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茶和發茶,都是舶來品,請別亂套給白茶

2021-02-11 小陳茶事

點擊藍色關注小陳茶事,置頂公眾號,謝謝!

《1》

狄雲是金庸小說裡,最冤屈的一個男主角。

他的遭遇,僅次於段呆子。

生為孤兒不說,遇到個師父,還不是真心教他練武功的。

明明是天下第一等武功連城訣,上好的唐詩,到了他那處心積慮的師傅戚長發口中,全部變成了歪瓜裂棗。

明明是可以驚天裂地的招式,偏偏被師傅教成了「蛤蟆功」。

這還不算完。

好不容易賣了牛,買了新衣服進了城去做客,師傅卻被誣陷為賊,跑了。他也被陷害成淫賊和小偷,下了大獄。

自己的琵琶骨被挑斷,武功全失,心愛的師妹嫁給了仇人。

是不是夠慘了?還不夠。

好不容易從牢裡出來,又被一個惡僧抓去,差點被他煮了吃。幸好逮到一隻死老鼠,方才救了他一命——那隻老鼠中了毒,毒化在湯裡,惡僧吃了便沒命了。

衣衫襤褸的他,穿上了惡僧的衣服,卻不承想,這惡僧是個淫賊,他穿上了這袍子,便被人當成了人人喊打的血刀門淫僧,被正道人士縱馬踩斷了雙腿.

要論命運多舛,連城訣裡的狄雲認了第二,就沒有人敢認第一。

相比之下,段呆子被打掉到江裡,於是進了無量玉洞,得到凌波微步的功法,簡直運氣不要太好。

下一次他掉到枯井中,更是豔福不淺,收穫了美人王語嫣。

就連金庸先生本人也說,寫連城訣的本意,是因為聽了家裡的老傭人的故事,覺得人不應該恃強凌弱,不應該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不能讓人家因為無法反抗而承受巨大的痛苦。

這個傭人年輕的時候在鄉下,被人誣陷入獄,家破人亡,定了親的姑娘也被搶走了,自己也被打成了殘疾,慘得很。

活脫脫就是現實版的狄雲。

《2》

今天的茶圈裡,六大茶類論起來,白茶算是沉寂多年後,重新出發的茶類了。

像是一位過氣明星的復出,一初始,就充滿了爭議。

各種已經當紅的茶類的規則,紛紛強加給它。

比如武夷巖茶只採一季,於是白茶採兩季,便是錯。

比如黑茶需要渥堆,於是白茶講究鮮爽,便是青味重,是錯。

比如宜興紅茶要用紫砂壺泡,於是白茶用蓋碗,便被指責為沒有檔次。

比如部分鐵觀音要放冰箱保存,而白茶需要乾燥閉光密封保存,便是矯情。

比如熟普洱講究陳香,而白茶老茶講究醇厚,湯感有韻味,便被指為品質不高。

..

試問,白茶還可以再被冤屈一點嗎?

試問,有關白茶的誤會還可以再深一點嗎?

不能了。

白茶復出至今,走過了萬水千山路,它已經受不起任何的傷害了。

人家其實並不想爭茶界一哥,人家只想安靜地做個美男子,至於茶界一哥的寶座,讓普洱和肉桂去爭吧。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木秀於林,而風必摧之。

白茶因為簡單的工藝,保存下大量的養分,而招來更多人的喜歡,這一點,便足夠「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了。

所以,關於白茶的各種言論、閒話,還會繼續生長。

比如,認為白茶衝泡之前,應該「醒茶」「潤茶與」「發茶」。

《3》

醒,《說文解字》裡說,從酉從星也,意思是睡眠狀態結束(甦醒)或尚未睡著,有清醒、喚醒之意。

在一些茶道、茶藝學校的通行教材上,寫著醒茶的定義和適用規則:

是指讓沉睡或塵封的茶葉通過與空氣和水份的接觸甦醒過來,吸收天地人氣,重新煥發出茶葉的本質以便於衝泡飲用的過程。

各種茶種醒茶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衝泡黑茶、青茶、紅茶的時候,其方法是從保存狀態取出,放入衝泡器皿中,用100℃的沸水來醒茶;相對嫩度較高的綠茶、黃茶醒茶方法是冷藏保存取出,放入高溫燙過的衝泡器皿中,再用85℃左右的開水醒茶。

