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張師傅的醬豬腳做得好,遠近聞名堪稱一絕,吸引著各級兄弟單位相關領導慕名而來。張師傅祖籍安徽鳳陽,相傳祖上滷製豬腳有近百年的歷史。張師傅滷製的豬腳非常講究,製作工序極為嚴格,大火上色一個小時,溫火慢燉三個小時,還要提前醃製整整一晚上,浸泡入味方可上桌。滷製好的豬腳吃起來肥而不膩、糯香滋潤。少一分太硬撕裂難啃,多一分太爛無形失味。大家常常是吃得唇齒留香,傳得眉飛色舞。作為員工福利,單位食堂每周周五午餐都會安排40個豬腳,每人半隻,分完為止。不到打飯時間,大家已經早早的排起來長龍。廚窗裡葷素兼顧的美味飯菜琳琅滿目,尤其是那滿滿的一大盆豬腳更是晶瑩剔透、嫩滑油亮。整個食堂鮮香四溢,醬香撲鼻、沁人心脾。「小胖,你都這麼胖了還來搶豬腳?」阿福調侃著身邊的小胖。「醬豬腳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主要是美容養顏,又不長肉。」小胖白了他一眼。「小胖說的沒錯!醬豬腳女同志要多吃一些,像你們這些需要鍛鍊肌肉的男同志就別擠了啊。」愛萍接開玩笑說。「誰說的,張師傅做的豬腳與眾不同,好就好在不僅女人吃了好,男人吃了也好……。」一邊的阿福神秘地說。「這個嗎?聽說張師傅滷製的豬腳有獨家秘方,僅名貴中藥就十多種,香味配料四十多種。配料都是從老家安徽帶過來的,咱們這裡是買不到的。」「當然是真的!你沒看見每次上面領導來檢查,我們食堂招待的招牌菜就是醬豬腳。」「怪不得,聽說上次省調研組周末下來檢查,主任連夜讓司機接張師傅來做豬腳,好多領導都是衝著咱們食堂醬豬腳來的,星級酒店都吃不出這個味兒道。」在一片嘈雜聲中,廚房窗口開始打飯了,大家一個挨著一個有序的排著隊,正好輪到愛萍,豬腳卻分完了。愛萍在單位從事財務工作,素來精明能幹,一分一毛都算的清清楚楚。不貪圖便宜,但也不願意吃虧,看到櫥窗裡還有三份放在旁邊,便扯起了嗓門喊了起來:「張師傅,那裡面不是還有三份嗎?幹嘛不打給大家?」老張看了愛萍一眼,理都沒理轉身到後廚去了。「那是留給主任和廠長的,等領導來馬上就端走了。」櫥窗裡打飯的小燕子輕聲的回了一句。「員工不是人啊,排到現在連個豬腳也吃不上。」愛萍聲音更大了。「算了,我只是生氣,幹嘛給人家留著也不給我們打,今天早上主任一早就出去了辦事,說不定已經在外面吃過飯了,留給誰啊?老張也是,現在架子越來越大了,說個話還愛理不理的。」愛萍因為沒有打到豬腳,一中午都憋著氣。整個下午都感覺身體不自在,精神不佳。看著那些吃了豬腳的,似乎確實有美容養顏之功效,每個人紅光滿面、精神百倍。愛萍就更是憤憤不平、耿耿於懷。由於老張的醬豬腳做的好,合領導的胃口,老張的身份也似乎確實與眾不同。面對大家躲避三份的廠長和主任,老張從來沒有畏懼過,反而經常會看到,老張晚飯後陪著廠長在單位大院裡遛彎兒,跟在廠長身後常常是腰杆筆直、春風滿面。這種狀態多了,想求領導辦事的人們,也都暗地裡就先聯繫老張,事情也總感覺成功率會相對高一些。後廚二把手廚子肖師傅,湖南人,主任老鄉,剛來單位不到一年,由主任推薦,說是要跟著張師傅幫廚打雜,學習廚藝。肖師傅來之後,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後廚做的多,說的少,寸步不離在張師傅鞍前馬後,就差給老張洗腳了。但有一點奇怪的是,老張在陪廠長散步的時候,從來就看不到肖師傅的影子。雖然老張總感覺這個姓肖的看著不舒服,但是也沒把他放在眼裡。只要不影響他在後廚的地位,老張也就無所謂了。一天,老張在後廚無意聽到後廚服務員聊天:「聽說其他單位廚師的工資都漲了,我們這邊怎麼還沒動靜?」「是啊,我也聽說了,好像大廚月薪都漲到8000元了,我們張師傅手藝做這麼好,月薪還不到5000元 ,也太少了。」「是啊!張師傅漲不上去,我們就更沒希望漲了,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張師傅肯定會漲的,單位領導那麼器重張師傅,我們的招牌菜醬豬腳,那可是在全省都是響噹噹的,那個領導都好這口。」肖師傅連忙符合著地說。