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戶戶種上「金果果」!《人民日報》聚焦麗江華坪發展芒果種植業...

2020-12-24 閃電新聞

12月10日《人民日報》聚焦麗江市華坪縣龍井村通過發展芒果種植業實現脫貧

金沙江畔龍井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脫貧——

家家戶戶種上「金果果」(傾聽·算算脫貧帳)

核心閱讀

曾經產煤炭,現在賣芒果轉型發展,這筆帳划算嗎?實踐給出了答案。雲南麗江華坪縣龍井村抓住縣裡淘汰落後產能的機遇,90%的貧困戶都發展了芒果種植業。去年全村芒果種植面積達1.5萬畝,人均純收入1.6萬元,實現脫貧。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製圖:蔡華偉金沙江沿岸起伏的山巒深處,一條河流穿村而過,雲南麗江華坪縣的龍井村臨河而建。賣完了今年的芒果,村民們都在忙著修剪芒果樹。「搞了提質增效後,我們村的芒果產量比去年高了一倍,村民們都幹勁十足!」龍井村黨支部書記李向陽說。

依託金沙江畔豐富的光熱水資源,近年來,龍井村大力發展芒果產業。2019年,龍井村全村的芒果種植面積達1.5萬畝,人均純收入1.6萬元,正式脫貧出列。截至今年10月,龍井村已經實現了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無霜期300天以上,種植芒果有優勢

過去,整個華坪縣都以煤炭工業為主,煤炭業產值一度佔到縣裡工業總產值的七成。龍井村的村民大部分靠去礦上打工維持生活。

然而,華坪是雲南省最大的優質晚熟芒果主產區。為了淘汰落後產能,實現綠色轉型,華坪縣開始積極打造「金沙江百裡芒果走廊」。而位於「走廊」核心區域的龍井村,把芒果變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龍井村海拔最高處有1980米,海拔最低的龍井河入江口1050米,相對高差900多米,年均氣溫21.9攝氏度。「村裡的無霜期能達到300天以上,為我們發展立體農業種植提供了優勢條件。」李向陽說。

「風味濃鬱、優質晚熟、綠色有機,我們村的芒果不愁賣。」龍井村9組村民李元貴說。2014年,李元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看著別人家種植芒果紅紅火火,李元貴也學著種了起來。在村裡的幫扶下,李元貴種了30多畝芒果,現在一年僅芒果就能收入10多萬元。

李向陽介紹,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植了芒果,全村236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1戶,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幹部的引導下,村裡90%的貧困戶都種上了芒果。

幫扶貧困戶,建立產業互助金

轉型發展新產業,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開始,缺資金、缺技術成為制約龍井村產業發展的瓶頸。為了補齊短板,龍井村一方面建立村級產業互助金,另一方面開展芒果種植技術培訓,不斷夯實產業基礎。

龍井村10組村民陳清明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經濟十分困難。2017年,陳清明向村裡申請了5000元產業互助金,也開始了芒果種植。從2015年開始,村裡通過整合民族團結示範創建項目資金,設立專門的產業扶持資金,用於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無息借款,幫助他們發展產業。「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根據需要提交申請,每戶5000—7000元不等,具體額度根據貧困戶的種植規模確定。」駐村工作隊隊長梁傑說,「這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缺少資金的問題。」

有了啟動資金,只是產業發展的第一步。

貧困戶丁順福從2015年開始種植芒果,但因為缺少種植技術,幾畝芒果掛果失敗,幾乎沒有收益。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龍井村開展農業技術培訓,促進芒果種植提質增效。

每年,龍井村至少舉辦兩次技術培訓,一次50—60人,主要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這些村民缺技術、缺經驗,如果僅僅只靠傳統的種植模式和管理思維,效益就會大打折扣。」梁傑說,「現在我們推廣綠色有機種植,產品品質更好,也更受歡迎。」

經過技術培訓後的丁順福,芒果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從最初的三四畝,發展到現在的30多畝。

改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後勁足

從村莊山腳下往上看,一條嶄新的硬化公路直接通往雲盤山,那裡有龍井村的三個村民小組。

李元貴的家就在這裡,「過去這段路是土路,一到雨天基本就沒法走了。芒果收穫的時候,遇上雨季,交通一中斷,農產品很難運出去。」

芒果運不出去,收購的車子又進不來,李元貴和村裡的果農只能騎著摩託車或者用馬匹運輸芒果。「路況不好,一路顛簸下來,芒果品相也受到了影響,辛辛苦苦一趟,也賣不上什麼好價錢。」李元貴說。

