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的第12課,課題是《雪地裡的小畫家》,這是一首融匯了科普知識的兒歌,描寫了雪地裡一群小畫家正在畫畫的場景。
兒歌的語言淺顯易懂、排列整齊、又錯落有致,充滿了童真童趣。
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這樣重複出現,已經營造出冬日雪景的氛圍。
小動物看到雪後大地一片潔白時,不就像一張白色的畫布嗎,他們充滿了喜悅和興奮,一起去雪地上畫畫。
多麼有趣的場景啊,下面大家一起跟隨杜du老師的腳步,一起走進這首兒歌吧!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群、竹」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著」,會寫「竹、牙」等5個字,和橫折彎鉤一個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提取文中明顯的信息,感受「小畫家」雪地作畫的快樂之情。
3.結合插圖知道小動物腳印的不同形狀,了解青蛙冬眠的特點。
二、關於識字
1.學習多音字「著」(zháo),著急,作動詞用!
在前一課,它的讀音是zhe,笑著。
2.平翹舌發音:同學們,需要注意的是兒歌中的「參」是平舌音。「竹」是翹舌音。
3.識字方法
本課要求要求會認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識字方法,比如「力」加兩點就是「為」,「力」加上「口」就是「加」,「同」加三點水就是「洞」。
看圖記字的方法來學習「牙」,可以讓孩子們看一看大象的圖片,大象的牙齒就是牙的一撇。(多麼形象啊!)
「竹」字可以讓學生看竹葉,讓孩子們感受竹葉的形狀和這兩個字的部件非常形似。
熟字組詞的識字方法比較常用,如:幾天、竹子、為了、山洞。
三、寫字指導
本課需要學生學習書寫五個字,建議分兩課時指導。
大家可以讓學生看位置、看變化、看關鍵、看範寫,做到這四看再去認真地寫字。
寫字指導的方法,在之前的文章中系統的講過,如果感興趣,可以去老師之前的文章中找來看一看。
四、課文學習
1.藉助注音,讓學生把文章字音讀正確,然後注意一下平翹舌的發音,還有輕聲的讀法。
2.引導孩子們觀察課文中的背景圖,找一找哪些圖畫是小雞、小狗、小鴨、小馬畫的?
其實這畫中的圖案就是他們的腳印,不需要畫筆和顏料。
3.孩子們讀文,老師引導他們思考雪地裡的小畫家都有誰呢?可以用筆去畫一畫,他們分別畫了什麼圖案呢。
之後讓孩子們說一說,為什麼青蛙沒有參加呢?引出青蛙冬眠,可以適當拓展:還有哪些小動物冬眠呢?
在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腳印像什麼。
五、背誦全文
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也可以把這首兒歌分成四部分,兩行、兩行為一部分。
背誦時,可以老師或家長說前半句,孩子說後半句。老師說一句,學生說一句,運用這樣的方法逐漸過渡到學生能背誦全文。
覺得老師的文章對你的學習有幫助,歡迎大家積極點讚、轉發、評論,謝謝。
關注我,發現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