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中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究竟有什麼區別?千萬別買錯

2020-12-25 白茶家族

白毫銀針毫香濃鬱

白牡丹花香四溢

同是白茶中的寶貝

卻存在著天壤之別

想知道它們兩有何不同

就接著往下看吧

文 | 小白

01

昨天收到了來自茶友的求助,說是自己收到了一包別人贈送的白茶,但包裝卻沒有寫明是何種品類,想要小白幫忙看看。

「小白,快幫我看看這是什麼茶?好像是白毫銀針,葉片這麼小。但我也不敢確定,還是你說說看吧,畢竟你是茶農世家,肯定專業。」

這可不是小白自誇哦!小時候老白就經常教小白如何認茶,這麼多年來也算是鑑茶無數了。一眼就看出了這是白茶中的白牡丹。

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不僅是在外觀上存在著很大差異,足以讓小白一眼辨別。在香氣和滋味上也截然不同。

為了讓茶友們更好的區別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今天小白就從外觀、香氣、滋味這三個方面具體跟大家說說,它們之間究竟有何不同。

02

外觀上的不同。

白毫銀針和白牡丹雖說師出同門,採摘時間一前一後,但單從外觀上看差異就十分明顯。

白毫銀針只有芽頭、芽頭飽滿圓潤,像個矮矮胖胖的大胖小子,惹人喜愛。小芽頭如筍狀,其中層層疊疊,可以剝開5-7層。

芽頭上白毫密披,猶如青青草地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白毫摸上去毛茸茸的,觸感十足。

呈現絕妙的一旗一槍,旗綠而色豔。所謂的槍指的就是飽滿的芽頭,而旗是指芽頭旁邊的小葉殼,小葉殼保護著芽頭,「護旗」明顯,小葉殼並非葉片,還未舒展,這是與白牡丹最大的區別。

而白牡丹採摘時間較白毫銀針晚,葉子已經悄悄長出來了,但葉片嬌小嫩綠,呈現一芽一葉或兩葉。

芽頭秀長圓潤,芽頭和葉背上同樣也是白毫密布,仿佛披著一件厚實的白毛毯,有細嫩而短的梗,但不明顯,因為形似花朵,賽西施、勝貂蟬,故得名「花仙子」。

有人說,那把白牡丹剝了葉,只剩芽頭,不就成了白毫銀針嗎?不是的,剝了葉的白牡丹不是一旗一槍,它只有槍而沒有旗,註定不能成為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芽頭肥壯,白牡丹芽頭稍顯秀長,它們在外觀上的迥然不同的,各有各的特點,很容易區分。

03

香氣上的不同。

除了從外觀上能區別出白毫銀針和白牡丹,還可以試著聞聞它們的香氣,這其中也是大相逕庭。

大體上來說,白毫銀針的幹茶以毫香為主,初聞腦海中會浮現出午後奶奶煮的玉米上,玉米須的清香味,衝泡過後的白毫銀針不僅有毫香,還有花香、鮮筍香、蘆葦香。

而白牡丹的幹茶花香突出,毫香同樣濃重,花香混著毫香,清新淡雅,衝泡後的白牡丹香氣層次十分豐富,各式花香魚貫而出,桂馥蘭馨,芳香四溢。

就拿小白家的2019白毫銀針和2019高山牡丹王為例吧。

2019白毫銀針的幹茶是毫香夾雜著淡淡花香,香氣中帶著稻穀的清香。衝泡後的第一衝,毫香便迫不及待地衝出蓋碗,撲面而來,而隨後「含情脈脈」的花香也跟上了。

第二衝起,蓋香則是濃濃的花香氣,勢如破竹,毫香也絲毫不減,縈繞鼻尖。五衝之後,毫香堅挺但逐漸褪去鋒芒,默默守護著花香。

而尾調是清甜的花香,又一絲絲似有若無的毫香,縱橫交錯。香氣先是張揚而後低調,如蘭似桂久久不散去,真可謂是經久不息啊。

2019高山牡丹王的幹茶有著清新的花香,香氣更加馥鬱,毫香毫不示弱。衝泡過後,第一衝,鮮爽的毫香撲面而來,令人神魂顛倒。花香較弱,在杯蓋上、在湯水中,清明秀麗,似一朵牡丹花初露頭角。

再一衝,花香更濃鬱,花香與毫香成為杯蓋上的基調。花香甜美、柔和;毫香蒼勁、清新。深嗅一下,能夠深深體會到「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的閒適愉悅之情。