在各方的爭取和幫扶下,近年來,龍井村的通村公路得到建設與完善。全長10餘公裡的雲盤山公路硬化完成,於2018年11月通車。龍井村的硬化道路全部通到了村小組,通到了家家戶戶門口。

雲盤山公路硬化,村裡有80多戶300多人直接受益。交通條件改善,村民出行方便了,進村收購芒果的果商也多了。「陰天雨天都不怕,什麼時候都有老闆來收。」李元貴說。

儘管靠著金沙江邊,村子的產業種植卻十分缺水。為了保障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去年村裡投入500多萬元建設芒果提灌項目,後續的太陽能提灌項目也在籌備當中。一個個提灌站建起來了,一個個蓄水池保障了每一塊芒果地用水。

李向陽介紹,村裡投資建設了一個村級芒果交易場地,投入近100萬元修建冷庫和改進產品包裝,收購商由村裡合作社直接對接。不僅如此,龍井村的網絡寬帶也已經覆蓋到半數以上的村民小組,「下一步龍井村還要接入電商,讓我們村的芒果賣得更遠。」李向陽說。

責任編輯:李茂穎

作者:李茂穎

相關焦點

  • 家家戶戶種上「金果果」(傾聽·算算脫貧帳)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製圖:蔡華偉核心閱讀曾經產煤炭,現在賣芒果轉型發展,這筆帳划算嗎?實踐給出了答案。雲南麗江華坪縣龍井村抓住縣裡淘汰落後產能的機遇,90%的貧困戶都發展了芒果種植業。去年全村芒果種植面積達1.5萬畝,人均純收入1.6萬元,實現脫貧。
  • 礦山結出金芒果!《人民日報》要聞版點讚麗江華坪綠色發展
    12月2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發了題為《雲南麗江華坪縣走綠色發展生態富民路——礦山結出金芒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文章寫道:「雲南麗江的華坪縣,曾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而最近,華坪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從『煤城』到『芒城』,走出了一條由『黑』轉『綠』、由『綠』轉『金』的生態富民路。」
  • 67歲白族阿奶吃芒果第一!歌舞、芒果產品……麗江今天滿是芒果香!
    麗江官方新聞綜合門戶網站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麗江網】9月23日上午,以「芒果節」為主題的華坪縣2020年農民豐收節暨綠色農產品展銷活動在麗江古城玉河廣場隆重舉行,本次活動旨在全力打好「綠色食品牌」,促進消費扶貧,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 雲南麗江這座煤城是怎麼做到的?
    華坪縣引導群眾在荒山、荒坡發展綠色產業,沿金沙江河谷打造百裡芒果走廊。孫紹華把自家的8畝地和40多畝山地陸續種上了芒果,可由於煤礦粉塵汙染導致芒果樹難授粉、不結果。隨著國家煤炭產業政策不斷調整,2014年以來,華坪縣引導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有序關閉退出。煤礦關停後,孫紹華家的芒果一年比一年結得好。2019年,他家50多畝芒果銷售額達50多萬元。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煤炭大縣到芒果之鄉 雲南華坪的「綠色...
    央廣網麗江12月14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華坪臺記者趙睿)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位於長江上遊的煤炭大縣雲南華坪縣通過給黑色做減法,給綠色做加法,轉型成為世界優質芒果之鄉,走出了一條山清水淨空氣好的綠色發展之路。
  • 雲南華坪:「去黑」「增綠」 金沙江百裡生態長廊靚了
    這是記者近10年間先後3次到雲南麗江華坪縣最直觀的感受。華坪地處金沙江中段北岸,曾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煤炭一度佔全縣工業產值的70%以上。2200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上,原煤分布達1800平方公裡。「黑色經濟」曾補了財政、富了企業,但隨著區域產業格局的變化,華坪發展遇到了瓶頸,老百姓也不買帳。「以前買來摩託車都不敢多騎,因為上路就等著『吃』煤灰。」
  • 礦山結出金芒果
    青山巍峨,碧波蕩漾,金沙江北,昔日採煤形成的荒山,現在被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芒果樹披上了綠衣。雲南麗江的華坪縣,曾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而最近,華坪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
  • 一個煤礦大縣由「黑」到「綠」的蝶變——透視雲南華坪綠色轉型之路
    如今,華坪變了,山綠了,天藍了,水清了,空氣清新了;金沙江畔、礦山壩子、村寨周圍,處處鬱鬱蔥蔥、芒果飄香。這一切的變化,得益於華坪由煤炭產業向綠色產業的轉型。近幾年來,華坪縣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建設「全國綠色有機晚熟芒果示範基地、全省清潔載能產業示範基地、大香格裡拉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圈陽光康養示範基地」,成功實現產業轉型。
