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華坪:「去黑」「增綠」 金沙江百裡生態長廊靚了

2020-12-23 法制網

昔日荒山禿嶺煤灰,今日碧樹果園滿坡。這是記者近10年間先後3次到雲南麗江華坪縣最直觀的感受。

華坪地處金沙江中段北岸,曾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煤炭一度佔全縣工業產值的70%以上。2200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上,原煤分布達1800平方公裡。「黑色經濟」曾補了財政、富了企業,但隨著區域產業格局的變化,華坪發展遇到了瓶頸,老百姓也不買帳。

「以前買來摩託車都不敢多騎,因為上路就等著『吃』煤灰。」老華坪人楊明華回憶說。

今年66歲的華坪縣榮將鎮龍頭村村民劉宗順也深有體會。他說,以前山坡樹少風大空氣熱,吹來的粉塵漫天飛舞,眼睛都睜不開。自己在採煤區種樹,挖的樹坑裡浸出的都是髒水,牛羊都不喝。

最惱人的是,乾熱的金沙江河谷,水分蒸發量大,山區植被難存活、莊稼灌溉難,當地傈僳族、彝族、傣族、苗族群眾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5年前,全縣有27個貧困村、有458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7262人。

但金沙江河谷光、熱、水資源豐富,非常適宜種植芒果等熱區作物。在綠色發展的引領下,華坪縣以科學技術為支撐,實施林業生態扶貧、石漠化綜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等工程,引導群眾在荒山、荒坡發展綠色產業,推廣石漠化地區光伏滴灌,解決灌溉用水難問題。

「華坪縣把握轉型發展機遇,出臺了種植補貼、芒果保險等幫扶措施,培育引進優良晚熟品種,引導群眾在採礦區、煤矸石堆上種芒果。」華坪縣生態環境局局長王加雲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已當了30多年礦工的孫邵華,2015年嘗試放下煤鍬拿起鋤頭,種起了芒果。起初他心裡也沒譜,生怕賠本,沒想到第2年就開花掛果,第3年他果斷擴大了種植面積。目前他種了138畝芒果,年產收300多萬元。

龍頭村原本山是一片荒山,沒有果子。周邊1900餘戶社員看準綠色有機芒果產業好前景,精心種下2.5萬畝芒果樹,把昔日茅草遍地的煤矸石山,變成了秀美的花果山。每到芒果成熟季節,前來體驗摘果、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村民戶均芒果年收入超過8萬元。

在各級黨委政府帶領下,當地形成「山尖核桃、花椒樹,半山烤菸,山腳芒果」的生態產業布局。同時,有序引導煤炭企業關閉退出,煤礦從2013年的82對減少到29對,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37萬噸,累計有24家煤礦企業轉型發展芒果產業。

「產業從『黑色經濟』向『綠色經濟』轉型,煤礦區水源、植被、土地得到恢復,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2.66%,走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之路。」華坪縣委書記餘麗軍說。

村村寨寨動起來。目前,全縣產業面積從2013年的78.8萬畝增加到123萬畝。2019年全縣芒果種植面積達37.8萬畝,位列全省第一、全國第三;年產量由2013年的6.78萬噸,增加至2019年的31萬噸,產值增加到22.8億元。

百裡綠色長廊簇擁下,金沙江流域年均輸沙量從2005年的2.23億噸,降到2019年的0.49億噸;魚類從2013年的35種增加到2019年的61種。「從山頂到江邊,植被變好了,江水也不渾了。」71歲的華坪縣石龍壩鎮果農王道相說。

楊明華和劉宗順也笑著告訴記者,沒有了煤灰,樹多了,路平坦乾淨,呼吸也暢快了。

「伴隨綠色經濟的發展,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7363元增加到2019年的13295元,全縣累計脫貧16091人,貧困發生率從15.01%下降到1.05%。實現了生態環境修復、環境質量提升和群眾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環。」王加雲說。

今天的華坪,沿江兩岸是成片的瓜果蔬菜;山坡上溝箐邊,花椒、核桃、茶葉、桑樹鬱鬱蔥蔥,壟畝間烤菸成行。華坪縣也被列為「一縣一業示範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區」和「雲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農業示範縣」。記者 趙漢斌

