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結出金芒果!《人民日報》要聞版點讚麗江華坪綠色發展

2020-12-22 騰訊網

12月2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發了題為《雲南麗江華坪縣走綠色發展生態富民路——礦山結出金芒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文章,點讚麗江華坪縣走出一條生態富民路。文章寫道:「雲南麗江的華坪縣,曾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而最近,華坪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從『煤城』到『芒城』,走出了一條由『黑』轉『綠』、由『綠』轉『金』的生態富民路。」

以下是報導原文——

雲南麗江華坪縣走綠色發展生態富民路

——礦山結出金芒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青山巍峨,碧波蕩漾,金沙江北,昔日採煤形成的荒山,現在被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芒果樹披上了綠衣。

雲南麗江的華坪縣,曾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而最近,華坪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從「煤城」到「芒城」,走出了一條由「黑」轉「綠」、由「綠」轉「金」的生態富民路。

一煤獨大

當年欠下生態帳

華坪,全縣2200平方公裡,有煤炭資源的面積達1500到1800平方公裡,8個鄉鎮都有煤田,大小煤礦不計其數。2013年前,當地財政收入70%以上來自煤炭相關產業。

「煤炭經濟」數據耀眼,黯淡的是當地生態環境。水源枯竭、房屋開裂、地表植被破壞……由於大多數礦企環保措施不到位,整個縣城上空灰濛濛一片。「都不敢穿白色衣服。」麗江市生態環境局華坪分局副局長羅健告訴記者,過去,空氣中瀰漫著粉塵和煤煙,酸雨經常發生。石龍壩鎮曾是全縣煤炭主產區,鎮黨委書記陳古周記得,在環境破壞最嚴重的時候,鎮上的青年去參軍入伍,體檢時心肺功能不合格,連著幾年沒有合格兵員。

犧牲環境註定無法長遠。隨著國家煤炭產業政策的調整,2014年4月起,華坪縣9萬噸/年及以下煤礦全部停產整頓。2014年至今,華坪縣採煤礦井從81對減少到29對,2018年原煤產量銳減至81.25萬噸;非煤礦山從42座整合重組為25座……轉型勢在必行。

礦山復綠

工人變身種植戶

煤礦關停後,華坪縣圍繞芒果動起了腦筋。

華坪縣位於金沙江北岸,光照充足,雨熱同期,適宜熱帶水果生長,一直有種植芒果的傳統。然而,多年煤礦開採導致當地植被破壞嚴重,一眼望去,黑漆漆一片,滿山遍野都是亂堆亂放的煤矸石。

煤矸石汙染問題不解決,芒果就種不下。受汙染最嚴重的石龍壩鎮,創造性提出煤矸石治理「三化」措施,即通過就地轉化、洗選消化和覆土綠化三種方式,在控制煤矸石總量的同時,就近就地消化存量。

「我們動員轄區內的磚廠和水泥廠改進工藝,利用煤矸石生產矸石磚和水泥,每年可有效利用煤矸石70萬噸。」陳古周介紹,同時對有殘值的煤矸石進行二次洗選後轉運出去,最後把煤矸石堆放平緩後覆土綠化,種植芒果。2014年到2020年,全鎮先後覆土種植芒果3000餘畝。

煤矸石上種芒果,反而有意外收穫。「煤矸石上覆的土有50釐米左右,土壤蓬鬆,通透性好,有利於芒果根系蔓延。在陽光照射下,煤矸石會產生一定的腐殖酸,也有利於作物生長。」華坪縣有機晚熟芒果研究中心主任郭學紅說。

看到礦山上結出金芒果,越來越多的村民心動了。石龍壩鎮從事煤炭挖掘、運輸的3000餘名產業工人,變身芒果產業種植戶。全鎮芒果種植面積達16萬多畝,佔全縣種植總面積的40%。

曾經光禿禿的礦山變為綠色果山。目前,華坪縣森林覆蓋率達72.6%,全縣種植芒果37.8萬畝,居雲南第一。

環境好轉

生態紅利人人享

今年,榮將鎮龍頭村村民李富勇收穫滿滿,自家山頭種植的100畝芒果賣了40多萬元。他買了輛新車,還在鎮上開了家農資店。

「咱的芒果熟得晚,根本不愁賣。」李富勇說。華坪縣成立了有機晚熟芒果研究中心,專攻晚熟芒果種植,一般市面上8月份成熟的芒果,在華坪被延長到10月,個別地方延長到11月。優質芒果品種和種植技術的推廣,使華坪成為全國最北端的芒果基地縣,果子遠銷北京、上海等城市,甚至返銷海南等芒果主產區。

