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因果業報歷歷不爽 應當時時引以為誡

2021-01-20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彈雀射麋,謂可取食,擴而充之,遂滅人國。」「見到兒童在路邊戲耍小魚小蝦取樂或玩弄蟬兒、蜻蜒、蝴蝶、金龜,就知道長大成人對於生命的價值不予重視,有一天社會將亂象頻起。」都是一個道理!

你可以不信佛,不能不信因果。(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信佛重要,還是信因果重要?我個人認為:寧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因為不信佛,佛祖不會氣惱怨怪我們、降罪傷害我們,所以信佛固然對人生有很大的助益,不信佛也不會產生不好的後果。但是不信因果、不明因果、不知因果、不順因果而行,則後果不堪設想。因為「因果」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的真理,大至國家興衰,小至個人得失,追根究底,其中的一切過程,惟有「因果」二字才能予以說明。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即使是變種接枝,也有變種接枝的結果。像三皇五帝、文武周公、孔孟諸子,並非出身權貴世家,但由於懂得「因果」,知有所為,所以能成聖成賢,模範千古。夏桀、商紂、周幽王、秦始皇乃至大建佛寺、擁護佛教的石虎、隋煬帝等,雖然掌握政權、坐擁山河,但由於違背「因果」的善惡法則,專制暴虐,殘忍成性,所謂「天作孽,猶可為;自作孽,不可活」,最後逃不過「因果」定律的制裁,所以不但自己喪失性命、遺臭萬年,甚至招感國家滅亡、朝廷傾覆的厄運,寧不悲乎!

猶有甚者,因果報應延及生生世世,及至惡業盡消方得休止,即使以「神通第一」著稱的目犍連,也無法敵過宿世業障,被外道梵志以瓦石擊死;而至尊佛陀,雖已圓滿菩提,但由於夙業猶存,所以有木刺穿足、空缽而回、頭疼背痛等災難。經云:「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所以智者無不以因緣果報之理則作為殷鑑。

過去一個小偷在偷椰子的時候,被椰園的主人逮個正著,小偷辯解道:「我沒有偷你的椰子,因為我偷的是樹上的椰果,你種的是地下的椰種。」樹上的椰果和地下的椰種,難道沒有關係嗎?自古以來,許多人正像那盜取椰子的小偷一樣,只看到結果,而不追究原因,以致於濫起無明迷惑,再造新業罪殃,致使受苦無窮,「惑業苦」因果循環,無有止期!像目前全球犯罪年齡普遍降低,青少年作奸犯科者日益增加,許多人指責老師不善誘導,但父母的身教又如何呢?目睹世風日下,許多人慨嘆人心不古,但誰能體會媒體也有責任呢?政經動蕩不安,許多人遷怒於彼,但自己可以置身事外嗎?各地天災人禍不斷,許多人怪這怪那,但人類是否洞察到殺業深重的原因呢?

懂得「因果」的人,見到山林河川遭到破壞,就知道社會大眾對大自然的財富不知妥善保護,有一天地球將反撲人類;見到兒童在路邊戲耍小魚小蝦取樂或玩弄蟬兒、蜻蜒、蝴蝶、金龜,就知道長大成人對於生命的價值不予重視,有一天社會將亂象頻起。偈云:「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姓,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任我需,莫教閻老斷,自揣應如何?」「千百年來碗裡羹,怨聲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這都說明了「因果」昭然、絲毫不爽,我們能不謹慎規範身口意業、念念警惕嗎?

社會人士不懂因果,苦迫交煎,猶可認為愚痴;但有時見到佛教人士也不明因果,迷惑造業,真是感慨無已。像信徒布施,施錢獻力,我們為什麼要祈求極樂世界、勞煩阿彌陀佛代替我們報償呢?一些寺院只知要求信徒無相布施,但自己有無相的修為來接受供養嗎?行腳於寺院殿堂、寬廣庭園之中,是否想到自己應如何延續前人的播種,期使結出豐碩果實,以為報答古聖先賢?一些教徒利用佛教資源,大力提倡社會公益,但自己在教內自私自利的行徑,又如何啟發大眾?

