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毫銀針有多受歡迎?
相信不少老茶客,都有自己的見解。
有人說,白毫銀針很火熱啊,我身邊的朋友都在喝。
聽著這話,忍不住跟著點點頭。
因為越來越多人喜歡白茶,喜歡白毫銀針了。
我的心中充滿了歡喜。
它們的魅力散發得越來越廣,在未來它們就可以登上更高更大的舞臺。
但是,茶紅是非就多了起來。
畢竟處於風口浪尖,會有這些事情發生是在所難免。
前段時間,有位茶友來說,他買了一斤白毫銀針,只花了70塊錢。
看到這句話,我愣了一會,70塊的白毫銀針?這真是白毫銀針嗎?
還沒來的及回復茶友,茶友又說了一句,這70塊錢的白毫銀針和上千一斤的白毫銀針有什麼區別啊?
這裡邊區別可大了。
《2》
區別一:是否是白毫銀針
任何事物都是有成本的,更別說白茶中貴族一般的存在,白毫銀針。
品質出眾的白毫銀針,上麵茶友所說的那個價格,連茶青都買不來,更別提做一斤茶了。
價格如此低廉的茶葉,或許根本不是白毫銀針。
那些所謂的白毫銀針,可能只不過是某茶樹上的芽頭罷了。
在白茶國標中寫道,採摘自大白茶,大毫茶和水仙茶樹的嫩芽,經過以萎凋和烘乾為主的製作工藝做成的成品茶,稱為白毫銀針。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特定的樹種,特定的工藝下完成的芽頭,才可以叫做白毫銀針。
所以,在面對價格那樣低廉的茶葉,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那不是白毫銀針。
最近有不少茶友發來圖片說幫忙鑑茶。
其中有一位茶友發了一張,說是白毫銀針,但是怎麼看都不對勁,所以來求助了。
點開圖片一看,便知那根本不是白毫銀針。
整個芽頭瘦弱,白毫數量稀少,顏色泛著淡淡的黑色。
和茶友說了結論後,茶友得出了一個結論,他說,果然便宜沒好貨。
便宜也是有好貨的,只不過比較少。
而且每個人對便宜的界定不同,難說啊。
但是,價格如此低廉的白毫銀針,定然是不正常的。
如今,白茶愈發火熱,越來越多的茶農開始做白茶。
其中不乏有粗製濫造的人,採摘不屬於白茶樹種的芽頭做成「白毫銀針」,然後低價售賣出去,以此達到薄利多銷。
真正的白毫銀針,價格是不會那樣低廉的,茶友們在選購茶葉時,可得保持警惕之心。
《3》
區別二:生產產區
品質出眾的白毫銀針,定然來自優秀的產區。
俗話說,高山雲霧出好茶。
高山茶園採摘下來的茶青,價格定然是不便宜的。
畢竟物以稀為貴。
因為珍稀,所以珍貴。
白毫銀針正好應了這句話,當然了也是因為值得的,它其中蘊含著的茶氨酸是所有白茶中最為豐富。
茶氨酸可以為人體補充元氣,舒緩精神等作用。
在擁有這些頭銜前,它要來自好的產區。
茶葉作為植物的一種,自然受氣候的影響很大。
高山茶園,不論是從溫度,光照,水分,空氣品質,土壤等方面都適合茶樹的生長。
高山上,海拔較高,溫度自然就會低上一些。
像福鼎太姥山,高山茶園海拔在600米及以上,這樣一來,溫度就會比平地低上4-5攝氏度。
在較低溫度下,有利於茶樹積累內含物質,生出更加豐富的芳香物質等。
而那些價格極其低廉的茶葉,或許就來自極其惡劣的產區。
生長的環境溫度高,光照強烈,空氣品質極差,土壤粘稠不透氣等。
如此環境生出的茶葉,內含物質稀缺,帶著各類雜質,喝著或許會寡淡無味,或者帶著土腥味。
如此茶葉,從小生活在髒亂環境內,那些雜質是與生俱來的,深入骨髓了。
這樣的茶葉,喝到身體裡,完全沒有什麼價值,甚至會對身體有害。
一直認為喝茶,還是要喝點好的。
與品質出眾的茶葉相比,幾十塊錢一斤的白毫銀針,它們的產區有著很大的區別。
