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醫院「杏林尋寶」12年,今年8種中醫絕技羊城亮相

2020-11-20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 通訊員 查冠琳 莊映格 何明坤)11月12日,「杏林尋寶——第十二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在羊城上演,延續以往11屆演示會的精彩,中醫特色絕技登臺亮相。

當天演示會共8個特色療法分成三組呈現,分別是經典與創新——氣機調平綜合療法、道醫針法與人迎脈口脈法、經絡診察;探新與發秘——四維立體針療法、乳腺解結法;獨家與傳承——踩蹺療法、整骨導引術、火功推拿。




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省中醫院就開始到處尋找和挖掘安全有效的特色療法。2009年,廣東省中醫院啟動了「杏林尋寶」活動,廣邀有一技之長、掌握特色療法的名家能人到現場展示交流。此後,省中醫院更加系統、全面、深入地開始了大江南北中醫特色療法的尋寶曆程,並專門成立傳統療法中心,承接尋回來的寶。

杏林尋寶活動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民間獻寶人前來,成為醫院挖掘中醫特色療法的重要渠道,以及搶救散落在民間瀕臨失傳中醫絕活的有效途徑。很多過去只存在於文獻記載中的、或流傳於民間的療法,在急危重症、專科專病、疑難雜病、治未病等各個領域得到推廣應用,發揮其臨床療效。同時,醫院建立傳統療法中心、中醫經典科,承接杏林尋寶活動尋回來的中醫絕活,而這些簡、驗、廉、便的中醫特色療法、適宜技術也易於在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受到廣大市民歡迎。

據悉,目前杏林尋寶活動已累計梳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415餘項,實地走訪212項,共有126項上臺展示。醫院通過跟師、進修、辦培訓班等方式引進53項特色療法,其中組織跟師42項,培養院內繼承人310餘人次,為其中18名老師建立名醫工作室,為其中7項特色療法組建了中醫特色療法專業小組,通過標準化、規範化、人才培養,使一批特色療法在廣東省中醫院生根發芽。12年來,形成杏林尋寶相關專著62部,相關課題研究102項(其中省部級課題42項,廳局級課題35項),發表相關論文151篇。


三組八個特色療法

一、經典與創新

1、但楊標·氣機調平綜合療法

獻寶人但楊標帶來的是「氣機調平綜合療法」,他還原《黃帝內經》針法所用寸口人迎陰陽脈法,將針、灸、藥、砭、導引療法總結為「氣機調平綜合療法」,以醫者自身內觀導引,針刺調節,以灸溫補、以藥調和,以患者的氣機快速調平為功,治療方法安全,見效快,效率高,成本低,能快速緩解病患痛苦。

2、祝勇·道醫針法與人迎脈口脈法

獻寶人祝勇帶來的是「道醫針法與人迎脈口脈法」,身為武當道醫傳人的祝勇,應用武當道醫技術調理各種疑難雜症,尤其對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3、張僑文·經絡診察

獻寶人張僑文帶來的手法是「經絡診察」,「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爾循之,按而彈之。」可見,經絡診察如此關鍵。王居易(1937-2017年)是北京市著名經絡醫學專家,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薪火傳承「3+3」工程名醫傳承工作站專家,首都國醫名師。從事中醫針灸五十餘年,構建了「經絡醫學」體系,包括 「經絡診察法」。它是通過審、切、循、按、捫五種方法對人體的十四經進行診察、辨識,並根據所獲信息指導醫者對經絡進行相應的調整,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張僑文為加拿大籍華人,王居易的入室弟子之一,長期從事針灸臨床工作和恩師的學術推廣工作,整理出版王居易針灸學專著若干。

二、探新與發秘

1、李季·四維立體針療法

獻寶人李季帶來的是「四維立體針療法」,四維立體針療法創始人李民,以陰陽學說和整體觀為基礎,以胚胎學、全息等理論為指導,一步步總結出立體頭骨針和立體手骨針。自幼跟診於李民的李季,經多年學習與實踐,臨床經驗豐富,對四維立體針療法的臨床應用以及授課量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2、譚志飛·乳腺解結法

