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豆瓣評分一路走低,目前已降到5分以下,但並不妨礙《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以下簡稱《比悲傷》)票房持續上漲。截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稿時,《比悲傷》累計票房已達8.48億元。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與票房一起上漲的,是影片的排片率。從上映首日的11.5%,到排片率最高的44.9%,可謂芝麻開花節節高。3月27日上午,上映第14天,《比悲傷》排片率依然高達33.5%。
圖片來源:貓眼電影專業版
這部上映前被業內人士預估只有「幾千萬」體量的翻拍電影,竟然斬獲如此票房成績,短視頻宣發手段功不可沒。
《比悲傷》最大的紅利來源是短視頻
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一段不足10秒的視頻,被點讚165.8萬次,分享次數超過12.1萬。視頻配文稱,看完《比悲傷》後,「估計是全國第一個哭暈被救護車拉走的人」。另一段被廣泛傳播的短視頻是,上映前4天的點映結束後,幾個女生仍在坐地不起,哭成一片。而在微博上,相關話題閱讀數超過4.8億。
圖片來源:抖音
看到這些短視頻,讓人不難想起,去年《前任3》上映後,一個女生看完電影後在影院失聲痛哭的短視頻,同樣在網上瘋傳。
毫無疑問,短視頻傳播成為《比悲傷》重要的宣傳手段之一。甚至有人說,是抖音成就了《比悲傷》。就連此片宣傳公司東陽伯樂CEO張文伯此前也表示,「短視頻一定會是接下來最重要的內容形式,短視頻平臺就是最重要的傳播媒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資料圖
在線下,短視頻的威力也早已被影院關注。「我們根據市場情況來排片,一個是看短視頻平臺上的熱度,再一個就是看整個大盤。」成都王府井影城經理王彥說,她甚至覺得,《比悲傷》最大的紅利來源就是短視頻。
「這種手段對影片的宣傳是非常關鍵的,因為玩短視頻的這些人,已經佔了主流觀眾群的半壁江山。他們很關注這些點,比較對他們的口味。」王彥介紹,在過去一周時間裡,《比悲傷》都是影城排片最高的影片。3月26日是個周二,王府井影城依然排了13場之多。
悲傷+愛情片,有固定觀眾群
「這部影片有韓國改編的背景,再加上中國臺灣地區的小清新風格,這種愛情片在中國大陸有固定的觀眾群。」全國某知名影城營運部負責人不否定短視頻在《比悲傷》宣發上的作用,但她認為,短視頻也只是營銷工具之一。
該負責人認為,「好哭」的愛情片贏得票房早有先例。「比如《分手合約》《我的少女時代》,這樣的影片本來就有穩定的客群。」只是這一次,《比悲傷》抓住悲傷的主題,「再加上自媒體、短視頻平臺帶流量,使得票房表現更好」。
對此,資深電影發行人高軍也持有相同觀點,他認為,《比悲傷》的淚點,戳中了不少觀眾的內心。
而短視頻平臺的引流作用,也得客觀對待。「營銷做得好,票房也未必很好。」上述知名影城營運部負責人說,比如年前《小豬佩奇》上映前製作的短片《啥是佩奇》同樣火爆,但電影票房產出並不理想。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因此,在影片排片時,該負責人更注重影片的票房產出情況。「大家關注更多的可能是短視頻平臺上的短片,但對影城來說,早已經對影片票房產出有一定預估。」短視頻平臺帶來的流量,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據了解,在上述影城,《比悲傷》的排片率同樣領先,超過3月同期上映的《驚奇隊長》和《波西米亞狂想曲》。
春季檔適合女性題材電影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藉助短視頻平臺不是影片票房取勝的前提。「電影用新媒體手段宣發不新鮮了,也不是必然取勝的前提,更多因素是電影本身。」票房分析專家劉嘉認為。
她覺得,「成為票房黑馬的電影看似偶然,實際還是有規律可循。」好的影片要有一個好故事,「故事中有一個點可以直觸觀眾心底」。而《比悲傷》簡單直接的片名和「請帶足紙巾」這個唯一觀影提示,無疑打動了不少觀眾。
對於《比悲傷》票房的取勝,劉嘉還給出了另一個分析:「春季檔適合女性題材電影」。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6.2萬「想看」的人中,女性比例佔到了61.9%,男性比例只佔38.1%。可以說,《比悲傷》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女性電影。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3、4月份往往是淡季,但如果有好的影片,也會成為爆款。」王彥認為。此前的《戰狼2》《前任3》和《無名之輩》都是在不被看好的檔期上映,但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儘管新的影片不斷上線,但王彥覺得,《比悲傷》還會繼續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