花香清新而又持久,尾調中,竹葉香漸漸浮現,仿佛穿梭在清晨的竹葉林中,妙不可言。

若是聞到了濃鬱的毫香,那可能是白毫銀針;若是多變的花香,再仔細觀察外觀,就分辨可能是白牡丹了。

茶友們要是不能從香氣上分辨它們,那就跟著小白體會一下滋味上的區別吧。

04

滋味上的不同。

小白繼續以2019白毫銀針和2019高山牡丹王為例,聊聊它們的滋味有何不同吧。

2019白毫銀針的茶湯從第一衝就迸發毫香,清新鮮爽,淳和順滑。茶湯溫潤的滑過喉頭,綿長的湯水和著白毫,細細密密的撫摸每一寸口腔。

當幾衝過後,花香漸濃,融進清新淳和的湯水,使其變得更加地瑩潤、有質感,就像是把花瓣碾碎了加入其中,毫香花香齊具,如瓊漿玉液一般,冰涼沁人。

2019高山牡丹王的第一衝湯水純淨清新,仿佛還在沉睡中的茶葉剛被叫醒,在睡眼朦朧的清晨,湯水淳和細膩,花香漸顯。

第二衝開始,花香在湯水中綻開,溫婉如玉,湯水淳和,微微的稠感,像塊果凍似的溜下喉嚨,又香又滑。

五衝之後湯潤澤清甜,略有稠度,滋味甚足,花香都落入湯中,卻依然溫和,像是由花朵釀成的花蜜,唇齒留香。

在這酷暑難耐的夏季,喝上一杯清新鮮爽的白茶,那可真的是一大享受啊!

令人仿佛置身於一汪碧綠的清潭間,清泉石上流,還飄蕩著陣陣毫香和花香。清清涼涼,絲絲透心,這滋味口感是任何飲料都無法替代的。既消暑又解毒,是小白家度夏的不二選擇哦。

05

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不管是在外表上,還是在香氣滋味上,都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可千萬不要把它們認錯哦。

白毫銀針一旗一槍、毫香濃鬱、滋味鮮爽。白牡丹一芽一葉或兩葉、花香四溢、滋味淳和。

它們倆各有千秋,旗鼓相當,色香味俱全,都是白茶中不可多得的寶藏。

茶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適合自己的品類。若有選擇困難症的話,不妨都試試。

對於愛喝白茶的茶友們來說,相信白毫銀針和白牡丹是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點擊閱讀原文

一鍵下單「最想念的白茶」

2020高山牡丹王,

產自太姥山高山茶園,

在白毫銀針之後採摘。

2020年,

高山茶園裡三不五時拜訪的低溫天氣,

讓牡丹王擁有了更豐沛的內質,

比去年的牡丹王更驚豔。

肥壯的芽頭,密實的白毫。

偶爾有幾根像是銀針一樣肥碩的茶芽,

讓人驚呼買的真划算。

身為牡丹王,

卻擁有白毫銀針一樣的毫香,

更兼備白牡丹的花香,

梔子、蘭花,

還有山上經常看到的白色野花。

今天,

2020高山牡丹王正式上架!

