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藝術本身的含義,它傳遞的是文化,而不單純是商品。書籍設計絕非局限於外表包裝或內文的簡單裝飾的層面。近年來,國內書籍設計藝術的進步和發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並且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設計師們從單一的裝幀走向書籍整體設計概念的轉換,在觀念上是極具實質意義的進步。因此,研究中國書籍設計作品的藝術特性對於如何進行書籍設計,以及探索個人的設計語言都具有借鑑和啟迪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國內書籍設計藝術的進步和發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並且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設計師們從單一的裝幀走向書籍整體設計概念的轉換,在觀念上是極具實質意義的進步。書籍藝術本身的含義,它傳遞的是文化,而不單純是商品。書籍設計絕非局限於外表包裝或內文的簡單裝飾的層面。
一、注重書籍設計的藝術性與功能性
藝術性與功能性是書籍設計中互為作用、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不具備功能價值的藝術性,不過是華而不實的裝飾,不可能得到讀者的首肯。設計師在求取書籍藝術賞心悅目的同時,更要重視信息內容的閱讀表達,符合閱讀規律。但是同樣,沒有藝術性、只有功能性的書籍單調、乏味,不能調動讀者的興趣。
書籍的藝術性是一種感染力,感染力是書籍設計的攻心戰略。藝術性強的書籍設計具有強烈的個性魅力,能夠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來引起讀者對書籍的閱讀和珍藏。在設計中運用富有概括性與創意性的圖片、色彩、版式、文字等元素,表達出能夠襯託和美化書稿內涵的藝術形式,通過滲透在書籍中無處不在的美,使原本平淡的書稿頓覺生動起來,同時也使讀者在閱讀書籍內容的同時,視覺上獲得一種審美的享受。
可見,書籍設計以可視性、可讀性、便利性、愉悅性為設計的基本原則,不管是流行的暢銷書,還是珍藏的禮品書,書籍的個性都是功能和審美的結合。
二、強調書籍設計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隨著我國出版體制的改革,設計師們已經開始注重書籍整體性設計的把握,書籍設計的美感和形式法則不斷地發生變化,使得近年來書籍設計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的書籍設計是一個立體的、多側面、多層次的系統工程,是一項整體而系統的設計。在視覺上的整體,並不是構成它的所有成分簡單的相加,而是一個全新的整體美。這種整體美,是把書籍設計中的文字、圖像、色彩、材質等各個要素在整體結構中加以配置和運用。各要素在整體架構中煥發出被單元符號更大的表現力,並以此構成視覺形態的連續性。例如吳勇設計的《典藏開明書店版-名家散文系列》就是整體設計的典型例子。該書是中國青年出版社建設40周年之際出版的一套禮品書,共16本。這套書的原版本都很薄,設計力圖通過整體的設計使它在當代文化中再現魅力。從書籍的開本,到封面、封底、書脊的設計,以及內文版式、天與地、切口等等無一不呈現出設計的魅力與和諧。注重細節的處理,封面上用的是老字體,從各書中精選一段經典的文字,印在樸拙的低襯上,恍惚是在讀舊時的報紙。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本書的文字、構造、語言可能會因文化背景、國家以及時代不同而有所區別,書籍的外觀也可能因設計的不同而形式多樣,但都應遵循相同的整體性原則,體現書籍整體的藝術氛圍,要求設計者從審美的角度進行構思確定書籍的設計形式,各個部分在美學上保持一致,提升書籍的功能性以及獨特的文化韻味,並將圖書作為一個整體,營造出最符合書籍內容風格的藝術氛圍。
三、書籍設計中定位設計理念增強
書籍設計的定位是對一本書的特定消費市場,以及對書籍內容構成的各要素等一系列眾多問題,進行科學嚴謹的調查分析後作出的預期判斷與確定。書籍定位對書籍的整體設計的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也是後續衡量設計的重要標準。「和讀者坐在一把椅子上來對話,不要居高臨下,也不要主觀臆想,實實在在地去了解他們想讀什麼書,我們就出什麼書」,這種所謂「讀者想讀的書」實質上就是設計一本成功書籍的開始。
2007 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真相》,這裡記錄了數十位慰安婦的悲慘經歷,以及她們因為那段經歷而被改變了的人生。這數十位老人的悲慘經歷,其實只是日軍侵華期間所有慰安婦的一個縮影,她們的苦難,實際上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苦難。黑色封面,鮮紅的真相二字,一塊稀疏的紗布,紗布擋在真相上卻溢出滿眼的鮮血,有些人必須承認,有些真相必定不會被遺忘。這是一本記實的史料書籍,是中國人永遠不能抹去的記憶,也是一個永遠的書籍市場,是思想文化和商業的完美結合。
四、體現本土文化的傳承
當五花八門的設計混淆著人們的視覺時,那些洋溢著質樸、沉穩書卷氣的古典書籍開始讓人懷念。中國傳統書籍的設計中不乏優秀的表現形式,除了特有的一些版面編排形式,旋風裝、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裝訂方式也值得研究。當代的書籍設計師早已開始對尊重傳統文化和設計創新突破有了新的多元的認識和探索,通過將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技術融合,創造出新的書籍樣式。
書籍裝幀設計是非常強調民族性和傳統特色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也不是簡單地生硬搬弄傳統要素,而是要創造性地重組它們,再現它們,使之有效地轉化為現代人的表現符號並符合原著的內容要求。日本著名設計師杉浦康平先生說過:「一本書就是一個生命體,這個生命體不是靜止的,它是流動的,它要富有生命力,這樣才能夠打動讀者。」
我們的書籍設計有著悠久的歷史,應該結合中國的傳統和國情,運用現代的設計理念和方法,把握書籍設計的藝術語言,有節奏、有章法地進行創造性設計,做立足於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設計。作為中國設計師須不斷刻意求新,形成既有本土文化內涵又適應時代需求的中國自身獨有的書籍語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