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最愛納蘭詞·河讀神

2021-01-18 iYouPort

河讀神

涼月轉雕闌,蕭蕭木葉聲乾。銀燈飄落瑣窗閒,枕屏幾疊秋山。

朝風吹透青縑被,藥爐火暖初沸。清漏沉沉無寐,為伊判得憔悴。

[注釋]

雕闌:即雕欄,華美之欄杆。乾:形容聲音清脆響亮。岑參《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乾。」瑣窗:鏤刻有連瑣圖案之窗欞。枕屏:枕前之屏風。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三:「紹興末,宿直中官,以小竹編聯,籠以衣,畫風雲鷺絲作枕屏。」青縑被:青色織絹之被。白居易《冬夜與錢員外同直禁中》:「連鋪青縑被,對置通中枕。」清漏:清晰的滴漏聲。王昌齡《長信秋詞:「燻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判:同「拼」,甘願、情願。

[賞析]

河瀆神,就是河神,據說是漢初丞相陳平所變。民間就喜歡搞這些偷龍轉鳳的封神活動,把歷史上有名望的人弄一個神位坐坐,算是對他們的敬畏吧!就像唐朝宰相李靖被封為託塔天王一樣。《河瀆神》這個詞牌使用頻率不怎麼高,主要是因為起初唐詞多緣題填詞,寫《臨江仙》就說仙家那一點事,《女冠子》就敘述道情,《河瀆神》當然是詠祠廟了。

詞表達得比較多的是情感、情緒、情事,些個祠廟的事兒,大家不愛去勞神。晚唐「花間鼻祖」溫庭筠寫過幾首《河瀆神》,第一首起拍便直寫祠廟:「河上望叢祠,廟前春雨來時。」之後巧妙地把筆觸轉接到船上,再轉到船中的女子,描述她的孤獨、寂寞、悽涼。繞了個好大的彎,太費事了。後來演變到詞牌與內容沒有什麼關聯時,這個詞牌因缺少名作領銜,仍然遭到冷落。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朱彝尊與李良年、李符等六大才子的詞集合刻於金陵,名「浙西六家」,流傳甚廣。朱彝尊詞集《江湖載酒集》有一首《河瀆神·大孤冊神祠》全部用唐代詩人的詩句組成:

川上晚蕭蕭(張諤)

楚地連山寂寥(李嘉)

女蘿山鬼語相邀(李商隱)

青山暮暮朝朝(劉長卿)

樵子眾師幾家住(皇甫冉)

鴛鴦一處兩處(皮日休)

潮至潯陽回去(張謎)

風悽悽兮夜雨(王維)

用前人的詩句組成一首詞,看起來是拾人牙慧其實需要高超的水平,把各不相干的詩句天衣無縫地整合在一起,既要押韻,又要合平,更重要的是表達到位,沒有一點功底是搞不定的。

朱彝尊不愧是清初填詞高手,信手來,合轍合韻,妙不可言,納蘭讀了非常崇拜。

這年秋,京師發生地震,毀傷甚重。地震使敏感的納蘭心情格外沉重。秋天,天氣轉涼,潛伏在他身體裡的寒涼又蠢蠢欲動

情傷是納蘭一生揮之不去的心痛,初戀折愛妻早逝,這一連串的情感波折使他一直在追思和掙扎中顛沛流離,除此之外,還有寒疾如影隨形地追逐著他,讓他身心疲憊、痛苦不堪。

身心俱寒,是納蘭的宿命?

自十九歲那年春天,青梅竹馬的表妹被選進宮裡,一對小情人硬生生被拆散,納蘭急火攻心,一口寒氣堵在了胸中,病倒後,寒疾就成為他生命的殺手。這團寒氣鬱積在他的心口,一生都沒能吐出來。

這個錦衣玉食的貴族公子三十一年的生命歷程中,有十二年是在心寒、體寒裡度過的。這十二年又正是他一生中最燦爛的青春年華。這是怎樣的煎熬?風華正茂,卻苦不堪言

「涼月轉雕闌,蕭蕭木葉聲乾。」這是一種發自心底的涼意,秋月如水,緩緩流過雕花的欄杆、天井和房屋。落葉沙沙作響,而秋月無聲。落葉的動與月色的靜結合出一種更深的空寂感。沒有了骨骼的落葉,一定攝走了月華的靈魂,飄過樹枝,飄過溝壑,向另一個不可企及的世界出發。季節給了一個仰望的高度,讓它們更接近想像的夢境,以至於輕飄飄的氣質可以被秋夜的風聲和寒涼注釋或者閱讀。