在這些名詞解釋裡,我們可以看到,醒茶的目的,是讓茶葉從沉醒中甦醒過來。

而醒茶的手法,是用水將沉睡的茶葉燙醒。

有的茶用100度的沸水來燙。有的茶用80度的水來燙。

名詞解釋裡並沒有說這醒茶醒出來的茶水最後的去向,是倒掉了,還是喝掉了。

想來,既是醒茶的水,講究「醒茶」的人必定是不會喝的——若是將來要喝的,那這衝泡的流程就不能叫醒茶,而是直接喚作泡茶了。

既是醒茶,那醒過之後,便是無用的湯水了,倒掉是正常的。

就像洗澡水,是為了讓身體清潔之用,洗過澡的水,誰還會再喝呢?

那麼,我們便可以做出如下推斷:

所謂的「醒茶」,具體操作便是,用沸水或者溫水,把茶葉燙洗一遍。

那不就是洗茶麼?

雖然目的是為了喚醒茶,但實際上仍然實現了清洗茶葉的效果,跟洗茶的目的,也就殊途同歸了。

只是,一邊說著醒茶,一邊又叫著洗茶,花名不斷,繁文縟節太多,實在不符合喝茶「清心恬淡」的本意。

《4》

發茶,對於白茶來說,更是一個新鮮的舶來品。

甚至於對於整個茶圈來說,發茶,都是一個新穎的名詞。

果然,搜了半天,也搜不到一條完整的關於「發茶」這個概念的明確定義和介紹。

只有零星的幾個字,介紹了發茶,並且,還明顯辭不達意。

發茶,就是茶葉加水變成茶湯的一個過程,發的是茶湯。

看到這個名詞解釋,列位看官能看懂嗎?

請恕村姑陳孤陋寡聞,通讀十遍以上,愣是沒看懂這是要傳遞什麼信息。

「茶葉加水變茶湯的過程」,這不就是衝泡麼?茶葉的衝泡什麼時候改成了「發茶」這麼拗口的、生僻的名字?

如果說發茶不是衝泡,那麼,這個很普通的「茶葉加水變茶湯的過程」,難道其中還有什麼玄機?

玄機是沒有,玄虛是有的。而且還是故弄的玄虛!

仔細查了查,有人總結了「發茶」的四大作用:

1.從茶葉內提取,溶入茶湯內的各類芳香物質,各類酸醇成分和其他水溶性成分。

2.內含物質和水的結合程度,它直接影響了品飲湯感。

3.內含物質的存在狀態,是否能和諧、層次分明。

4.親和力方面,茶湯要有自然性、適口性。

歐買糕!

這完全就是在描述茶湯的品評標準嘛。講如何才算是一盞好茶湯,講什麼樣的茶湯才好喝。

在要得出好茶湯,衝泡的手法,必定很關鍵啊。

得,衝泡就衝泡,還講什麼「發茶」,這麼深奧,真不怕閃了舌頭。

最可怕的是,這些有關發茶的文字,都是跟紫砂壺息息相關的,什麼「紫砂壺如何發茶」、「論紫砂壺的發茶性」

原來,「發茶」生造出來,就是給紫砂壺敷粉用的。用這個新概念,給紫砂壺宣傳,造勢,站臺。

可惜,白茶不適合紫砂壺衝泡,所以,「發茶」什麼的,就扯不到白茶身上了。

也真是好笑,發茶和白茶,八竿子打不著的兩樣東西,再移花接木也是白搭。

果真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大。

跟賈璉一樣,什麼樣的女人都敢往家裡帶。

《5》

了解完醒茶和發茶的定義,不難看出,這兩個概念,根本就不適合白茶,也並不是從白茶的發展歷史中總結出來的。

把它們硬套給白茶,完全是給皇帝找三門窮親戚的節奏。

白茶是不需要醒茶的,因為,白茶壓根兒就沒有睡覺!

