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不開甜點的法國人,查理九世立法限制,也無法阻擋國民愛上甜點

2020-12-27 美食智在說

大家好,歡迎關注智在怪談,每日一文,探討美食和文化。

走在巴黎街頭,很容易會注意到佇立在街角的麵包甜點店B(oulangerie-Patisserie),櫥窗裡的蘋果塔(tarte aux pommes)、閃電泡芙(eclair)、千層派等,每一樣都像在向路過的人招手。在餐廳吃飯,主菜完食後,侍者前來收拾餐具,除了問是否一切滿意之外,一定也會問饕客是否要來點甜點、咖啡。 如果你說不用,對方還會好奇地再次確認:」真的不需要嗎?」

巴黎莫裡斯酒店達利廳的下午茶甜點。

不論筵席或生活,甜點都不可或缺

甜味使人感到愉悅,喜愛甜食是人類的天性,當然不會只有法國人愛吃甜點。在我們所在的廣州,飯後享用水果非常普遍。雖然中國人餐後吃的並非蛋糕或甜點, 但是用甜味來為一餐畫下完美句點,卻和法國人相同。在砂糖尚未普及,蜂蜜是奢侈品的時候,水果就是最容易取得、也最自然的甜點。

從歷史有記載時開始,使用蜂蜜、麵粉等製成糕點,或是加入各種乾燥、新鮮及燉煮水果等組成一餐,就是西方常見的做法。例如希伯來人使用椰棗製成糖漿、蜜餞與烘餅埃及的貴族陵墓中發現蜂蜜小圓餅與糖煮無花果,古埃及文中有15個關於糕點的詞彙;希臘人有超過80種糕點;羅馬人吃各種甜粥、布丁、果乾、淋了水果糖漿的煎麵包等。

我吃過的廣州某自助餐廳的飯後甜點

從文獻看出法國人對甜點的重視程度

到了中世紀的法國,許多關於筵席的文獻清楚地記載了當時餐後甜點的種類和呈給賓客的順序,反映其受到重視的程度。文藝復興時期砂糖逐漸普及,之後又加入從新大陸傳來的可可、香草、咖啡等,很自然地,餐後甜點也越來越豐富和精細。

1653 年 1 月 20 日查理九世(Charles IX)頒布1條法令,規定「富裕人家中的餐後點心不得超過6道水果、塔、糕點、 奶酪 以約束豪奢的飲食風氣。此法案在該世紀末之前被重提了6次之多,卻始終沒有收到什麼成效。

查理九世(Charles IX)

1668 年出版的《保健之書》中,提到了1份由 8 道菜組成的菜單,其中第 6 到第 8 道菜全是各種點心與甜食:

第 6 道:炸麵包、酥皮蛋糕、餡餅、各色果凍、牛奶布丁、芹菜、刺菜薊;

第 7 道:各種水果-新鮮的、燉煮的、以糖霜飾的。奶餡、糕點、新鮮杏仁、糖漬核桃;

第 8 道:水果軟糖、果醬、杏仁膏、醃漬品、糖霜餅乾、糖煮茴香、杏仁糖。

精美的甜點,表達了法國人對生活的熱愛

甜點佔了菜單超過1/3篇幅,種類又如此豐富,顯然和主菜相比,即使地位沒有不相上下,也是宴席中絕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如此可見,餐後甜點在高級宴席中不可或缺;而對一般人來說,糕點也與生活密不可分。

甜點與生活節慶密不可分,衍伸屬於各地的特色版本

塔、各種餡餅、炸麵包、酥餅(oublie)等,在庶民生活中都很常見。平常的日子裡有點心,節慶時當然更不能忽略。想要用誘人、甜美的食物凸顯節慶的重要性、或是以美味的供品獻祭給諸神,以表示敬意或感謝,並祈求神祇再次降恩等,在任何文明中都可見。