飄是一次墜落,是一次徹底的離棄,也可能是一種解脫。在納蘭的情感迷津裡,悽清是貫穿他生命的箭矢,在肉體和心靈的雙重折磨下,他的世界愁雲密布。

於是,「銀燈飄落瑣窗閒,枕屏幾疊秋山」。屋外是寒,屋裡也是冷。燭光閃爍,酒在窗欞上。飄落,是一種輕、一種慢。在煎熬中,一切都顯得遲緩,這是心靈的感觸。沒有重量的燭光因為心靈的感受也變得有了分量。枕前的屏風上,畫裡的秋景山重重、煙茫茫,喻示了人生渺花無常。

「期風吹透青嫌被,藥爐火暖初沸。"很多人對「藥爐火暖初沸」這個描繪不解。這個景況是實寫:冷風透被,火爐上的藥罐子沸水翻騰。大戶人家總不會把個藥罐子擱在客廳、睡房來落藥吧?熬得烏煙瘴氣的,滿屋子的藥味,實在不妥。另外,上片開始用「涼月」這個秋天的代名詞,下片怎麼又用上了「朔風」呢?朔風,即北風,是指冬天的風。一夜之間,這種時序遞進也太快了些。

詩詞有時候不能過於較勁,不能一味在物理上進行邏輯考究。納蘭這首詞裡,出現的破繞我們知道就行了,畢竟瑕不拖瑜。

長夜編綿,但怎麼也睡不著,這是為什麼啊?是因為思念伊人。這樣的思念縱然讓人憔悴不堪,也毫無怨言。「為伊判得憔悴。」顯然,這句是宋代柳永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值悴"的縮用。雖然是借用,但表達的相思濃度似可觸換。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復然而止,而迴腸盪氣。

