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襲人沒有向王夫人說的那番掏心窩子的話,或許王夫人就不會看重她,而她也就不會為了自證清白去疏遠寶玉,把值夜的活都交給了晴雯,讓晴雯過的那麼辛苦,還被安上了「狐媚子」的罪名。
一、寶玉對黛玉掏心窩的表白,令襲人惶恐不安
襲人向王夫人進言獲得了賞賜,不過,王夫人破例給的這種好處僅僅這一次表白還不夠,正所謂:「你如今既說了這樣的話,我就把他交給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負你。」那就是襲人需要當王夫人的耳報神,要留心寶玉的舉動。
襲人此舉,說是為了保全寶玉的名聲,但鬼才相信!若是她和寶玉清清白白還好說,可她偏偏是第一個和寶玉偷試的人,做了就做了,卻還給自己找個的理由:「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即便和寶玉有肌膚之親,亦不為越禮。
「按照她的邏輯,那晴雯也是賈母給了寶玉準備的妾室,可晴雯為什麼沒同意和寶玉親近?說到底,襲人的進言是明顯有私心的,若是不信,那我們就來看看襲人為何會向王夫人進言。
1.寶玉吐露心跡
第三十二回,寶玉向黛玉吐露心跡,讓黛玉如轟雷掣電,被徹底震動到了。沒想到寶玉能夠這般表明自己的心意,黛玉有些驚慌失措,趕快跑掉了。
她擔心寶玉的話太過直白,面子上過不去,姑娘家家自然會害羞,黛玉沒等寶玉說完匆忙離去。
可這個呆子還站在原地出神,以至於襲人走過來和他說話也沒回過神來,竟對著襲人表白。寶玉道:「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裡,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
「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襲人聽了這話,嚇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薩,坑死我了!」便推他道:「這是那裡的話!敢是中了邪?還不快去?」寶玉一時醒過來,方知是襲人送扇子來,羞的滿面紫漲,奪了扇子,便忙的抽身跑了。
2.襲人知曉寶玉心意,酸意起心懼憂
這下,輪到襲人站在原地不動了,她被寶玉的一番話驚嚇到了,想到剛才看到離去的黛玉,她知道寶玉一定是因黛玉才這樣的。平日裡,她只懂得伺候寶玉吃飯穿衣,至於寶玉精神層面的東西她是無法感知的。所以,聽見了寶玉的這番話又驚又怕,擔心他倆將來會有不才之事,還為此掉了眼淚,心裡想著如何「免此醜禍」。
什麼是「不才之事」呢?這裡指的就是男女之間的私情,這個襲人自然是懂得,所以她首先想到了。繼而,就想著怎樣才能不讓這件事發生呢?我們可以看出來襲人的心情很複雜。
寶黛之間早已互為有意,只是那時婚姻不能自己做主,但表白一下心意還不能嗎?這也算不上逾矩,襲人怎麼就又驚又怕,還流眼淚了呢?難道說沒有酸意?反正我是不信。
還記得嗎?在第二十一回的時,有次湘雲幫著寶玉梳洗,襲人看見了就很不高興,待寶玉回來後,不理寶玉,鬧了很大的情緒,這不是嫉妒又是什麼?
