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播出的是舊約研究第二十六課。在上一課裡,我們講了亞巴郎時代的歷史地理背景。今天要講的是亞巴郎歷史的神學重點。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房神父。前面一課,我們探討了亞巴郎時代的歷史和地理背景,現在讓我們繼續研究創世紀中,關於亞巴郎的記載,有哪些神學重點。在上一課裡我們提過,從亞巴郎開始天主和人的關係,就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天主和人建立了一個新的交談——永遠不會終結的交談。無論是舊約或新約的信者,都加入了這個交談,把這種關係延續下去。從此聖經把亞巴郎當作是萬世萬代信者們的師表。單單在新約裡就提了72次,說亞巴郎是信者之父。
教友:神父,亞巴郎成為信者之父,是因為他的信德。除此之外,他還有什麼值得我們效仿的呢?
神父:當我們看亞巴郎的歷史的時候,不難發現,亞巴郎不但能夠鼓勵人,又能安慰人。因為他也是一個人,他有優點也有缺點,和天主同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亞巴郎在這條路上也有過他的困難。他在不知不覺中要自作聰明,可是他每次嘗試一下,最後就不得不反悔而承認那是自己的羞辱。譬如,在創世紀第20章,亞巴郎為了逃避饑荒,他和妻子自動的放棄迦南逃到埃及。可是在埃及的時候亞巴郎使用美人計,說自己的妻子是他的妹妹,來保全他們的生命,這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最後,亞巴郎仍然被人驅逐出境,回到自己所放棄的福地去。還有為了彌補撒辣依沒有生子。他們夫婦兩個人,原來打算依照當時的法律,把婢女哈加爾生的兒子立為嗣子。這個打算雖然很聰明,卻不是天主所要的解決辦法。最後撒辣依生子正說明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真理。
教友:神父,這是不是說亞巴郎的偉大是一個有限的人,本性的答覆天主了。
神父:對了,救援是天主的計劃,而不是亞巴郎的計劃。亞巴郎只能本著信心和天主的計劃合作。可見聖經作者不只是要寫出亞巴郎這個歷史人物。以及他所說所做的一切,還要把它當做一切受天主召喚者的典型和模範來寫。所以,亞巴郎的歷史就是一個存在的歷史。一個活在現實生活的人,答覆天主召叫的歷史,也是您和我的歷史。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聖經作者在亞巴郎的身上,到底要告訴我們哪些神學上的意義。首先是信德,我們都知道,亞巴郎因為信賴天主的話而開始過漂泊的生涯。按照希伯來書信第11章第8到第19節的看法,亞巴郎正是因為這一點而成為一切信者的最高榜樣。亞巴郎的信德是經得起考驗的,他需要等待很久很久,才能夠看到天主三番五次所做許諾的實現——那就是恩寵之子依撒格的誕生。依撒格誕生以後,沒有想到天主又向他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要求,那就是把天主許諾的依撒格祭獻給天主。這個要求,可以使一個做父親的人肝腸寸斷,這實在是已經到了考驗的極致。而亞巴郎的信德,也就是在這件事上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以無比的信德對依撒格說,我兒,天主自會為自己預備當全燔祭的羔羊。這種信德的考驗的嚴重性,不只是要亞巴郎把天主的命令放在父愛之上,祂要他勇敢的克服內在的衝突。
教友:神父,您說亞巴郎在獻子的考驗上,必須克服內在的衝突,這是什麼意思呢?
神父:亞巴郎在祭獻兒子的事情上,天主好像不免令人感到失望。因為天主自己先許諾亞巴郎要生子,而且他的後代要多得像天上的星辰一樣。可是等到孩子生下來以後,又要求亞巴郎把獨生子祭獻給天主。這不是和先前的許諾衝突嗎?因此,有一位聖經學家說,亞巴郎信德的偉大之處正是在這裡得到了一個鐵證。那就是亞巴郎讓天主去解決這個衝突,這個矛盾。必要的時候,天主可以行奇蹟,亞巴郎自己只有跟天主說「是」的份兒。
在整個舊約當中,天主的救援計劃和肩負救援計劃的人之間的關係。在亞巴郎的身上,吐露無疑。人的信德,也在亞巴郎身上受到最大的考驗。信德之外,第二個神學重點是「土地」。亞巴郎接受天主的召喚離開家鄉,他所要達到的目標,可以用「土地」兩個字來說。這裡「土地」指的是迦南這塊地,可是,在這塊具體的迦南土地上有另外一塊土地,人類整個歷史都向這塊土地邁進。這塊土地,就是借著耶穌的復活所實現的「新天新地」。亞巴郎的漂泊不是漫無目標的,他是朝著一塊土地前進,朝著天主給他許下的那塊地。這個半遊牧的,做客異鄉的亞巴郎,不會在外人或赫特人的地上安住下來,而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這塊地,還要做他的葬身之地。在希伯來書第11章第13到第16節說:「這些人都懷著信德死了,沒有獲得所恩許的,只有遠處觀望表示歡迎。明認自己在世上只是外方人和旅客。的確,那些說這樣話的人,表示自己在尋求一個家鄉。如果他們是懷念所離開的家鄉,他們還有返回的機會。其實他們如今所渴念的實在是一個更美麗的家鄉。為此,天主自稱為他們的天主,不以他們為羞恥。因為,祂已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第三個神學重點,那就是「餅和酒」。創世紀第14章第18到24節記載。某一個自然宗教的司祭——默基瑟德,帶著餅和酒來迎接亞巴郎。默基瑟德代表自然宗教,亞巴郎代表啟示宗教,這兩個人的相遇不但不互相衝突,而且還互相補充互相鼓舞。
教友:神父,這裡講的餅和酒有什麼象徵的意義嗎?
