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300年秘本流傳,讀張岱《夜航船》,做一個有趣的人

2020-12-22 朗讀者

紈絝子弟裡的傲骨——張岱及《夜航船》 文/劉家宏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義不成,學文章不成,學仙學佛,學農學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為敗家子,為廢物,為頑民,為鈍秀才,為瞌睡漢…… 」——張岱《自為墓志銘》

1

大家對張岱應該並不陌生,兒時的課文《湖心亭看雪》,無論學習好壞的同學到現在都能背上幾句:「……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自小學到大學的課本裡,文言文詩詞歌賦學了數百篇,張岱僅僅佔了寥寥二百餘字,但我們卻對這二百餘字總縈繞於懷,許久不忘,其人其文必有它的可愛所在。

張岱是苦逼的「文二代」,也是紹興苦逼的高富帥。他的「苦逼」,貫穿了仕途、治學,國運和家道。

他祖上四代都是官,爺爺張汝霖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官至廣西參議,到他父親張耀芳這一輩,其家勢好像是隨著明朝的命脈一樣,開始沒落。張岱的父親張耀芳熱衷功名,耗盡大半家業去考科舉,卻屢困場屋,考了N+1次都沒考上,到最後削尖了腦袋也只中了個副榜。當然了,副榜雖不算舉人,卻也比秀才高半級,當了個沒有實權的藩王的右長史,就是監督著藩王又幫著藩王打理王府中上上下下雜事,從政事到王府起居不一而足。

張岱小時候身體不好,有痰疾,把姥爺他爸辛苦珍藏的幾筐子西藏產的牛黃丸,吃到十六歲吃光了才痊癒。作為家裡的嫡長子,當然也被寄予重振家風的厚望,但他學識雖廣,卻不是科舉的路子,沒考上也不自怨自艾,也不執著其中,就不考了,爺一邊兒玩去了!還說了:「有人於此,一習八股,則心不得不細,氣不得不卑,眼界不得不小,意味不得不酸,形狀不得不寒,肚腸不得不腐。」「八股一日不廢,則天下一日猶不得太平也!」(《石匱書》),大概意思就是:那些考八股的人,都小肚雞腸,卑躬屈膝,眼界狹隘,卻又酸腐至極!一天不廢八股天下就完蛋啦!

他家祖上三世藏了三萬多本書,他爺爺知道家裡就張岱愛讀書,有天一高興,一下子給了他兩千多本。他爺爺去世後,他又正好外出沒在家,三萬多本書一下子被他的父輩、兄弟、門客、奴僕婢女一天之內全瓜分了(他家人分書之速有夠奇葩的),這是他家文道的第一次大劫難。後來他攢了四十年,花了大半輩子,又攢了三萬多卷,結果清兵打了過來,他只帶了幾箱書跑路到剡(音扇,在浙江東部),剩下的全被清兵生爐子,投到江裡(閒的蛋疼),放到盔甲裡擋刀箭(最文藝的防彈衣),又全沒了。

書沒了,家破了,國滅了,作為前朝遺士隱居深山,又常常吃了這頓沒下頓(「瓶粟屢罄,不能舉火」,「布衣蔬食,常至斷炊」),他幾次想到以死殉節,但想到自己的嘔血之著《石匱書》(原名《明書》,是為明代史書)沒有完成,忍辱著書,前後歷二十八載,趟過了清朝白色恐怖的血腥鎮壓,五易其稿,九次修訂,在順治十一年終於完成了這部二百二十卷的皇皇巨著。

康熙二年莊廷鑨《明史》案發,張岱好友查繼佐被無端地牽連,因此案而死者七十餘人。康熙三年七月,抗清英雄張煌言被捕,同年九月殺害於杭州。因言致罪的文字獄禍事並起,張岱效仿陶潛、王績、徐渭,自己給自己寫了墓志銘(即《自為墓志銘》),做好了與《石匱書》共存亡的準備。

康熙十八年,梳洗整齊了滿頭白髮的張岱在自己的廬屋裡閒坐,一名信使叩響了他久閉不開的柴門。他懶懶地打開了信,信是他的晚輩,當朝的翰林院的明史編修,文名頗盛的毛奇齡寄來的,信中先敘仰慕之情,又敘同鄉之誼,然後懇切的乞求他的《石匱書》出山,供編修《明史》參考,條件是改易「本朝稱謂」,並告訴他「正可示人,無庸再秘」,也就是說,《石匱書》可藉此機會發揚光大,流芳百世了。

張岱把信隨手一放找不見了,自己也記不清,大概後來往煮茶的爐裡燒了,仍舊靜靜閉眼回憶起年少時風流的夢:精緻的庭院裡有眼波流俏的俊丫環服侍,喝惠泉水煮的,春天朝露點過的蘭雪茶,吃纖纖玉手剝開的金燦橘子。穿綾羅綢緞裁剪合身的衣裳,賞著繁花和美俊的少年,和朋友笑選著良駒駿馬。節時到江邊看琉璃炫彩的燈,數在水面倒映的煙花,聽梨園西皮二黃的咿呀彈唱。