在法國,許多糕點也很自然地與節慶、宗教民俗等相連。

譬如酥餅也是在彌撒時獻上的聖餐麵餅;慶祝主顯節(le temps des Rois)時會吃國王派(galette des rois)與國王蛋糕(gateau des rois);聖誕節時各地有特色糕點(到了20世紀則出現木柴蛋糕(buche de Noel); 2月聖燭節(Chandeleur)會吃可麗餅(crepe)與炸麵包;香料蛋糕則被用來向聖尼古拉斯(Saint Nicolas)致敬等。

主顯節吃國王派是法國人不可少的節慶習俗

這些不同的糕點一起構成了法國的美食遺產,許多甜點甚至在法國各地不同區域都有自己的特色版本,譬如蘋果塔中的蘋果在亞爾薩斯(Alsace)會放入大量的肉桂,在諾曼第 (Normandie)則會以蘋果酒浸漬,而在索隆(Sologne)地區則是將蘋果焦糖化、並反轉過來烘烤等。

法式小甜點,你愛不愛,請留言告訴我。

相關焦點

  • 法國甜點進修之旅第三part,已經離不開法國的甜點啦!
    第一個把馬卡龍比作「少女的酥胸」的,其實是一個名叫謝忠道的臺灣人。      謝忠道,臺灣彰化人。大學畢業後就赴法國留學,在那裡對法國飲食文化產生興趣,遂以美食記者與作家的身份長期旅居巴黎。在此期間,他寫了一篇關於馬卡龍的文章,題為《性感小圓餅》。
  • 魔鬼藏在甜點裡,CJSJ主廚Joaquin Soriano,與你續寫法國甜點
    沒錯,你們的——Joaquin Soriano老師——美戴法國甜點班外教、CJSJ甜點概念店主廚&聯合創始人、馬卡龍世界冠軍、米其林三星主廚、法國權威甜點雜誌封面明星…… 一個永遠在錯過的我…… 每當這個時候,我也只能回復一個:大寫加粗的心疼 為保證學習效果,每期人數都是嚴格限制的。所以,決定學習的同學,抓緊最後的機會哦,一猶豫可能又要漫長長長等待……
  • 為什麼最出名的甜點,都誕生在法國?
    歷史學家朱爾 米榭勒曾說: 「法國的『國民精髓』, 就是擁有將各式各樣人種和地區不僅如此,甜點作為法國美食神話的尖兵,並不局限於歐洲宮廷和上流階級的餐桌,一般平民也能入手和享用。 對法國而言,最重要的戰略就是推廣美食神話,將法國料理和法國甜點變成人們憧憬的目標,讓人談論、叫出名字。
  • 法國美食故事——甜點/糖果篇
    如今在巴黎幾乎所有的甜點店都能找到Opéra。 隨後也誕生了諸如「 Concerto"(義大利語:音樂會)——巧克力味Opéra,這樣的甜點。4. Paris-Brest這道甜點創作於1910年,因紀念巴黎-布雷斯特自行車賽而誕生,整道甜點呈環形,正是象徵著那滾滾向前的自行車輪胎。
  • 法國甜點師妙用巧克力製作冠狀病毒甜點,堪稱惟妙惟肖、讓人垂涎
    據美國《商業內幕》3月8日報導,就在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在歐洲爆發,義大利數量驚人,法國的感染人數也在持續上升。如圖所示,這個病毒的圖形已經被描繪出來,沒有想到,法國甜點師卻把這個令人生畏的病毒做成了甜點,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如何製作,不知道讀者諸君是否敢吃?
  • 法式王權:讀《從查理五世到查理十世的法國加冕史》有感
    從查理五世到查理十世的法國加冕史法國的加冕禮有著歐洲最為悠久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加洛林時期的查理曼加冕禮。法國人Godefroy早在17世紀便出版了一本收錄了大部分重要加冕禮記錄的作品Le Ceremonial de Franais,從這一角度來說,在加冕儀式的記錄上法國人要早於其近鄰英國人。
