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捷河沿東西方向貫穿整個上下杭街區,兩岸是集中展示上下杭乃至整個福州近代商貿風貌的重要窗口。
如今的三捷河兩岸修葺一新,透著小清新。
主入口在三捷河東側,下杭路、隆平路、中平路上也分別設置了入口。
採峰別墅,福州近代別墅建築的優秀代表,福州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近代中西合璧民居建築之一,由馬來西亞愛國僑領楊鴻斌建於1920年。
別墅門口的大樹已經參天,濃蔭蔽日。那一抹濃烈的綠,與牆上的青苔相呼應,吐露了時光的秘密。
星安橋。星安橋建於乾隆丙午年(1786年),嘉慶、光緒、宣統和民國年間都曾重修過,石構拱橋,二墩三孔。橋上原先有稜有角的石板,歷經百年風雨滄桑,變得平潤圓滑。
星安橋橋頭的榕樹,已有相當年月。
上下杭原有的很多老建築,都被保留下來,露出些許滄桑感。
中式門頭,西洋風格的窗戶和鐵藝陽臺,上下杭很多老房子都是這樣中西合璧。它們放在同一棟房子裡,也並不違和。
灰磚配淡藍色的門窗,紅磚配黑色的鐵藝欄杆,文藝風撲面而來。
三捷河沿岸主要是一些小規模、連續的小店鋪,一層至二層是柴欄厝式建築。
民國風格的磚樓錯落有致,建築中還有天井空間。灰牆紅磚之間,時常有鮮花綠植點綴其中。
新種上的鮮花,已經盛開了。
河岸的透明玻璃建築。按照規劃,沿河將開設酒吧、咖啡館、茶座。想像一下,將來坐在河邊一邊喝咖啡、喝茶,一邊欣賞沿河風光,好不愜意。
張真君祖殿。
建郡會館。
陳文龍尚書廟。將來,張真君祖殿、陳文龍尚書廟、觀音庵、法師亭都將成為文物及民俗文化展示區。
福州市工商聯舊址。
臺江書院舊址。
上下杭街區裡有很多這樣的參天大樹,它們默默見證了上下杭幾百年繁華景象。
古老的別墅區,偶爾有一兩個行人經過,這樣的街道,仿佛電影裡的場景。
老牆之內還有一些人居住,生活氣息濃厚。
三捷河旁的這棵大樹,已有幾百年樹齡了。很多上下杭的老居民,對它都有很深的感情。看到它依然生機勃勃,居民們都很欣慰。
值得提醒的是,目前景區還沒建好,市民白天可以去上下杭街區走一走,但很多歷史建築還不對外開放。不過,改造還沒完成,就已經這麼美了。讓我們一起期待一下它未來的模樣吧!
新媒體編輯 管慧/文 陳鶴/攝
福州晚報新媒體部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福州日報社微信矩陣
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