一個裝睡的人,喚不醒。而一個沒睡著的人,有必要叫醒他麼?當然不用。

黑茶,渥堆,重度發酵,在喝茶之前,醒一醒,從衛生的角度來說,確實是有必要的。

而白茶,工藝簡單,就兩道,連發酵都是極輕微的,極微弱的。

這樣的茶,人家從頭到尾都是乾淨清爽的,哪怕是在儲存的階段,也在進行著陳化和轉化,人家暗暗在用功、在修煉,人家清醒著呢。

哪用得著醒?

武夷巖茶,發酵之後,反覆焙火,再密封起來,在這過程中,人家也並沒有在睡覺,一直在退火吐火,一直在進行著氧化還原反應。

精神頭好著呢。

這樣的茶,沸水一衝就出味道,哪裡需要麻煩地去醒茶?

不需要嘛,完全是狗尾續貂。

《6》

還有一些人,把醒茶當成了洗茶,覺得醒茶名字雖然叫醒茶,但其實就是扮演著洗茶的角色,所以,把醒茶這個步驟,強加給了白茶。

白茶真是冤枉。

什麼樣的茶才需要洗?

做法比較髒,場所比較髒,才需要洗一道,洗掉頭道茶湯。

然而,白茶是最乾淨最清潔的。工藝簡單,就是單純地攤晾失水。接著再用中溫慢慢烘乾定型。

跟老祖宗們加工其它農作物的方法,一模一樣。

加工好之後,是用三層包裝法,包法起來,再密封,離牆離地,放在乾燥的地方。

這整個過程,都要講究一個「幹」字訣。

都要千方百計離開「水」。

極幹,又不帶水,這樣的環境裡製作出來的茶,會髒麼?這般的環境裡儲存出來的茶,會髒麼?

當然不會。

那為什麼還要吹毛求疵地去洗茶?

要知道,白茶表面,有一層厚厚的白毫,衝泡的時候,第一衝就會把大量的白毫給衝刷下來,衝入茶湯裡。

若是在喝茶之前,偏要強加一道洗茶的工序給白茶,那就等於是,把白茶身上最精華的那一層白毫,給衝出來,然後倒掉了!

光想想這個場景,就心痛得無以復加。

簡直是暴殄天物啊!

遭蹋好茶,要遭天譴的!

《7》

白茶,是新人,也是老人。

它不是剛出道,它在千年前就道行很深了。只是退出江湖了很多年,現在重新入場罷了。

所以,很多跟它不相干的名詞,請不要往它身上扣了。

適合別的茶的規則,條框,並不一定適合白茶。

也請別再用自己的想像,臆想,來揣測白茶。

讓我們尊重白茶,科學地喝茶吧。

須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才是白茶的本真。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看完這篇文章

您或許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

點擊下面文字即可閱讀

2019年,小陳茶事「白茶春茶筆記」系列文章

2019白茶春茶筆記的結尾:我的山居生活

第37篇:春茶季,我在太姥山做了一個夢

第36篇:茶得微風拂,春逢穀雨晴

第35篇:為什麼現階段的新白茶不能壓餅?

第34篇:為什麼採摘春壽眉的茶農特別少?

第33篇:賈府四豔,可堪匹配白牡丹的四個等級!

第32篇:從湘雲到寶釵,戲說白牡丹和春壽眉的區別

第31篇:我賣了三十年鐵觀音,所以比你懂白茶!

第30篇:你永遠叫不醒那些裝睡的茶友

第29篇:你是不是買到名叫「白牡丹」的春壽眉

第28篇:春末的春壽眉迎來主場,湯水淳滑、花香清芬!

第27篇:山嵐坐看風吹雨,雲捲雲舒漫太姥

第26篇:今日太姥山大霧,為何高山雲霧出好茶?

第25篇:送走白牡丹,迎來春壽眉

第24篇:春茶季茶農的朋友圈

第23篇:為什麼不建議在春茶季的時候上山尋茶

第22篇:挑撿白茶,春茶季必不可少的技術活!

第21篇:兩年時光,終於等來清明白牡丹

第20篇:太姥銀針誕生記,講講白毫銀針的分選!

第19篇:萎凋槽出來的白茶,沒有收藏價值?

第18篇: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的毛茶,毫香與花香如何轉化?