  • 法國皇后們嘴饞的娘家好滋味,催生出舉世聞名的「法式甜點」
    從中世末期到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廚師特別努力鑽研甜點,帶來更加快速地發 展。像是水果派、果醬、蜜餞、牛軋糖(放入堅果和蜜餞的軟糖點心)等甜點也出現在此時。凱薩琳.德.麥地奇嫁到法國時,有許多義大利人陪她一起來到法國。雖然凱薩琳 只是個十四歲的少女,卻是一位厲害的美食家,似乎還是個大胃王。
  • [菜譜]法國甜點蘋果crumble
    其實它是源於法國Bretagne(布列塔尼)地區的一道傳統甜品,底層鋪一片水果,上面是把麵粉搓成顆粒,然後放進烤爐,上面就變成金黃色的一顆顆麵粉狀,容易得很,我已經做了很多次了,反正懶人廚房很難失敗的一道可以曬命的甜點。下面教一下大家怎麼做經典的蘋果crumble,當然水果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不過糖分甜度和溼度記得要控制好,其他配料的比例也要根據水果品種適當調和。
  • 在法國,最熱銷的甜點居然是它
    法國大大小小的甜點店裡總少不了各種tarte的身影。而且無論是甜點店還是法餐的餐後甜點,tarte總會是每天最熱銷的甜點之一。幾乎每一戶法國家庭都會在家裡製作各種tarte。每一個去過法國的人應該都有經歷過兩種「櫥窗購物」,一種是透過玻璃看奢侈品,一種是透過玻璃看甜品。草莓撻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在每家店的櫥窗裡都可以看見。但它特別顯眼,通常一下子就能發現它。
  • Macaron馬卡龍 -- 你應該知道的法國甜點
    1533年,美第奇家族的凱薩琳(後來的奧爾良公爵夫人)將馬卡龍帶入凡爾賽宮。但馬卡龍最初的版本只是普通的杏仁蛋白餅,沒有內陷兒。  這部電影給了人們許多關於馬卡龍和瑪麗安託瓦內特的認知——當他們說「瑪麗安託瓦內特式的」指的往往就是「馬卡龍式的」.
  • 巴黎名媛排隊都要買的法國甜點TO8
    這句話用來形容法國人的確是再合適不過了,在法國,無論是繁華的都市還是偏僻的小鎮,只要有人活動的地方就一定有甜品店。每個女人心中都有兩個巴黎夢,一個在香榭麗舍大街,另一個就在琳琅滿目的甜點櫥窗前。五彩斑斕的甜點世界如果抹去法式的浪漫,可能就只剩下黑白。
  • 男色+甜點的噱頭,法式甜點分子料理還有亂入的廣式雙皮奶,劇情雖尬,但也足夠甜點控舔屏了!
    法式甜點、分子料理、翻糖還有亂入的廣式甜品雖然劇情很尬,但也足夠甜點控舔屏了!(文末福利!十元小姐姐封面的島國雜誌+VANS白色帆布袋)還是國民CP吳昕、潘瑋柏都輪番上陣在《男子甜點俱樂部》裡也不意外,比如第一集裡甜點師分為兩隊比賽,在最後五分鐘的緊要關頭,亞歷山大疑似故意關掉許少宇的冰箱來拖垮對手。
  • 全球最知名的馬卡龍-出自法國甜點大師Pierre Hermé
    有趣的是,這家由法國甜點大師Pierre Hermé創建的同名甜品店卻是在日本開的第一家店鋪呢,這個故事就不得不從Pierre Hermé不平凡的履歷介紹起了。同年,Hermé也被榮封為法國年度甜品主廚。在1998年,Hermé離開Ladurée創立了同名甜品店,由於法國的競業禁止協議,Pierre Hermé的首家門店於日本開幕,並在2001年返回巴黎開了法國的首家門店。Pierre Hermé在日本和巴黎的甜品店,幾乎是一推出就立即獲得了成功,迅速成為人們心目中的馬卡龍首選。
  • 最 「好看」 的甜點節開幕了!
