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林】當你覺得孩子挑戰你時,孩子更「難過」!

2021-02-28 培傑紅楓林國際幼兒園

 

生活不易,當成人面對工作、家庭,我們經常說我們太難了,我們會羨慕孩子,他們每天無憂無慮,每天那麼開心、自由啊!多好呀,其實孩子並不然:0-7歲,是孩子最不好過的時候。

 2021年1月6日星期三下午,培傑紅楓林幼兒園邀請CECF資深老師入園帶領老師進行兒童研討。

 首先CECF資深老師邀請老師們模仿一幅孩子的畫,表達畫畫的感受!

老師說,模仿是一種能力,模仿孩子畫畫的過程有一定難度,需要放鬆心態去感受繪畫,感受畫筆的流動,用玩兒的心態去畫畫。

然後又請老師模仿孩子的動作,表達心情?

  老師說,模仿孩子的過程,是感受孩子的動作,心境,體會孩子的快樂感受。 

    CECF資深老師帶領老師們一起觀看2歲多-5歲孩子的畫!看到幼兒的成長和發展。

            兩歲十個月,出現圓圈,比兩歲半清晰一些;

       三歲左右,圓慢慢封口;由小圓到大圓,圓圈裡面有東西;

     三歲十個月左右,圓圈慢慢鬆散開,出現人了,色彩也越來越豐富;

    四歲四個月左右,上下已經分開,知道方向了;出現三角形和方框,已經知道站到大地上了;

孩子的繪畫代表人類的演變,孩子繪畫出現圓封口,語言會出現「不,我」開始有抗拒,自我意識增強,成人會覺得孩子很有挑戰,其實孩子更難過,生長關鍵期,向外生長,我們通過看孩子的繪畫,通過孩子的繪畫了解孩子當下的發展,當我們看見孩子,就是理解孩子了。

 0-3歲,主要是發展頭部;3-5歲,主要是發展胸腔、心肺功能,4歲有一個執拗期,不願意分享玩具、食物等;5歲的孩子很優雅;孩子的脖子、手腕、腰部成長變化!

  特別是3歲左右,當自我形成的時候:孩子會說;樂樂要喝水,慢慢會說,我要喝水,不再旋轉,和世界混為一體;特別是當家長讓孩子刷牙的時候,孩子說「不」,可以換一種方式,例如唱歌的方式邀請孩子刷牙等;3-5歲之間,孩子發展的內在比較多,反應比較慢,如果當大人叫孩子的時候,他沒有聽到,可以走過去邀請和孩子一起做;

 老師又說到12感官:0-7歲是意志部分,主要發展觸覺、生命覺、運動覺、平衡覺;7-14歲主要發展嗅覺、味覺、溫暖覺、視覺;14-21歲主要發展聽覺、語言覺、思想覺、自我覺;

 最後大家共同探討,如何用遊戲發展孩子們的觸覺,例如:可以和寶貝玩兒漢堡包、毛毛蟲等遊戲,特別是剖腹產的孩子,一定多做觸覺方面的遊戲,讓孩子更有穩定性的發展;讓孩子們得到更好的滋養和成長!

 

   