二、寶玉挨打,襲人趁機告狀收穫王夫人支持
寶黛之間的私情,襲人已經窺見,自此,她就再也不能夠安心了,總想讓寶玉遠離黛玉,終於,機會來了。
第三十四回,賈寶玉挨打後,「太太叫了一個跟二爺的」,去她那裡,王夫人無非是想了解一下寶玉的情況。誰人去都可以,按照襲人平時的做法,這個時候她是不會離開的,可她還是思索了一番,自己去了。
1.寶玉挨打,襲人向王夫人進言
作為寶玉的大丫鬟,襲人很清楚賈政和王夫人對寶玉是恨鐵不成鋼,這次寶玉挨打也是賈政怨氣積累的結果。忠順王府和金釧兒事情只是導火索,若是平時寶玉很上進的話,賈政不會將他毒打一頓,至少會給他個分辨的機會。
本來父親教訓兒子天經地義,況且寶玉惹出的事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就該打,但襲人作為丫鬟能說該打嗎?她還真的就說了,想來她也是反反覆覆想好了的,若是惹得王夫人不高興,她就會出賣寶黛自己的關係來為自己開脫。因此,見王夫人問道寶玉因何被打時,就表現欲言又止的樣子,在王夫人表態不會生氣情況下,她說:「論理,我們二爺也須得老爺教訓兩頓。若老爺再不管,將來不知做出什麼事來呢。」
這樣看來,襲人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柔順,而是很有心機,她為什麼說寶玉就該挨打呢?因為她也想要讓寶玉走仕途之路,而寶玉不聽勸,就希望賈政王夫人能出手管教寶玉。如果寶玉以後能夠功成名就,自己做了姨娘也就能夠安享富貴,這才是襲人最關心的,全然不顧寶玉被打帶來什麼結果。
那麼,王夫人為什麼聽了這話沒有發怒呢?因為她一直也想管教寶玉,寶玉被打雖然她痛哭流涕,求賈政手下留情,但她知道必須要管教他,只是礙於賈母太寵孩子,她沒辦法。現在能聽見一個丫鬟不僅沒有討好,卻冒險說出這樣的話,這出乎王夫人的意料,也讓襲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王夫人對她叫出來:「我的兒,虧了你也明白,這話和我的心一樣。」
2.襲人獲得王夫人支持,寶玉真心表白招隱患
襲人成功了,在得到了王夫人的肯定後,繼續引導著王夫人的思路,把話題扯到對寶玉的勸諫上面來,自己卻說:「今兒太太提起這話來,我還記掛著一件事,每要來回太太,討太太個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話白說了,且連葬身之地都沒了。」
看到沒,襲人是一直記著要報告給王夫人,只是沒敢,害怕偷雞不成蝕把米,在聽見王夫人的一席話之後,已然試探出她的心思。於是,她就進一步推進:「我只想討太太一個示下,怎麼變個法,以後竟還教二爺搬出園外來往就好了。」寶玉搬出大觀園,也就遠離了黛玉,自然就避免了「不才之事」。
王夫人聽其言,大吃一驚,忙拉了襲人的手問道:「寶玉難道和誰作怪了不成?」襲人不傻,有賈母健在,她是不敢把事情說破直接指向黛玉的,但接下來的這句話,就更看出襲人的心計了。襲人忙回道:「太太別多心,並沒有這話。這不過是我的小見識。
如今二爺也大了,裡頭姑娘們也大了,況且林姑娘寶姑娘又是兩姨姑表姊妹,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懸心,便是外人看著也不象一家子的事。」
她明明想說黛玉,可卻扯上寶釵,她很清楚寶玉的心思不在寶釵身上,不會有不才之事,她更知道王夫人鍾情於寶釵,並不擔心她和寶玉之間發生什麼事。
襲人在一番保住寶玉清白的深明大義論調中,雖然沒有提及黛玉晴雯,但那還用的著點名道姓嗎?難道王夫人不會對號入座嗎?
這不,她倆心有靈犀,襲人的話說到了王夫人的心坎上了,因此,她對襲人說:「我的兒,你竟有這個心胸,想的這樣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這裡,只是這幾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兒這一番話提醒了我。難為你成全我娘兒兩個聲名體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這樣好。」
至此,襲人大獲全勝,奠定了自己的晉級之路。對此,寶玉對這些一無所知,他想不到自己的一番忘情表白到時被襲人利用了。而晴雯更不會想到,襲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發自要尊重」把夜間近身服侍寶玉的事情都推到了她的頭上,這也成為了日後她被王夫人視為「狐狸精」的罪名,而襲人坐享其成。
大家說說,襲人做這樣的事,說那樣的話,沒有搬弄是非的嫌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