第17篇面對外省銀針的大舉入侵,福鼎茶農在想什麼

第16篇:教你分辨外省銀針和福鼎銀針的區別!

第15篇:福鼎茶農的新變化:農殘檢測機!

第14篇:論小白茶的倒下!

第13篇:荒野白茶採摘正當時!

第12篇:以為買的是白毫銀針,其實,它是牡丹王

第11篇:科普:從外觀上分辨白毫銀針和牡丹王

第10篇:哪來那麼多拋荒和荒野白茶餅?

第9篇:路邊,你方唱罷我登臺的廣告牌

第8篇:現階段就上市的春白茶,慎買!

第7篇:採茶的從來都是老嫗,哪來的少女?

第6篇:春茶季,那些關於福鼎白茶的認識誤區

第5篇:講講白茶的第二級拋荒白茶

第4篇:那個穿茶服在茶園擺拍的,是不是你?

第3篇:你造嗎?白茶,也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第2篇:頭採米針緣何成為茶界網紅?

第1篇:太姥山春白茶正式拉開序幕

……

「喜歡文章就點個讚」
作者  | 村姑陳
想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可以購買《白茶品鑑手記》
首批500本僅24小時售罄,
現在購買,還有機會獲取村姑陳籤名手書。
……

……
- END -

「喜歡文章就點個讚」
作者  | 村姑陳(微信lanxiaoping1988)

 ↓長按二維碼,關注小陳茶事↓

採2019年的荒野銀針的時候,
我們就發現,它與往年不同。
馬蹄結比往年更小,
連小葉殼,也比往年更薄。
放到蓋碗裡,合上蓋子,輕輕搖晃,
有白毫如塵般飛起,
又似柳絮飄搖,瞬間毫香撲鼻。
前調是荒野茶獨有的、帶著野性的毫香。
像是在八月中秋時節,
在野外聞到的野蘆葦、野草的氣味。
毫香與花香並齊,如兩車並馳,
它人間煙火氣,那麼地誘人,
誘惑著天上的仙女,只羨鴛鴦不羨仙。
脫了羽衣就下凡去。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白茶課堂:如何品鑑荒野銀針的野性?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搶購2019荒野銀針吧!