在人生的旅程中,你用一季裁下鮮豔的玫瑰,換我一生去拔出那枚刺,但我無怨無悔。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都說「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到底是何意?
    文化:為什麼都說「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納蘭者,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大學士納蘭明珠之子也。納蘭公子文採舉世無雙,武藝精湛,為康熙年間御前侍衛,三十而隕惜其英年早逝,但為文學詩詞集大成者,現今傳世之《納蘭詞》清麗婉約、意境深遠。
  • 老師,是一生方向的指引,納蘭選對了老師!
    人這一生,除了父母,老師似乎是陪伴最長的人。每當身處黎黑的夜色,連最後一縷星光都看不清的時候,老師們往往會帶著學生披荊斬棘,從茫茫宇宙中劃出一條道。於是,年輕人像冒險者般一步步往前探軼,跌倒了,受傷了,委屈了,吃虧了……生活的苦難接距而至,老師的身影卻始終沒有消失。然而,現在的老師與古時的老師是有差別的。如今,每當人們談起老師,限前想到的會是在黑板上酒滔不絕講課的人,在考場監考時一絲不荷的人。
  • 納蘭一生中的三個女人:人生若只如初見,但求相守兩不欠
    出眾的才華,康熙帝的賞識,納蘭的前途可謂一片大好。然而納蘭卻不見喜,時時感覺到被束縛。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納蘭的一生,那一定是「惆悵」,納蘭在《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一詩中這樣寫道: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 劇評|《康熙秘史》:鍾漢良的納蘭很經典,語文書上都是他的劇照
    納蘭性德,字容若,明珠的長子,滿清的大才子。鍾漢良版的納蘭,幾乎滿足了文科孩子那種對翩翩文人騷客的任何遐想,那張抬頭望月的模樣映像頗深,幾年後的如今,再讀納蘭的飲水詞,什麼「人生若只如初見」、什麼「一生一世一雙人」、什麼「當時只道是尋常」淡淡的字眼依然傷心,這個清代第一傷心此人最終傷心至死
  • 尋找納蘭的淥水亭
    所以很多人認為,這裡就該是納蘭詩詞中的淥水亭舊址。可是,納蘭的《淥水亭》詩裡這樣寫道:「野色湖光兩不分,碧雲萬頃變黃雲。分明一幅江村畫,著個閒亭掛夕曛。」此處所寫分明是郊野景色,而王府內的恩波亭畔能夠看見的只是巍巍皇城,哪裡有野色湖光呢?若按《淥水亭宴集詩序》所寫,納蘭的淥水亭,能夠「晴分太液池光」,「翠寫景山峰色」。
  • 清朝滿族人的姓名文化,納蘭小字幾曾知
    他少年朋友曹寅有詩曰:「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道出了人們讀納蘭詞時,對納蘭本人感到困惑和謎團。在納蘭公子逝世後十年,曹寅將此詩收入他的《楝亭集》,詩句改為:「納蘭小字幾曾知」。有感於世人已皆稱納蘭為「性德」,而幾乎忘了他的本名叫「成德」。因為納蘭公子身後所刻的集子署名「納蘭性德」,所以後人稱他為「納蘭性德」。清史正史記載中也稱納蘭性德。
  •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迷」的追憶地原來就藏在海澱上莊
    納蘭性德一生留下了很多傳世之作,他的著作《納蘭詞》被後人譽為「詞人中的詞」,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高度評價,納蘭性德也曾被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評價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紀念館中除了介紹納蘭性德的生平簡介,也展出了部分作品。接下來,小編貼上兩段納蘭性德的詞,讓大家欣賞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 每日一讀|詞句清麗、感人,王國維稱之「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被稱為晏小山、李重光的後身,他的詞,是「純任性靈,纖塵不染」,聶晉人更是稱讚道「容若為相國公子,少工填詞,香豔中更覺清新,婉麗處又極俊逸,真所謂筆花四照,一字動移不得者也。」驚才絕豔,卻又至情至性納蘭一生雖富可敵國,貴不可言,卻是「天下傷心之人」。他所苦苦追求的一切,從來都是遙不可及的。
  • 百家講壇 |《納蘭心事有誰知》8集音頻視頻合集
    卻經歷坎坷,惆悵一生。他就是清初第一詞人——納蘭性德今天就讓我們來聽一聽《百家講壇》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楊雨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有關納蘭的敘述。(三)一生一代一雙人本期主要內容:納蘭容若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今天我們就一同賞析兩首「納蘭詞」。納蘭一生寫下了近四百首詞,最令人感動的就是他的愛情詞,尤其是寫給妻子盧氏的那些清麗哀婉之詞。
