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刑偵小說常見謬誤和盲點

2020-12-24 希卡利漫評

《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破雲》《吞海》《默讀》《犯罪心理》《心毒》……近幾年來,以當代國內公安機構為背景的刑偵探案類型的網絡小說無論言情還是耽美都越來越多,影視、廣播劇、動畫漫畫化等版權售出後往往書粉也十分買帳,衍生作品一出就會有大量熱度產生。

刑偵探案類型的網絡小說大火併不算意外,畢竟當年喜歡柯南的孩子們都長大成為了擁有重度好奇心的大人。

生死相搏、抽絲剝繭、探明真相、沉冤昭雪……這些看上去神秘而危險,同時帶有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工作,難免引起大多身在平凡日常之中的我們的好奇心。

然而大部分人此生都難以和警察或者「偵探」這些職業產生交集,而各種書籍和日益發達的網絡便成了緩解好奇心的絕佳良藥。

於是蘊含刑偵元素的網絡小說應運而生。

然而就像醫生、軍人這些職業一樣,警察是一份嚴謹的工作。當含有刑偵元素的小說中出現重大的bug和硬傷,那麼就很難稱得上是一本優秀之作了。

同樣,也有一些並非警察職業的新手作者希望通過自己的文字來構造一個關於案件、關於警隊、讚美愛情和人民警察抑或表達對社會問題深思的故事,卻苦於對警察這一職業毫無了解。

那麼希望從Kobayashi_Akira處轉載的這篇文章能夠幫到您。原文評論區還有一些有趣的討論,如果您感興趣,不妨移步原po微博並為他點個讚。

長圖萬字預警:

雖然技巧、細節和積累很重要,但是同樣作為文手的希卡利建議,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如果你追求力求真實的刑偵故事,而身邊也有可以接觸到的警察朋友或是長輩,完全可以大著膽子去詢問。一般情況下,得知有人想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寫進書裡,當事人是不會拒絕的。

知乎上也有一些非常樂於助人的熱心警察答主,翻翻他們的動態,也是了解警察日常生活的一種方式。

警察這一職業除了鐵飯碗,也代表著一份責任和榮光,只要當初填報警校志願/參加招警考試時/投身工作中時心中想的不是安穩的生活而是對警察職業的嚮往,對匡扶正義的憧憬,那麼他就值得我們的尊敬。

在希卡利高三填報志願尋找各路填報資料時曾經在頭條看見一位警校老師說,一顆熱血沸騰的心比一雙可以通過手術矯正的眼睛更重要。

至今想起來都覺得很有道理。眼睛可以通過手術恢復明亮,而心上蒙塵卻難以拂去。

不知道是湊字數還是思路天馬行空,等回過神時竟然跑了題,那麼最後再說一句吧:

