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博物館有一本關於抗日戰爭期間臺兒莊戰役的日軍日記,裡面記錄了戰事的一些訊息,因為記錄有漢字也有日文,我們對裡面的內容一知半解,現在誠邀一名日文翻譯,幫助我們詳細翻譯一下這本日記的內容,讓我們能更好地掌握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證。」8月11日,在膠州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趙方賢誠懇地說。據了解,趙方賢收藏這件藏品約三年,一直未完全破譯其中內容。
膠州革命歷史博物館。
輾轉獲得,藏品見證歷史
說起這本日記的由來,趙方賢打開了話匣子,「不止是這一本日記,跟著日記一起的還有幾張老照片、日軍在中國所用軍用手票、一面日本國旗,還有奉公袋等。這是臺兒莊戰役中,我們中國軍隊從敵方繳獲的。」趙方賢介紹,這幾樣物件是博物館在棗莊市紅色收藏委員會的幫忙下輾轉從當地一名收藏家那裡得來的。
「這是日記本,這是一張遺留品明細書,這邊還有一系列照片,一張照片是一個一百多天的寶寶,一張照片上一個日本女人和孩子,還有幾張日本軍人照片,按照明細書的記錄,這些東西屬於一名日本軍官,照片上的女人和孩子可能是他的家人。」趙館長邊展示邊介紹說。
趙館長仔細將日記本展示出來,一頁頁翻看,裡面的內容有用鉛筆書寫的,也有黑色筆記錄的,大多記錄著1938年3月份的戰事,有的頁面還粗略畫了戰事圖。「這應該是日本人記錄的臺兒莊戰役,佐證日軍侵華歷史。我們需要專業的日文翻譯幫一下忙,給日記解密。」
系列藏品。
為表誠意可發聘書,贈蛋殼陶杯
「臺兒莊戰役發生於1938年3月,這場戰役中,中國軍隊取得勝利,臺兒莊大捷,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對抗日戰爭有著重要影響。所以我覺得這本日記的內容應該解密,解讀,裡面的細節是歷史的見證。」趙館長說。
由於受條件所限,趙館長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解讀這本日記。因此想藉助媒體的力量,面向社會徵集專業日文翻譯人員,幫忙破譯。
「雖然我們博物館是公益的,不收取費用,沒有盈利。但如果有人能幫我們翻譯日記本,我們也是有回饋的。」趙館長說,如果有人能幫忙翻譯出日記的內容,博物館可為其頒發博物館聘書,贈送蛋殼陶杯作為答謝。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靜
【來源:半島都市報膠州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