老張心裡美滋滋的,聽了這話對肖師傅的印象稍稍有點改觀。就憑我這手藝,怎麼漲工資也要先漲我的。想想過幾天兒子就要結婚了,買婚房還貸款;老娘癱瘓在床,長期的醫藥費,就靠他和老婆的工資,這幾年家裡負擔壓力確實有些大。在單位幹了將近十年,天天盼著漲工資,月薪如果真能漲到8000元,那可要減輕不少負擔。想歸想,老張可是一個愛面子的人,心裡也有一些自信,漲工資這事,不用找,只要大家漲,自己應該沒有問題,肯定是最高的。所以老張還是一如既往的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精心的打理著後廚,每天晚飯後依然陪著廠長在廠大院慢悠悠地散步遛彎。一個月後,工資下來了,大家確實都漲了工資,但是老張的工資卻只比其他人多出來800元,而且竟然和肖師傅待遇一樣,這讓老張不能接受,普調工資就普調工資,憑什麼自己竟和肖師傅一樣,他才來幾天啊。老張心裡很是不爽,鬱鬱寡歡。肖師傅又一次小心翼翼地靠近老張身邊:「張師傅,工資這麼調不公平,肯定是他們搞錯了,你應該比我高,要不你找時間問問領導。」老張也這麼想,可是怎麼感覺直接找領導還是不合適,想著等到上班時間到財務找找勞資員,鬱悶了一晚上的老張,第二天破天荒地來到財務室。「愛萍,可不可以幫忙看看,我的工資是不是弄錯了?」「不可能!我們做工資現在都有系統預警,一分都不可能錯,沒有問題!」「現在領導說一樣待遇就一樣,我們只管做工資,標準是領導定的。」「哎哎哎,張師傅,你怎麼罵人呢?也太沒素質了!」愛萍的大嗓門兒響徹了整層辦公樓。老張憤憤不平地走出辦公樓,來到後廚包間,十年了,老張一直在食堂精心打理後廚,自以為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對領導的一切安排,不管自己是不是休息時間,也不管自己再忙,總是無條件支持。從不願給領導添半點麻煩,也很少為工資這種事情,踏入辦公樓半步。他認為努力自有回報,做好了領導自然會看在眼裡,像這樣主動到辦公樓裡問工資還是第一次,而且聽愛萍的口氣應該確實是領導定下來的,老張感覺窩囊,一個人來到食堂包間,拿起陪伴自己多年的紫砂壺,以茶解憂,自生悶氣。這時候房門輕輕的開了,肖師傅縮頭縮腦的從門縫兒裡鑽了進來:「張師傅,怎麼樣?問了沒?」「關你什麼事,我的事兒還用問嗎?」老張看到他,氣不打一處來。肖的話讓老張稍稍緩和了一下,這件事已經不是單純漲工資的事情。老張在家裡已經給老婆孩子放出風兒,現在搞出這個結果,真的是讓老張面子放不下。晚飯後老張沒有再陪廠長散步遛彎,只是一個人早早回家陪自己老母親去了。之後的連續三天老張都早早回家,不在單位逗留,周五也沒有再做豬腳,只說是調料用完了,要等老家郵寄過來。辦公室主任主動找到了老張:「張師傅,這幾天是不是有什麼情緒啊?」「那怎麼豬腳也不做了,晚上也不見你遛彎了,有事啊?」「我有什麼藏著掖著的,只不過家裡負擔重,我想回去給家人幫幫忙。」「你也是咱們單位的老同志了,一直做的都不錯,你感覺多少合適?」「你不要看肖師傅來的晚,其實進步很快,做的也很好。」「那還能怎麼說?如果和肖師傅一樣我就不做了,我幹了十年,總有區別吧!」「8000,少8000 我就不幹了。」老張脫口而出,自己也感到意外,但是說出去話潑出去的水,又不能收回來,然後起身離開了主任辦公室。「張師傅……」身後響起主任咆哮的聲音「張師傅……你這是什麼態度?怎麼能這樣?」在之後的日子裡,食堂真的再也沒有看到張師傅,然而奇怪的是:單位每周五依然有醬豬腳吃,接待領導的招牌菜依然是醬豬腳,大家還一如既往說單位的醬豬腳好吃。廠長依然喜歡晚飯後在單位大院的路燈下散步,唯一不同的是不再是兩個人,變成了三個人,廠長、主任還有肖師傅。作者簡介:劉小紅,祖籍河南省洛陽市,現在江蘇連雲港工作。喜歡寫作,熱愛文學,曾在地方雜誌發表過數篇文章。
責編 | 王芳 編輯 | 王世傑 圖片 | 網絡
轉載時請註明來源 | "大河文學"(ID:daheliterature)
大河文學首席法律顧問 | 河南北法律師事務所楊勝利律師,手機:1393716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