願各路大手在創作時不要過分抬高警察職業,畢竟脫下警服他們也是普通人;但是也不要辜負一個警察的赤子之心,畢竟穿上警服,他們就是這社會和平的守護神。

相關焦點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01 以偏概全 根據很有限的例證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但可以作為散文、詩歌、小說等文體的素材。 訴諸信心僅僅是一種個人的信心和理念,不存在邏輯上的推理效果,不能作為論據,只是強化表達的效果,而無法起到論證作用。 如:我相信他不會騙我,所以他說的都是真的。
  • 常見邏輯謬誤解析(一)
    (請關注本號:特修斯之船)     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是人身攻擊。
  • 「刑偵」《鎮魂》溫柔內斂美人VS暴躁精分,容易逆cp警報YO~
    他為自己取了個代號:殺青短評:刑偵文。小說,正義FBIx馬甲殺手,相愛相殺,美劇風。貌似不算很虐。喜歡破案類型的一定不能錯過《殺青》,這本真的看得很爽,文筆很好但是是美劇風,只要能習慣譯製腔你就會擁有一篇絕世好文。
  • 法律人必知的 24 種邏輯謬誤
    在當事人、法律法規和應用實踐中斡旋的法律人——可能是這個社會中最喜歡「講理」的群體,感觸估計會更深。 每個心智健康的人都會受感情影響,所以這種謬誤很有效,同時也很低級。 舉例:張三在飯店看到李四吃狗肉,於是上前訓斥:「你怎麼可以吃狗肉,小狗多麼可愛,就像小朋友一樣,你忍心傷害小朋友嗎?」張三犯了訴諸感情的謬誤。
  • 常見思維謬誤舉隅:神奇的歸謬法
    (封面照片  顧文君 攝) 日常生活中思維謬誤多有。
  • 「刑偵」監製潘嘉德吹雞搞飯局 陶大宇郭藹明世紀重聚玩自拍
    無線經典劇集《刑事偵緝檔案》系列,自從3月底開始重播後,再次掀起話題,該劇監製潘嘉德(德哥)有見及此,早前在自己的facebook帳戶「吹雞」,於周五晚(22日)在將軍澳舉辦「刑偵飯局」,筵開4席,吸引曾經在過去四輯《刑偵》有份演出的藝人出席,包括兩大主角陶大宇和郭可盈,亦包括佘詩曼
  • 有哪些常見的邏輯謬誤,我們希望孩子從小學會去辨認( 第2期)
    不過,兩個月前我們發了一期常見的邏輯謬誤,一直有媒體來要求轉載。其實,這篇文章裡我們只談了12種謬誤,還有不少廣泛存在的謬誤沒有提到。乾脆,今天我們再說四種常見的謬誤吧。回顧一下,邏輯謬誤 - logical fallacy,也就是人們常犯的邏輯錯誤,指一個人犯了推理錯誤,對他人甚至對自己產生誤導。
  • 15個常見邏輯謬誤匯總(下)
    用一件事先發生來證明這件事就是後面發生的事情的原因時,就犯了後此謬誤。這種謬誤混淆了「隨後」和「因為」。許多迷信都產生自後此謬誤,如:「昨天,我從梯子下面穿過、把打開的傘放在屋裡、打翻了鹽、遇到了黑貓(都是西方迷信裡做了會帶來壞運氣的事情),卻忘了用幸運骰子敲木頭。這就是為什麼今天遇到了一堆糟心事兒。真倒黴。」
  • 心理學:這幾個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你中了幾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思維謬誤,即我們認為自己的一些想法很正確,但實際上是錯誤的。今天知宛就列出幾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來幫助你對周邊生活建立更正確的認識。01「因果倒置」謬誤「因果倒置」謬誤是一個很常見的思維陷阱,指的是對於兩個互相關聯的現象,錯誤地把它們之間的原因與結果弄顛倒。
  • 12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你知道幾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犯邏輯錯誤,而我們竟渾然不知,雖然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在經歷一些教訓後,他就會發現,這些邏輯謬誤有時也會是致命的。今天挑選了12個最常見的邏輯謬誤,一起來了解。1,稻草人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
  • 你看不見的性格盲點,是如何影響你的? | 性格盲點測試
    看了這部電影,你是否和Adam有遇到同樣的問題: 原來戀人、朋友對我評價和印象,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我表現和行為,和我想要成為的人似乎相差甚遠;原來想要改變自己那麼難,也越來越看不清自己了;……02 盲點不止存在於視覺,人的性格中也隱藏著很多自己都看不見、弄不清的因素,影響著你的日常認知和行為,這就是性格盲點。 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一個人存在的某個問題,周圍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只有他自己卻看不到,往往錯誤判斷了自己的言行以及對人造成的影響,讓周圍的親友很無奈。