2

家裡書架上有本張岱的《夜航船》。

來家裡的朋友,看這書名,以為會是一本民國時期的小說,翻開之後,卻發現裡面條列清晰,言辭儉省,不免大失所望。

我說,你可以先讀讀序,序裡有個故事,還蠻有趣。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有個僧人和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和他人高談闊論炫耀學問,這僧人看他唾沫飛濺,講解時手足並用,很是神採飛揚。但船艙狹小,眼見這士子就要施展不開了,僧人被他氣場所震懾,也就為他挪點地方,好讓他大展身手,委屈自己蜷縮著身子準備睡了。忽然聽士子言語裡有破綻,就坐起身拍拍士子,問道:「請問相公,『澹臺滅明』這名字是指的一個人呢,還是兩個人?」士子爽快道:「是兩個人。」僧人作求解狀又問:「照閣下所言,世人所說『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呢?」士子當著眾人自信滿滿,橫了僧人一眼,不屑回答:「這還用問?堯舜自然是一個人!」僧人哈哈笑了,說:「如此這般,你還是往邊兒點坐,且讓小僧伸伸腳。」

朋友讀完這段故事忽然覺得這本書並不死板,似乎活了起來,也不看其他的書是否要借,就高高興興拿了這本回家,我說後面還有更有趣的。

沒過幾天,朋友就打電話說要還書。

「怎麼不再看一陣?」

「書是好書,不過這書條目繁雜,不適合逐頁細讀,也就是午後閒來,隨手翻開,看到哪條算哪條,這樣看書不知道猴年馬月能看完,先還你,我自己在網上已經訂了一本,放床頭慢慢看,張岱嘛,風格本就如此,閒散的書。」

「哈哈,這本書讀的方法我和你一樣,但你對張岱的評價就錯了,張岱,可不止如此。」

我們對張岱的印象主要出自於他的《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再加上他的小品文流暢致趣,所以他留在大家心中的印象多是一個家境優越的散淡文人,卻忘了他骨子裡是有錚錚傲骨有節義的文人,和下過苦功夫的學者型的文人。

《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涵蓋了大眾或熟稔或生僻的文化段子,經史子集無不涉及,甚至還涉及到了物理、化學的一些現象,當時的獵奇新聞也是沒少。它為什麼叫「夜航船」呢?張岱在序中也作了解釋,他說,天下學問,唯夜航船中最難對付。古時江南水路頗多,眾人擺渡船中無聊,便閒來談天。江南一帶無論達官還是匠人,「《性理》《綱鑑》,皆全部爛熟」,隨便問起史事來,人名、官爵、年號、地名很少有錯的,「學問之富,真是兩腳書櫥」(估計張岱對其時人誇張了,就上述士子那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所以夜航船中的談天時常會成了學識的較量,為了不讓人出醜,他就編了這部書。

說書中每一條是「段子」,並非不敬,因為其形式多作條列,有些也是小故事。這書讀起來,除非是做學問,如是為了增長知識見聞,還是建議我那朋友的讀法。書中唯有「人物部·附奸佞大臣」是成篇的文章,從夏商寫到明代,將大奸臣不無詳盡地憤然列舉,成了本書中特立獨行的一篇。

書中還有類似如下文的段子,讓人忍俊不禁,比如「方術部·方法」中,有一段大意如下:樹不生果子怎麼辦呢?除夕夜裡出來倆人,一人趴在樹下,另一人拿斧子對著樹問:「你生果子不?不生,我砍你作柴火!」趴著的那人就要答道:「我生,我生!」這一年樹上結的果子就會結實。

我不知道張岱寫奸佞大臣時會不會鬚髮盡豎,寫砍樹的段子時會不會撫掌狂笑。這些都是出自那被瓜分的三萬卷還是那毀於兵燹的三萬卷裡?不過這些也都作了繁華舊夢,這夢來自一個深山編書清癯老頭的筆下和笑容裡。

總之,張岱是一極有趣之人,《夜航船》是一極有趣之書。《夜航船》,乏趣之夜,羈旅於途,百無聊賴之時,不可不讀!

