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t Cake創立於2011年,通過功能產品,品牌專注於將創意和藝術注入日常生活。創始人Nicole Teng (鄧乃瑄) 來自臺灣,2007年時搬至上海後,她很快就被上海那種具有傳染性的創意能量所徵服。一年以後,在廣告圈摸爬滾打十餘年的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原本的工作,開始追求自己創作的夢想。之後,Nicole在如今不復存在的Plum Gallery成為一名策展人,空餘時間便穿梭於繪畫和陶藝等不同的創作方式中。在涉獵各種媒介、進行了各樣創作後,她終於開始有了自己的藝術理念並緊緊追隨。「我發現當自己親手做出來的東西,能夠在生活中為他人所用,自己會得到莫大的滿足感。」
Nicole總能在被許多人視為無用的舊物件中發現美。Brut Cake的全系列產品就是她個人視覺的體現,它們全部由舊家具等廢棄物品以及夏布經手工打造而成。品牌之下有著各種各樣的產品,有家具、陶器、手包,甚至手套。她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將無數被人丟棄的物件轉化為令人垂涎的功能藝術作品。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會給品牌取名為Brut Cake,Nicole告訴我們,「『Brut』 其實是個法文字,在英文裡面的意思是『rough and raw』,就是很粗曠很原生的意思。在19世紀初,有個藝術流派叫做Art Brut,這個學派的人特別喜歡未經洗禮或者未受真實生活所限制的一些創作表現。我深受這個藝術風格的影響,特別喜歡很原生態、很粗曠、很生猛地去表達你自己靈魂的創作表現。我的創作很多是受這個藝術派別的啟發,所以我就把Brut作為我的一個創作語言。Cake的藝術呢,其實很簡單,這個代表了生活的一點甜味,我希望我所做的每一個東西,都是可以給人們每天的生活帶來一點點幸福感,所以,我就把我的品牌,或者說創作的概念取名為Brut Cake。」
在Nicole看來,每個物件裡都住著一個靈魂,有著自己的個性,或「高傲」,或「慵懶」。在她的作品裡,在她產品的擬人化形象中,她對物件的人格化可見一斑。Nicole將她對這些創作過程,比作是小朋友在腦海中創造出自己想像中的朋友。
在2016年的兒童節之際,Brut Cake在安福路的品牌概念展示空間的二樓,為小朋友們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派對。在這場派對中的中心物件是一個兒童座椅系列,它們的設計沿襲Brut Cake一貫的視覺風格。這些座椅全部做成適合兒童使用的尺寸,有著由夏布縫製而成的笑臉。正如Nicole的大多數設計一樣,相比於作為一件件家具,這些椅子更像是各種不同的卡通角色。Nicole說:「我想把我的想像世界落實出來,然後把這個系列獻給小朋友們,我覺得我想像中的這些東西,小朋友們也一定非常有共鳴,就像我小時候那樣,也很想和這樣的東西玩在一起。」
Nicole一直痴迷於中國的傳統工藝,她說:「如果生活在一千年以前,我會很享受那個生活。現在大環境發展得太快速了,所以我覺得,這些傳統的工藝它不是在逐漸地消失,而是很迅速地被遺忘。我希望能夠做一點什麼東西,或多或少去保存它。其實我的創作裡面,有很多是夾雜著傳統的木工或者是裁縫,有很傳統的老工藝人來配合我,一起做我想做的東西。對於我來說,這是很有意義的。」
隨著各行各業機械化生產的不斷普及,手工藝人低效率,費時的勞作越來越得不到應有的重視,Nicole表示:「不論是中國的匠人還是日本的匠人,他們可能終其一生鑽研一項工藝,這個是我非常非常敬佩的,我也希望我能夠做得更好……也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感覺到Brut Cake在創作所有東西的時候,那個很專注、很誠摯的心。」
本文來源:Neocha
聲明:發布的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我們只是分享好貼給大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小博,即刻刪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