相關焦點

  • 你吼孩子時,孩子聽到的是什麼?
    收拾完東西,我走過去抱抱兒子:「剛才媽媽不該那麼大聲吼你,對不起。嚇著你了吧?」兒子在我懷裡,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我鼻子一酸,也忍不住掉下淚。我以前是個一點不順心就發脾氣,想打孩子就絕不手軟的暴躁媽媽。每次想發脾氣時,一分鐘之內我還能忍著。
  • 致愛發脾氣的家長:你以為你很愛孩子,其實孩子更愛你!
    有位媽媽說過一件小事:「有一次過節,一大家子在家裡慶祝,我一個人在廚房忙忙碌碌準備飯菜,期間4歲的女兒一直在旁邊吵鬧,我實在忍不住吼她:你別煩我了!孩子撇著嘴離開了。等到煮最後一個湯時,我怕大家著急,就讓他們先吃,自己則在廚房裡等著,沒一會兒,卻聽到女兒說:「我媽媽還沒吃呢!媽媽!快點過來吃飯!」
  • 山東青島 千畝紅楓林 霜葉醉遊人
    時下正是觀賞楓葉的最佳時機,霜降過後,大江南北楓葉一片紅。全國各地都有非常著名的楓葉觀賞地,近年來,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張家樓出現了千畝紅楓林,已經成為山東又一新的網紅楓葉觀賞打卡地。圖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張家樓,遊客在觀賞紅楓林。
  • 孩子對你說「壞媽媽」「打死你」這些狠話時,你會怎麼辦?
    下班回家的時候在公交車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孩子大約兩三歲,媽媽拉扯著孩子上公交,孩子不願意,嘴裡說著你是壞媽媽,不喜歡你了,打死你這些惡狠狠的話,看媽媽的表情神態倒是沒有變化,像習以為常一樣,雖然總是說孩子童言無忌,但還是要對孩子的言行有一個正確的引導。
  • 父母要做的不是給孩子製造挫折,而是用你的愛陪孩子一起直面挫折
    終於熬到放學了,一路頂著烏雲跑回家,回到家兩隻恐龍(孩子的父母)又在吵架,沒人搭理他。晚上又因為沒吃完飯,被母恐龍訓斥了一頓。躺在床眼淚就忍不住的往下流,流啊流直到流出了一個眼淚的海洋,把所有令他傷心難過的人都淹沒在海洋裡,雖然覺得挺對不起大家的,但是那一刻心情真的好爽。
  • 孩子也有自尊心,在這三種場合給孩子留足面子,他會更感激你的
    很多家長可能會想表現自己或者啥的,經常會在公共場所訓斥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臉面無存,自卑不已。 比如說在和街坊鄰居聊天時,總會對孩子進行一番比較,而此時很多家長都會以貶低自己的孩子來捧高他人的孩子,經常說別人孩子的好話吐槽自己孩子的缺點,這往往會讓孩子覺得十分羞恥。
  • 孩子對你說「壞媽媽」「打死你」這些話時,你會怎麼辦?
    文|文兒下班回家的時候在公交車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孩子大約兩三歲,媽媽拉扯著孩子上公交,孩子不願意,嘴裡說著你是壞媽媽,不喜歡你了,打死你這些惡狠狠的話,看媽媽的表情神態倒是沒有變化,像習以為常一樣,雖然總是說孩子童言無忌,但還是要對孩子的言行有一個正確的引導。
  • 「出生之前,我在天上挑媽媽」,孩子比你想像中更愛你!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看了這首小詩,我突然想到泰戈爾在《孩童之道》中寫到:「只要孩子願意,他此刻便可飛上天去。
  • 當孩子說「我覺得自己很笨」,千萬別回答「不,你不笨」
    昨天寫了我為什麼在孩子面前像個「話嘮」?,後來在群裡答疑時我發現,大家對於和孩子對話這件事,更看重的是「物料的豐富性」。 比如覺得冬天比其他季節更為單調,再或者也沒覺得什麼事值得討論。 實際上,我覺得我們和孩子的對話之所以匱乏,根源在於我們的思路沒有打開。
  • 【勇者挑戰】城市生存大挑戰,你的孩子想做「城市小主人」嗎?
    讓孩子走出溫室、父母的庇護幫助孩子經歷與成長來吧,一起參加起來吧!本次活動為敢於挑戰的家長和孩子準備為勇者準備,為強者準備!孩子學會彈鋼琴啦!孩子學會跳舞蹈啦!孩子學會了跆拳道……等等!娃們會唱會跳會彈琴,怎麼總覺得少點東西?Bingo!少的就是生活需要很多必備的技能和知識,比如與陌生人溝通、賺錢和花錢、學會辨別方向、乘坐交通工具、了解城市歷史文化、緊急避災避難等。為此我們設計了《城市挑戰》系列課程,以任務挑戰的形式,為孩子們設立各種關卡遊戲,在老師的帶領下和指導下完成挑戰。
  • 過來人的經歷:你不只是孩子的媽媽,你更應該成為你自己
    結婚並未考慮太多,不顧一切就嫁了,後來與婆婆因為各種原因處不來,孩子更不可能讓他當留守兒童,所以夫妻倆就一起帶孩子,我也只能離職照顧孩子,以前的很多計劃也就此落空。一開始的時候娘家爸媽總有頗詞,時間一長也就由我了,畢竟孩子是我自己的,所有的好與不好怎麼都得自己承擔,我從小就是主見很強的人,不會輕易妥協,所以有些難過的事我也不會多說,而且我生性樂觀,在我眼裡也沒什麼過不去的事。
