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日推|咫尺天涯,滄海桑田——11部電影,與大導演文德斯同遊的音樂之旅

2021-02-21 沼澤樂隊


沼澤日推

[總有一些音樂,記錄你的人生]


上個周末,說了這個星期要做一推文德斯的電影音樂。

說到做到不打折扣。

從不喜歡打折扣的東西。

[樂隊經紀人,建築師一枚]:

他的電影配樂就是逼格跟品質的雙重保證

文德斯的電影看的真心不多,電影原聲聽的卻是真心不少。我想在搖滾樂迷心中,他的電影配樂就是逼格跟品質的雙重保證了。

說到個人的心水之選,排第一的肯定是<裡斯本物語>裡的Viagens Interditas。這首對我來說有點像墨鏡王跟杜可風的那首i`ve been into you。當年讀書的時候,一位摯友遭遇感情上的巨變,在我家裡,兩人repeat著這首歌聊了一夜。如今聽來,仍然動人的讓人顫抖。

<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裡的(I`ll love you ) Till the end of the world,Nick Cave跟文德斯的關係之好,大概只有U2能與之相比了。在老尼克幫文德斯貢獻的眾多歌曲中,我最愛的是這首。收起了狂暴,陰鬱,神經質之後的老男人,剩下的只有深情款款,誰能抗拒呢?順便一說,這也是我覺得文德斯配樂裡最好聽的一張專輯。

<百萬美元酒店>裡的falling at your feet, 這肯定是個小眾的選擇了。Daniel Lanois跟Bono合作的作品。其實Daniel跟U2在這張原聲裡還合作了更出名的主題曲the ground beneath her feet,不過我更愛這種6,70年代的流行/民謠feel的這首。對了,Daniel Lanois就是跟Brian Eno一起被稱為u2金牌監製的那位。跟Eno一樣,他也是先做音樂再做監製,喜歡老派民謠的可以翻翻他的專輯哦。

(由於qq音樂裡沒有Daniel Lanois和Bono合作的版本,這裡放的試聽是Daniel Lanois自己的。但在後面放出的168track歌單裡,是Daniel Lanois+Bono版。)

最後,強推<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裡的calling all angels,不解釋

歌曲背景:

張百萬盡力了,在雲音樂上建了一個儘量全的他的電影音樂歌單:

(掃碼獲歌單)

裡面包括以下:

1984《德州, 巴黎》track1-track10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Paris, Texas

1987《柏林蒼穹下》track11-track30

——Wings of Desire Soundtrack

1991《直到世界盡頭》track31-track47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1993《咫尺天涯》track48-track56

——Songs in <Farwway, So Close>

1994《裡斯本故事》track57-track66

——Ainda: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From Lisbon Story

1999《樂滿哈瓦那》track67-track81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at Carnegie Hall

2000《百萬美元酒店》track82-track97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2003《布魯斯之魂》track98-track117

——The Soul of A Man

2011《皮娜》track118-track132

——Pina: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2015《一切都會好的》track133-track152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Original Score

2015《地球之鹽》track153-track168

——The Salt of the Earth: A Journey With Sebastiao Salgado Original Soundtrack

之前,我們做過一期推薦王家衛電影音樂的日推(沼澤日推|這是,王家衛給杜可風的失戀金曲),裡面說相比起其它事情,音樂對王家衛的電影拍攝是更加重要.其實,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這樣的導演,甚至也許比墨鏡王病情更嚴重。

這個人就是德國新電影四傑之一的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

用他的朋友,已故大神Lou Reed的話來說,「某種程度上,搖滾音樂拯救了文德斯的生活。」

用專家的話來說:「音樂的紐帶為他在視野的航跡參照系中牽引出一個空間和時間,即一個『未來之夢:美國之夢』的縮影,也是連接充滿夢想的美國和文德斯所夢想的美國之間的樞紐……這樣的牽連構成了他的視角,使搖滾在他這裡被賦予了比喻的功能。是影像再次講述了音樂,而不是相反。」

