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銀針試毒,試的究竟是什麼毒?

2021-02-08 逗你學

大家好,這裡是學渣樂園。

今天是2019年12月2日,星期一。

//

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面——想吃東西,卻擔心有人下毒,於是……

誰還沒有一個拿著縫衣針到處戳食物的童年呢?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銀針能試毒?銀針試出來的又是什麼毒?

銀針試毒

電視劇和武俠小說也不全是編造出來的,比如毒這種東西,古人就總結過五種比較好用的毒藥:烏頭、鴆毒、鶴頂紅、見血封喉和斷腸草,雖然聽起來很江湖,但其實這些東西都是真實存在的(除了鴆毒,我真的沒找到這個鴆)。

一般來說,用銀針試毒,試的就是鶴頂紅。

古人覺得,丹頂鶴豔麗的紅色頭頂有劇毒,所以將這種毒稱之為「鶴頂紅」或者「丹毒」,一旦入口,便會置人於死地,無藥可救。據說皇帝在處死大臣時,就是在所賜酒中放入「鶴頂紅」。有些大臣們也會置「鶴頂紅」於朝珠中,以便急難時服以自盡。

當然,根據研究表明,丹頂鶴的丹頂只是因為頭禿,並沒有毒。所謂的「鶴頂紅」其實就是砒霜的隱晦稱法。

一般情況下砒霜,也就是三氧化二砷,呈白色粉末,而鶴頂紅則呈現微微的紅色,這是因為鶴頂紅其實並不是純粹的砒霜,而是摻雜了硫或硫化物的三氧化二砷。

↑砒霜

我們學過化學就知道,硫或硫化物會和銀髮生化學反應,產生硫化銀,化學方程式為 S+Ag=Ag2S。硫化銀就是銀器上附著的黑色部分,這也是為什麼砒霜本身並不能和銀產生化學反應,但是古時候用銀針卻能試出毒的原因。

(一個小補充:我們身上佩戴的銀飾,時間久了會失去光澤,變得灰暗,不僅僅是因為銀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了緩慢的氧化反應,還因為我們的身體裡含有微量的硫元素,汗液中的硫元素與銀也會發生反應,使銀飾變黑。)

砒霜

砒霜是最具價值的砷化合物,但也是已知最古老的毒藥之一。

歷史上最著名的砒霜中毒者之一,大概就是光緒帝了。2008年11月,國家清史工程編纂委員會主持的「清光緒皇帝死因報告會」中公布了一份採用現代刑偵和高科技手段檢測的1萬字報告,證實光緒確死於砒霜中毒,但至於是誰下的毒,誰也不知道。

↑光緒

除了正史上的記載,文學作品中也常見砒霜的身影,比如《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就是死於潘金蓮的那碗混了砒霜的「藥」;法國作家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中,女主人公愛瑪也因生活的悲劇最後吞食了砒霜。

砒霜是有劇毒的,即使不純,也並不影響它的毒性。比如武大郎在喝了潘金蓮端來的藥後,不久就覺得腹痛,隨後抽搐窒息而亡,就是典型的急性砒霜中毒的症狀。

但至於《水滸傳》後續描寫中說,武松是通過看到武大郎的骨頭髮黑認定他是被毒死的,就完全是扯淡了。

人體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鈣,呈現黃白色,砒霜中毒的根本原因是砷中毒,而砷是不會和鈣反應的,所以也不會改變骨頭的顏色。(倒是骨頭如果被氧化或被有機物降解的時候,確實會變黑。)

砒霜是三氧化二砷,也是最常用來提取元素砷的產物。那說到砒霜,就不得不說一說砷。

砷俗稱砒(注意不是砒霜),是一種具有金屬性的非金屬元素,不溶於水,但可以溶於硝酸和王水,劇毒。

砷的化學性沒什麼特別的,但是歷史上砷中毒的事件卻並不少見。

比如1900年英國曼徹斯特因啤酒中添加含砷的糖,造成6000人中毒和71人死亡。

1955~1956年日本發生的森永奶粉中毒事件,因使用含砷中和劑,引起12100多人中毒,130人因腦麻痺而死亡。

孟加拉國的砷汙染更是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歷史上一國人口遭遇到的最大的群體中毒事件」。孟加拉國挖掘了許多池塘作為養殖魚類與儲水灌溉用,而中毒事件發生後科學家發現,這些富集砷的地下水就是居民集體砷中毒的罪魁禍首。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是受砷破壞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2013年《Science》報導了我國高砷地下水的分布情況,在包括河套盆地在內的乾旱地區,有高達1960萬人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脅。

但也不必過於害怕,砷也是人體必備微量元素之一,因為我們平時吃的大米中其實就含有微微微微微量的砷元素,因為水稻對砷有特殊的偏好,在生長過程中會對砷進行富集,但這裡的含量都是低於安全上限的,因噎廢食,倒也不必。