獻寶人譚志飛帶來的是「乳腺解結法」。他曾先後學習過多派主流手法、針法等,臨床中以古中醫理念為指導,結合現代醫學體系指導中醫外治手法、正骨、針術、艾灸、藥敷等診治各種疑難疼痛性疾病及內、兒、婦科等相關雜症,尤其擅長診治婦科乳腺疾病。

三、獨家與傳承

1、國家臣·踩蹺療法

獻寶人國家臣帶來的是「踩蹺療法」,踩蹺療法是在《黃帝內經》中曾經提到的療法。作為中醫藥世家傳人的國家臣,利用雙足循經取穴,辨證施治,使受傷的組織恢復生理狀態,使失調的臟腑機能得到糾正。

2、雷春生·整骨導引術

獻寶人雷春生帶來的是「整骨導引術」,一部《葉問》電影讓大家對詠春拳有了濃厚的興趣,而雷春生正是把詠春中拳的基礎訓練活用於正骨。他通過整骨來調理經絡出入升降,跨界治療臟腑和經絡疾病。

3、袁開勇·火功推拿

獻寶人袁開勇帶來的是「火功推拿」,苗醫苗藥文化源遠流長,是中醫學的一部分。火功推拿,源於貴州當地苗族療法,又與中醫融合,用火又用藥是其中一個亮點。袁開勇,他將藥火酒和推拿手法合而為一,用火功推拿以達到松筋動骨。