說人話?舉兩個慄子吧。

●第一個慄子,是文德斯的第一部長片《城市裡的夏天》(Summer in the City),它根本就是文德斯為The Kinks樂隊而拍的。

「他們在我心中是英國早期樂隊中最特別的一個」,影片的視角將回憶與感知混合起來,展現出對已流逝的過往的懷念。

●第二個慄子,文德斯的第二部長片《守門員害怕罰點球》(The Goalie's Anxiety at the Penalty Kick)就更誇張了。

這部電影在1972年推出以後,就沒多少人看過,原因是文德斯大人精心選出的電影音樂存在版權問題——只能在德國使用,而且只能用很短的一段時間——文德斯自己當時並沒有料到這部片會有機會在德國以外的電影院和電視臺被看到,可是電影後來卻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拿了獎,還在紐約現代博物館播放……樹大招風,版權問題最終令電影從電影院裡撤出,不能繼續發行。 

音樂不能用,固執的文德斯就由!得!電影不能上了!

直到44年後,2016年,想和什麼音樂人合作幾乎就能和什麼人合作的的文德斯,已是今非昔比。這時他才買下了原作中的6首他認為最能反映六十年代的音樂的版權。至於其它電影中使用到的音樂,則專門請人組了個團隊重新寫曲填詞,「最大化滴還原六十年代音樂的氣質和效果」。這樣,他才重現推出了這部塵封了44年的老青蔥之作。

對音樂的執念之深可見一斑。

(最重要的那6首歌名單如下,只能在文德斯的官網買到這限量1000張的10寸唱片)

A1. Halfway to Paradise 

A2. Renegade Queen 

A3. Red Rock Rumble 

B1. You Were On My Mind 

B2. Space Runner 

B3. Tonight We Take It Slow 

接下來的篇幅裡,找不到音源,沒法收進歌單的那些電影,就不講了,只介紹這11張。

——1984《德州, 巴黎》——

歌單Track1-Track10

許多人說起文德斯的電影音樂,第一反應都會是《德州,巴黎》。

沒毛病,很長時間裡,文德斯就是那個在歐洲孜孜不倦拍公路片的人,以致於當他要拍霍桑的《紅字》時,有人說:「你怎麼會去拍一部沒有車庫與汽車、沒有搖滾樂的電影?」

在《德州,巴黎》之前,文德斯已一直想和搖滾音樂人Ry Cooder合作,在他為科波拉拍《哈麥特》的時候,曾努力向科波拉爭取這樣的機會了。但是公司回答他說:「我們不需要一個吉他手,我們需要的是作曲家」。後來,科波拉自己選擇了John Barry(之前我們也曾經在這個推送裡介紹過這位配樂大師007專業戶,連結:沼澤日推|第三任007羅傑·摩爾去世,用100首他主演的007電影音樂道別吧(內含歌單)),但文德斯說:「他(John Barry)幹得也不壞,但我就是想和Ry Cooder合作。」

所以,當得到了《德州,巴黎》這樣一個自主權更大的機會時,他們第一時間「在一起」了,如果說Ry Cooder的音樂將電影推進了不朽,恐怕也不會是太過誇張的評價。

——1987《柏林蒼穹下》——

歌單Track11-Track30

在上周已經推薦過的電影《柏林蒼穹下》原聲(沼澤日推|一首德國文藝片下的好萊塢愛情蛋)裡,特別提到了年輕時的Nick Cave。1987年文德斯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文德斯42歲,Nick Cave30歲。

文德斯應是Cave最早的那批粉絲了,他把Cave和Lou Reed 、Portishead列為自己最喜歡的三組音樂人,Cave除了在《柏林蒼穹下》貢獻了兩首歌、客串了角色外,在之後的續集《咫尺天涯》、《直到世界盡頭》、《巴勒莫槍擊案》、《布魯斯之魂》裡都陸續有出品。

