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痔」是小病?痔瘡拖久了會癌變?早知道少遭罪

2020-12-25 騰訊網

民間素有「十人九痔」的說法,無論男女,都可能備受痔瘡的困擾。

根據全國普查數據調查,我國痔瘡發生率約為51.5%,平均每2個人中就有1人被痔瘡所困擾。

其中,女性的痔瘡患病率高於男性,孕婦痔瘡的發病率76%左右。

可以說,痔瘡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了。

痔瘡的普遍症狀就是便血,可能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便。

但有人表示:自己的痔瘡沒什麼症狀,不痛不癢,不去管它會有什麼危害?

還有一些小夥伴,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痔瘡,得了痔瘡一定要做手術嗎?

那今天就讓我們把它一「痔」到底……

哪些人群容易患痔瘡?

久坐久立人群

久坐久立會影響直腸靜脈血液回流,加重肛門淤血狀態,進而誘發痔瘡。

如廁過久的人群

長時間保持如廁的姿勢,會使腹內壓增加,導致直腸靜脈血液回流不暢,增加痔瘡發生風險。

「吃貨」人群

如果長期吃燒烤、油炸以及高脂肪食物,容易使糞便乾結,導致排便障礙而誘發痔瘡。

長期飲酒及無辣不歡者也容易罹患痔瘡。

懷孕人群

女性盆腔生理解剖結構決定了女性肛門直腸部需要承受比男性更大的壓力。況且,孕期中子宮體積增大,進一步增加了腹壓;加之懷孕期間活動減少,胃腸蠕動減弱,容易便秘。

因此女性,特別是孕期女性,罹患痔瘡的風險更高。

那到底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痔瘡呢?

出現哪些症狀需要警惕痔瘡?

根據統計,有近一半的痔是沒有症狀的,但在痔早期,最常見的症狀是出血、肛周瘙癢、疼痛和脫垂。

便血

便血是痔早期的主要表現,血色鮮紅,呈噴髮狀或點滴出血,可發生在便前或便後。

肛周瘙癢

痔發生時,炎性分泌物增多,影響肛門周圍皮膚,造成皮膚溼疹、瘙癢。

疼痛

更需要警惕的是,單純的內痔並不會出現疼痛。

但若痔出現嵌頓,導致痔瘡的感染甚至壞死,便會出現令人難以忍受的疼痛。

腫物脫垂

在痔瘡中晚期常可見到痔脫出,輕者可僅在大便時發生脫垂,便後腫物可自行回縮到肛內;重者則需用手推回,更有甚者用手也難以推回。

一旦得了痔瘡,千萬不要任其發展,危害不容忽視。

痔瘡的危害都有哪些?

貧血

由於痔瘡常表現為便血,長期失血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局部感染

內痔脫出形成嵌頓,易出現水腫、壞死、感染。

痔瘡在反覆發作的情況下,易引發肛周膿腫、肛瘻。

對於女性,還易感染陰道口,造成婦科炎症。

心理問題

痔瘡長在人的隱私部位,會導致肛周瘙癢等難言之隱,很多人對病情十分擔憂卻難以啟齒,很容易造成心理負擔。

易與直腸癌混淆

雖然痔瘡本質是靜脈血管團,不會發生癌變,但由於痔瘡和直腸癌均有便血的表現,人們很容易將二者混淆。

如何鑑別痔瘡和直腸癌?

患病年齡不同

任何年齡的人均可能發生痔瘡,而直腸癌則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便血性質不同

痔瘡便血多為鮮紅色,血液一般不會與大便混合,多表現為大便表面帶血或便後擦拭帶血。

而直腸癌引起的便血往往為暗紅色,血液多伴有粘液或者膿液,常與大便混合在一起。

伴隨症狀不同

直腸癌患者常常伴有大便形狀改變、排便習慣改變、消瘦等症狀。

而痔瘡多是因疼痛而引起排便困難,一旦炎症消退,即可恢復正常。

那麼有人可能會說,直接用手術做掉不就好了,事實情況真是這樣嗎?

得了痔瘡要做手術嗎?

首先,痔瘡的發生和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係,單純依靠手術切除,並不能達到理想效果。

因此,在初期不建議痔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

當痔瘡無症狀時,無需醫生介入,只需患者加強局部護理、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即可緩解。

當痔瘡出現便血、脫出,但症狀較輕時,應以保守治療為主。在改善生活習慣的同時,可使用痔瘡膏、痔瘡栓等藥物治療;或可於醫院行簡單門診治療。

如果痔瘡出現了嚴重的瘙癢、疼痛,且保守治療和門診治療均不能緩解,此時才需要外科手術介入。

因此,對於痔瘡來說,預防比手術更重要。

生活中如何預防痔瘡?