【2020年7月14日】

白茶家族 堅持原創的白茶自媒體

相關焦點

  • 一個老師傅的分享,白茶除了白毫銀針、白牡丹不同,還有這些區別
    不止一位茶友問,**茶和**茶對比,它們有什麼區別?這種對比性的問題,其實有利於我們了解白茶的特點,有對比,更有利於我們學習。且將茶友們這些對比性的問題,做一個匯總,以便更多的新茶友,對比學習。同一原料,散茶與餅茶,大有不同,二者對比一次,文章所描述的這些差距,大家自然能輕鬆感受到。《3》白毫銀針、白牡丹有什麼區別說到不同白茶品種的對比,也是一個高頻問題。
  • 原來白茶中的牡丹王和白毫銀針不是一回事,這3大區別不可不知!
    就像有一些茶商,將牡丹王剝針後,當做白毫銀針售賣出去,甚至賣出比真正的白毫銀針更高價。它們樣子確實有幾分相似,但牡丹王始終變不成白毫銀針。許多茶友疏於辨別,上當受騙了。其實,它們倆真不是一回事。在外觀、香氣、滋味上都存在著區別,今天帶大家一起區分白毫銀針和牡丹王。
  • 白毫銀針有巧克力味?常遇「白茶」不淑,多半是掉進了這3個誤區
    而那些對白茶國標略知一二的茶友,認為這款茶符合了白毫銀針「單芽」的模樣。於是,便認為這是一款優質白毫銀針,花了高價,興致勃勃的買回家。但往往,香氣和滋味不盡如人意。為什麼呢?而那些只有芽頭的白毫銀針又作何解釋呢?只有芽頭的白毫銀針,可能是由牡丹王剝針而來。牡丹王,是白茶國標裡規定的特級白牡丹。既然能稱王,就代表著它在白牡丹品類中,屬於上上等。
  • 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零基礎的新人怎麼選?教你4招實用妙招
    市面上的白茶,可以分為3類: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芽頭粗壯,白毫密布,沒有葉片和茶梗。新茶時毫香花香濃鬱,茶氨酸養分突出,有「毫香蜜韻」等風味特徵。白牡丹,原料採摘茶樹嫰梢的一芽一葉、一芽二葉,芽葉嬌俏, 葉片細窄。花香清雅,毫香和竹林香等清新茶香明顯,滋味鮮爽淳和。
  • 2020年的新白茶,無論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有哪些驚喜表現?
    忽然間,有了驚喜的發現。 它們的香氣表現,真真是太好了! 提到這句,很多茶友還不大能理解。 新白茶,它能不香嗎? 是的沒有錯,現在去試喝2020年的新茶,它們無一例外都特別的香。
  • 又是一年歲末,收藏白茶選擇哪一種?白毫銀針、白牡丹、還是壽眉
    關於收藏白茶,村姑陳的建議是,少收一些大路貨,就是滿大街都有的那種,收了,就算是七八年後拿出來,也並不稀奇。還是建議收一些別人家沒有的。像是冬片。像是辭秋,秋牡丹市場上可是稀缺資源,雖然辭秋採老了一點,但好歹裡面有一半以上,是正常的秋牡丹的品級,也不虧。
  • 白茶|如何鑑別白牡丹 !
    白牡丹是福鼎白茶中當之無愧的中庸者,不爭光輝,卻為人喜愛!它既有白毫銀針的高貴,又有壽眉的高揚香氣,備受新茶友喜愛,老茶客也無法抗拒白牡丹的鮮甜與高揚的花香。白牡丹,在白毫銀針之後採摘,採摘時間根據天氣、氣候,稍有改變,十天到半個月不等。白牡丹最大的特點就是綠葉懷抱毫心,一芽、一二葉,白毫滿披,色如橄欖。
  • 春茶季的白牡丹和春壽眉是孿生姐妹?別再給白茶強拉上關係了!
    這樣才能讓各位茶友們做好準備,喝上今年的春白茶。在這個問題之外,小白在茶友們的留言中還看到另外一個問題。「白牡丹和春壽眉到底有什麼不同?從樣子上觀察它們,真的長得很像,不知道在香氣和滋味上是不是也差不多……」怎麼會差不多呢?它們差的可多了!
  • 只要一篇千字文章,分分鐘了解什麼是白毫銀針!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01》喝白茶,我們對一些名詞必定不陌生。如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這些說的都是白茶的品種。這些白茶品種,有著自己的採摘標準、品質特點,也有著鮮明的特徵。
  • 新手買茶,從小罐裝的白茶入手,這4點好處藏都藏不住,別選錯了
    大多數的情況,白毫銀針每罐裝50克左右,白牡丹壽眉等每罐裝100克上下。主打「小包裝」概念的白茶,大家可以將其理解為嘗鮮裝,適飲裝。由於份量少,每份的售價不高。站在新手買茶的立場看,小罐包裝的白茶,普遍購入成本並不高。
  • 月光白是白毫銀針?這五種茶圈的誤會,別再犯了!
    白茶的準確概念如下,以特定茶樹品種的鮮葉為原料,經萎凋、乾燥等生產工藝製成的產品。安吉白茶不是白茶,原因有兩點不合。首先,是茶樹品種不同。白茶裡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樹種要求限定在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
