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值得買CMO:流量紅利消減,電商的下一站在哪?

2021-01-09 百家號

電商近年來在國內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並先後經歷了電商的搜索時代和流量時代。在最初的搜索時代,用戶通過簡單搜索,賣方即可實現流量變現;而在電商的流量時代,網民激增造就了流量的繁榮,商家只需推出各種促銷活動,砸錢搶流量,即可獲得營業額的大幅增長。

然而最近兩年,隨著國內網購用戶增速放緩,以及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昂貴,電商企業已不可能再依靠粗放式的「燒錢買流量」方式來拉動企業往前走。

當流量紅利日漸消退,什麼才能撐起電商的下一站?什麼值得買CMO齊輝認為,電商的下一站,或許要靠內容。為什麼?繼續往下看,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什麼值得買CMO 齊輝)     

消費的變革

早期渠道為王,有貨架的地方才有銷量;電商出現後,打破渠道壁壘,線下零售被革命性的變革了。那麼現在,電商的自我進化的下一站在哪?是內容。支持這種進化的正是我們常說的「消費升級」。我們姑且把現階段的電商先定義為「目的型電商」。我們以購買電風扇為例分析「目的型電商」的幾個特點:

1.用戶帶著明確的目的性來。

2.消費決策在列表頁(商家推薦,價格、好評、銷量排序等)和商品詳情頁(描述、評論)進行。

3.由於場景的開放,在消費決策過程中,消費者通常以理性的角度去對比產品的價格和性能,很方便進行橫向對比。

4.商品淺度的貨架式陳列。

5.買完就走,結束任務、完成進程、釋放精力,去幹其他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電商的搜索和導航帶去的銷量能佔到銷量的50%以上,而專題銷量只佔不到10%。

所以「目的型電商」最適合解決剛需。

「內容」導購的幾個特點:

1.用戶閱讀內容沒有明確目的,可能是為了獲取知識、也可能僅僅是為了打發時間,無購買預期,心理防線低。2.在消費決策過程中,消費者通常以感性角度去看商品,內容可以渲染感情,誘發商品以外的因素。

3.消費決策在內容所提供的閉合場景中完成,適合推薦長尾和新奇特的商品;例如我站風扇列表和電商形式列表完全不一樣。以下是我站原創欄目下的搜索列表和其它電商的搜索列表。

(什麼值得買頁面)                                                               

(主流電商貨品頁面)                                            

4.內容有足夠容量將商品「說清楚」。

5.逛,用戶在逛中完成購買。

內容導購,不會像當年電商革命渠道一樣,因為大家的剛需還在,它只是升級,對現有模式的補充,但是這部分會越來越大。需要注意的是,做內容的可以賣貨,但千萬別說自己是「內容電商」,要不用戶心理防線一下提起來了,兩面都撈不著。

技術的成熟

今年內容能火起來,除了國內主流電商的力推,同時也因為內容變現終於在今年走向了技術上的成熟,如果不能變現,誰能老當雷鋒。阿里的百川和京東的克卜勒,能讓用戶在閱讀中很方便的跳轉產生購買,讓內容提供者通過CPS能獲得收益。

不過僅僅按CPS給內容付費,實在是大大低估了內容的價值。目前電商與導購之間的結算方式主要是CPS,也就是達成購買才有結算。但實際上,對於內容營銷來說,即使用戶當前沒有購買,也因為閱讀到了這篇文字,而對品牌起到了曝光的作用,所以用流量時代的計費方式給動輒數千字的內容做結算,是非常低估內容價值的,未來必將有更合理的整合結算方式出現。

那麼為什麼一些主流電商要開始「all in」做內容:1、隨著「消費升級」,便宜貨會越來越不好賣,大家更願意為品質和體驗花錢;2、不少主流電商擁有無數小商家,他們能提供豐富的設計感商品,這是它們的優勢;3、除了設計感的商品,一些電商有豐富的產品庫,還可以提供國內外選品,各種新奇特商品成為內容的元素。

往後,內容將重構人與商品的連接。以前連接人與商品的是貨架,大家買的是商品功能。而現在「商品+」時代到來了,「商品+」是商品+情懷、+設計、+品質、+愛好、+…… ,推動大家購買,加號後面的是「消費升級」,完成人與商品連接的不僅只是陳列的貨架,越來越多的將會是內容。

電商行業新鮮事,掃描一下全知道!