    在這之前,我們還是先帶大家一起看看這個甜點節到底有多好看、多好吃!維多利亞風格的場地與糖果色的裝飾物,無處不在的甜甜圈、巧克力、果乾、冰淇淋、棉花糖……令你仿佛置身於《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的世界。▲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的由甜點組成的世界精心搭配的撞色設計隨手也能拍出 Ins 風來,視覺和味蕾的雙重 「甜美」 轟炸,將你積蓄已久的多巴胺洗劫一空,快向你的戀人、好友發出邀請,一起度過這個初夏的周末
  • 最受傾慕的法國甜點:馬卡龍與瑪德琳娜
    如果要提名一種對文學史造成重大影響的甜點,瑪德琳娜必然在列。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普魯斯特用了長達兩個自然段的篇幅,描寫這個小點心給他帶來的劇烈震撼。當這枚小點心混入茶水,在他的嘴中交融,就像是一枚炸彈投入了深海,瞬間爆發激活了沒入海底的記憶,作家感到醍醐灌頂,文思之門就此打開。
  • 故事 | 日本超高人氣甜點老師,用職人精神對待事業,認為做甜點自己覺得好吃最重要
    但是看得多了,漸漸地自己也可以獨立的做甜點了。」由於喜愛法式甜點,熊谷裕子在大學期間選擇了法學文學作為專業。出於對甜點的興趣,她儘量地選修法國老師開設的課程,為的就是練好口語,為日後去巴黎學習甜點做準備。「抱著提高語言能力、以及想在最本源的地方體驗一下氣氛和甜品製作的想法」,熊谷裕子來到了巴黎,在法國巴黎裡傑斯咖啡店接受了法國糕點師課程培訓。
  • 2017年,我們追過的甜點師傅與他們的甜點配方~
    西點公司杭州地區唯一指定老師· EBC烘焙教室創始人· 塞荷法式西點教室主理人@柴柴:作為首位合作的女甜點師,她滿足了我所有對女甜點師的美好幻想。標籤:水浴烘烤  芝士流漿 柔嫩溼潤————8.2法式乳酪月餅——侯鵬法式月餅可不是法國人發明的
  • 查理九世被下架兩年後,我才知道雷歐幻象不是一個「人」
    又到了一年的暑假期間了,學生們一放假,總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比如兩年前的暑假,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上吊,後來說是因為模仿查理九世中的情節,所以在那一年,查理九世系列作品遭到了全面的下架,因為作品涉及到了暴力、血腥等元素,和《喜羊羊與灰太狼》因為烤羊事件被停播整改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 法式甜點Sydney@Ninou
    愛吃甜品的人都知道,馬卡龍的甜蜜是無法較量的。當甜到入心的馬卡龍遇上酸酸的樹莓,還有搭配頭頂上可愛的小藍莓和草莓,這種酸酸甜甜的感覺猶如初戀般羞澀的小心情。這種漸漸深入的層次感,讓人十分喜悅。而這一刻終於明白,人常言之,甜點如魔力,可以趕走一個人心裡的陰霾。Single origin dark chocolate mousse (Nino招牌)
  • 面對這樣的甜點,請說出你拒絕的理由——葉食甜點工作室
    空間不大的《葉食甜點工作室》坐落於臺中市西區,主理人葉家姐妹曾長年居住在日本並師承東京代官山甜點名店,由於擅長使用當季水果、微醺大人系的酒、並敢於挑戰頂級食材,至今已是臺中人氣名店。《葉食甜點工作室》在夏季打造了一系列宛如精品的奢華甜點,先睹為快。「胡桃焦糖」把糖拌炒到微焦帶點苦味的琥珀色,再加入每天早上新鮮現烤的胡桃,填入使用高級艾許奶油做成的塔皮,上方尖塔用鮮奶油香緹製成,帶點苦味的香氣,是害怕膩口甜點的人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