隨著芒果種植面積擴大,華坪縣的生態環境也得到顯著改善。數據顯示:華坪縣酸雨頻率從2003年的58%降至2019年的2.56%;縣城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100%;納入監控的7個地表水監測斷面和兩個縣級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取水口水質常年保持穩定達標,金沙江畔的水土流失現象明顯減少。

「以前下井挖礦,辛苦不說還提心弔膽。現在環境好了,也掙到錢了,就是給個煤礦都不幹。」李富勇說。2019年,華坪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295元,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相關焦點

  • 礦山結出金芒果
    青山巍峨,碧波蕩漾,金沙江北,昔日採煤形成的荒山,現在被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芒果樹披上了綠衣。雲南麗江的華坪縣,曾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而最近,華坪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
  • 礦山結出金芒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青山巍峨,碧波蕩漾,金沙江北,昔日採煤形成的荒山,現在被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芒果樹披上了綠衣。雲南麗江的華坪縣,曾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而最近,華坪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從「煤城」到「芒城」,走出了一條由「黑」轉「綠」、由「綠」轉「金」的生態富民路。
  • 《人民日報》聚焦麗江華坪發展芒果種植業...
    12月10日《人民日報》聚焦麗江市華坪縣龍井村通過發展芒果種植業實現脫貧金沙江畔龍井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脫貧——家家戶戶種上「金果果」(傾聽·算算脫貧帳)核心閱讀曾經產煤炭,現在賣芒果轉型發展雲南麗江華坪縣龍井村抓住縣裡淘汰落後產能的機遇,90%的貧困戶都發展了芒果種植業。去年全村芒果種植面積達1.5萬畝,人均純收入1.6萬元,實現脫貧。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製圖:蔡華偉金沙江沿岸起伏的山巒深處,一條河流穿村而過,雲南麗江華坪縣的龍井村臨河而建。賣完了今年的芒果,村民們都在忙著修剪芒果樹。
  • 一個煤礦大縣由「黑」到「綠」的蝶變——透視雲南華坪綠色轉型之路
    如今,華坪變了,山綠了,天藍了,水清了,空氣清新了;金沙江畔、礦山壩子、村寨周圍,處處鬱鬱蔥蔥、芒果飄香。這一切的變化,得益於華坪由煤炭產業向綠色產業的轉型。近幾年來,華坪縣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建設「全國綠色有機晚熟芒果示範基地、全省清潔載能產業示範基地、大香格裡拉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圈陽光康養示範基地」,成功實現產業轉型。
  • 67歲白族阿奶吃芒果第一!歌舞、芒果產品……麗江今天滿是芒果香!
    麗江官方新聞綜合門戶網站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麗江網】9月23日上午,以「芒果節」為主題的華坪縣2020年農民豐收節暨綠色農產品展銷活動在麗江古城玉河廣場隆重舉行,本次活動旨在全力打好「綠色食品牌」,促進消費扶貧,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 雲南麗江這座煤城是怎麼做到的?
    華坪縣痛定思痛,近年來積極布局生態產業,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新路子,經濟發展實現由「黑」變「綠」。12月13日《經濟日報》刊發文章點讚華坪縣煤炭產業走出綠色發展、生態富民新路子一起來看��華坪縣引導群眾在荒山、荒坡發展綠色產業,沿金沙江河谷打造百裡芒果走廊。孫紹華把自家的8畝地和40多畝山地陸續種上了芒果,可由於煤礦粉塵汙染導致芒果樹難授粉、不結果。隨著國家煤炭產業政策不斷調整,2014年以來,華坪縣引導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有序關閉退出。煤礦關停後,孫紹華家的芒果一年比一年結得好。2019年,他家50多畝芒果銷售額達50多萬元。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煤炭大縣到芒果之鄉 雲南華坪的「綠色...
    央廣網麗江12月14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華坪臺記者趙睿)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位於長江上遊的煤炭大縣雲南華坪縣通過給黑色做減法,給綠色做加法,轉型成為世界優質芒果之鄉,走出了一條山清水淨空氣好的綠色發展之路。
  • 綠色發展釋放生態紅利
    把握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辯證關係,才能找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點,進而實現由「環境換取增長」向「環境優化增長」的「雙贏」轉變  每年的8月到10月,正值雲南省華坪縣果子山最美麗的時節。滿山的芒果樹鬱鬱蔥蔥,大大小小的芒果掛滿枝頭,空氣中瀰漫著芒果的香甜。
  • 華坪縣再添一張國字號「金名片」!
    華坪縣再添一張國字號「金名片」!通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武漢和重慶主持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和兩次考察雲南的重要講話精神,華坪立足縣情實際,進一步堅定了生走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決心。
  • 雲南華坪:「去黑」「增綠」 金沙江百裡生態長廊靚了
