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甘嶺》看哭無數人,為何參戰官兵看後滿腹怨氣?原因簡單

2020-11-07 來一起愛生活吧

我們都知道要想拍出一部好的電影,可以說是挺不容易的。在豆瓣那些評分比較高的電影,可以說是比較值得我們去觀看的。可以說在戰爭方面題材的電影一般來說都是觀眾不太感冒,而且評分也可以說是比較低的一部電影,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豆瓣上有幾部以戰爭為背景的電影可以說評分很高,網友們的評論也是非常的好的。

而《上甘嶺》這一部電影就是網友們評分比較高的一部電影,《上甘嶺》這一部電影是以現實中發生過的史實,作為故事情節拍攝而成的。可以說這一部電影讓很多看過的人都紛紛流下眼淚,但是很多參加過以這部電影為題材的戰爭中的官員和士兵覺得非常的不喜歡這一部電影。這方面的原因可以說是非常簡單的。

在電影《上甘嶺》中發生的那一場戰爭,確確實實名字就被稱作上甘嶺戰役。上甘嶺戰役是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朝鮮地區的,其中我們中國在這場戰役中的指揮者可以說就是崔建功。這一場戰爭中可以說是一場比較令人傷感,而且比較值得載入史冊的一場戰役。在這一場實力差距比很明顯,而且雙方人數差距也非常懸殊的,這一場戰役中,崔建功帶領著他手下的士兵們頑強的抵抗著。

正是因為崔建功他的不屈以及他手下士兵們的英勇抵抗以至於吹進攻,在這一次的戰役中獲勝了,把美國以及韓國的敵人給打敗了。為了紀念這一次偉大的戰役,我們中國還拍攝了名為《上甘嶺》的這一部電影。在這部電影開始放映之後,作為這場戰役的主要人物的崔建功,還曾經去到了電影院去觀看看,可是有人說看到崔建功在電影放映之後沒過多久便離開了電影院。

於是很多人就去問崔建功,為什麼沒有看完這麼一部比較有紀念意義的電影。崔建功的回答可以說是讓眾人都非常意料之外的,因為崔建功他認為自己忍不下心情去看這麼一部電影。因為在上甘嶺這一場戰役中可以說傷亡很多,而且這一場戰役是非常悽涼的一場戰爭。而且不只是崔建功沒有看這一部電影,就連是曾經參加過上甘嶺戰役中的那些士兵以及軍官們都非常牴觸這一部以上甘嶺戰役為背景的這一部電影。

原因是因為在這一部電影中竟然還有女兵出去戰鬥的情節,這樣讓人很接受不了。為此,為了能夠平息軍隊中士兵的怨氣,作為上甘嶺戰役主要負責人,崔建功走出來說能夠出去的戰鬥力都已經被他派出去了,可是他沒有把女兵給派出去。而且既然是電影,那麼情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編劇在原來的事實上進行一定的改編的。