——1991《直到世界盡頭》——

歌單Track31-Track47

說起維姆·文德斯,跳不過德國新電影運動。

有人說,如果德國新電影運動的主要發起人克魯格是一個人的「腦袋」的話,那麼「德國新電影四傑」法斯賓德是「心臟」,施隆多夫是「四肢」,赫爾措格是「意志」,文德斯則是「眼睛」,據說,還有一位美國影評家寫過一本書,書名就叫《任何人無法買到文德斯的眼睛》。

新德國電影運動讓四人成為世界級的大導。

到了1991年這時候,已經沒有人能阻擋大導文德斯和自己喜歡的音樂人合作了。

《直到世界盡頭》的許多樂曲都是原創的,這是文德斯第一次特意為電影向音樂人邀約歌曲。他向他所有喜歡的樂隊都發出了信(超過20封),原以為有一半的樂隊/人答應就笑死了,沒想到除了兩個拒絕的以外(個人懷疑,其中一個會不會是Bob Dylan,因為文德斯曾經透露他之所以從爵士樂轉向搖滾樂,原因就是聽了Bob Dylan,而《直到世界盡頭》裡並沒有他的音樂),竟然全都答應了為他的電影創作音樂!

於是,我們看到這張原聲厲害了,裡面特麼全是大大!Lou Reed、Patti Smith、Depeche Mode、R.E.M、U2……真要打完這幫大神的名字能把我累死。

——1993《咫尺天涯》——

歌單Track48-Track56


——2000《百萬美元酒店》——

歌單Track82-Track97

論比Nick Cave與文德斯合作更深的,應是U2,從《直到世界盡頭》開始,他們就和文德斯捆綁上了。

1993年,《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裡,Nick Cave唱了一首叫Faraway, So Close的歌,U2則唱了一首叫Stay(Faraway, So Close)的歌,文德斯還給他們拍了一個《咫尺天涯》主題的MV。MV裡面,U2全體成員化身《咫尺天涯》主題的天堂使者,MV與電影互相配合營銷,真心有頭腦。

(哎,我大沼澤這次做電影配樂,也該來這麼一手。啊,給誰做?先賣個關子吧~)

而到了2000年,U2和文德斯的合作更有新意了——《百萬美元酒店》是U2的主唱Bono撰寫的故事!之後,U2和Brian Eno、Daniel Lanois等一同操刀了這部電影的音樂。據說,《百萬美元酒店》原聲碟的銷量比電影dvd的銷量要好(不過這也不奇怪吧)。

——1994《裡斯本故事》——

歌單Track57-Track66

在文德斯的電影裡,《裡斯本故事》是特別的。

這部片,是在他等待另一部電影的資金到位時,只花了5個星期在葡萄牙拍出的一部「小小的電影」。喜歡拍公路電影、喜歡搖滾樂的文德斯,這次用了完全不同的聲音呈現方式——法多。

法多可說是葡萄牙的國寶,又稱為悲歌,從中世紀傳唱到現在,唱生,唱死,唱生死相隨的愛情——Fado就是命運的意思。

在這部半虛構半真實的影片中,我們可以見到葡萄牙民謠樂隊Madredeus的成員,他們在片中演了自己。這張名叫《Ainda》唱片就是他們為該片而做的,電影也讓他們的音樂在國際上聲譽雀起。

——1999《樂滿哈瓦那》——

歌單Track67-Track81


在《裡斯本故事》之後,文德斯對音樂紀錄片的熱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首當其衝的是《樂滿哈瓦那》。Ry Cooder(沒錯,就是前面《德州,巴黎》那個Ry Cooder)說服文德斯來拍《樂滿哈瓦那》時說,「這些人你再不拍,他們就不在了」,因此,才有了這樣一段最後見證古巴音樂黃金時代的影像記錄。

英文片名Buena Vista Social Club是哈瓦那一家俱樂部的名稱,該俱樂部成立於1949年,舞臺上有樂隊演出,舞臺下可以跳舞,是年輕男女談情說愛聽歌跳舞的地方。當年在這裡演奏的樂手後來因政治混亂而解散,俱樂部也隨之關閉。