《4》
區別三:製作工藝
除了茶青的品質之外,製作的工藝可謂是賦予了它生命。
都說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簡單地烹飪,就可以很美味。
白茶的工藝就很是簡樸,是以萎凋和烘乾為主。
面對品質出眾的茶青,制茶師們都會特別小心翼翼,生怕某個不注意,就會壞了茶葉的品質。
他們會將剛剛採下來的茶青,及時的,薄薄地攤晾在離地70公分的水篩上,讓茶青寶寶們享受溫和的日光浴。
讓其中多餘的水分子脫離出去,順帶著帶走部分的苦澀味物質。
制茶師們需要常常關注茶青表面溫度是否過高,若是過高的話,就需要將其搬運到一旁,待溫度降低後,再進行萎凋。
晚上熬夜都是常事,做茶的那段時間是辛苦的。
當萎凋到其中的含水量大概在15%-20%左右,便可開始烘乾了。
對於烘乾的溫度,需要制茶師豐富的經驗來決定,白毫銀針在烘乾時,比較難。
像品質好的白毫銀針,呈竹筍狀,內裡包含著5-7層,表面覆蓋著細密的白毫。
烘乾的溫度過高容易破壞茶葉的品質,過低又烘不幹,只有剛剛好最好。
一款好茶來之不易。
而一款品質惡劣的茶青,一般來說,大師都是不願意做的,怕壞了自己的名聲。
而且,請師傅是要花錢了,為了節約成本,他們就會找技術不太好的,但是工錢便宜的制茶師。
也就是隨便做茶,粗製濫造一番,便可開始上市售賣了。
這樣的茶葉,本就沒有什麼內容,被虐待一番後,就更是可憐了。
更有甚者,是直接將採摘下來的芽頭,攤晾在地面上,隨意曬一曬,便裝箱售賣出去。
由此,就看出品質卓絕的白毫銀針和劣質茶葉的區別了吧。
《5》
區別四:儲存環境
我們都知道白茶是可以長期儲存的茶葉。
作為白茶貴族,白毫銀針自然不甘示弱。
白茶的儲存需要密封、避光、防潮、乾燥、陰涼、無異味等。
在白毫銀針做好後,需要裝箱存上一段時間,才可以上市售賣。
在儲存的過程中,需要使用鋁袋,塑膠袋以及紙箱,給予茶葉良好的陳化環境。
而且,在儲茶的倉庫內,一年四季抽溼機和空調都是開著的,防止水汽影響茶葉的品質。
此外,好茶都不能直接存在地面,而是要隔牆離地放置。
所以,我們的茶葉都是存放在離地20公分的榻榻米上,以免茶葉品質變差。
試想一下,一款本就價格低廉的茶葉,在儲存的過程中,會付出這些心血嗎?
而且,抽溼機空調運轉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隔牆離地存茶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但是為了能夠讓茶葉售賣的價格低廉,那些掌柜或許連這些儲存的成本就不願意付出了。
那些茶葉或許是直接存放在地面上,日日受著水汽的幹擾。
這對本就品質不佳的茶葉,更是雪上加霜了。
受潮跑氣是當然的。
最主要的是想一想,那些茶葉可能是存放在髒亂差的環境內,像小黑屋一樣。
那樣的茶葉定然是不敢喝的。
這樣想來,我們也就知道了,價格低廉與品質出眾的白毫銀針的區別了。
《6》
小時候,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有的東西那麼便宜。
現在長大了,就明白了。
用心了的事物都是貴的。
稀有的物品都是貴的。
就像驢家的限量款包包一樣,總是那麼搶手。
千金難求一包。
有的人覺得白毫銀針貴,就去買價格特別低廉的茶來喝。
說句心裡話,喝那樣的茶,還不如不喝。
還沒有喝白開水健康,喝它作甚。
喝茶還是喝點好茶,對身體才好。
劣質茶傷身,是有據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