張岱的年代,畢竟距今天已有300多年,有些文字和常識,現代人讀起來不能理解他的深意。為了更便於沒有古文基礎的讀者品讀,鍾書君推薦這套文白對照《夜航船》的經典版本。讀起來就像讀一本小說一樣有趣、順暢。

裝幀設計雅致、簡潔,內文排版舒適,是一套兼具收藏、閱讀、饋贈價值的優良版本。

譯文以《續修四庫全書》所收「觀術齋鈔本」為底本進行精心的點校,廣泛吸收前輩學者的校勘成果,進行了多次的校對,保持了原書的風貌,便於讀者能直接領略古文的美,又能人人都能讀得通、讀得懂。

本書精選了張岱摯友陳洪綬版畫作為內文配圖,陳洪綬的畫自古被評價為:「力量氣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蓋三百年無此筆墨也」,與張岱的文章堪稱絕配。

翻開本書,帶你領略中國文人的文化江湖,品味古代夜航船中的大千世界,定會讓你如沐春風,不忍釋手。

點擊下方橫條,即可進入購買

相關焦點

  • 張岱《夜航船》:長見識了!十惡不赦原來是這十類
    某一日無意中看到一小篇簡介,《夜航船》作者張岱,明代文學家。我忽然醒悟:原來,《夜航船》並非什麼科幻,而是實打實的中國傳統文化,心裡竊喜,趕快手腳麻利訂購付款。 這是一部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識小百科,趣味性、知識性和故事性完美結合的不朽經典,問世三百年一直秘本流傳,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閃爍,璀璨而迷人。
  • 僅印300部!天一閣藏《夜航船》影印本首發
    據了解,天一閣藏《夜航船》影印本僅印300部,本部均有編號。 「天下學問,惟夜航船中最難對付」「且待小僧伸伸腳」,張岱一篇《夜航船》序為這本書「吸粉」無數。誰又能想到,這本趣味橫生的佳作,在張岱身後的三百餘年間隱沒無聞。直到20世紀80年代,天一閣藏觀術齋抄本出版面世,《夜航船》一書才化身千百,風行海內。
  • 明末第一才子張岱,迷倒無數女人:有趣,是一個人的頂級魅力
    意思是說,看一個人,得看他的所愛,他的朋友,他讀的書都是什麼樣的。常和你認為有趣的靈魂交往,久而久之,自己也會受到感染,而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一輩子很長,做一個有趣的人,和有趣的靈魂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那時候你會發現,每一天都熠熠生光。但是,常有人感覺自己很無趣,身邊缺乏有趣之人。
  • 天一閣藏張岱著《夜航船》影印本浙江書展首發
    今天(11月7日)上午,第六屆浙江書展第二天,由天一閣博物院和浙江古籍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夜航船》影印本首發式暨《夜航船》文化沙龍」在寧波會展中心1號館古籍館舉行。
  • 明朝裝逼指南《夜航船》,比網上爛段子有趣多了
    《夜航船》,明朝張岱所著。收集四千多條小知識,內容從天文地理到經史百家,從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涉及學科廣泛,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古代百科全書。沒文化別裝逼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
  • 張岱:一代風流陶庵夢,千古絕響夜航船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個灑脫不羈的人,就是明朝的文人,《夜航船》的作者張岱。明亡後,張岱拒不仕清,屏跡深山,但依然擋不住他以筆遊戲人間,正好將胸中學問匯總在一起,寫就了這本「明代小百科」《夜航船》。這本書可以說是張岱以一己之力完成的維基百科。書中涵蓋天文、地理、禮樂、百官、政法、經濟、藝文、循吏、儒林、文苑、妙藝、方技、隱逸、名宦、盜賊、朝貢。
  • 《夜航船》:行路途中的葵花寶典,一書在手,天下我有
    社會在發展,人們出行的交通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在幾十年前,還沒有高鐵動車,有的只是慢悠悠的火車,逢年過節,人們湧進火車站,擠上火車,咣當咣當,火車帶著獨特的韻律載著歸鄉人向家鄉駛去。客船船艙魚龍混雜,你根本不清楚坐在你旁邊的人是農夫還是商人,是文盲還是舉人,但你一張口,這些再也瞞不住,農夫必知農時,商人必知近來皮貨行情如何,讀書人必知四書五經。在這種環境下,不開口則矣,開口就不能信口開河,否則被人當眾打臉,船又恰好行至江心,鑽地縫都沒處鑽。張岱這個讀書人不講武德,不務正業,他竟然寫了一本書專門應付這種情況,書名《夜航船》。
  • 明朝版的《十萬個為什麼》,張岱《夜航船》斧頭藏床底可生男孩,可獲評搞笑諾獎!書中所載妙方,今人聞所未聞!
    婦人懷娠欲成男者,以斧密置床 下,以刀口向下,必生男;張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終年93歲,明末清初史學家、文學家。從明朝出生活到了清朝。經歷了朝代的變更,生平從富貴公子生活紈絝,到國破家亡,在那個時代活到了93歲,相信他的心態還是很好的。
  • 張岱:人無癖,則無趣