相關焦點

  • 「對接廣東 擁抱珠江」|宋進良:觸摸深層次中醫,打開解放思想的閥門
    前言2020年12月10日—12月13日,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促進聯盟(以下簡稱「河南中醫藥強省聯盟」)舉行「走出河南看發展」系列活動之「對接廣東 擁抱珠江」中醫藥創新發展調研行動,河南省13家市(縣)級中醫院、1家中藥生產企業委派代表參加調研。
  • 杏林春暖泰安堂—江岸區泰安堂中醫診所
    這些年來她對很多疾病領域都有深入的探索,哪些病人可以通過藥灸,哪些病人可以通過艾灸,哪些病人需要傳統的針灸治療方法。「異病同治」是她總結出來的中醫臨床治療經驗。張醫生對中醫滿腔熱愛,幾十年來不斷探索研究,總結了出身體病灶可以通過經絡排毒的治療方案,讓「皮膚吃藥」就是在中醫外治法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根據身體的症狀加入引經藥,這套療法也榮獲了國家的專利。泰安堂中醫院以張醫生的專利療法形成了獨有的特色,很多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的病人都免遭手術之苦,還有一些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血壓降下來了,血糖降下來了,真正做到了「慢病快治」的作用。
  • 百年傳承,杭州市中醫院鄔氏中醫皮膚科本周五有大型義診
    說起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想必很多杭城老百姓都相當熟悉。遇到痤瘡、溼疹、蕁麻疹、黃褐斑等各類「面子」問題,常常想到杭州市中醫院找鄔氏中醫皮膚科,總能找到解決辦法。鄔氏中醫皮膚科始於民國初年鄔春陽老先生,1918年他從上虞老家來到杭州掛牌行醫,至今已有整整百年歷史。後經鄔思皋、鄔詩英、鄔成霖幾位老先生數代傳承,如今,「鄔氏皮膚科」已成為一張「金名片」,吸引眾多省內外患者慕名前來尋醫問藥。如今,年已七旬的省級名中醫鄔成霖教授仍孜孜不倦地工作在臨床一線,培養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幹人才。
  • 家門口能買到省中醫院內製劑
    為了減少大家的顧慮,江蘇省中醫院運行一年多的「南京都市圈中醫醫院合作發展聯合體」(簡稱「醫聯體」)再擴容,從17家增加到了29家,而且,在「醫聯體」醫院中,還能買到省中醫院的自製劑。  家門口醫院可買到省中名藥  在江蘇省中醫院,每天都有這樣的一群患者,他們到醫院就是衝著該院的院內製劑來的,開上一大袋是常有的事。
  • 助推中醫藥傳承創新 4名80歲以上高齡名中醫傳授臨床經驗
    12月19日,「致敬經典,致敬先生」暨深圳市80歲廣東省名中醫傳承大會在羅湖中醫院舉行,4位80歲以上高齡的廣東省名中醫現場為大家傳授中醫秘籍,為深圳市中醫藥學術傳承工作作出典型示範並推動廣泛經驗交流。
  • 入伏,廣東省中醫院超五千人排隊做天灸!今年老人孩子格外多
    享有「南粵杏林第一家」美譽的廣東省中醫院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適宜推廣技術基地。今年疫情影響,省中醫院開放小程序預約,當日預約+現場市民超5000人,老人孩子格外多。據悉,自1984年大規模開展嶺南傳統天灸療法以來,每年天灸人次均達20餘萬。
  • 「杏林」是中醫學術界的名稱,出自江西廬山,廬山真的有杏林嗎?
    「杏林」是中醫的名稱,人們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詞來讚美醫德高尚的醫生,有的醫院甚至以「杏林」命名,有的醫案匯篇也叫《杏林醫案》,杏林和醫生關係如何?據《神仙傳》記載,董奉曾長期隱居於江西廬山南麓,熱心為百姓診斷疾病,他行醫時從未獲得過報酬,每當他治好了一個重病患者,他就讓人家在山坡上種五棵杏樹,看好一個輕輕病患者時,必須種植一棵杏樹。於是,四鄉聞訊趕來求醫,而董奉均以栽杏作為醫酬,幾年後,廬山的杏樹多達10萬棵,杏子成熟後,東風把杏子賣成食物,幫助廬山的窮人和南北的饑民,一年之內有兩萬多人獲救。
  • 江蘇省中醫院裡藏著周恩來總理籤發的任命書
    這位「院士院長」,在國內外醫藥學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聲望,他從醫執教70餘載,在為成千上萬群眾診治疑難雜症之外,還先後編著出版中醫藥著作28種、36冊。他改革中藥劑型、主張對中藥進行科學研究,敢為人先。他考證大眾口中「五加皮」的真實屬種,從中醫藥典發掘花粉的保健作用,多次提案建議重視羅布麻的保健作用,對其進行經濟開發,為振興中醫藥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中醫藥學一代宗師」。
  • 東莞市中醫院發文悼念全國著名中醫臨床學家,名譽院長何炎燊
    9日,東莞市中醫院官方微信發布《【悼念何老】丨懸壺濟世七十八載 澤被莞邑萬千家庭》推文,悼念全國著名中醫臨床學家,省名老中醫、東莞市中醫院名譽院長何炎燊。
  • 省中醫院專家技術幫扶 松陽群眾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近日,患者羅某某在松陽縣中醫醫院(浙江省中醫院松陽分院)內鏡中心行腸鏡檢查時發現結腸息肉,通過遠程會診省中醫院專家認為患者該病有癌變趨勢,建議儘早手術,隨後專家一行在松陽中醫醫院為該患者行內鏡下腺瘤切除術(EMR),術後病理提示:「區域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局部黏膜內癌形成,切緣陰性」,患者治療後康復出院,大感慶幸,連聲感謝。
  • 嶺南飛針絕技:傳承百年治癒海內外病患,申請國家級非遺項目
    對中醫、對針灸,陳秀華早在兒時便結下不解之緣。她告訴南都記者,小時候,她的母親有一次突然面癱,還在上幼兒園的她看到口眼歪斜的媽媽,以為生了重病,感到很害怕。沒想到,後來媽媽每天去醫院針灸,很快便恢復了正常。自那時起,陳秀華的心中已種下一顆小小的種子。高考後,她便報考了廣州中醫學院針灸系。