Ry Cooder在1996年,來到古巴哈瓦那找回當年的音樂班底,灌錄了以俱樂部名的命名的唱片。唱片推出後獲得了葛萊美獎,已屆耄耋的音樂家們,踏入與古巴交惡長達40年的美國,在美國的音樂聖殿卡內基音樂廳進行演奏。

——2003《布魯斯之魂》——

歌單Track98-Track117

在《樂滿哈瓦那》之後,2003年文德斯參加了馬丁.斯科塞斯發起的為藍調音樂尋根的影集《The Blues》,他拍攝的《布魯斯之魂》就是其中一集。

好笑的是,斯科塞斯本人拍的Feel Like Going Home獲得的評論相當一般,有樂迷直接說「一看就知道是個音樂外行人」,相比之下,音樂愛好者文德斯的出品則對音樂和影像之間的掌控相當老到。

   

《布魯斯之魂》中,文德斯選擇了自己最喜愛的三位布魯斯藝術家斯基普·詹姆斯、布蘭德·威利·詹森和J.B.雷諾瓦作為影片的主角。他同時請來了Lou Reed、Nick Cave 、Cassandre Wilson、Lucinda Williams等音樂人,請他們重新演唱這三位音樂家的經典布魯斯歌曲,配合當年的歷史新聞鏡頭,翻新與重現結合,影片的貫穿力油然而生,值得一看。

——2011《皮娜》——

歌單Track118-Track132


《皮娜》本該是文德斯與「德國現代舞第一夫人」皮娜·鮑什聯袂之作,卻因為她在09年罹患肺癌突然去世而險些夭折。最後,影片由文德斯與烏帕塔爾舞蹈劇團的舞者合作完成。

這部電影的音樂,也是和文德斯早年熱愛的音樂類型不太一樣。裡面的音樂除了6首德國作曲家Thomas Hanreich的作品外,都來自皮娜·鮑什公司用於其舞蹈的背景音樂,當中包括如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亨利.普賽爾《狄朵與埃涅阿斯》等古典選擇。為此文德斯還請來了來自德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巴西和加拿大的音樂家來製作音樂,總之,這張OST也是文德斯對其電影音樂的新嘗試,並且相當悅耳。

——2015《一切都會好的》——

歌單Track133-Track152

我們發現,文德斯對音樂的選擇愈發沉靜優雅了。

這此為他製作音樂的是法國配樂大師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聽名字沒概念?《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配樂就是他的出品。

——2015《地球之鹽》——

歌單Track153-Track168

德國新電影運動的「眼睛」、自己就是個攝影師的文德斯,與這個世紀最重要的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的合作!天啊,這樣的一部紀錄片難道不令人一聽就興奮麼?

作為薩爾加多的粉絲,必須要放幾張他的影集《創世紀》裡的作品:

文德斯為他喜歡的藝術家拍過許多電影,例如關於尼古拉斯.雷的《湖上微光》、關於小津安二郎的《小津》、關於山本耀司的《都市時裝速記》和前面提到的《皮娜》……薩爾加多對於他來說,甚至是偶像級別的,因為他自己都承認,在過去影片中對黑白鏡頭的使用,就是在模仿薩爾加多對於黑白的運用。

什麼樣的音樂能配合地球這樣宏大的主題呢?反正,基本上看完了電影的人,都直接滾去找法國作曲家Laurent Petitgand製作的原聲了。

現在,11張原聲聽下來,我們聽到的不止於音樂,還有一個被時光打磨過的、名叫維姆.文德斯的靈魂吧,是不是?