相關焦點

  • 電影《上甘嶺》看哭無數人,為何參戰官兵看後滿腹怨氣
    可以說這一部電影讓很多看過的人都紛紛流下眼淚,但是很多參加過以這部電影為題材的戰爭中的官員和士兵覺得非常的不喜歡這一部電影。這方面的原因可以說是非常簡單的。在電影《上甘嶺》中發生的那一場戰爭,確確實實名字就被稱作上甘嶺戰役。上甘嶺戰役是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朝鮮地區的,其中我們中國在這場戰役中的指揮者可以說就是崔建功。
  • 感動無數人的電影《上甘嶺》,為什麼一位少將看了,扭頭就走
    感動無數人的電影《上甘嶺》,為什麼一位少將看了,扭頭就走《上甘嶺》作為一部非常著名的抗戰電影,講述了我國戰士是如何在艱難卓絕的環境中,憑藉著強大的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取得勝利的內容,根據韓戰一經上映,就感動了全國的人民,大街小巷都在宣傳,但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將軍,他進電影院後就一言不發,後來直接走了出去。他叫崔建功,是那場戰役裡面衝鋒陷陣的主將之一,當時的職務是師長,看到裡面去的各種子彈穿過身體的畫面,不由得回憶起當初種種,為了不讓眼淚落下,他只好扭頭就走,原因很簡單,不是不喜歡,真的不忍心繼續看下去。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周榮根:停戰前夕,仍血戰上甘嶺
    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1952 年2月,21歲的周榮根和戰友們在國內經過緊張的短期集訓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正式進入烽火連天的朝鮮戰場。他作為24軍72師215團3營9連的一名戰士,參加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周榮根所在的72師,師長為何鳳山,政治委員為李懷德。上甘嶺戰役期間,該師創造了步機槍擊落美軍戰機、以小股兵力夜襲抓「舌頭」,冷槍冷炮運動等戰術,戰果赫赫。
  • 她們是電影《上甘嶺》衛生員的原型,背後故事令人淚目
    1936年出生在湖北武漢,1951年初入朝參戰,擔任志願軍第15軍45師醫政股收容所的衛生員,在上甘嶺戰役中以出色的表現榮立二等功,被授予二級戰士榮譽勳章。吳炯: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1933年出生於原四川忠縣(現屬重慶)。
  • 電影《上甘嶺》:盪氣迴腸的歷史背後
    一部讓王近山中將看了不到十分鐘就淚流滿面的影片。《上甘嶺》電影不止看過一次,每看一遍就能夠從中體會到不同的人生感悟。再把這部電影同其戰鬥故事片比較,感覺到這是一部最接近朝鮮戰場的原生態電影,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軍隊電影記者在上甘嶺拍攝的記錄影片。
  • ...電影《上甘嶺》衛生員的原型, 踏上戰場,她們只有15歲、18歲
    曾經的少年王清珍: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1936年出生在湖北武漢,1951年初入朝參戰,擔任志願軍第15軍45師醫政股收容所的衛生員,在上甘嶺戰役中以出色的表現榮立二等功,被授予二級戰士榮譽勳章。吳炯: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1933年出生於原四川忠縣(現屬重慶)。
  • 電影《上甘嶺》衛生員的原型, 踏上戰場,她們只有15歲、18歲
    曾經的少年王清珍: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1936年出生在湖北武漢,1951年初入朝參戰,擔任志願軍第15軍45師醫政股收容所的衛生員,在上甘嶺戰役中以出色的表現榮立二等功,被授予二級戰士榮譽勳章。吳炯: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1933年出生於原四川忠縣(現屬重慶)。
  • 上甘嶺戰役主將,從不看電影《上甘嶺》:部隊傷亡太大,我不忍看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這是在二戰中都未出現過的高強火力密度,十五軍四十五師師長崔建功,率領志願軍戰士,與數倍於自己的敵人進行抗擊,陣地幾經失而復得,戰至16日,十五軍軍長秦基偉,決定以四十五師為主攻,師長崔建功,由此成為了上甘嶺戰役的主將。
  • 上甘嶺的遺憾
    如四川籍的警衛員小葉、湖北籍的通信員小樊,他一舉一動都能逗得人發笑。特別是北京籍的衛生員王清珍能歌能舞(她就是後來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的原型)。還有偵察科的小秦,軍務科的李可觀等。我們這些十七八歲、二十一二歲的青年剛到司令部工作時還蠻帶勁,覺得很自豪,時間久了就不安心了,因為看到原來的同伴有的殺敵立功,有的在訓練中受獎,有的提拔了,就動心了。
  • 《英雄兒女》《上甘嶺》…為何這些經典戰爭題材作品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當參謀長問張振智6點40分能不能完成修橋任務時,他看了看手錶,時針指向5點。他點了點頭。  在張振智的指揮下,戰士們馬不停蹄開始架橋。敵機在空中盤旋,炸彈在附近爆炸,平時十幾個人抬的材料,當時六個人抬起來就跑。全連上下憋著勁幹,最後提前一刻鐘完成了任務。
  • 《七號房的禮物》——一部看哭了無數人的韓國經典高分電影