  • 白毫銀針幾十元和一千元一斤,有什麼不同?村姑陳指出了四點區別
    畢竟處於風口浪尖,會有這些事情發生是在所難免。前段時間,有位茶友來說,他買了一斤白毫銀針,只花了70塊錢。看到這句話,我愣了一會,70塊的白毫銀針?這真是白毫銀針嗎?還沒來的及回復茶友,茶友又說了一句,這70塊錢的白毫銀針和上千一斤的白毫銀針有什麼區別啊?這裡邊區別可大了。
  • 醒茶和發茶,都是舶來品,請別亂套給白茶
    比如武夷巖茶只採一季,於是白茶採兩季,便是錯。比如黑茶需要渥堆,於是白茶講究鮮爽,便是青味重,是錯。比如宜興紅茶要用紫砂壺泡,於是白茶用蓋碗,便被指責為沒有檔次。比如部分鐵觀音要放冰箱保存,而白茶需要乾燥閉光密封保存,便是矯情。比如熟普洱講究陳香,而白茶老茶講究醇厚,湯感有韻味,便被指為品質不高。
  • 驚悚:雙11買的白牡丹,四個月過去沒香味、苦、還掉毫?
    那天大半夜,村姑陳正在被周公邀請,準備進入夢鄉的時候,有個茶友來聊天。他說,他雙11買的白牡丹,現在不但沒香氣,泡久了還味道發苦。最可怕的是,白毫都快掉光了。簡單的三四句話,就把村姑陳給嚇清醒了。什麼,才四個來月,花香清雅清鬱的白牡丹,不但沒香了,還變苦了,最重要的是,還變成了禿頭!
  • 從乏人問津到成為斷貨王,起底白毫銀針曲折之路
    才子落第,面子上下不來,於是,任性如他,寫下了人生中最不應該寫的一闕詞《鶴沖天·黃金榜上》,中有「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句,表現自己對功名的淡泊以及「現在你對我愛搭不理,他日我讓你高攀不起」的傲嬌心理。這於普通文人而言,並沒有什麼不妥。不就是關起門來發幾句牢騷麼?無傷大雅。
  • 春茶季,看盡了各門各派的制茶技法,說說白毫銀針裡的各路技法
    《2》春茶季結束之後,很多茶友買白毫銀針,喜歡買價格比較中間的。這也是一種中庸之道。太貴的,不捨得買,也擔心買到價格虛高的貨。太便宜的,不敢買,怕品質不好,喝了傷身。甚至不要求湯水淳和,白毫密集。所以,買回來之後,不會諸般挑剔,一會兒嫌毫香不足,一會兒嫌花香沒有,一會兒又嫌湯水太清淡.......總之對貴的銀針的那些雞蛋裡挑骨頭的要求,在對待平價銀針的時候,一點都不會體現出來。寬容得像是一個出世高人。
  • 別再弄混了,安吉白茶不是真正的白茶!
    之所以說這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故事,是因為最近發現,在白茶中同樣有這種情況出現,並且還不少。在喝白茶過程中,有不少人會將安吉白茶當成白茶。無論是某寶店鋪,又或者查找資料,一旦搜索白茶兩個字,難免會冒出來安吉白茶的字眼。安吉白茶,真的是白茶嗎?今天,不妨一一來說清楚,這兩者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 白茶的日光萎凋,究竟是不是概念炒作?
    在茶葉的生長和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茶葉要與空氣接觸。而空氣中,有數不盡的細菌。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身上圍繞著的空氣裡,就有數以千億計的細菌,在分裂,在死亡,在遊動。只不過我們看不見它們罷了。只不過我們的抵抗力強大到不懼怕它們罷了。
  • 【2020春茶筆記第19篇】幾張圖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級
    但也希望,大家不要太較真,畢竟,真實的做茶過程中,大廠是會嚴格管控等級的,中小廠,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收到什麼青就做什麼青,他們也沒有挑選的餘地。要是多一梗,多一小片葉子,就不要計較了吧。口感好、工藝好,才是硬道理。餘下的,只能靠慢慢提高茶農採茶的意識,從根子上去管控。等再過幾年,白茶行業就會越來越規範,越來越嚴謹。
  • 海拔和溫度,誰才是影響白茶品質的最佳助力?
    由於天氣冷,穿上了厚厚的「白毫」大衣,這些白毫會在沸水的衝刷下,脫落在茶湯裡,生成淳和的茶湯。同時這些白毫還會像小星星一樣在湯裡浮動,遊動,閃動。在手電筒的打光下,綻放出如同海底世界一般的美妙畫面來——活脫脫一副動人的微景觀。白毫銀針那些豐富的毫香,野草香,蘆葦香,陳年白毫銀針的稻穀香,就是依靠這些厚實的白毫而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