相關焦點

  • 一個煤礦大縣由「黑」到「綠」的蝶變——透視雲南華坪綠色轉型之路
    如今,華坪變了,山綠了,天藍了,水清了,空氣清新了;金沙江畔、礦山壩子、村寨周圍,處處鬱鬱蔥蔥、芒果飄香。這一切的變化,得益於華坪由煤炭產業向綠色產業的轉型。近幾年來,華坪縣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建設「全國綠色有機晚熟芒果示範基地、全省清潔載能產業示範基地、大香格裡拉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圈陽光康養示範基地」,成功實現產業轉型。
  • 雲南麗江這座煤城是怎麼做到的?
    雲南麗江這座煤城是怎麼做到的?華坪縣痛定思痛,近年來積極布局生態產業,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新路子,經濟發展實現由「黑」變「綠」。12月13日《經濟日報》刊發文章點讚華坪縣煤炭產業走出綠色發展、生態富民新路子一起來看��
  • 我們沿著雲南境內金沙江走了一圈,發現……
    張文峰 攝從點染到鋪展,產業之「綠」在雲嶺大地由點成線,由線到面,「綠色含量」不斷提升,為推動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融入雲南力量。張文峰 攝 恢復綠水青山,又讓綠水青山帶來不斷的金山銀山,推動綠色發展同樣成為雲南農業發展的主旋律。麗江市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境內有615公裡金沙江。2018年,麗江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的決定,全力推動以綠色食品牌為重點的一產、以綠色能源牌為重點的綠色二產、以健康生活目的地為重點的綠色三產落地見效,推動荒山變綠地、生態富民生。
  • 《人民日報》要聞版點讚麗江華坪綠色發展
    文章寫道:「雲南麗江的華坪縣,曾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而最近,華坪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從『煤城』到『芒城』,走出了一條由『黑』轉『綠』、由『綠』轉『金』的生態富民路。」
  • 綠色發展釋放生態紅利
    如何修復並保護好生態環境、如何走好轉型發展之路,成了當地的一個重要課題。  華坪痛定思痛、下定決心,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2013年以來,華坪一邊做「去黑」減法,將全縣礦井從82對關閉退出到13對,減少了84%;一邊做「增綠」加法,實施礦山復綠、荒山補綠。
  • 康養鹽邊丨百裡生態長廊 刷新「養在鹽邊」的顏值
    紅格終年陽光明媚,四季瓜果飄香,全年無霜期達300天以上,年平均氣溫20.3℃,空氣品質優良率99%以上,依託紅格得天獨厚的氣候物產、天然獨特的溫泉資源、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圍繞「生態紅格、人文紅格、健康紅格、運動紅格」的理念,以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共享交通等新科技、新城市建設理念為標準,擬建國際化大健康體驗中心、康復康療中心、專業醫護中心、專業運動項目場館、
  • 從華坪女高到雲南中醫藥大學 她們這樣回憶張桂梅
    前言:近日,張桂梅校長在雲南大山深處創辦了一所免費的女子學校,用11年時間將16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的事跡感動了全中國。張桂梅校長創辦的這所免費女子學校在麗江市華坪縣,名稱為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簡稱華坪女高。截至目前,華坪女高共有53名學生考入雲南中醫藥大學,其中20名已經畢業,33名在讀。
  • 假期雲南這些地方值得去看看|雲南|昆明|普洱茶|大理古城|杞麓湖|...
    近日,在文化和旅遊部集中推出的300條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中,雲南10條上榜。鄉村旅遊資源豐富的雲南,還有太多待挖掘的寶藏路線。當雲南遇上絢麗的十月,為給赴滇遊客帶來更加深度、純玩的雲南旅行體驗,帶領赴滇遊客了解更加地道、淳樸、美麗的雲南,同時儘量避開人流、車流的擁堵,這個十一黃金周,就愛去旅遊誠信商城聯動雲南16個州市,誠意推出精品鄉村旅遊路線。
  • 《人民日報》聚焦麗江華坪發展芒果種植業...