    這是記者近10年間先後3次到雲南麗江華坪縣最直觀的感受。華坪地處金沙江中段北岸,曾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煤炭一度佔全縣工業產值的70%以上。2200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上,原煤分布達1800平方公裡。「黑色經濟」曾補了財政、富了企業,但隨著區域產業格局的變化,華坪發展遇到了瓶頸,老百姓也不買帳。「以前買來摩託車都不敢多騎,因為上路就等著『吃』煤灰。」
  • 2020博鰲國際旅遊獎揭曉,麗江古城榮獲兩大獎項
    站在新的起點,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我們一定珍惜脫貧攻堅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奮鬥精神,學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規劃好永勝「十四五」,不斷改善發展基礎,不斷改善社會民生,不斷培育壯大縣域經濟,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努力把永勝建設成為「西部鄉村振興示範縣」「長江上遊綠色發展示範區」「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強縣」、麗江旅遊「後花園」。
  • 953家國家級綠色礦山!2020年,砂石行業綠色礦山建設的關鍵一年
    根據國家6大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要求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進程,力爭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礦業發展新模式。綠色礦山建設已經迫在眉睫,未來不符合綠色礦山標準或將退出市場!
  •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愛讓夢想飛越大山
    來源:人民日報「我從心底敬佩您這樣的人……您為這些女孩子們在荊棘重重的道路上開出了一片天,督促她們走向了更高、更遠的地方。您選擇將自己的愛給了山區的女孩們,讓她們看到了更為廣闊、美麗的風景。」12月5日,南航乘務員朱靜怡給飛機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寫了封信。
  • 高考成績出爐,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及校長火了,一句話讓人淚目
    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今年有159人參加高考,150人上了本科,本科率高達94%,這個比例相當高。面對這樣的好成績,作為校長,張桂梅一句話讓千萬人淚目,她說:不滿意,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不足。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是怎樣一所學校呢?
  • 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丨記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
    11月30日中午,記者剛剛踏進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門,便看到一名女學生依偎在校長張桂梅懷裡哭泣。這位女孩是華坪女高畢業生呂娜的妹妹,目前在當地一所初中讀書。張桂梅在家訪時認識了她,並一直支持幫助她上學讀書。但女孩因為思念去世的父親,好幾天沒有上學。
  • 滇池流域礦山生態修復獲自然資源部點讚
    今年10月15日,昆明官渡區大板橋生態修復礦山的成功模式,獲得自然資源部點讚,並被列入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印發的《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案例(第一批)》向全國推廣生態修復經驗。提速開展修復從2007年開始,昆明市持續開展礦山植被生態修復,並不斷總結工作經驗。
  • 青海最大有色金屬礦山見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綠水青山間謀發展 ——青海最大有色金屬礦山見聞 8點的朝陽照射柴達木盆地北緣的錫鐵山,隆隆的機器轟鳴聲早已響徹山谷。8年工齡的採礦工程師王斐正帶領採礦隊員用鑿巖臺車,在黑暗中搜尋有色金屬原礦石。
  • 貴州加快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 持續推進礦業綠色發展
    據貴州省自然資源廳消息,近日,貴州省自然資源廳、貴州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函,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快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對整改進度滯後的礦山,查找原因、研究對策,加快實施進度;對已完成整治的礦山,儘快組織驗收,確保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務。保障經濟建設對砂石等建材資源的需求,持續推進礦業綠色發展。
  • 淄博:綠色礦山建設成全省樣板 35個生產礦山成了「生態公園」
    12月17日上午,我市召開淄博市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據淄博市自然資源局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分管領導張德平介紹,淄博市在資源開發的同時,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2018年以來,全面開展綠色礦山建設,截至2020年7月,全市35家礦山企業已經投入10億元「綠色資金」,全部提前建成了綠色礦山,其中13個進入國家綠色礦山名錄,22個進入省級綠色礦山名錄,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綠色礦山能建必建,應建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