  • 納蘭的《浣溪沙》,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其實啊,納蘭一生最喜愛的詞人就是李煜李後主。他自己也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可見,納蘭對李煜是多麼的崇拜。而他自己的詞中也多次效仿李煜,並達成與他一樣的言情風格來。他說,殘雪將月亮的光輝凝結起來,照在屋裡的花屏上,顯得更加悽冷。什麼樣的光輝呢?他說是朦朧之月的光輝,也就是殘月。
  • 納蘭容若:才華橫溢,痴情一生,英年早逝,他的作品驚豔了世人
    擁有如此純粹的愛情,納蘭是幸福的納蘭容若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所以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很高,是康熙皇帝最寵愛的詩人。但是納蘭卻並沒有因為受到皇上的寵愛就恃寵而驕,他難能可貴地保留了一顆赤子之心。納蘭的結髮夫妻盧氏出現在他痛失跟自己有婚約的表妹的時候,曾經表妹是他最心愛的人,失去表妹之後納蘭終日鬱鬱寡歡。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際,盧氏出現了,並且用她的溫柔跟善意陪伴著納蘭,陪他度過了這段艱難痛苦的時光。兩個人後來結為夫妻,盧氏成為最懂他的那個人。
  • 納蘭新歌《小小小情歌》上線 打造最甜戀曲
    12月20日,知名歌手納蘭演唱的全新單曲《小小小情歌》首發,作為一首溫度與情懷兼顧的音樂,為歌友們帶來一道可口的音樂甜點。整首歌曲中流露著歡樂的氣氛,旋律清淺扣心,細膩入骨的歌詞搭配納蘭溫柔深厚的聲線娓娓唱出,讓人沉浸在浪漫愛情故事裡。
  • 《鬥破蒼穹》納蘭嫣然結局如何?扮演者劉美彤資料介紹
    《鬥破蒼穹》中,納蘭嫣然真實身份是雲嵐宗少宗主。鬥破蒼穹電視劇《鬥破蒼穹》中,納蘭嫣然最驕傲的事或許就是成為雲嵐宗的少宗主,可她也因此成為一個高傲自負的人,也可以說是眼光短淺。鬥破蒼穹納蘭嫣然作為納蘭家的大小姐,她的天賦在納蘭家是最好的,所以她從小就有著眼高於頂的性格,她也從小就和蕭炎有婚約,可是在她知道蕭炎鬥氣幾年沒有增長之後,就跑到蕭族去退婚,更是不遺餘力的諷刺蕭炎。
  • 納蘭的詩詞曾風靡網絡,為何鮮有作品入課本,他的水平究竟如何?
    這也能說明經典是會被時代,百姓銘記的,就像乾隆擅作詩,一生留下四萬餘首詩,但沒有幾首真正流芳百世的。乾隆的大部分詩都在傳播中,斷了傳承了。這點也能看出要被奉為詩文經典,是多麼不容易! 因此經典的稀少,是常態化的。但絕大部分詩人都會留下那麼幾句經典,如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惆悵納蘭
    此時,權勢燻天的納蘭家族,真如烈火烹油。容若之父納蘭明珠,乃當朝首輔宰相,人呼「明相」。       容若升任帶刀侍衛的最初幾年,正值三藩之亂,朝廷在湖廣用兵頻繁,將士久戍不得歸,心多怨氣。容若雖未直面戰場,但是,戰地荒涼,殘陽似血,徵人如蟻,今夕不知何夕。當廝殺歸來的將軍獨自擦拭兵刃時,「青磷點點欲黃昏,折鐵難消戰血痕。」
  •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三年的幸福,八年的淚水
    對於納蘭這樣的家族來說,婚姻上的門當戶對是相當重要的,而且納蘭又是明珠的長子,自然婚姻就不可能按照他自己的意願而來。他和初戀顯然不是門當戶對,因此兩人只能分手,這給了納蘭巨大的打擊。納蘭無法排解自己內心的痛苦,最終一病不起,也因此錯過了那一場殿試。不過,雖然錯過了初戀,錯過了殿試,卻沒有一生的摯愛。
  • 納蘭新歌《小小小情歌》騰訊音樂獨家首發 打造最甜戀曲
    12月20日,知名歌手納蘭演唱的全新單曲《小小小情歌》在騰訊音樂平臺獨家首發,作為一首溫度與情懷兼顧的音樂,為歌友們帶來一道可口的音樂甜點。整首歌曲中流露著歡樂的氣氛,旋律清淺扣心,細膩入骨的歌詞搭配納蘭溫柔深厚的聲線娓娓唱出,讓人沉浸在浪漫愛情故事裡。
  •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生命中最難忘的三個女人,可惜都是匆匆過客
    世間一切錯過的,不可能再重新來過的事情,皆可稱之為『若』,納蘭容若短暫一生中,有三個女人,卻始終讓他不能釋懷。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 納蘭性德一首詞,寫出世上真正的孤獨,無盡的惆悵,讓人讀來心酸
    #納蘭性德#孤獨如影隨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最難以擺脫的孤獨,那是精神上的無助,也是情感上的無奈,更是對待人生最無法忘記的回憶。高處悲風,高處不勝寒,也是陽春白雪的意思了,納蘭把情與愛的生活看得忒重,那如花美眷,那似水流年,都化作了淡淡的惆悵,在納蘭的心中隱隱不去了呢。納蘭的詞是留在詞史上最後一道殘陽,是最美的也是最憂傷的,納蘭的人生全部都寫入了飲水詞裡。
  • 《鬥破蒼穹》為何納蘭嫣然要隱藏實力?原來是納蘭桀的「詭計」!
    如果要是是綠豆的話,納蘭家的人也不會聽她的命令,就算她手中持有古玉,所以小編認為納蘭嫣然的實力最少是在鬥王。《鬥破蒼穹》為何納蘭嫣然要隱藏實力?原來是納蘭桀的「詭計」!納蘭嫣然更是說出了自己使用的動機是納蘭家家傳鬥技,「遊龍掌」實在是讓小編感到驚訝,沒想到納蘭嫣然竟然把家傳鬥技練到如此地步,能夠打敗雲韻,而之後納蘭嫣然也是透露出了一個更大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納蘭桀在死之前竟然,把鬥氣修為和鬥氣功法都傳給了納蘭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