  • 紀伯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隱秘的角落》讓人看到在窒息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多麼可怕。《三十而已》教會我們,什麼是獨立的女人、什麼是好媽媽。即將結束的《以家人之名》,又讓觀眾大呼:這部劇裡的媽媽,怎麼一個賽一個極品?控制欲、佔有欲、否定、偏執、病態,每個詞都在挑戰著網友的火藥桶。親子關係,永遠是吸引眼球的題材。
  • 心理學:孩子頂嘴時,高情商父母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優秀
    而有的父母在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時只會一味壓制,不理解他們,因此小孩就會選擇頂嘴。因此,如果大人錯誤地將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孩子的身上,就容易和孩子在意見上產生分歧,讓孩子覺得大人做錯了,從而引發頂嘴的現象。
  • 《白小姐》:相較於離異的孩子,更難過的是被人渣父母虐待啊
    是的,對於小孩子來說,爸媽離婚是一件悲傷難過的事。但就算楊冪劉愷威離婚了,他們對孩子的愛不會變,小糯米依然能夠過的比大部分孩子幸福。 真正不幸的,是那些被人渣父母虐待而毫無還手之力的孩子。 然而命運並沒有開始眷顧Miss 白,她在兼職時差點被富二代性侵,為了自保捅傷了對方。
  • 「很疼愛孩子的老人去世了,他不難過也不哭,是冷血嗎?」
    可這次媽媽突然去世,孩子卻沒有任何情緒表達,不難過也不哭,就跟往常一樣。按理說這孩子已經10歲了,已經知道去世是什麼含義了,怎麼會不難過呢?朋友之前還擔心孩子太難過,可這孩子的表現跟沒事人一樣。所以朋友不擔心這了,開始擔心孩子過於冷血,連親人去世都表現的這麼冷靜。
  • 如果你想孩子將來有黃渤一樣的高情商,你得先教會孩子識別情緒
    這肯定是一句罵人的話,但是在這種場景下說出這種話,不僅大家覺得好笑,連孫紅雷都忍不住笑。很多人,可能像過去的我一樣,覺得識別情緒不用教,會自然而然的就會懂。這種認知表面沒有錯誤,隨著你的成長,你確實會對情緒了解的越來越深,也會更好的識別情緒。但是這樣的不教育卻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孩子掌握識別情緒的能力可能會比較晚,而一旦我們已經養成了某種行為習慣,即使掌握了情緒識別能力,我們也可能不能把他融入到我們的行為習慣中。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無條件接受孩子,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如果你的孩子在進電影院的大門口大聲哭泣、尖叫、坐在地上不肯走,理由是你不肯給他買櫥窗裡價值500元的變形金剛模型時,你會怎麼做?我想大部分家長會選擇以下這兩種方法:第一個是——威脅孩子"你再不走我就不要你了!丟人現眼,這裡這麼多人看著,大家都在笑你。快點給我起來!""
  • 「壞媽媽,我不要你了!」孩子說狠話,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觀
    孩子生氣說狠話,家長的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人生觀√以侮辱孩子的人格來反擊每當孩子在和大人爭吵而說狠話的時候,一些家長可能會直接衝孩子說一些具有侮辱人格的言語,例如:你這麼笨,我也不想要你了,長大以後你乾脆去要飯吧!雖然在說這些話的時候覺得很解氣,而且很多父母也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想怎麼打罵都可以。
  • 你臉上的情緒,孩子比你更敏感
    然後也不知是不是寶寶和她心有靈犀,原本不怎麼哭的孩子,會在她難過的時候哭的聲嘶力竭,好像是用自己來喚醒媽媽,鼓勵媽媽振作。所以說,別看孩子還是個嬰兒,他也能感知到大人的情緒。這並不是主管臆測,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這個動作比「別鬧了」更管用
    這不是你的孩子有問題,或者你的教育不夠好,而是孩子自己正在經歷一個很特別的、快速成長的階段。事實上,2、3歲開始,孩子就會進入一個特別容易崩潰的階段。在大人眼中,不就是夾個菜嘛,有什麼好哭的啊。大人覺得很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