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 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古訓,相傳為老子所作。
意思是:上天想要某個人遭受災難,必定先給他些許好處,令其膨脹自滿,當他狂妄到一定程度時,離滅亡也就近了。 明白了這句古訓的含義,我們也就不難理解農村老俗話:「人狂天收,狗狂人收」 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了。 從字面上理解,這句俗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若是過於狂妄自大,為所欲為,那將天理難容,自取滅亡;一條狗若是不守本分,過於瘋狂,人必定容不下它。首先,我們來說說「人狂天收」科學發展到今天,我們不能把俗話中的這個「天」字,簡單的理解成為傳說中那個獎罰分明、能主持公道的老天爺,那未免過於迷信。 有書君認為,應該把它理解為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一切規律及行為準則。
人的本事再大,也沒有自然界的威力大。人必須遵守客觀的自然規律,狂妄不得,否則就會受到自然的懲罰。有書君小時候跟小夥伴們到村邊的小河洗澡,出發前奶奶總是再三叮囑,說是欺山莫欺水,不會遊泳千萬不要到深水的區域。
奶奶還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說是以前當地有個村民,是附近幾個村寨中水性最好的。平時大家都撐竹排到河對岸去幹活,漲水時就要繞道到很遠的地方才有橋。這個人仗著自己的水性好,哪怕是漲大水也不願繞道,後來有一次被洪水衝走,再也回不來了。為自己的任性和狂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了。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每個合法的公民都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同樣,一個人若狂妄自大,不講道德,無視法律,做了壞事也必將受到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嚴懲。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學生二十年後打老師案件」中,被告人常某自認為上初中時被其老師張某體罰過,因此當其二十年後在路上偶遇張某時,便將張某攔下毆打,並讓同行錄下視頻。而常某並沒有因為老師的忍讓感到些許愧疚,反而將視頻發布在網上,被大量的轉發,給社會造成惡劣的影響,他本人也因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半,為自己之前的瘋狂買單。凡人都有自尊,也有自己堅守的底線。與人交往中如果不尊重他人,一再去突破別人的底線,極有可能會激怒別人,遭到別人的反抗和報復,為自己引禍上身。而這一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作不死。在宮鬥劇《甑繯傳》中,夏常在夏冬春仗著自己的家勢和皇后的撐腰,剛剛進宮就不知天高地厚,出言不遜,不把其他妃嬪放在眼裡,結果還未面見皇上就被華妃賜了一丈紅,可以說是那批選秀進宮的姑娘中最可悲的一個。其次 ,我們來說說「狗狂人收」狗是與人類關係最為親密的動物之一,它的職責無外乎是博得主人的歡心、看家護院、牧羊狩獵等等。如果狗不忠於自己的主人,不履行自己的職責,整天發瘋發狂,做出威脅人和其它動物的行為,必然會受到人類的懲罰,甚至是喪命。有書君有一同事在家裡養了一條特別漂亮的狗。剛開始時狗很聽話,他幾乎走到哪裡都要把它帶上,有時為了帶狗出去玩,他自己連飯都顧不上吃,但他心甘情願。可是後來有一段時間,那狗突然性情暴躁,一連咬了好幾個人。
同事為此賠了大筆醫藥費不說,那狗就像一顆埋藏在身邊的定時炸彈,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還會爆炸。無奈之下只好選擇放棄。同事下不了手去打它,就把它交給市場上的狗販子。那隻不知死活的狗見主人要離開,又不顧一切的把那個狗販子咬了一口,狗販子隨即對準它的頭一棒下去,狗當場就沒了氣。由此可見,不論是人還是狗都要安分,不能忘乎所以,為所欲為。這樣不僅不能達成心願,反而會惹上禍端,自尋死路。有書君認為,農村老俗話「人狂天收,狗狂人收」 即使到了現在,也還是很有道理的。它告訴人們,為人處世一定要低調、謙虛,要懂得克制,不可隨性而為,否則適得其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