記得小時候看到民間廟觀牆壁上描繪「十殿閻王」、「刀劍油鍋」的情景,「因果」報應的觀念深植心中,至今難忘。及至稍長,剃度出家,參加法會,誦到《瑜伽焰口》中的文句:「近代先朝,帝主尊榮位;勳戚侯王,玉葉金枝貴;宰執中宮,婇女嬪妃類;夢斷華胥,來受甘露味;國士朝臣,經緯匡時世;牧化黎民,未遂忠良志;失寵懷憂,謫降邊邦地,戀國遊魂……」更覺「因果」業報歷歷不爽,故而時時引以為誡。

相關焦點

  • 佛教修行|略說因果業報
    無論任何聰慧的凡夫都脫離不了五濁痛苦,因為這就是無常六道輪迴的必然規律,所以六道輪迴是存在的,因果是真實不虛的,而不是道聽途說的不實之語。    世間勸人上進有一句話,叫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話把它用在佛法上正好確切的說明了因果不爽的道理。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為此,佛教常說,為人在世,一定要懂得惜福培福,守住福報,不要讓福報從自己手中流逝殆盡。關於如何「守住福報」這個話題,早些時候,一些佛門名家就給出了他們的答案,對世人守福培福很有幫助。就好比佛門高僧星雲法師和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就給出了自己不同的建議。
  • 因果業報
    這種道理,叫做〈因果〉。我們的思想行為,也是一樣。只要曾經做過,不問是善是惡,總都是要獲得他應得的後果。譬如我們做了一件利益大眾的善事,就可以受到社會的讚譽,團體或政府的獎勵,獲得種種好的果報。如果我們做的是損害大眾的惡事,就要受輿論的制裁,法律的刑罰,得到種種不好的果報。
  • 星雲大師:人有沒有來生 因果循環中的前世今生
    星雲大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有人說,人死如燈滅,一死百了,那有來生?這是迷的斷滅見。說人死了以後沒有來生的斷見,和說人死了以後一定會做人的常見,都不是人生的真理;人死不是如燈滅,人死也不一定是做人,隨著業報因緣,五趣流轉,六道輪迴,行善的人間、天上,行惡的地獄、惡鬼、畜生,這才是真實的人生。一粒種子,播到土裡,在陽光、空氣、水分等因緣具足下,就會生長、開花、結果,當然,怎可說人死就沒有了?
  • 因果·業報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按佛家的世界觀,就是因果業報:有因必有果,有業必有報。天道循環,報應不爽,萬事萬物,逃不出「因果業報」四個字。歷史上班班可考,中國也有類似的大量事例。後來,1966年,風雲突變,十年浩劫,李井泉失勢,從老革命變成了走資派。
  • 一位法師的因果業報
    因咒力加持,狐狸不能接近首座的身體,故無法傷害他,可是牠也不走,時時來擾亂他。七天之後,狐狸覺得自己不能報仇,便去搬兵。你們猜一猜,牠搬些甚麼兵來?是日本侵略中國時,戰死的陰兵。狐狸招了很多軍隊來,向首座身體用小鋼炮來轟,轟了很多天,也擊不中首座的身體,為甚麼?因為首座聚精會神的誦大悲咒,不起於座,炮彈皆落在首座的左右,所以擊不中。
  • 星雲大師:世界上最公平的是這件事,可惜太多人不相信
    其實佛教的因果並沒有這麼簡單,因果並不單純只是善惡之報,而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哲學,有因必有果,這也不僅只體現在善惡之報上,而是萬法皆有。佛說:「今日之果,皆往日之因。」諸多事物的形成,消散,都是先有其「因」,方成其「果」。佛學的傳播者星雲大師對於佛家因果有深刻的體悟。
  • 從受到取的因果業報
    宗教意義上的有,來自印度婆羅門教,過去生命總和的概念,是有的預置前提即業報輪迴,因為業報輪迴所以有。人要輪迴這個概念也不是佛教的發明,在印度沙門思潮裡,就已經普遍接受這個概念了,對大多數文化程度不高的僧人來說,天然地接受了業報輪迴的前提,或許就沒想過要質疑。
  • 星雲大師:欺善怕惡
    神像說:「因為他是惡人,我何必惹他?因為你是善人,我怎可不叫你做好事呢?」 所以,做好事的人,心裡要有準備,更要有正確的認識。因為行善看起來是吃虧,但最後總是會得到好報的。例如「沙彌救蟻」而能延壽,「醫生救人」故而促成美滿姻緣。再如有人愛狗,故受「家犬報恩」;有人護蛇,也能得到回報。所以,做好事的人不要灰心,因為天理昭彰,善惡好壞,因果必然是絲毫不爽的!
  • 因果業報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