  • 《盲點》再尖銳的種族歧視和階級矛盾也掩蓋不住母愛的崇高!
    該片也是根據真人故事小說改編成劇本的電影,可見劉易斯對於美國經濟社會中典型人物和事件的準確把握,駕輕就熟地將現代美國經濟社會中的種族歧視、階級矛盾、政治分歧、家庭倫理等問題都展現在故事中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與真實事件原型一致,發生在2005年,講述了一位白人中產家庭的女主人莉·安妮「Sandra Bullock飾演」
  • 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認知偏差-滑坡謬誤
    女孩試了試XYZ臉油後成功消除了暗瘡和青春痘,然後整個人都自信了。上課注意力也更集中,因為女孩每堂課都很自信的回答問題,成績優秀的她和高中的夢中情人一起考上同一所了重點大學,最終喜結連理以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畫面結束了廣告。類似的廣告很多,大家都知道很假,但是當人們(尤其是女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款產品時,多少還是會被影響到,因為我們的潛意識會把這款產品和自己的美好未來關聯起來。
  • 關於常見邏輯謬誤的一些思考
    第四條:謬誤謬誤(一葉障目)。說話的人專門在別人身上挑刺,只要有一點缺陷,就否定全部。此條若用,最好和訴諸情感一起,情緒一起,皆是俗人。只是要首尾乾淨,否則情緒易落,自食苦果。第五條:滑坡謬誤(此例若開)。
  • 24個經典的邏輯謬誤——稻草人謬誤
    本期主要講24個經典邏輯謬誤中的第一個謬誤——「稻草人謬誤」。
  • 國產刑偵小說扎堆出版,《侯大利刑偵筆記》爆紅
    《侯大利刑偵筆記》爆紅  《侯大利刑偵筆記》是一部集偵查學、痕跡學、社會學、屍體解剖學、犯罪心理學之大成的教科書式破案小說。書中高度還原了每一樁命案從調查、取證、抓捕到偵破的方方面面。第一季的大結局《侯大利刑偵筆記3:鑑證風雲》中更是刑偵手段和閱讀快感升級,將貫穿1-3部的多壯陳年舊案一舉偵破。
  • 非形式邏輯-非言辭謬誤小記(上)
    這樣的對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蠻常見的,或者又可以稱為雙標,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02 不相干的謬誤提出與爭議主題無關的論述。指以修辭或文學的手法轉移議題焦點與注意力,是一種政治宣傳、公關及戲劇創作的技巧,也是一種邏輯謬誤。一些常見的邏輯謬誤,像是各類的訴諸情感,都可視為紅鯡魚的一種。有潔癖的丈夫:你可不可以不要在床上吃零食?!我每天又要工作,回來又要打掃衛生,真的很累!妻子:你是不是不愛我了?說!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甲:XXX在捷運上隨機砍死四個人,真是罪該萬死。
  • 常見的「一元化」思維謬誤——從「星座理論」到「大道至簡」
    1、「一元化歸因」的謬誤「單一歸因」是比較常見的,所以先從這個話題說起。這個謬誤的英文是「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意思是:用單一的原因來解釋某個事物,因此導致對其它原因的忽略。
  • 名家丨不科學的思維-歸因謬誤
    我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歸因謬誤」:我曾經待過的學校要麼倒閉了,要麼降格了,要麼解散了,後來我就悄悄地和自己說,我恐怕是命硬,我只要在哪個學校,哪個學校就會倒黴,當然這樣的話不能被我們校長知道。「因果」裡的「歸因謬誤」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十二星座的【戀愛盲點】免走冤枉路
    本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愛情總是當局者迷丶旁觀者清。當你以上帝視角看別人感情問題時,總能一下就找出癥結點,甚至還分析的頭頭是道,但如果今天換作自己是故事主角,卻瞬間鬼遮眼,過去精明的你不知道出竅去哪了,只剩下那個為愛傷神丶氣到變形的你。想擺脫蒙蔽雙眼的迷霧嗎?老師現在要把困在愛情死角的你拯救出來了!一起來看十二星座談戀愛時會出現的愛情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