大概這就是為什麼熱愛音樂吧。

時間:每周5天

推送人:沼澤樂隊成員 & friends,以及後臺選出粉絲

選曲:或許突如其來、或許深藏已久的一首歌

(我們相信每個人的生命中的不同階段裡,總有「不能忘記的那一首歌」)

相關焦點

  • 電影推薦《百年藍調音樂之旅 The Blues (2003)》
    《回家的感覺》之所以被看作「藍調七部曲」的第一部,主要原因是Harris不僅來到布魯斯的發源地密西西比,更越過太平洋,深入到西非的馬裡,尋找布魯斯的根源。這也是黑人音樂的尋根之旅,雖然導演不乏野心,但當地黑人自製樂器的細節已經足夠動人。
  • 文德斯談電影修復(二):音樂與音軌
    昨天,我們發布了5月20日文德斯電影修復主題講座速記整理的第一部分:文德斯談電影修復(一):45年之後,這些終於實現了今天是第二部分
  • 昨日的未來——文德斯的《直到世界盡頭》電影原聲音樂
    BY Ignatiy Vishnevetsky搖滾樂對於文德斯和他們一代的德國人來說,
  • 文德斯談電影修復(四):電影檔案收集與保存
    最近,我們陸續發布了5月20日文德斯電影修復主題講座速記整理的第一部分:文德斯談電影修復(一):45年之後,這些終於實現了;第二部分:文德斯談電影修復
  • 文德斯漂流到中國:我的電影永遠「未完待續」
    除了《德州巴黎》和《柏林蒼穹下》這兩部奠定其在中國影迷心中大師地位的電影之外,「公路三部曲」和紀錄片《尋找小津》、《皮娜》、《教皇方濟各》等也是文德斯不可忽視的佳作。維姆·文德斯在文德斯電影回顧展開幕式上。圖片來源:歌德學院。中國人常說,事不過三。這句話正好用來形容文德斯兩次與中國擦肩而過的經歷。
  • Part1 | 《德州巴黎》文德斯導演映後交流整理
    此次文德斯專題涵蓋21部電影和40餘場放映,其中包括5場文德斯親臨現場的映後交流活動。此外,還舉辦了一場電影修復主題講座,文德斯親臨現場開講。我們特別整理了這5場文德斯映後交流活動以及電影修復主題講座的現場錄音和速記,形成文字版陸續通過公眾號發出。
  • Part1 | 《尋找小津》文德斯導演映後交流整理
    5月17日到6月30日,在文德斯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國電影資料館和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共同主辦了「文德斯電影專題回顧」系列活動。
  • 本周精彩超乎想像:電影資料館放映片單(5.20-5.26)
    文德斯帶著他的小規模電影團隊,在《德州巴黎》之後與搖滾樂先驅萊·庫德再度合作。《樂士浮生錄》以詩意的紀錄方式留下了這群古巴樂師的影像和他們的動人音樂,在以往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音樂,在這裡也躍至臺前。
  • Part2 | 《尋找小津》文德斯導演映後交流整理
    《尋找小津》是一次尋訪之旅,文德斯為紀念他視作電影事業「精神之父」的小津,拍攝了一部後輩對大師致敬的電影,也記錄了日本社會的精神狀態。影片用清寂簡約的講述方式,把日本家庭緩慢的崩潰以及個人特性的衰亡過程小心翼翼、充滿憐惜地表現出來。映後導演梅峰與文德斯進行了對談。左起:主持人沙丹、導演維姆·文德斯、翻譯、梅峰導演維姆·文德斯:德國著名導演、編劇、製作人。
  • 威尼斯第二日:文德斯新片放映 《降臨》令人驚喜
    在當日的主競賽單元,上映了維姆·文德斯、德裡克·斯安弗朗斯和丹尼斯·維倫紐瓦的三部電影,算是在電影節開始之初,就給了影迷一個小高潮。這三部電影分別沾染著戲劇色彩、悲劇性以及科幻三種元素,在文本的豐富性上,做足了功夫。但是德裡克·斯安弗朗斯的《大洋之間的光》並未贏得什麼好評,頒獎季之路,也岌岌可危
  • 下月我只想睡在電影資料館
    深受美國公路電影影響的文德斯一次次地將他鏡頭下的主人公送上奧德賽式的旅程,又重新將其對美國電影滲透進歐洲文化的描繪放置在故事的種種跡象之中。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葛格、中央戲劇學院徐楓教授將與文德斯在《公路之王》進行映後90分鐘大師班活動。