想要了解更多有趣的化學知識

記得下載逗你學APP

趣味學化學

5分鐘即可get一個知識點

相關焦點

  • 影視劇中「銀針試毒」、「滴血認親」的橋段都是真的嗎!
    在每部這類「盪氣迴腸」的古裝劇中都少不了一些情節,比如什麼「銀針試毒」、什麼「滴血認親」之類的場景,看的大家是緊張萬分!那麼這些場景是編劇編出來的橋段?還是真的有事實根據哪?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嘮嘮!電視劇《如懿傳》劇照首先看看這類劇中的絕招之一:銀針試毒銀針試毒我想大家都有所耳聞,或者就是從這些電視劇中看到的,如果銀針碰到食物後變黑了,就證明食物有毒,不能吃;反之,則說明食物無毒,可以放心食用。
  • 銀針能試毒,這是真的嗎?
    銀針能變黑其實是與毒物中的硫或硫化物發生反應  一些網絡傳言是真的嗎?我們一一幫您求證  核心提示 |  一把鑰匙能開多把自行車鎖?銀針能試毒?這些網絡傳言是否靠譜?本期,大河報的《生活實驗》欄目,聯手央視財經頻道的大型互動求真節目《是真的嗎》,將一一為您求證。
  • 銀針試毒真的靠譜嗎?原來被騙了這麼多年……
    小編是各類宮鬥劇的痴迷愛好者,什麼假孕爭寵、被貶出宮、黑化開掛走上人生巔峰等等,看的真是讓人過癮,同時小編還發現下毒是宮裡每個女人必備的生存技能,所以這銀針試毒的戲碼肯定也是少不了的,相信大家看古裝劇的時候都會發現這一幕:用膳之前,下人都會拿出一根銀針插進食物裡探一探,如果銀針沒有發生顏色變化,那就可以把御膳呈給主子食用;如果插入的銀針變黑了,那就表示食物有劇毒,是萬萬不能食用的。
  • 古代真的是用銀針試毒嗎?有效果嗎?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畫面,宮女會用銀針來判斷飯菜裡是否含毒?那麼問題來了,銀針真的能試出毒藥嗎,又是不是能試出所有的毒。古裝劇其實,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除非所有的毒裡面含的致命物質是同種物質,否則是不可能用一樣東西就能檢測出是否含毒,所以銀針能試出來的應該是同一類毒,也就是古代常見的毒藥——砒霜,學名三氧化二砷
  • 靠銀針試毒真的就萬無一失嗎?
    我們在看古裝劇時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皇帝在用膳之前會有專門的太監用銀針去試毒。如果食物有毒的銀針不多時就會變黑,而銀針不變色則說明食物是安全的。但實際上,檢測皇帝的膳食安全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一根銀針就能搞定的,所以不要被電視劇裡的銀針所迷惑。
  • 銀針試毒?你肯定有被這五大謠言騙到了
    想必很多人都在古裝劇中看見過這樣一個場景,在皇帝用膳之前,掌膳太監會拿出一根銀針插進食物裡探一探,如果銀針沒有發生顏色變化那就可以把御膳呈給皇上食用
  • 古裝劇中用銀針試毒,這個方法真的靠譜麼?
    咱們在看古裝劇時,總是情不自禁地把古裝劇的情節帶入到生活,比如:麝香會讓女人不孕,紅花會墮胎,銀針能試毒。尤其是銀針試毒,《大宋提刑官》中宋慈正是憑藉這一點 ,為被毒死的人沉冤昭雪。 那麼,銀針真的能試毒嗎?今天,我們好好掰扯掰扯。
  • 電視劇裡銀針試毒真的靠譜麼 但銀離子卻真能除菌
    大型古裝劇《如懿傳》正熱火熱荼的播映中,劇集內容成了觀眾口中茶餘飯後的談論話題,最近身為五阿哥的永琪被害死,又引起了網民的討論熱潮,要知道在古代一位成年王子能長大成人要經歷多少曲折,有英年早逝、有縱慾過度,有被奸臣謀朝篡位……所以為了繼承大統,很多都會採取各種方式方法進行防範,比如我們在古裝劇中經常看到的銀針試毒就是其中之一
  • 很多古裝劇中,宮女太監會用銀針插入食物中試毒這到底有沒有用?
    在很多古裝劇中,宮女太監會用銀針插入準備用膳的食物中,如果銀針未變色,則無毒就可以吃喝了。如果銀針變黑了,那就是有毒的,會對下毒者追究到底。另外,宋代《洗冤集錄》中又用銀針驗師的記載,那麼這個結論是不是正確的?
  • 電影中常識性錯誤:銀針試毒已過期,清朝用老公稱呼太監
    那些電影中出現的常識性錯誤。太監又叫公公。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會出現管太監叫公公的習慣,但其實這是錯誤的。公公只是對於年紀較大,並且地位最高的尊稱,就好比現在稱呼老爺爺為老公公,需是年老之人,年輕或者資歷不夠的太監,是不會被稱為公公的。