  • 2020博鰲國際旅遊獎揭曉,麗江古城榮獲兩大獎項
    記者從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獲悉,11月21日,在海南省瓊海市舉辦的「2020第五屆博鰲旅遊傳播論壇」上,揭曉了2020博鰲國際旅遊獎(TC獎),麗江古城榮獲「年度精品目的地大獎」和「年度文旅小鎮品牌」。
  • 礦山結出金芒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青山巍峨,碧波蕩漾,金沙江北,昔日採煤形成的荒山,現在被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芒果樹披上了綠衣。雲南麗江的華坪縣,曾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煤矸石汙染問題不解決,芒果就種不下。受汙染最嚴重的石龍壩鎮,創造性提出煤矸石治理「三化」措施,即通過就地轉化、洗選消化和覆土綠化三種方式,在控制煤矸石總量的同時,就近就地消化存量。「我們動員轄區內的磚廠和水泥廠改進工藝,利用煤矸石生產矸石磚和水泥,每年可有效利用煤矸石70萬噸。」
  •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愛讓夢想飛越大山
    來源:人民日報「我從心底敬佩您這樣的人……您為這些女孩子們在荊棘重重的道路上開出了一片天,督促她們走向了更高、更遠的地方。您選擇將自己的愛給了山區的女孩們,讓她們看到了更為廣闊、美麗的風景。」12月5日,南航乘務員朱靜怡給飛機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寫了封信。
  • 高考成績出爐,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及校長火了,一句話讓人淚目
    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今年有159人參加高考,150人上了本科,本科率高達94%,這個比例相當高。面對這樣的好成績,作為校長,張桂梅一句話讓千萬人淚目,她說:不滿意,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不足。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是怎樣一所學校呢?
  • 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丨記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
    11月30日中午,記者剛剛踏進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門,便看到一名女學生依偎在校長張桂梅懷裡哭泣。這位女孩是華坪女高畢業生呂娜的妹妹,目前在當地一所初中讀書。張桂梅在家訪時認識了她,並一直支持幫助她上學讀書。但女孩因為思念去世的父親,好幾天沒有上學。
  • 楊金秀:種下「金果果」,品嘗「開心」果
    11月10日,迎著暖陽,記者來到金豬塘柑橘園,眼前一片綠意盎然,漫山的「金果果」掛滿枝頭,三五遊客採摘遊玩,歡笑陣陣…… 楊金秀是金豬塘柑橘園主人,55歲。手提蛇皮袋,麻溜地穿梭於橘樹間,早上6點到晚上6點,楊金秀不停地採摘、裝箱、銷貨……
  • 綠色發展釋放生態紅利
    把握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辯證關係,才能找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點,進而實現由「環境換取增長」向「環境優化增長」的「雙贏」轉變  每年的8月到10月,正值雲南省華坪縣果子山最美麗的時節。滿山的芒果樹鬱鬱蔥蔥,大大小小的芒果掛滿枝頭,空氣中瀰漫著芒果的香甜。
  • 張桂梅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
    「把大山女孩送進大學」,這是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始終不變的追求。女高從無到有,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這個堅強後盾,離不開對信仰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離不開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辛勤付出。我們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不斷煥發新的時代光芒。
  • 【麗江新聞快訊】雲南省大麥(青稞)高產樣板田間觀摩及測產會在...
    麗江官方新聞綜合門戶網站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麗江網】今日麗江新聞1、雲南省大麥(青稞)高產樣板田間觀摩及測產會在麗江舉行4月27日,雲南省2020年大麥(青稞)高產樣板田間觀摩及測產會在麗江舉行
  • 望謨:芒果飄香 產銷兩旺
    近年來,納王村通過發展芭蕉、油茶、芒果、板慄等產業共8800畝,實現人均有8畝經果林產業,帶動全村農戶增收。 「新鮮,汁多,賣相好,吃過的都說太甜太香了。」本地客商王國昌「三顧茅廬」收購金煌芒,與村民岑南貴達成收購協議,準備定購5噸金煌芒。浙江寧波的收購商應耿超來回奔走在村中,「恨不得自己多長几雙手腳」將芒果收購完畢,「油邁的芒果在寧波供不應求,收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