    《七號房的禮物》——一部看哭了無數人的韓國經典高分電影很久之前就聽說過這部電影,可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看,聽說每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哭得一塌糊塗,當時我還在想真的會有如此大的震撼力嗎,就是抱著這種極度的好奇心我點開了電影,結果,還真像他們說的那樣當晚就哭得稀裡譁啦的,桌面上堆滿了揉成團的紙球
  • 上甘嶺戰役的最後一戰是這個團收場的,團長後晉升為上校軍銜
    在40餘天的上甘嶺戰役中,美軍兵力6萬餘人,志願軍參戰兵力4.3萬人 。雙方兵力合計10萬餘人,而整個上甘嶺地區也只有3.7平方公裡。 如此猛烈的炮火,震得坑道中的志願軍上下顛簸,不少人牙齒都磕破了舌頭、嘴唇,甚至還有一個17歲的小戰士被活活震死。 持續轟擊幾個小時後,美軍第7師、南朝鮮軍第2師等7個營對上甘嶺發動了猛烈攻擊。駐守在陣地上的志願軍所部英勇抗擊。從此,激戰一直未停,雙方都在不斷增兵。
  • 電影《決戰上甘嶺》成功立項,這場68年前的戰鬥為何至今讓人銘記
    近兩年,浙江某影視公司即將拍攝電影《決戰上甘嶺》的消息反反覆覆出現,這也吊足了軍迷的胃口。上甘嶺戰役對我軍的意義因此,在對上甘嶺戰役之前中美兩軍基本的戰役態勢、各自的優勢區間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大伊萬不得不認為:很多人對上甘嶺戰役在戰略上、戰役上、戰術上之於我軍的意義不是被高估了,恰恰相反是被低估了。
  •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此戰之後,揚名國內外
    縱談天下事,洞徹古今情,穿越歷史長河的重重迷霧,探尋塵封已久的時光典藏 如果有人問你,在抗美援朝那麼多戰役中,你能記起哪一場,可能多數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上甘嶺。因為除了小學課本中堵槍眼的黃繼光,還有那首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我的祖國》,傳唱了幾代人。
  • 同是戰爭片,《上甘嶺》這樣拍的
    可惜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80後導演可能是導慣了青春偶像劇,對於這樣一個嚴肅的抗戰題材劇集,完全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抗戰爆發後,日本人在正面戰場粗枯拉朽的擊敗了果軍,等日軍佔據武漢後,發現自己打下來的地盤背後竟然出現了無數敵後抗日根據地,於是日軍開始回頭實施殘酷的三光、掃蕩政策,企圖消滅我敵後抗日武裝。
  • 歐豪:頭一回看自己演的電影看哭了
    片中杜淳飾演的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用忠肝義膽建築了最後一道堅實防線,彰顯了民族鐵血,鼓舞無數後人。《八佰》可能是最為特別的戰爭電影,因為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戰爭史上第一場有觀眾的戰爭。隔著蘇州河,兩岸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一邊是硝煙瀰漫,壯士們在四行倉庫堅守上海最後的防線;一邊是南岸租界,依舊歌舞昇平,有人加油,有人看景,有人報導,甚至有人為對岸的勝負開出博彩盤口。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
    上甘嶺戰役,我想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即使不知道是咋回事,也應該看過《上甘嶺》這部電影。當初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著實被這部電影給震撼到了,我想時至今天,這部《上甘嶺》依然抗美援朝電影中,最好的一部,即使是在許多中國戰爭電影中,也是不遑多讓。說到上甘嶺這場戰役,據現在記載,其戰鬥慘烈程度實屬罕見。罕見到什麼地步呢?
  • 上甘嶺決戰時刻:秦基偉的「添油戰術」VS「範佛裡特彈藥量」
    你得看準了再用兵力,這一點算是上甘嶺制勝的一個法寶。打仗沒有後勁不行,作為戰役來講尤其要有後勁。」 . 車敏瞧回憶,上甘嶺之戰爆發後,秦基偉就及時指示軍政治部,把基層幹部分三批:一批在陣地上;一批在師、團待命;一批留在軍裡集訓,保留一批戰鬥骨幹,訓練一批戰鬥骨幹,準備隨時「添油」,以應付日後曠日持久的大戰。
  • 西方軍界不解之謎:上甘嶺一役,落敗的為何是聯合國軍?
    當年韓戰的激烈程度到現在說來還讓很多人深深感慨,在朝鮮戰場上有過很多場激烈的戰役,但現在說來在世界範圍內讓人難以忘記,又達到世界戰史上罕見的一次戰役,就是上甘嶺戰役。在這場戰爭中。敵軍先後投入的進攻部隊有美7師和空降團、韓軍第2師和第9師,衣索比亞營、哥倫比亞營等11個團和2個營,此外還補入新兵9000餘人,總兵力約60000人,共發射炮彈1900000發,投擲炸彈5000多枚,出動坦克170多輛、飛機3000多架次。在這些軍事和炮火的強烈攻擊下,上甘嶺陣地山頭被削低了兩米,植被全被燒焦。
  • 老電影《上甘嶺》《奇襲》的主角原型現身屏幕 戰後他們曾任何職
    上甘嶺,我們連打得很英勇,160人的連隊,等戰鬥結束後,只剩下十幾個人。但我們終於把敵人全部、徹底地趕出了上甘嶺。那些犧牲的戰友才是真正的英雄啊!」戰後1954年回國,張計發作為英模代表,出席了中南軍區英模代表大會。1955年秋,已升任副營長的張計發,在組織的關懷下進入南京中高級步兵學校學習。1963年,他從團副參謀長崗位上因病離休,被組織上安排到河南信陽軍分區幹休所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