相關焦點

  • 衝泡白茶需要醒茶嗎?需要嗎?不需要!
    只見他從一個牛皮紙袋中拿出一塊茶餅,棕黃色的餅面,條索清晰,顏色層次豐富多彩,確實是不錯的茶。於是起手撬上一泡,5g。放入茶則。不多一會兒,水已沸騰。於是溫杯燙盞準備泡茶,只見友君連忙勸阻:「別別別,再等等,這老白茶可得醒醒再泡,這樣才好喝呢!」「嗯?」這話聽得我一頭問號,「老白茶要醒?」「睡太久一時半會起不來?」。
  • 衝泡茶葉之前如何醒茶?
    醒茶其實很好理解,從「醒」這個字眼就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就是讓陳放了一陣子、一段時間又或者是一段歲月的茶葉通過與空氣和水的接觸而甦醒過來,故此稱為醒茶。人們往往直接倒掉醒茶的水,或者用醒茶的水澆茶杯或茶寵,所以醒茶可以叫洗茶,洗掉茶葉身上的灰塵等。
  • 想喝好的白茶,為什麼需要醒茶呢?又有什麼作用?這些常識需了解
    中國是最古老的茶葉發源地,中國的茶歷史是非常的悠久。在中國,茶葉的種類繁多,那麼這麼多茶葉,到底是怎麼來區分的呢?其實大家都是根據茶葉的製作工藝發酵程度不同來進行區分的。中國的茶葉分為6大茶系,主要是紅茶、綠茶、青茶、紅茶、白茶、黑茶。
  • 醒茶是什麼意思?你泡的茶不好喝,原來是沒醒茶!
    茶,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因此,茶值得每一位愛茶之人用心對待,用心品嘗。珍藏一款好茶,在某日將其取出品飲,需先將其喚醒,令其充分釋放靈韻精華,方能品到一杯好茶。故想要品得茶之真味,醒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 醒茶與紫砂罐存茶,只會拿來主義的武夷巖茶,未來還能走多遠?
    我們習慣性地燙壺溫杯,聞幹茶香,當蓋碗傳遞到他手上的時候,他說,我知道你們這是什麼程序了,這是你們巖茶的醒茶!我當時問他,你們普洱講究醒茶嗎?他說,對啊,普洱都要醒,尤其是熟普。不醒沒味道,不醒前幾衝都是白水。然後我又問他,因為普洱要洗茶,所以你才覺得巖茶也要醒茶嗎?
  • 洗茶.醒茶.潤茶傻傻分不清?來認識三者之間的差異性和關聯性
    醒茶!潤茶!想必對於愛喝茶之人並不陌生!但是,對於喝茶前的這「一」步卻眾說紛紜這三者是一個步驟的不同說法?還是只是有著微妙的聯繫那麼它們之間的差異性和關聯性又是怎樣的呢?什麼茶類泡之前都需要這「一」步驟嗎?意義何在?這些都需要撥開雲霧弄明白!
  • 揭秘老白茶的3種醒茶方式
    愛喝老白茶的茶友們都知道,一道醇厚順滑的老茶湯,一定要有「醒」的支撐。 不少茶友常為此疑惑:「我每次泡茶前都有洗茶的,這不是醒茶嗎?」
  • 白茶餅撬了,放在什麼容器裡醒茶比較好?陶罐、紫砂罐可以嗎?
    《3》喝白茶, 沒有「醒茶」這一說。那什麼是「醒茶」概念呢?查了相關資料,在很多茶道、茶藝學校的通行教材裡,有介紹到醒茶的定義:「醒茶讓沉睡或塵封的茶葉通過與空氣和水份的接觸甦醒過來,吸收天地人氣,重新煥發出茶葉的本質以便於衝泡飲用的過程。」但對白茶而言,沒有醒茶的必要。
  • 普洱茶的「醒茶」就是「洗茶、潤茶」?原來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 本文由百裡遙原創|首發於百家號:百裡遙普洱茶山紀實| 作者:北辰搜索【百裡遙普洱茶】就能找到我們關於「醒茶」,很多茶友經常把它和「洗茶、潤茶」搞混,因此想當然的覺得我在衝泡普洱茶時都是醒了茶的今天北辰就來給大家說一說「醒茶」的原理,讓大家把它和「洗茶、潤茶」區分開來。「醒茶」和「洗茶、潤茶」到底有何區別?對於「醒茶」,絕大多數的人把它想當然地歸類到「洗茶、潤茶」的步驟裡去了,覺得第一次的投茶注水,讓茶葉接受水的衝洗和浸潤就是所謂的醒茶。
  • 喝老茶不洗茶,簡直是暴殄天物!老茶人秘而不傳的洗茶訣竅
    因為醒茶,能夠喚醒茶葉的本真,釋放茶葉的香和味。尤其對於老茶來說,因為存儲多年,老茶的品質變得內斂,沒有新茶那麼張揚。如果不事先醒茶,那好滋味還真出不來呢。「一道為水,二道是茶,三道四道成精華」老茶如果不醒茶,很難喝到其精華,唯有茶葉醒的好,才能讓口感提升一個檔次。2、常見的老茶有普洱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等等,都離不開醒茶這個步驟。