痔瘡最佳的預防及治療就是調整生活方式,大多數輕度痔瘡都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自愈。

均衡飲食

少吃油炸、辛辣食品,少接觸菸酒。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增加腸胃蠕動,預防便秘。

改善排便習慣

較合適的排便頻率是每日1—2次,排便時間最好控制在5分鐘以內,儘量不超過10分鐘,注意不要過度用力,便後用柔軟的廁紙擦拭,避免損傷肛周皮膚。

規律運動

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避免久坐久站,積極鍛鍊身體。

保持衛生

經常清潔肛門,勤換內褲。

所以

痔瘡的預防大於治療

平時多注意衛生習慣、均衡飲食

如果真得了痔瘡

千萬不要任其發展

但也不要過度依賴手術

本文專家:林國樂,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科普達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痔瘡是: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為什麼會得痔瘡? 痔瘡是身體排洩部位的血管長期受到壓迫,結構組織鬆弛腫脹而導致的。誘發痔瘡發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便秘、久坐、久蹲馬桶、不喝水或少吃益生菌。
  • 「十人九痔」,得痔瘡的人越來越多,背後的「元兇」給你揪出來
    痔瘡作為我國極其普遍的肛腸疾病之一,也不是正常人可以承受得了的,首先要說的就是痔瘡的症狀,很有可能是無症狀發作,痔瘡在早期基本都是沒有明顯預兆的,而且由於肛門的位置比較深入,大多數人如果出現不適也只是以為上火忍一忍就過去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會放在心上,導致出現的時候已經發展成混合痔。
  • 30歲小夥胸悶、心慌、氣短,懷疑得了心臟病——原來是這個「小病...
    仔細追問病史才知道,原來他一直有個「小毛病」——痔瘡,這次大便後淅淅瀝瀝出血都快一個月了。。。為啥不及時治療呢?他說痔瘡能算個病嗎?以前也有大便出血的情況,過幾天不吃藥就好了,這次因為工作太忙,自以為不理它過幾天就好了。
  • 十人九痔?有「痔瘡」先別愁,教給你3大妙招,或能化痔瘡於無形
    也會出現一些小的問題,比如「菊部問題」,如果在上班時候請假時,很不好意思寫請假理由,覺得這是非常難以說出口的一種病。如果患上痔瘡那麼很容易被這種小問題折磨到,尤其是每天解大便的時候,局部就會有疼痛的感覺,嚴重了還會有血,這讓人身心備受折磨。
  • 為何十人九痔?啥原因造成
    有句俗語叫「十人九痔」,為啥我們患痔瘡的人這麼多呢?從前,上罷廁所用啥擦屁股你知道嗎?農民是土坷垃、石子、雜草;城市人條件好的用廢報紙、廢紙、紙菸盒和土坷垃等。由於衛生條件極差,患痔瘡的人比比皆是,造成了十人九痔。還有人說十人十痔的。改革開放後,我們終於知道啥叫衛生紙,從前沒有這個名詞。我們文明了,進不了,衛生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樓房有了衛生間(從前樓房是公用衛生間)有了水衝廁所,還可以洗澡。
  •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的難言之隱不言而喻,內調外用無需害怕
    但在享受的同時,可要注意了,「痔瘡」可能就悄悄找上門來。痔瘡是最常見的直腸疾病之一,治療不到位就容易反反覆覆。如果不幸中招,不要恐懼,但也不能對其不聞不問,畢竟身體是自己的,有多難受只有自己知道。一起來了解痔瘡,「痔」在必除!
  • 為什麼現在流行「十人九痔」的說法?
    平時大家在玩手機刷新聞的時候,一定從各個渠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就是十人九痔,也可以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男性的痔瘡發病率已經是達到了一個極限的數據,可是女性的發病率幾乎達到了百分百,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是不是準確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細細的就這個話題進行討論一番。
  • 俗語「十女九溼,十男九痔」啥意思,後一句同樣精彩,真長見識!
    這樣一來,我國的國學文化就有一種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感覺,平時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還真不知道其中的出處在何方。那麼,有些讀不起書的人,每天只好下地幹活,這些辛勤的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總結經驗,發明出很多言簡意賅的語言,於是俗語文化也就應運而生了。
  • 「十人九痔」,怎麼破?
    「十男九痔「,老師剛說完,女生笑的前翻後仰。「十女十痔」,輪到男生笑翻。這是當年課堂的真實寫照。「學好這門科,以後你拎個藥箱走街串巷,也可保你衣食無憂」。痔的病因主要有兩種學說。首先是靜脈曲張學說,認為痔是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而目前廣為接受的理論是肛墊下移學說,認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結構,即血管墊,是齒狀線及以上1.5cm的環狀海綿樣組織帶。只有肛墊組織發生異常並合併有症狀時,稱為痔,治療目的也僅僅是解除症狀,而非消除痔體。歸根結底就是地球引力作用,人老有皺紋,鋼筋永久也會軟。
  • 癌症是拖出來的?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抗,拖久了後果或會很嚴重