相關焦點

  • 新品牌的下一個陣地,如何理解今天的「到店流量紅利」?
    當品牌效率和流量紅利開始以可見的速度進入下降通道時,下一個陣地在哪裡? 「這一波小紅書和點評帶來的到店流量紅利,很多人還沒有理解。」 在最近新浪潮品牌俱樂部的專題活動中,很多創始人、投資人同學結合自身或者行業案例,圍繞人群、渠道,以及新的流量性質和品牌空間進行了深度的分享和探討。 從這些來自一線的獨特洞察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不一樣,但頗值得深思的視角。
  • 羅永浩之後,如何抓住加速爆發的抖音直播電商紅利?
    2020 年以前,抖音的直播電商生態是不完備的。主要體現在:第一個就是抖音小店、抖音直播的門檻相對較高。 2020 年以後抖音降低了直播的門檻。一開始要求有 30 萬粉絲的門檻,這個門檻對於很多中小商家來說是幾乎沒法接受的。
  • 店匠李俊峰:媒體流量豐富 獨立站為跨境電商新拐點
    李俊峰同時表示,獨立站接下來是春天,疫情將線下消費行為轉成線上,導致了線上購物激增,這個階段持續的時間比想像中要長;在傳統跨境電商中,第三方平臺跨境電商流量競爭態勢激烈,在其該做的事情基本已經做到相對飽和的程度下,獨立站就是大家能想到的傳統跨境電商的拐點。
  • 新品牌如何理解今天的「到店流量紅利」?
    當品牌效率和流量紅利開始以可見的速度進入下降通道時,下一個陣地在哪裡?「這一波小紅書和點評帶來的到店流量紅利,很多人還沒有理解。」在最近新浪潮品牌俱樂部的專題活動中,很多創始人、投資人同學結合自身或者行業案例,圍繞人群、渠道,以及新的流量性質和品牌空間進行了深度的分享和探討。
  • 疫情下,跨境電商如何利用海外流量布局分享會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各地政府疫情扶持政策的頒布和落地,將有效對衝疫情帶來的影響 3、相較於在國內做電商,對於跨境電商商家來說,抓住流量就是抓住命脈,而要玩轉海外流量營銷更是重點,其實商家們最想了解的還是那海外流量布局和營銷的現狀是怎樣的?
  • 網際網路消費趨勢洞察:再談流量,總量紅利漸遠,效率紅利漸近
    用戶基數的快速擴張、用戶時長的快速提升帶來了巨大的紅利,在這一過程中「流量」的概念應運而生:由於用戶紅利的存在和技術手段的便捷,網際網路公司可以通過「洗流量」的方式,基於一個相對寬鬆的流量漏鬥獲得用戶,只要獲客成本小於用戶的理論生命周期價值,這種模式就有利可圖。
  • 電商大敗局:庫巴網是如何踏空中國電商紅利的?
    這一切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對我們電商創業者有什麼樣啟示?而王治全的這句真心話,也透露了庫巴網消亡的真正原因:市場草莽階段,在自身不具備操盤萬億市場的能力和資源時,僅憑藉對一個行業的了解進軍家電市場,雖然獲利頗豐,但只是市場給予的紅利,自身已是先天不足;在紅利期以錯誤的動機,不藉助外界資源夯實基礎加速發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下錯失了最佳成長機會,踏空了中國電商的紅利;最後在市場從紅利階段進入成熟階段時,仍在嗷嗷待哺卻要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
  • 致跨境電商新賣家 -東南亞蝦皮shopee,影響你流量的到底是什麼?
    同樣,你看到身邊的某個屌絲賣家經過幾年的發展;成功在跨境電商領域上岸;進而公司化,規模化運作;這不僅僅是這名賣家的個人努力更多的是享受了平臺的紅利在正確的時間,搬了個正確的磚;目前東南亞電商環境的成熟;反過來促進了Shopee平臺的發展;流量非常的充沛;但依然有部分蝦皮賣家感受不到旺季流量
  • 映客奉佑生:賺到直播電商紅利的是頭部網紅
    來源:中國經營報映客奉佑生:賺到直播電商紅利的是頭部網紅本報記者/李甜/北京報導6月8日~10日,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首次在線上舉行。會上,《中國經營報》副總編輯李樂與映客創始人兼CEO奉佑生、北京新銳傳媒網紅孵化基地創始人兼董事長姜虎、克勞銳CEO張宇彤、淘寶內容電商事業部資深總監薛思源,一同探索了今年火爆的直播帶貨商業現象。奉佑生在線分享了非常精彩的思考。對於直播帶貨所產生的流量,奉佑生認為,直播電商既是風口,會有很多增量進來嘗試。同時,也存在著不同存量流量之間的轉化。
  • 直播帶貨比傳統電商強在哪?帶你了解直播帶貨的優點和紅利
    直播帶貨的話題從今年4月份開始話題熱搜不斷,更在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的購物節達到了高潮,直播帶貨相比於傳統電商優勢在哪呢?現在入局還來得及麼?紅利期還有多久呢?今天就個人的一些觀察和思考,鬥膽給大家分析一下直播帶貨。
  • 當獨立站遇上TikTok,抓住東南亞電商新紅利|線上分享回顧
    據全球最大的支付機構內部統計數據,2019年,僅中國獨立站出海的B2C銷售額規模在150-200 億美金之間,每年以30-40%速度在增長。面對東南亞電商這片藍海市場,獨立站電商也漸漸成為一個新增長點。與此同時,TikTok在東南亞的火熱,也成為流量獲取的新途徑。 當獨立站遇上TikTok,會在東南亞迸發什麼樣的火花?
