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桌球有新的體悟,就是技術的提高必須千錘百練,理論結合實踐。許多時侯,為什麼打一個球,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但球的質量卻不高?原因是我們不懂發力,我們的力互相打架,內耗掉了,事倍功半!
桌球技術易學難精,上手容易上升難。桌球技術有三難:
第一、身體的協調,特別是運動中的協調。桌球在中國的群眾基礎很好,在人群中隨意抽個人上來都能擺弄兩下。但真正能協調發力的就廖廖無幾了!很多時侯,看似手的失誤其實是步伐不到位;有時用盡全力,球卻不爆,實際是身體的協調發力不行!要練好身體的協調發力確實不容易。首先要練好步伐,步伐是桌球的靈魂。身體不到位,打球只能夠著打,球沒有威脅!其次是掌握髮力的奧妙,這必須要理論結合實際,在實踐中摸索、檢驗理論,互相印證,最後融匯貫通……
第二、對桌球的理解。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現有些人打球只用一個動作,不顧對方來球旋轉的變化,「以不變應萬變」。這樣打球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糊裡糊塗就輸球了,輸完後也不知怎麼輸的。打球如撐竹排,有急流險灘,也有碧波萬裡,不同的水文環境要用不同的方法,方能行穩致遠!
第三、臨場的經驗和心理的穩定。經常看到一些桌球運動的愛好者,在平時的訓練中打很虎虎生威,行雲流水。一到比賽就縮手縮腳,球質大降,就是心理不過關。或者是和某一對手打很威風八面,換一位對手就打得乾澀被動。原因就是比賽經驗不足,被對方抓住漏洞。桌球是一項互相抑制的運動,有著「體育運動中的圍棋」的稱號。在被對手控制時如何做到反控制,就考驗運動員的智慧了! 綜上所述,桌球是結合技巧與智慧的一項運動。易學難精,一般都是剛學時很有興趣,進步也快。過一段時間後就有種停滯不前的感覺,這是最考驗人的時侯。就如學佛的人一樣,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其實做任何事,都是一個上下求索的過程,也是一種修行。[/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