  • 都說泡普洱茶前要先醒茶,但你知道,為什麼要醒茶?
    如果你是喝普洱茶的老手,那麼對於醒茶應該不會陌生。但對於剛剛接觸普洱茶的小白來說,對於醒茶還是一無所知的。其實,醒茶看似是個很簡單的過程,但實際上是有許多講究的,畢竟我國的茶文化悠久,少說也有4700多年的歷史。
  • 醒茶不到位,好茶也會變廢,分享三個好用的醒茶方法
    醒茶的醒意為「甦醒」,指的是通過氧化、升溫、衝水等方式,讓封存的茶葉與空氣和水分接觸而得以甦醒,重新煥發出天地人氣,釋放茶葉的本質以得到更好的品飲效果。醒茶適用於所有茶類,但對於耐存放,越陳越香的普洱茶來說是尤為重要的。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三種醒茶的方法,以及每種方法適用於哪類普洱茶,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學習一下。第一種:幹醒幹醒就是把你要衝泡的茶,撬好了以後就放在一個自然環境中,讓它充分的進行氧化。
  • 普洱茶也要學黑茶那樣醒茶嗎?如何把普洱茶的滋味醒出來?
    我們都知道,普洱茶是雲南的傳統名茶,也是我國知名度較高的茶,曾經在2005年有過喝普洱茶的熱潮,雖然後來熱潮退去,但如今還有很多人始終支持普洱茶,喜歡喝普洱茶。關於普洱茶的爭議有很少,比如有的人以為普洱茶不應該被劃入黑茶一類,它與黑茶不同。
  • 大紅袍是紅茶,安吉白茶是白茶?這幾大喝茶誤區不解開,就亂套了
    白毫銀針則是以大白茶、大毫茶和水仙茶樹的嫩芽為原料,經過揀剔、萎凋和烘乾等工藝製作而成的精製茶。白茶的樹種要求,在國標中是明文規定的,都是白紙黑字寫著的,並不是隨便說一說。故而,單從樹種上看,這兩類茶不是一類茶。
  • 普洱茶喝前都需要醒茶嗎
    什麼是醒茶?普洱茶喝前需要醒茶嗎?普洱茶醒茶的目的是讓沉睡了許久的茶葉,通過空氣與水分的接觸甦醒過來,讓其茶葉的本質重新煥發出來,使得在衝泡時效果更佳,茶味更濃。普洱茶而放在封閉性的環境中也不需要醒茶,因為在這種環境下的普洱生茶已經「死」了,也無需在醒茶。
  • 六堡茶的黴味、醒茶、衝泡及工藝……
    機械科技的發展和普及,特別是社會整體的發展和提升,讓曾經的偏遠山區的農人,也可以「易簡」地拿到大大小小的茶葉加工機械,從而大大節省了人力和時間。而,這種節省之中做出的茶葉,符合當下人脾胃不?合於當下人氣血節律不?因此,我們廣生祥恢復先前的製程,稱之為「古法」,但是,也僅僅是強調「法」是古的而已,具體到製程和工具,則與時消息,與時俱進。
  • 買了十幾餅白茶,平時應該怎麼存比較好?注意這4點,白茶才安全
    換言之,同款茶才適合團隊陳化。要是不同的白茶餅,則要注意分開放。比如,2020年的壽眉餅和2019年的壽眉餅,哪怕品類相同,但年份不同,不適合放在一處。而兩層內袋要分別達到食品安全級,沒有異味,沒有怪味,延展性好,底部沒有缺損和破洞。2.怎麼用三層包裝打包茶餅?將紙箱撐開後,套上塑膠袋和鋁袋。然後,往裡放進整提的白茶餅。
  • 普洱茶要如何醒茶
    和茶友在一起總是有聊不完的關於普洱茶的話題,從工藝、選茶、到泡茶等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今天就和茶友聊到了關於普洱茶醒茶的問題。便需要醒茶,如果放在很密封的環境中便不需要去醒茶,因為密封下的普洱生茶都已經死了,不需要醒。
  • 茶小白進階之道 秘密都在這些泡茶的小技巧裡
    對於茶本身來說,往往會根據製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綠茶(不發酵)、白茶(輕微發酵)、黃茶(輕發酵)、青茶(烏龍茶、半發酵)、黑茶(後發酵)、紅茶(全發酵)。它們的外觀由綠向黃綠、黃、青褐、黑色漸變,茶湯也由綠向黃綠、黃、青褐、紅褐色漸變。
  • 別再弄混了,安吉白茶不是真正的白茶!
    好不容易混進了樂師的隊伍裡,什麼都不幹,和別人拿一樣的薪水,按理說,是不是該消停了?可是他不幹,有一天竟然跑到了齊宣王面前,吹噓自己是位優秀的吹竽師,只要聽見他吹的竽,沒有一個人不感動!要說這齊宣王,也是一位傻子。就算南郭有真材實料,你也得先讓他單獨吹一曲,試試他的能力是不是?可他直接叫來了他那三百多人的樂師隊,叫南郭和他們一起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