    很多癌症跟一些常見的小病有一定的聯繫,若不重視小病,拖久了可能就會增加癌變風險,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拖久了後果或會跟嚴重,要重視,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要儘早治療,以免拖久了變成癌01發燒
  • 為什麼說「十人九痔」?(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經常聽到「十人九痔」之說,可見痔瘡發病率之高。古人說:「痔者,峙也。」在古代,痔為突出之意,人於九竅中凡有小肉突出者,皆曰痔,不特生於肛門邊,如鼻痔、眼痔、牙痔等。但現在痔即指肛門痔。痔瘡是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直腸靜脈叢發生擴大、曲張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或肛緣皮膚結締組織增生或肛管皮下靜脈曲張破裂形成的隆起物。男女老幼皆可為患,其中以青壯年佔大多數。根據發病部位不同,痔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內痔是齒線上直腸末端黏膜下的痔內靜脈擴張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
  • 什麼原因會導致患上痔瘡呢?
    有一種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極其常見,患者又會有難言之隱,這種疾病讓優雅的女子不敢用力咳嗽,讓男士不敢輕易放屁,這就是痔瘡。一個人一生中有70%的概率發生痔瘡,它是肛門部位非常常見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 痔瘡膏哪種好?哪個牌子的痔瘡膏效果好!
    痔瘡一種很普遍的疾病,痔瘡(Hemorrhoids)發作起來比牙疼還讓人難受,更有嚴重者還會誘發癌變!如不慎有了痔瘡,必須及時治療,這時候痔瘡藥就尤為重要。《外科正宗》雲:「夫痔者,乃素積溼熱,過食炙爆,或因久坐而血脈不行,又因七情而過傷生冷,以及擔輕負重,竭力遠行,氣血縱橫,經絡交錯;又或酒色過度,腸胃受傷,以致濁氣瘀血流注肛門,俱能發痔。」
  • 十女十痔?為何痔瘡青睞女性,需不需要手術,很多人肯定都做錯了
    俗話說好,十男九痔,十女十痔。這就說明了痔瘡在人群中極其普遍,有調查表明,成年人犯痔瘡的比率將近90%。那是不是女性得痔瘡的概率就比男性高呢?為何痔瘡更青睞女性呢?特別是懷孕期間隨著激素水平的變化,往往容易便秘,更容易引起痔瘡。女性便秘的發生率高,很多女性為了減肥,吃的比較少,有些挑食偏食,也導致蔬菜水果吃得很少,粗糧也不吃,這樣膳食纖維就進食少,導致大便量較少引發便秘,有些人長時間沒有大便的感覺,不排便大便中的水分會被吸收,更加造成大便乾燥,排便困難,加重便秘。
  • 長期便血可引起貧血,這些關於痔瘡的誤區別再犯!
    你以為兜兒姐改行唱歌,No No No,兜兒姐只是唱出了部分「痔人」的心聲。坐不得、站不得,別人蹲坑是排便,「痔人」蹲坑仿佛上刑,一坨帶血的肉團夾在不可言說之處,一動一縮,那感覺酸爽~菊花殘、滿腚傷的痛,只想仰天大喊:我真的真的受傷了!痔瘡作為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江湖上流傳著「十人九痔」的說法。
  • 痔瘡會自愈嗎?長期不治有什麼危害呢?
    痔瘡在肛腸科中的發病率極高,據不完全統計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有過痔瘡病史,而且年齡越大其發病率越高。對於痔瘡,不能草草的自行使用痔瘡栓了事,需要進行常規的治療,甚至是手術切除。 臨床上將痔瘡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而這些痔的形成大多與不良的排便習慣、飲食不健康、久站久立等因素有關。
  • 關於痔瘡肛腸專家幫你劃重點了
    痔瘡是個常見病、多發病, 俗話都說「十人九痔」的嘛。 很多人認為痔瘡不會危及生命, 又因為它位於肛門部, 就感覺比較尷尬, 大多數時候只會默默忍受, 自行處理。
  • 「直播預告」患痔瘡太痛苦 專家支招讓你「痔」身事外
    客家新聞網訊記者焦楊 張磊 羅浩丹報導:「痔病,痛起來要命!」痔瘡發作會讓人坐立難安,膿液、便血更是讓人狼狽不已。1月15日16時,《名醫直播室》第24期節目將邀請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消化肝病區主任梁斌做客演播室,支招如何預防和治療痔疾病,讓患者擺脫後「股」之憂。
  • 不想做有「痔」青年?教你1個方法,告別惱人痔瘡
    俗話說的好:"十人九痔""十女十痔",一句俗語就揭露出痔瘡在我們生活中的發病率有多高。國內外多項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在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 56.7%的人患有混合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數據也會逐步升高,實在是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如果你想拒絕做有"痔"青年,那你得乖乖聽我說!痔瘡到底是什麼東西?
  • 得了痔瘡怎麼辦?關於痔瘡你想知道的事都在這
    說到痔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關於痔瘡在我國有著「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由此可見其患病率高的的確非常恐怖。痔瘡雖然算不上大病,但是一旦發作往往伴隨著的劇烈的疼痛、大量便血等不適症狀,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那麼,得了痔瘡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