  • 銀針試毒?滴血認親?盤點那些電視劇裡騙了你很多年的醫學常識
    滴血認親★ 滴血認親才是名符其實的「坑爹」現在的電影電視中經常出現的滴血認親的橋段,源自古代滴血認親的方法之一的合血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其實根據相似相溶原理,任何兩個人甚至人與豬的血都會互溶。還記得孫儷主演的《甄嬛傳》、和星爺主演的《九品芝麻官》麼?都有滴血認親的橋段呢。你還記得哪些劇裡有滴血認親麼?
  • 銀針變黑真能測出中毒嗎?
    銀塊若呈現黑色,說明毒性不強;呈現青黑色,就是以藍蛇頭製成的毒藥;呈現紫色斑塊的,就是以焦銅製成的毒藥(小編猜測,可能是某些重金屬含量極高的毒藥)。到了唐代,當時的人又提出了「銀釵法」,即銀釵試毒法。那麼,銀釵試毒法的原理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初中化學課本裡大名鼎鼎的「氧化反應」。
  • 古人玩「銀針驗毒」,極大概率造成冤案
    「銀針驗毒」的情節——如果飲食中被下了毒,銀針會立刻變黑。銀針真的可以用來驗毒嗎?關於「銀針驗毒」的記載古人確實認為銀製品有驗毒功能。唐人所著《外臺秘要》中,對此有明確記載:「取銀匙若箸或釵含之,經宿,色黑即是,不黑者非。」
  • 《朋友請聽好》:易烊千璽銀針試毒,讀信時落淚!
    易烊千璽銀針試毒,不要太搞笑!在2月19日播出的先導片裡,易烊千璽身著米色塗鴉外套+白色衛衣。試毒都是衛衣惹的禍,易烊千璽的帶子早上喝牛奶晚上吃火鍋,娜姐說他的帶子是銀針,用於試毒的,不得不說,謝娜的腦洞也是夠絕了!謝娜高情商調侃「銀針」,讓四字弟弟放鬆!
  • 古代測毒用的銀針,真的靠譜嗎?
    筆者:三體-小遙在很多影視劇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到類似的情節:為了防止有人下毒,在皇上吃飯之前,都會有人專門用銀針進行檢測,一旦銀針發黑,就證明這些飯菜無法食用……而銀針所針對的毒藥,往往是「鶴頂紅」,其實就是人們熟知的砒霜
  • 鶴頂紅到底是什麼鬼? 「土榨油」比它還毒68倍…
    《武媚娘傳奇》中本想殺害武媚娘的鄭婕妤遭人暗算誤飲了毒酒「七竅出血」中毒而死。央視《焦點訪談》5月7日爆料,廣西、廣東部分「土榨油」致癌物毒性達鶴頂紅68倍。那麼鶴頂紅到底是什麼東西?鶴頂紅的名字從何而來?
  • 電視劇裡銀針真的可以驗毒,有什麼依據嗎
    在影視作品中,古代驗毒總是用到銀針,銀針一探如果變黑了,那就說明:有毒! 早在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的《洗冤集錄》中就有用銀針驗屍的記載,那問題來了,銀針驗毒到底靠譜嗎? 銀針變黑其實是和硫磺(就是硫),會發生反應生成灰黑色硫化銀 。
  • 早上吃薑賽過參湯,晚上吃薑毒過砒霜,這話有科學依據嗎?
    一些民間傳說或者流傳經驗常常過分誇大其詞,哲學上有句話,叫真理與謬誤一線之隔。意思就是界限以內是真理,過了界限就是謬誤了。這句關於生薑的話,就是謬誤。這種物質是在礦物冶煉中的副產品,如黃金開採、高溫蒸餾砷黃鐵礦過程中會產生砒霜。砒霜的主要用途是提煉元素砷,是冶煉砷合金和製造半導體的原料,也可作為玻璃製造過程的澄清劑和脫色劑,還可用於制皮革,農業殺蟲劑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兩種東西,一種是美味佳餚的調料,一種是少量就足以致命的劇毒品,完全不是一碼事。
  • 白茶中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究竟有什麼區別?千萬別買錯
    「小白,快幫我看看這是什麼茶?好像是白毫銀針,葉片這麼小。但我也不敢確定,還是你說說看吧,畢竟你是茶農世家,肯定專業。」這可不是小白自誇哦!小時候老白就經常教小白如何認茶,這麼多年來也算是鑑茶無數了。一眼就看出了這是白茶中的白牡丹。
  • 電視劇中的看似有理的醫學設定,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滴血認親,在各大古裝電視劇中,經常見到,且分為兩種,一為滴骨,二為合血。滴骨法,用活人之血,滴在死人骸骨,浸入則為親生。《大宋提刑官》中,宋慈就用過此法,驗證和魁父女並無血緣之親的事實,最終使罪犯伏法。合血法,將二人之血,融入盛水容器中,融合則有血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