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子女都是債,有些家庭把這句話貫徹得淋漓盡致,儘可能的給孩子最好的,全家人只圍著孩子轉,真是恨不得捧在手裡放在心裡,當孩子的跟屁蟲、奴隸也心甘情願。但慣子如殺子,看看這些對孩子肆無忌憚的溺愛,都換來了什麼後果。
近日,就有網友曝出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名較大的女孩,在地鐵站內連踹母親幾下。網傳可能是母親搭錯了地鐵。爆料者稱,長發女子一個人推著兩個行李箱,還背著一個大包,而短髮女孩的身上則一個包都沒有,在踹長發女子時,還時不時的爆粗口,態度極為惡劣,而長發女子卻絲毫沒有還手的意思,任打任罵,逆來順受。這一幕真是讓人看了都心生氣憤,一曝出來就受到各大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這種因為溺愛孩子,而最後孩子卻以德報怨、恩將仇報的家庭並不在少數。現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獨苗苗,或者只有二個孩子,自然就會將全部心思都傾注在了孩子身上,導致孩子易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會去用心體驗父母的艱辛和不易,養成了自己的願望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心生怒意,並會把怒氣發洩到家人身上。
我們經常在網上能看見這樣的報導和視頻,都是因為一些小事情,而對父母拳打腳踢,或者殘忍的殺害父母。
一名年輕的女子向自己的父親要錢買手機,但是由於父親沒有錢,無法給女兒所需要購買手機的錢而遭到女兒的辱罵毆打,而父親卻始終沒有一點怨言。據了解,這名父親有些智力障礙,妻子很早就離開了人世,父親靠在路邊擺夜攤維持生活,每天的收入十分有限。
一名初中女學生因為父親不答應她買手機,對自己耳鬢斑白的父親拳打腳踢,兩人在街頭互相打罵,哪裡看得出來是父女,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仇人呢。
合肥的孫大姐有個兒子小宇,小宇今年上初二,因為疫情在家上網課,迷戀上了手機上網後,成績也一直下滑。孫大姐心裡越來越著急,於是她收起手機不讓小宇玩,兩人多次因為玩手機、看電視的事情起爭執,甚至有一次小宇對孫大姐拳打腳踢,把左小腿踢成了骨折。
只有13歲的邵某,因為不服父母管教,在與母親發生衝突之後,用菜刀將母親砍死並逃跑。
湖南衡陽一13歲男孩,用錘子先後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和母親後逃逸。據親戚鄰居稱,平時羅某父親對兒子溺愛有加,對兒子也不多加管束。
還有一些要不到零花錢,因為滿足不了一些意思,就做出這些禽獸不如的事情來,簡直是滅絕人性,反人類的敗類。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力更大,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需要get住這些應對妙招。
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裡最重要的
一個孩子如果覺得自己是整個家庭裡最重要的,那麼就會有恃無恐,我們往往能看見一個家庭,如果有老人家,在父母教導孩子時,老人就會搶著哄,掙著不讓父母教育,這就養成孩子每次做錯事之後,以老人為後盾,而越來越反抗父母,把好好的一個家過成了邊境戰爭。
不管家裡有老人還是沒有老人都好,都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也不要整個家庭都圍著孩子轉。在有老人時,可以多關心老人,只有父母時,父親要更愛母親,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什麼是對別人的關愛,以及感恩之心。
不過度溺愛
孩子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要什麼有什麼,這種就叫過度溺愛,孩子從小就沒有體會過幹活的辛苦,也不知道父母賺錢的難處,不理解父母的苦心,自然覺得要什麼也很簡單,在要不到時,就會覺得父母小氣。
孩子以後也會長大,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什麼事情都為孩子安排好,孩子還能出社會吧,長大後也只會是別人眼中的「巨嬰」。對孩子,我們真不能慣,該孩子做的事情還是讓孩子自己去做,家裡孩子能做的,也應該讓孩子去做,孩子做錯事之後,該罰的也要罰。
理解孩子的叛逆期
2-3歲,6-8歲,12-18歲,都是孩子的叛逆期,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處理好孩子的叛逆期,那孩子很容易走上不歸路。
我們要理解孩子的叛逆期,在叛逆期時,孩子容易情緒化,也容易出現焦慮,陷入負面的思想中,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根據孩子的性格去應對,有些孩子適合以硬碰硬,有些孩子適合以柔化鋼,我們可以試著去用,以開導為主,看看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的孩子。
少嘮叨多以身作則
孩子都不喜歡父母嘮叨,隨著長大就越不耐煩聽父母的話,瑣碎重複的話,確實讓人聽了很厭煩,所以,這些話可以少說。對孩子的教育,可以以身作則來引導孩子,孩子在小時候都是看著大人長大,大人什麼樣的想法、做法,能很好的影響到孩子。
立個家庭規則
不要讓孩子有不勞而獲的思想,孩子想要零花錢,可以有,但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也可以立個家庭規則,不跟孩子扯,直接在家裡貼個表,約法三章,提高孩子規則意識,父母才有更多威懾力,約束孩子的種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