    常聽人說佛弟子學佛以後要多想想因果業報也常聽人說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關於業報你是否真的了解一起來探討下大家對於業報的一些困惑業報,是業與報的並稱,意思就是說,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業感召到的報應有人問不是說好人一生平安、壞人靠邊站,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總是好人沒好報呢,壞人逍遙自在呢?這佛教說的業報,咋就不能精準報應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請看過來。佛教講因果業報,通常默認為是三世的,即前世、今生、來世,善惡因果是貫通了這三世而受到果報的。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常聽人說 佛弟子學佛以後 要多想想因果業報 也常聽人說 善惡到頭終有報 高飛遠走也難逃 關於業報你是否真的了解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常聽人說佛弟子學佛以後要多想想因果業報也常聽人說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關於業報你是否真的了解一起來探討下大家對於業報的一些困惑業報,是業與報的並稱,意思就是說,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業感召到的報應。
  • 韓國瑜:令人景仰的星雲大師
    我所知道的佛光山,弘法遍及全世界,對於社會有著廣大的關懷心與化導力,是由大家所尊敬的星雲大師所開創領導。今年的二月十四日,因「七彩雲南」在佛光山舉辦第二屆的交流活動,我代表高雄市政府,到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致詞。
  • 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你真的知道嗎?
    業報不會消失,最棒的一點就是告訴我們別抱僥倖心理,因為任何的努力或意圖都不會消失,而種下的善因不會白白浪費,所造的惡因遲早也會結果。◎ 什麼是業報?業報,是業與報的並稱,意思就是說,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業感召到的報應。
  • 業報和因果,為什麼要出家?人生真的是苦海嗎?
    2、業報那麼為什麼要斬斷塵緣呢,因為緣起性空,緣就是因果,佛陀覺得萬事萬物都在因果的束縛中,今天發生的事情是因為昨天造成個結果,在佛的世界裡,「因」就是「業」,「果」就是「報」,所謂因果就是業報。當你做了一件事,或者有一個想法,這就是因,種下一種因,就是佛陀所說的「造業」,而你造了一種業,以後就要承受這種業報。
  • 印光大師: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因果通三世,善惡終有報
    【印光大師開示】須知逆來順受,始名樂天。修身植德,方曰盡性。世有愚人,不知夙生善惡,惟觀眼前吉兇。見作善而得禍,便謂善不當為。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足戒。不知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譬如三尺之冰,豈一朝之寒所能結。百川之泮,亦豈一日之暖所能消。
  • 中國人的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三四歲時,跟著外祖母學會念《般若心經》,還和七八歲的姐姐比賽吃素。他沒有進過正式的學堂,但背下了家鄉寺廟牆上貼的《三世因果經》。「我一生別無長處,所幸對文字有種莫名的興趣與親切感,童年時家中長輩忙於生活,無暇對我施以言教,許多觀念是自己在文字中領略和獲取的。」當時物質匱乏,還不能真正地寫日記,他就將一日所思記在心裡。
  • 星雲大師:佛教對複製生物的看法
    文/星雲大師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5佛教對複製生物的看法問:由於近代生物科技發達,中外相繼有「複製羊」、「複製牛」的誕生,請問大師,站在佛教的立場如何看待這件事,佛教認為生命是可以複製的嗎也就是說,複製品只是形體上的,身體六根可以複製,但生命的精神與意志無法複製,生命要用生命才能複製,一切都不離「因果」。例如,用花、草、樹木,不能複製牛、羊、人;牛還是牛的基因,羊還是羊的基因,人還是人的基因,生命不能憑空複製,更不能錯亂因果。
  • 佛教:善惡因果三世業報
    也就是你這一生所作的善惡之業,這一生未能受現報,而是在下一世才受報,會稍為晚了一些。按照佛教的說法,凡人都是在「六道」中輪迴的,重新投胎就成為另一個人;在生報中,如果一個人前一生作了善惡之業未受現報,那麼在這一生中就會受生報;同樣,這一生與次一生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有些人「含著金鎖匙」出世,而有些人總是遭遇許多苦厄,是極有可能跟前一生有關係的。
  • 星雲大師:一個人,對五件事越「執著」,人生的福報可能就會越少
    那麼,星雲大師通過蜘蛛爬牆這個故事,想說明的是「執著」的好還是不好呢?其實,在星雲大師看來,對待執著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如果能擇善固執,那就是好;如果執非為是,執邪為正,那就是不好了。星雲大師指出,在佛家智慧裡,「執」分為「我執」、「法執」。「我執」就是執我為是,以我為重,什麼都是以我為中心。