神父:餅和酒這兩種大自然的禮品是新約的祭祀不可少的條件,耶穌的救贖工程也借著餅和酒成為長存的事實。和神妙的臨在。餅和酒就成了信德的標記。在新約裡,默基瑟德好像受到了很高的尊崇。是的,默基瑟德司祭是受到新約最高讚譽的舊約人物。希伯來書信第7章第3節說:他肖似天主子,永久留為司祭。關於基督,希伯來書第6章第20節說:他按照默基瑟德的品級成了最高司祭直到永遠。這種說法,最初是在聖詠第110篇第4節出現的:你照默基瑟德的品位永做司祭。耶穌在聖誕前夕,以新約建立者的身份用餅和酒建立聖體聖事。聖保祿宗徒在格林多前書第11章第26節說:的確,直到主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著杯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基督再來的時候這些可見的禮品,信德的標記就不再需要了,因為信德已經完成了,進到天主之內了。
最後一個神學重點是「獨生子」,在亞巴郎歷史中最動人的一幕,不用說就是創世紀第22章第1到第19節記載的——亞巴郎準備把獨子依撒格祭獻給天主的這一幕了。聖奧斯定曾經說過,亞巴郎的獨子自己肩負著木材去祭獻,做祭獻的就是他自己,哪一個人看不出他是誰的預象呢?
教友:神父,聖奧斯定是不是說依撒格是基督的預象呢?
神父:對,在教父的著作和教會許多禮儀文獻裡,依撒格比亞巴郎顯得更重要。因為依撒格並不是消極的不抵抗,還心甘情願的借著信德迎合天主的旨意,這樣依撒格就成了默西亞以及他服從天父的預像。在斐裡伯書第2章第8節說,基督貶義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在依撒依亞先知書第53章第7節說,他受虐待依然謙遜忍受,沒有張開他的口,好像被牽去宰殺的羔羊。在格林多前書第5章第7節說,我們的逾越節羔羊基督已被祭殺,做了犧牲。聖經裡,除了亞毛斯先知書第7章第9和第16節以外,依撒格的名字常常和亞巴郎、雅各伯連在一起。有的時候,依撒格和亞巴郎一樣被稱作是信者之父。這個上連啞巴郎下接雅各伯的中間一環,也是不容忽視的。
教友:神父,依撒格的歷史中,好像和亞巴郎有些相似的地方。
神父:不錯,關於依撒格的敘述,有些是從亞巴郎的歷史裡借來的。比如依撒格的妻子,黎貝加和撒拉依一樣,等了很久才生育。又像亞巴郎下到埃及說,撒拉依是自己的妹妹。同樣的,在創世紀第26章記載,依撒格也在培肋舍特王阿彼默勒客面前說,黎貝加是自己的妹妹。
至於巴爾舍巴這個地名的來源,重複說了兩次。一次是創世紀第21章第22到33節說亞巴郎在這裡和阿彼默勒克立約。第二次,是第26章第26到31節,說依撒格也和阿彼默勒客啟示。只有在創世紀第26章,收集了六七個不同的傳統,而專門敘述依撒格的事。其他關於依撒格的事跡,都穿插在亞巴郎和雅各伯的歷史裡。此外。創世紀第26章第12節,給我們保存了很有意義的一段話,就是依撒格由遊牧生活進入務農的生活。依撒格在革辣爾附近耕種,那一年,他竟得了百倍的收穫。就是族長史裡第一次提到農家生活,在創世紀第30章第14節會再度出現。而在第37章若瑟的歷史裡,農家生活描寫得最突出。最後,在神學的觀點下依撒格被祭的一幕,確實有很豐富的內容。自從在這裡第一次提到「羔羊」兩個字以來,「羔羊」便成為替人祭獻犧牲的象徵。由剛剛聽到的依撒依亞先知書一直到若翰洗者,再由保祿到默示錄。都不斷地用「羔羊」來說出深奧的救贖真理。在舊約裡,依撒格的祭獻和耶路撒冷聖殿禮儀以及犧牲結上了不解之緣。原來按照猶太的傳統,聖殿是在摩黎雅山,就是巴郎獻子以及天主顯現的地方。創世紀第12章第14節說,亞巴郎給那地方起名叫「上主自會照料了」。直到今天人還說,在山上「上主自會照料了」。
依撒格被祭的這段聖經。不只是一段往事而已,還要給後來發生了一些良心問題提供答案。
教友:什麼問題呢?
神父:因為在迦南宗教和巴爾敬禮中,有祭獻首生子的習尚,這種習尚也曾經一度在以色列民族裡的風行。為了使以色列民族,堅定他們的信仰。並且看清崇拜雅威和向巴爾祭獻之間的區別。這裡提出了一個基本的倫理規則。那就是天主不要犧牲人命,用動物來代替人獻給天主就夠了。這樣,耶路撒冷聖殿各種動物犧牲便有了根據。而且亞巴郎和依撒格的信德和服從,還指明犧牲的真正意義——人獻給天主什麼是次要的問題,主要的是人懷著什麼心情去奉獻犧牲。
以上播出的是聖經學舊約研究第二十六課,亞巴郎的神學重點,這一課也是第一單元舊約研究的最後一課。下一課開始我們要探討的是--新約研究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