  • 大衛·林奇、文德斯、卡梅隆,大師的電影裡都有他做配角
    在這部電影中,他塑造了一個喜愛獨來獨往的90歲怪老頭,但即便是他乖戾的性格,也無法阻擋人們對他的熱愛。「老幸運」招人喜愛的原因,也正是斯坦頓能成為一個傑出性格演員的秘訣;他在六十多年的生涯裡出演了將近兩百部電影和電視劇,然而他在其中飾演男一號的,幾乎只有《德州巴黎》和《老幸運》這兩部。
  • 【閱讀】山本耀司*文德斯:兩個老男人的寂寞來信
    打開書,首先看到的是2010年維姆·文德斯發自柏林的一封信,文德斯是非常非常非常著名的德國導演,他喜歡在光影裡緩慢流浪,拍攝自己的歐洲式公路電影,還曾經與山本耀司合作過一部電影《都市時裝速記》——我這麼詳細地介紹文德斯,是因為我喜歡他甚至超過山本耀司
  • 軍報評論:咫尺天涯赤子心
    王繼才、王仕花夫妻守島的32年,正是共和國改革開放滄海桑田的高潮歲月。對岸的繁華巨變與海島的荒蕪孤寂,對比異常鮮明。跨過這片海水,就有無窮的發展機遇、迥然不同的人生。32年,他們恪守諾言,堅守海島,艱苦卓絕,不離不棄,需要有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強大的定力。正因為如此,他們的事跡尤為難能可貴,具有別樣的震撼力、特殊的感染力。   咫尺天涯,赤膽忠心。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 當導演愛上音樂,他就成為了「文藝片大神」
    」獨樹一幟的電影美學也讓他成為文藝片大神音樂,幾乎是文德斯電影中最重要的元素誇張一點說文德斯的電影可以沒有主角卻不能沒有音樂文德斯的電影總會讓人聯想到舊時的自動點唱機,車上的廣播電臺,或者換到今天,是一個播放歌單。除了導演的角色,他更像是自己每部電影的DJ,從不假他人之手。二戰結束前一天,文德斯在德國杜塞道夫出生。文德斯說,從他第一次買唱片開始,音樂就是他生命最重要的事情。
  • 小萬請你看電影《宇宙有愛浪漫同遊》
    近日,電影《宇宙有愛浪漫同遊》也正式發布了主題曲MV,由BIGBANG勝利演繹的中文版《Faded》——去年全球歐美最牛冠軍單曲。《Faded》是一種怎樣的存在?2015年11月25日Alan Walker的爆款單曲《Faded》一正式發行,第二天該平臺評論就爆了,24小時999+。在全球各個國家均是走紅爆款單曲,一度還被網友稱為「世界第一DJ」。
  • 《何處是我家》37部——人生必看經典德國電影(珍藏)
    這是一部氣勢宏大的史詩電影,施隆多夫將小說魔幻詭異的敘事得以完美呈現,該片奪得當年的坎城金棕櫚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多項殊榮。作為德國新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施隆多夫和赫爾佐格、法斯賓德、文德斯一道扛起了戰後德國電影的崛起旗幟。
  • 鄒小櫻同遊Eason Tour|Eason聲樂授課!陳奕迅音樂之旅校園行落幕
    9月28日,陳奕迅C'mon in~音樂之旅高校音樂分享會在歷經北京、成都、上海三站後,來到了第四站廣州。和陳奕迅親密接觸的,是星海音樂學院的學弟學妹們。對於陳奕迅來說,「星海」是一個和他頗有淵源的地方。
  • 7天與11部紀錄片,一次難忘的上影節之旅
    現為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曾創作紀錄片《南》、《中華英才》、《房產銷售員》。《南》獲第十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提名,《房產銷售員》入選2019瑞士真實電影節產業單元。7月中旬,上影節出了今年展映的30部紀錄片片單,當時看完異常興奮,再加上半年多沒有進電影院看電影,果斷決定去上海看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