    12月10日《人民日報》聚焦麗江市華坪縣龍井村通過發展芒果種植業實現脫貧金沙江畔龍井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脫貧——家家戶戶種上「金果果」(傾聽·算算脫貧帳)核心閱讀曾經產煤炭,現在賣芒果轉型發展雲南麗江華坪縣龍井村抓住縣裡淘汰落後產能的機遇,90%的貧困戶都發展了芒果種植業。去年全村芒果種植面積達1.5萬畝,人均純收入1.6萬元,實現脫貧。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製圖:蔡華偉金沙江沿岸起伏的山巒深處,一條河流穿村而過,雲南麗江華坪縣的龍井村臨河而建。賣完了今年的芒果,村民們都在忙著修剪芒果樹。
  •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愛讓夢想飛越大山
    這位乘客正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上圖右。陳欣波攝,新華社發)。為大山裡的女孩點亮夢想,張桂梅老師感動了無數素昧平生的人。究竟是什麼,賦予一位山區人民教師如此厚重的力量?「源源不斷的愛奔向我、鼓勵我」陳法羽一輩子也忘不了在華坪女子高中入學時那張貼在床邊、寫著自己名字的小紙條。她是女高的第二屆畢業生,如今是麗江市永勝縣一名民警。2009年,陳法羽初中畢業,中考沒達到高中錄取線。
  • 借智借力賦能河岸開發,長安將打造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
    生態賦能,智造長安。7月7日下午,長安鎮組織開展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建設調研活動,向社會各界集中介紹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九大主題公園和「綠道之城」的建設理念,並廣泛問計於企於專家於媒體,借智借力賦能茅洲河河岸開放,引入社會力量共創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 北京城市副中心:增綠添景繪生態優美畫卷
    不止是背街小巷整治,在城市雙修工作中,副中心以新促老、新老融合,老舊小區整治提升、便民服務設施建設、街巷生態修復、增建公園綠地等工作有序進行。通過城市雙修,促進新老城區空間和功能深度融合,地區活力、服務能力和承載能力穩步提升。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煤炭大縣到芒果之鄉 雲南華坪的「綠色...
    央廣網麗江12月14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華坪臺記者趙睿)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位於長江上遊的煤炭大縣雲南華坪縣通過給黑色做減法,給綠色做加法,轉型成為世界優質芒果之鄉,走出了一條山清水淨空氣好的綠色發展之路。
  • 穿越天山:遊「百裡畫廊」唐布拉草原,採天山黑蜂「秘蜜」
    【最美獨庫公路之四:唐布拉「百裡畫廊」】從喬爾瑪西去不遠,從路邊的指示牌看,現在已行至唐布拉。唐布拉,素有「百裡畫廊」之稱,是伊犁州頗負盛名的五大草原之一。透過車窗向外看,從藍色天空,到白色雪山,依次往下到濃綠的森林、嫩綠的草地、歡快的溪流等,大自然共同組合成了一幅長長的畫卷。行走在百裡畫廊中,讓人立即忘記了走「老虎口」留下的忐忑,忘記了從山頂撲騰而下的「天瀑「,就是這種讓人瞬間融入的美,不由自主就這樣被她徵服。遠處,薄霧在山腰間忽隱忽現。
  • 節目預告|千巖綠徑繁花豔 百裡杜鵑越山野
    百裡杜鵑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的烏蒙山腹地,因綿延百裡的原生杜鵑林帶而得名。奔跑於有著「地球彩帶、杜鵑王國、養生福地、清涼世界」之美譽的百裡杜鵑景區,不僅處處風光優美,氣候、賽道難度亦是最為適宜,讓跑者們既呼吸清新空氣、洗盡都市纖塵,也能體味烏蒙原生態民族文化風情,在揮汗競技的同時也盡情享受賽道風光。
  • 內江高新區啟動小青龍河綠地建設,將建成水清岸綠、生態宜居長廊
    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水處理工程和綠地建設工程兩個方面,將建成水清岸綠、生態宜居的樂活長廊。以綠地和河道為生態基底對兩岸景觀進行打造,同時設閘蓄水形成湖鏡,通過4m寬的綠道串聯場地各濱水空間,加強河道兩岸之間及場地與周邊地區的聯繫,提升區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