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念老shě還是老shè?48小時內我發了5個朋友圈。
有質疑有困惑,有反覆不定有莫衷一是。隨著各方信息的匯集,認識越來越清晰,終於可以明確表達我的意見了:老舍還是應該念老shě。
董卿是一位很嚴謹的主持人,在自己第一次做製片人精心打造的《朗讀者》第一期,甫一亮相,就不忌違拗眾人,從容念出「老shè」,相信她絕非貿然為之,一定是做足了功課的。
董卿的功課怎麼做的我不得而知,目前能看到的支持讀老shè的意見有三個來源:
1、博主「琢文說文」的一篇博客
《作家「老舍」的「舍」怎麼讀》。一一點擊跳轉查看
(該博主新浪認證信息為「北京市小學語文教師」)
文中最有說服力的論據大概是這一段:
一一實際上讀「shě」是對應繁體字「捨」,簡化時借用了「舍」的古字義,使得現今「舍」字變成了多音字。
「老舍」這個筆名是舒慶春於1926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使用的筆名,那時還在使用繁體字,所以如果要表示「捨棄」這個意思,當寫作「捨」。
好有道理:念shě就應寫作「捨」,既然沒寫作「捨」而寫作「舍」,就應該念shè。是這樣嗎?捨是舍的繁體字,卻並非先有捨後有舍。恰恰相反,舍是本字,捨是今字,先有舍而後有捨。「捨棄」的意思是可以用「捨」,也可以用「舍」的。況且起名字,是選古而雅的「舍」,還是近而俗的「捨」,還用說嗎?
2、發表在《語文知識》2013年第2期的文章《關於老舍筆名的再討論》
作者郭玉甫是保定第一中學的教師。文章主張讀shè,說了五點理由,前三點都是推測,可此亦可彼,不足為據。
第四點舉黃苗子設謎的例子,其實恰好說明當時朋友們都是稱老shě的,否則這個謎設得就沒來由。
第五點「素園陳瘦竹,老舍謝冰心」中,「老舍」對「素園」的確表明「舍」是名詞,但是為什麼老舍不能巧借「舍」多意雙關呢?沒準兒這正是作者的得意之處呢。
3、或許這才是董卿讀shè的最直接緣由,那就是,濮存昕堅持讀shè,而濮的堅持緣於北京人藝一直讀shè。以北京人藝與老舍的淵源,稱呼「老shè」一定是得到舍老本人首肯,至少是默許的。然而老舍先生不反對,並不表示他就認同,一來先生生性恢諧,一字多解,正是樂事;二來先生一向隨和,怎麼叫無所謂。
這正如陳寅恪先生,對待別人稱他「陳寅què」的態度。
一一清華圖書館元老畢樹棠先生曾經問過陳先生,陳先生告訴他「恪」應讀kè音,他又問「為什麼大家都叫你寅què,你不予以糾正呢?」陳先生笑著反問「有這個必要嗎?」--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9fbbdf20100alog.html?type=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如此看來,念「老shè」是站不住腳的。老舍親屬、老舍研究會相繼發聲,明確表示老舍從來只稱「老shě」。
我特意微信請教了國家語委普通話與文字應用培訓測試中心主任、教育部語言應用管理司司長姚喜雙老師,姚老師雖未置一詞,卻轉來兩個連結,一個是舒乙的回憶文章:
一個是老舍研究會副會長孫潔接受採訪的視頻:
都明確主張讀「老shě」。姚老師態度已昭然可見。
綜上,我明確表示,認同稱老舍為「老shě」。
至於北京人藝倒不必強求,眾所周知,北京人藝一向注重京腔京韻,不按普通話發音的多了去了,濮存昕還自稱「pǔ存昕」呢。不差老shè這一個。
作者: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強海峰老師
點擊進入
● ● ●
點擊關鍵字查看往期精選內容
口播稿 | 李澤鵬 | 汪涵 | 配音 | 面試 | 自備稿 | 化妝 | 普通話 | 齊越節 | 即評 | 朱軍 | 李詠 | 李瑞英 | 敬一丹 | 白巖松 | 撒貝寧 |氣息 | 基本功 | 必備書 | 模主 | 董卿 | 演講 | 馬東 | 護嗓 | 康輝 | 播音員 | 減肥 | 練聲 | 繞口令 | 播音學院 | 攻略 | 播新聞 | 張頌 | 趙普 | 學費 | 曾學寧 | 何炅 | 吐字發音 | 主持人必備 | 新聞採訪 | 口齒訓練 | 大學排行榜 | AU教程 | 練聲 | 新聞報導用語 |請銘記,霧重慶 | 少年中國說 | 李峙 | 咽炎 | 普通話異讀詞 | 文靜 | 李嘉欣 | 歐陽夏丹 | 採訪失敗案例 | 央視失誤集錦 | 李思思 |李梓萌 | 華少 | 倪萍 | 新聞評論 | 金話筒獎 | 演講 | 張家聲 | 海霞 | 姜思達 | 服裝搭配 | 座次禮儀 | 播音能否自學? | 跨考 | 湘潭電臺招聘 | 蔣林 | 最全藝考攻略 | 如何購買話筒 | 培訓班入駐 | 付費網課 | 兼職教師 | 播音考研網課 | 播音商城 | 鯨魚FM |
中國播音主持藝術網
微信公眾號 | byyzcys。播播妹微信 | cnbyzcbbm
官方微博 | 中國播音主持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