  • 陵水中醫院院長吳波:加快人才培養 助推中醫藥振興發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8日消息(記者 胡麗齊 陵水融媒體中心記者黃晶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我聽到以後非常激動,我感覺中醫事業的春天來了!」5月27日,陵水黎族自治縣中醫院院長吳波談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跟中醫發展有關的部署時,心情無比激動。吳波是海南2017年引進的優秀人才,就任陵水黎族自治縣中醫院院長後,他充分發揮人才引領發展作用,開設名老中醫工作室、嶺南流派推拿吳山工作室,並為該院針灸康復科成功申請重點專科。
  • 湖南省基層名中醫尹新生:仁醫濟世 名醫傳神
    常寧市中醫醫院副院長尹新生,作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南詹正骨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他扛起學術大旗,29年來紮根骨傷科臨床一線,全心鑽研技術、治病救人,將「南詹正骨」療法不斷發揚光大,造福了無數病人,並於近日被光榮的評選為湖南省基層名中醫。
  • 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致力打造全國經典中醫院試驗...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創建全國首家純中醫治療醫院寶安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提出建設純中醫治療醫院設想,先後8次邀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中醫藥局、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的113位專家學者、領導共同討論研究,從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出發,充分論證該項目的科學性、可行性,並根據行業權威意見和相關醫療規範不斷完善項目內容
  • ​ 關於部分中醫醫療機構發布涉嫌違法中醫醫療服務廣告監測情況...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廣告監管司對2020年二季度全國部分傳統媒體和網際網路媒介廣告發布情況進行抽查監測,發現部分中醫醫療機構發布涉嫌違法中醫醫療服務廣告,共監測到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2758條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和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有關要求,請你們協助配合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做好查處工作,對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的中醫醫療機構加強監管。
  • 董奉與杏林
    在民間華佗名氣最大,因為他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寫進了《三國演義》,而在沒有網絡、電視的古代,百姓平時茶餘飯後的談資,就是這小說中口口相傳的故事;而在醫學界,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當然是張仲景,其他兩位沒有留下醫學著作,張仲景寫下了中醫四大經典的《傷寒雜病論》,被後世醫家尊稱「醫聖」。而董奉留給我們的是杏林,杏林代表了醫界,杏林又代表了高尚的醫德,杏林更代表了高超醫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杏林的故事。
  • 「中醫經典病房」授匾仁懷市中醫院
    9月2日早上,仁懷市召開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大會,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正式為仁懷市中醫院頒發「中醫經典病房」牌匾。據了解,這是貴州首家成建制的中醫經典病房。 仁懷市中醫院始建於1983年,是一所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國家三級乙等中醫醫院。
  • 寒風暖陽下中醫擁躉熱烈追捧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通訊員 查冠琳今日冬至,也是「三九」之始。廣東省中醫院的嶺南傳統天灸今日開貼,不少從三伏貼就已開始進行天灸的中醫忠實擁躉,早早來到現場排隊,進行三九天灸。「三伏貼重在補陽,而三九貼重在養陰。」嶺南傳統天灸傳承人、廣東省中醫院針灸門診主任李滋平對記者表示,今年冬至恰逢冷空氣,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如老年人的肺氣腫、兒童的感冒和過敏性鼻炎,以及陽虛體質感冒人群,都需要特別防護。
  • 國家區域中醫(兒科)診療中心江蘇省中醫院江北院區分中心正式掛牌!
    1月10日上午,國家區域中醫(兒科)診療中心江蘇省中醫院江北院區分中心正式掛牌。江蘇省中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方祝元、副院長吳文忠、副院長馬朝群、兒科主任袁斌、江蘇省中醫院江北院區院長顧曉箭等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六合區委辦、衛健委負責同志出席了此次活動。
  • 【杏林妙技】神奇的「圖釘」 ——尿急、尿痛真煩惱,小小撳針助減痛!
    【杏林妙技】神奇的「圖釘」 ——尿急、尿痛真煩惱,小小撳針助減痛! 病例分享今年67歲的劉大爺,7天前無明顯誘因開始感到排尿困難,伴尿頻尿急,小便淅瀝,夜尿增多,在當地醫院輸液5天不見好轉;為求進一步治療,來我院就診,以「前列腺增生」收治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