  • 阿里國際站直播怎麼做?B端直播需要關注些什麼?國際站直播效果怎麼樣,直播電商會是電商的未來嗎?
    B端直播需要關注些什麼?國際站直播效果怎麼樣,直播電商會是電商的未來嗎?B端直播的邏輯是怎樣的,不要著急,今天阿刁就為你解答。對於阿里國際站直播這件事,想說喜歡真的很難。說起直播電商,肯定是從C端說起的,這把火一開始是淘寶燒起來的。作為阿里系的國際站只是跟隨風口而已。
  • 直播電商流量存量時代,商家要靠什麼賺錢?
    目前,直播電商的流量紅利在逐漸消失,未來行業競爭,將從流量增量轉移到流量存量的爭奪。而主播粉絲價值的提升將是破局的關鍵。粉絲價值越高,意味著粘性、復購、轉化數據更高。相比流量,這也許是更直觀、更理性的評判標準。對品牌、商家來說,選擇粉絲價值較高的平臺和主播,也是避免踩坑、提升效益的有效方法。
  • 直播電商下一站走向何方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2020年,直播電商幾乎無處不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直播潮湧的同時,各種亂象也隨之而生。去年下半年以來,有關部門出臺多種政策新規規範直播電商。進入2021年,直播電商在新形勢下又將走向何方?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各地紛紛發力2020年,各行各業扎堆開播,掀起了全民帶貨的熱潮。
  • 抖音快手兩分天下,淘寶入場直播電商如何撬動資本紅利
    這種火爆的場面背後,直播帶貨正在成為一條日趨完整的產業鏈,在流量變現的吸引下,各種機構和個人紛至沓來。但是橋梁模式的前提條件是,流量平臺沒有自營電商業務,且尚未與電商平臺打通。直播電商還具備另一種能力,就是導購。不一定基於大人流、深折扣、高提成。雖然這種形態更垂直和小眾,但澎博君認為未來其在直播電商領域的佔比會上升。我們可以看到,目前這個階段,包括淘寶、抖音、快手在內的各大流量平臺,都在積極布局直播電商,他們會給到頭部主播們非常多的流量和運營資源。
  • 網際網路流量商業的真相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流量至上的商業邏輯裡,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本文將從五個方面對此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阿里巴巴創立之初,馬雲提出了震撼人心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截至2020年初,超過25萬個品牌和商家入駐天貓;上到國際品牌,下到本土農戶,都可以藉助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做生意。阿里巴巴正在成為中國商業的基礎設施。
  • 東南亞電商潛力巨大,shopee蝦皮流量從何而來?對新手是否友好?
    平臺流量行不行?語言不通怎麼辦?等等各種問題就都來了。東南亞現在已經被穩穩的全球很多廠家當作為是工廠的遷移地,現在東南亞很多國家被當做是十年前的中國。憑藉巨大的人口紅利去發展自己的國家,解決各種勞動力分配問題。
  • 「什麼值得買」產品分析:揭秘帶貨王是怎樣煉成的?
    什麼值得買主要通過以下途徑進行:制定了一系列常態化用戶福利機制,如值友福利專區、值友專享優惠。定時定期策劃各種用戶回饋活動,例如年中/年終回饋專題活動、面向用戶的大型年度線下活動「值友節」等。同時,依託於什麼值得買網頁端的用戶優勢,移動端上線「籤到」功能,吸引用戶體驗和使用,逐漸積累用戶數。經過長達兩年的耐心打磨,什麼值得買移動端積累了一大批用戶,為下一步的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每三個月就有新玩法,社交電商的下個機會在哪裡?
    瘋狂帶貨的直播電商背後,是很多人購物習慣的轉變,從「缺什麼才買什麼」變成「主播賣什麼就買什麼」。其實,淘寶直播只是社交電商的一個側面,它是在傳統渠道流量逐漸枯竭之後,新誕生的一種在線銷售模式。如何深入了解社交電商,把握時代發展紅利?《社交電商28課》或許可以給你答案。這門課的主講人王棟是億萬級微商公司的CEO,構建了自己的社交電商平臺,成功創建了一套微商社群運維體系,用3年時間建立了一個400人的運維團隊來管理104萬的微商代理。
  • ...流量紅利搶不到怎麼辦——聽聽菜販、團長、平臺三方的聲音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日前,人民日報的一則評論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後,阿里巴巴、閱文集團、豐巢三家公司因違反《反壟斷法》被處罰。社區團購又是資本的遊戲?傳統菜場會否消失?海量大數據應往哪裡去?收割流量能持續嗎?記者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