腸、豬腳等等。
面肺子
他們通常使用的煎、烤、燉這三種烹飪方式顯然很難將豬腸、肝、豬肚等等做好吃,再加上調味料的差別,不像國內有滷、爆炒等做法,還有各種香料,所以他們往往做出來的都難以下咽。
原因二,嫌髒和不健康
爆炒豬肝
第二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國人普遍認為豬腦、豬肝、豬腸等等內臟部位是很髒的,而且膽固醇等含量高,不利於健康,所以在他們的概念裡根本不會去吃這些部位。唯一會使他們討論這些部位的時候是萬聖節或者惡作劇的時候。
原因三,沒挨過餓
歐洲和亞洲的各國民眾大多經歷過挨餓時期,所以對食物的態度是能吃就不要浪費,會儘可能吃完動植物的各個部分。
像歐洲中世紀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物資匱乏,肉類是貴族才能享有的,再加上那時候教會的權力非常大,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會進行齋戒,不吃肉,只吃蔬菜,不過魚是可以吃的。魚肉後來越來越貴,普通民眾就會吃牛和豬的內臟等各個部位,以此充飢。
唯獨美國不一樣,自美國建國以來就沒發生過大的自然災害,食物也沒怎麼匱乏過,再加上人口較少,所以他們只是在二戰時期有吃過一段時間的動物內臟。
但很快美國就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國,不管是農業還是工業和第三產業都形成了專業的現代生產鏈,自然也就不再吃動物的內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