    所以千百年來,湖心亭看雪成了不朽,正因今人嚮往張岱的真趣和深情。生活若無趣無奈,不如讀一讀張岱。有趣的人不會循規蹈矩,就如少年張岱,喜歡在生活的另一面浪遊,不時揪出點東西給世人,告訴他們,世界還有一面如此好玩。
  • 張岱:明朝最後的貴公子,半生繁華半生荒涼
    1644年,清軍大舉入關,定都北京,明朝滅亡。國破家亡之際,有很多忠義節烈之士紛紛殉國,很多貪生怕死之徒轉投新主,而張岱,這個明朝最後的貴公子,卻在繁華中抽離出來,披髮入山,著書立說。賈寶玉曾經的張岱: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 欒保群《夢憶》拾屑︱張岱用錯典故
    金谷綠珠,郿塢貂蟬,張岱用典雖然是只取「藏嬌」一節,但以這兩個不得好死的惡人相比擬,九泉之下的包老爺終當恨恨不已的。張岱對這位祖父朋友品格的評價,除了把他與董卓、石崇排成一隊之外,還有一處,就是又拉來了一個宋子京與其類比。我覺得這卻有些不大妥當,試著舉出來與大家探討。
  • 張岱 | 好長一個夢
    煮出的乳酪還做了更多嘗試,和酒入陶甑蒸,和蔗漿霜用溫火熬,或摻入豆粉煎酥,味道「無不佳妙」。紹興城東的樊江鎮有一個桔園,桔園主人也是講究人,他家的桔子是「青不擷,酸不擷,不樹上紅不擷,不霜不擷,不連蒂剪不擷」。每年深秋降霜後,張岱都親自前往桔園,他挑桔子有一個原則:寧遲,寧貴,寧少。
  • 公子哥活成了絕世才子:若生明清,只嫁張岱
    明清的才子數不勝數,有名的有唐寅,有徐渭,有袁枚,有李漁,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鼎鼎有名,但他們所有人加起來也抵不過一個張岱。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有的人一生平凡無奇,而有的人,生來註定成為傳說。張岱就是這樣的人。張岱生於顯宦門第,簪纓世家。先輩均是飽學鴻儒,家學淵源。他從小錦衣玉食,養尊處優。吃喝玩樂,無一不精。詩詞歌賦,無一不通。
  • 大雪節氣,重溫《湖心亭看雪》——「痴人」張岱,終在熱愛裡抵達永恆
    冬日裡重溫詩詞中下了千百年的雪,有「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的大氣疏狂;有「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的萬籟俱寂;更有張岱的這篇《湖心亭看雪》。那是崇禎五年的冬天,大雪三日之後的更定時分,他選了一個最冷的時段「獨」往西湖看雪。
  • 魚翅/直火幫Feezy《山頂洞人與夜航船》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
    魚翅Fin/直火幫Feezy《山頂洞人與夜航船》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如果您需要該音樂的高品質無人聲純伴奏請複製<PACETOP音樂伴奏>並重新搜素搜索以後即可看到為您提供的高品質伴奏山頂洞人與夜航船 (Live) - 魚翅Fin/直火幫Feezy詞:直火幫Feezy/魚翅Fin曲:直火幫Feezy/魚翅FinBeat Producer:Jason Nitti
  • 『古詩詞欣賞』白洋潮 ▏張岱
    注釋1)選自《陶庵夢憶》,張岱(1597-1679),字宗子,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山陰(今浙江沼興)人。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學家,其著作有《石匱書》、《琅嬛文集》、《西湖夢尋》等。白洋,山名,在紹興西北,濱海。2)故事:舊例,舊俗。3)三江:俗名三江口,在紹興市東北40裡浮山北麓。4)實:實際上。
  • 這是張岱《陶庵夢憶》的自序,一篇「說夢」的散文佳作
    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粱,車旋蟻穴,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問佛前,一一懺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遊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痴人前不得說夢」矣。【在枕上聽到雞的啼聲,純潔清靜的心境剛剛恢復。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華靡麗於轉眼之間,已化為烏有,五十年來,總只不過是一場夢幻。
  • 跨越明清的紈絝子弟張岱,如何在陽明心學的影響下,成為一代才子
    這位文筆空靈,具有冰雪之氣的文學家就是跨越明清的傳奇才子張岱。張岱(1597-1687),浙江山陰(今屬浙江紹興)人,是明清文史學家。》《陶庵夢憶》《張岱詩文集》、《夜航船》。
  • 22本適合零碎時間讀的中外書籍
    《夜航船》是一部來自三百年前的「百科全書」,也是張岱這個文人眼中的大千世界。從天文地理、四方星象到三教九流、古往今來,或嚴肅,或幽默,或正經,或玩笑,無所不包,讀來令人慾罷不能。1665年,六十九歲的張岱為自己寫下墓志銘,其中並未提及《夜航船》。1689年,張岱卒於九十三歲。《夜航船》從此湮沒。三百年後,塵封抄本現身於世,輾轉入藏寧波天一閣,《夜航船》重現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